王東曉,賴輝莉,郭代紅,朱 曼,姚 翀(.解放軍總醫(yī)院藥學部,北京 00853;.廣西醫(yī)科大學國家生物靶向診治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廣西 南寧 5300)
血管內皮抑制素作用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體KDR/Flk-l,直接阻斷VEGF的作用,并通過改變血管生成調節(jié)因子的平衡關系,發(fā)揮抗血管生成作用[1-2]。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型人工修飾的血管內皮素抑制劑,在內皮素母體N端添加了9個氨基酸序列,生物活性和穩(wěn)定性明顯提高,抗血管生成作用增強[3]。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說明書提示該藥不良反應輕微,最常見不良反應為心臟不良反應,其次為胃腸道反應、肝功能異常、皮膚不良反應等。自2005年上市以來,其臨床應用日益廣泛,但對其毒副作用的觀察主要集中在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聯(lián)合化療的臨床研究中[4-6],研究樣本量較小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上市后真實世界的安全性評價研究。鑒于臨床上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多與化療方案聯(lián)合使用,本研究借助“醫(yī)療機構ADE主動監(jiān)測與智能評估警示系統(tǒng)”(adverse drug events active surveillance and assessment system,ADE-ASAS)[7],圍繞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歷史庫數(shù)據(jù),開展住院患者使用聯(lián)合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化療的相關血液系統(tǒng)、心臟、肝臟、腎臟、皮膚變態(tài)反應等不良事件的自動監(jiān)測研究,旨為臨床合理安全用藥提供風險防范參考。
利用解放軍總醫(yī)院自主研發(fā)的“醫(yī)療機構ADE主動監(jiān)測與智能評估警示系統(tǒng)” (ADE-ASAS),回顧性自動監(jiān)測我院2006年1月1日 - 2017年12月31日使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稱:恩度,山東先聲麥得津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88,規(guī)格:15 mg/2.4×105 U/3 mL/支)的住院患者。
基于ADE-ASAS,選定“白細胞”、“血小板”、“肝功能”、“腎功能”4個基于觸發(fā)器原理模塊和“心律失常”、“皮膚變態(tài)反應”2個基于文本分類技術模塊。依據(jù)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說明書、臨床用藥特點、國家ADR監(jiān)測中心的《藥品不良反應術語使用指南》等分別對6個模塊進行參數(shù)設置。
1.2.1 病例篩選標準 6個模塊配置器納入研究病例為選定時間段內、使用重組人內皮抑制素注射液、且不包括下列排除范圍的住院患者。
基于觸發(fā)器原理模塊:①肝功能模塊:排除“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診斷及基值異常(ALT >40 U·L-1,AST > 40 U·L-1,TB > 21 μmol·L-1,DB > 8 μmol·L-1)病例;②腎功能模塊:排除“腎功能不全、腎功能衰竭”診斷及基值異常(血肌酐值:男性 > 133 μmol·L-1或< 44 μmol·L-1,女性 > 108 μmol·L-1或< 70 μmol·L-1)病例;③檢驗指標缺失。
基于文本分類技術模塊:排除“銀屑病、過敏性紫癜、紅斑狼瘡、天皰瘡”等混雜診斷病例。
1.2.2 報警規(guī)則 基于觸發(fā)器原理模塊:用藥后血液系統(tǒng):血小板(PLT)<100×109·L-1,基值異常病例血小板降幅≥ 25%;白細胞(WBC)< 4.0×109·L-1或中性粒細胞(NEUT)< 2.0×109·L-1,基值異常病例白細胞降幅≥ 25%。肝功能:連續(xù)2次ALT>40U·L-1(1×ULN)或/和總膽紅素(TB)> 21 μmol·L-1(1×ULN);或單次ALT > 80 U·L-1(2×ULN)或/和TB > 42 μmol·L-1(2×ULN)。腎功能:血肌酐較基值增加≥ 26.5 μmol·L-1或增幅≥ 50%。
基于文本分類技術模塊:系統(tǒng)依據(jù)已建立的文本特征詞集,采用貝葉斯網(wǎng)絡文本分類方法,對病例中有關心律失常、皮膚變態(tài)反應的相關詞語進行判斷報警。心律失常設定的關鍵字詞包括“心動過速、室性早搏、房撲、房顫、心律不齊、心律失常、心悸、ST-T改變、心慌、心肌缺血、房性早搏、阻滯、不正常T、胸悶”。皮膚變態(tài)反應設定的關鍵字詞包括“皮疹、瘙癢、丘疹、紅疹、紅斑、藥疹、斑丘疹、蕁麻疹、斑疹、風團、皮炎、癢、潮紅、過敏、過敏反應、水皰、膿點、皮膚科”。
