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薛益《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考述

2019-10-29 03:27:02汪欣欣
杜甫研究學(xué)刊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杜工部刻本評語

汪欣欣

薛益的《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是明崇禎年間一部杜甫七言律詩集評本,其所集評語均來自元明杜律選評本,反映了該時期杜律選評的發(fā)展?fàn)顩r和批評特色;薛益熔裁諸家評語于一體,且在安排材料之時,別出心裁,顯現(xiàn)出其品評杜律的見解。但是,關(guān)于其人其書,葉綺蓮、周采泉等學(xué)者的著錄和說明并不一致。另外,此書“雖系崇禎末刊本,然最為罕見”,目前“國內(nèi)僅吉林省圖書館有藏本”。同時,此書所輯諸家評點及其具體內(nèi)容,也未見學(xué)者專文研究。本文將對薛益其人以及《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的刊刻時間、流傳情況、所用底本、所輯諸家評語等諸多問題進行文獻考證;并在揭示此書面貌的基礎(chǔ)上,略論其集評方式。

一、薛益及《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

薛益及其《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首見葉綺蓮《杜工部集關(guān)系書存佚考》(下)著錄:“《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二卷,薛益集注?!薄耙妫辉敽稳??!逼浜?,周采泉《杜集書錄》著錄了薛益兩種杜集,第一種題為《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稱卷首有“徐如翰、林云鳳兩序”,乃“崇禎刻本”;著者“字虞卿,長洲人,崇禎間貢生”;第二種題為“《杜律集注》”,下標(biāo)“坊刻題《杜詩七律注解》”,乃“天啟初刻本”;著者“字虛舟,無錫人。嘉靖時人”。周氏所提及的第一種杜集與葉綺蓮之著錄相符合,后世如鄭慶篤《杜集書目提要》、張忠綱《杜集敘錄》均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補充介紹了此書卷前的序跋情況及薛益的生平。不過,鄭、張二人皆未提及周氏所著錄的第二種杜集(即《杜詩七律注解》)。以下勾稽相關(guān)文獻,先詳細(xì)考察《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的刊刻及流傳情況,再對薛益其人及以上提及的兩種杜集略作考索。

(一)《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的刊刻及流傳日本考

《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今存二種刻本,即明崇禎十四年(1641)金閶五云居刻本(見圖一)和日本慶安四年(1651)中村市兵衛(wèi)刻本(見圖二)。前者為初刻本,后者為日本增刻本。

1.明崇禎十四年(1641)金閶五云居刻本

書名作《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二卷。半頁8行,行20字,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