由2名藥師分別對各監(jiān)測模塊報警的疑似陽性病例進行人工評價,參照《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管理辦法》[8]五項判定標準,關聯(lián)性評價結果為”可能” 、“很可能”、“肯定”的病例確定為陽性病例。利用各模塊監(jiān)測結果分析病例篩查情況、用藥情況、陽性報警率、相關ADR發(fā)生率(ADR發(fā)生率=各監(jiān)測模塊陽性病例數(shù)/各監(jiān)測模塊納入研究病例數(shù))。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有3706例患者、4371例次病例納入監(jiān)測范圍,所有患者均聯(lián)合使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和化療方案,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的平均用藥時長為(5.46±4.51)d。4371例次患者中男性2961例次,女性1410例次,男女比例為2.1 : 1。年齡最大96歲,最小8歲,平均(48.45±19.59)歲,其中60歲及以上患者1578例次(36.10%);50 ~ 59的患者914例次(20.91%);10 ~ 19歲的患者433例次(9.91%);0 ~ 9歲的用藥人群僅12例次(0.27%)。男女患者在各年齡段的構成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應用該藥的4371例次住院患者中,用藥例次排名前三位的科室分別是骨科40.75%(1781例次)、腫瘤內科34.45%(1506例次)、介入放射科13.64%(596例次),詳見表1。
表1 科室用藥分布情況Tab 1 Distribution of endostar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clinical departments
系統(tǒng)共主動監(jiān)測住院病例4371例次,各模塊平均用時43.60 min。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lián)合化療的住院患者中,可見血液系統(tǒng)不良反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皮膚變態(tài)反應,未見心臟相關不良反應。經藥師人工評價后,結果詳見表2。
表2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lián)合化療相關ADR的評價結果Tab 2 Evaluation results of ADR associated with endostar and chemotherapy
本研究的4371例次住院患者中,應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治療的腫瘤類型達20余種,詳見表3。其中排名前3位的是肺癌1245例次(28.48%)、骨肉瘤1123例次(25.69%)、肝癌596例次(13.64%)。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lián)合使用的化療藥物主要包括鉑類(卡鉑、順鉑、奧沙利鉑等)、烷化劑(異環(huán)磷酰胺)、抗代謝藥(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氟尿嘧啶、卡培他濱、吉西他濱、達卡巴嗪)、干擾有絲分裂藥(紫杉醇、多西他賽、長春新堿等)、干擾核酸轉錄藥(多柔比星、吡柔比星)、拓撲異構酶抑制劑(伊立替康、羥喜樹堿、依托泊苷)等。
表3 4371例次住院患者的腫瘤類型及聯(lián)合使用的化療藥物Tab 3 Tumor type and chemotherapeutics in 4371 patients using endostar and chemotherapy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于2005年9月經SFDA批準上市,適應證為聯(lián)合NP(長春瑞濱+順鉑)化療方案治療初治或復發(fā)的Ⅲ/Ⅳ期NSCLC患者。2006年《NCCN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中國版)》推薦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與化療聯(lián)合作為復發(fā)和轉移NSCLC的一線治療方案[9]。同時,研究也證實,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順鉑可顯著降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的增殖率,并且適用于一切需要血液供應才能生長的實體瘤(如骨肉瘤、胃癌、肝癌、腸癌等)[9-12]。本研究監(jiān)測的4371例次用藥均為聯(lián)合使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的化療方案。其中60歲以上患者占57.01%,0 ~ 18歲患者占10.18%,提示該藥的用藥人群以中老年為主,這與腫瘤的高發(fā)年齡相符。從該藥用藥病區(qū)及腫瘤類型分布看,骨科居首位,其次為腫瘤內科、介入放射科、呼吸科;使用該藥治療的腫瘤類型達20余種,主要為肺癌(1245例次)、骨肉瘤(1123例次)、肝癌(596例次)、胃癌(416例次),提示在真實世界中,該藥作為化療常用的聯(lián)合治療藥物,不僅限于說明書提及的NSCLC治療,已廣泛應用于骨肉瘤、肝癌、胃癌等其他各種實體腫瘤的治療中。
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說明書中基于Ⅰ-Ⅲ期臨床研究、470例晚期NSCLC患者的ADR,涉及心臟毒性、胃腸道反應、肝功能異常、皮膚過敏反應,其中肝損傷偶見,全身斑丘疹伴瘙癢等皮膚過敏反應少見,未提及骨髓抑制、腎功能損傷。多項Meta分析結果顯示[13-16],該藥聯(lián)合化療的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白細胞、粒細胞及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和心臟毒性。本研究借助ADEASAS,對真實世界中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相關不良反應進行自動監(jiān)測研究。結果表明,4371例次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住院患者中,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為十分常見,肝腎功能異常為常見,皮膚變態(tài)反應為少見,未見心臟毒性反應。本研究完成各模塊自動監(jiān)測評估工作僅平均用時43.60 min,系統(tǒng)的陽性報警率除皮膚變態(tài)反應外均在85%以上,與以往圍繞腫瘤患者化療相關不良反應進行監(jiān)測的趨勢一致[17-19]。進一步對聯(lián)用化療藥物分析發(fā)現(xiàn),4371例次用藥中,該藥主要與鉑類(卡鉑、順鉑、奧沙利鉑等)、烷化劑(異環(huán)磷酰胺)、抗代謝藥(甲氨蝶呤、培美曲塞、氟尿嘧啶、卡培他濱、吉西他濱、達卡巴嗪)、干擾有絲分裂藥(紫杉醇、多西他賽、長春新堿等)、干擾核酸轉錄藥(多柔比星、吡柔比星)等聯(lián)合使用,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傷、過敏反應等為上述化療藥物的常見ADR,提示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不良反應主要與聯(lián)用的化療藥物相關。
系統(tǒng)評價研究[13,15-16]表明,與傳統(tǒng)含鉑類化療方案、單純TACE組相比,聯(lián)合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在提升有效率和臨床受益率同時,未加重肝腎功能損傷、骨髓抑制,且可降低11%的白細胞減少發(fā)生風險(P<0.01)。本研究考慮到腫瘤患者的特殊性,為真實、全面展現(xiàn)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血液系統(tǒng)毒性反應,在血小板、白細胞監(jiān)測模塊中未排除“基值異?!辈±Y果表明系統(tǒng)報警并經人工關聯(lián)性評價的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8.20%、55.43%,略低于文獻報道[血小板減少(21.41%)[13]、白細胞減少(60.35%[13]、71.57%[15])]。排除混雜診斷及基值異常病例后,系統(tǒng)報警并經人工關聯(lián)性評價的肝、腎功能損傷的發(fā)生率分別為9.76%、2.55%,與Meta分析結果[15](肝功能損傷12.35%、腎功能損傷2.61%)基本相符。此外,Thomas等[20]Ⅰ期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 2例輕度皮疹,而已報道的Meta分析未過多關注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皮膚過敏反應,本研究采用貝葉斯網(wǎng)絡文本分類方法,最終經人工評價確認的皮膚變態(tài)反應的陽性病例共18例次(0.68%),主要表現(xiàn)為斑丘疹伴瘙癢,與該藥說明書中的表述相符。上述研究結果提示在臨床實際應用中,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已被廣泛采納且未加重化療相關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傷等風險。
心臟不良反應是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說明書提及的主要常見不良反應(1% <發(fā)生率 <10%),多輕微并可逆,建議在用藥過程中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劉文靜等[13]的系統(tǒng)評價研究表明,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心臟毒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心電圖異常、心律失常等,多為輕度,單純化療組的心臟毒性風險是該藥聯(lián)合化療組的2.15倍,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本研究基于HIS病歷系統(tǒng),采用貝葉斯網(wǎng)絡文本分類方法,未發(fā)現(xiàn)相關心臟毒性反應,推測可能與該藥聯(lián)合化療的心臟不良反應輕微、病歷記錄不完善、醫(yī)護人員關注不足相關,提示在該藥聯(lián)合化療過程中,應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加強對患者特別是合并心臟疾病患者心臟毒性反應的警惕和關注,并及時記錄。
綜上所述,本研究首次采用真實世界研究方法[21-22],借助ADE-ASAS高效、準確監(jiān)測我院相關住院患者資料,較全面的評價了上市后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聯(lián)合化療的相關不良反應,結果顯示該藥聯(lián)合化療已廣泛應用于多種實體瘤的臨床治療中,多見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傷等化療相關ADR,且該藥未加重化療相關毒副作用,安全性相對較好。鑒于本研究僅基于我院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恩度)相關用藥數(shù)據(jù),未進一步對不同病種、具體給藥方案等進行分層分析,研究結果仍有待多中心、更高質量、更大樣本的真實世界研究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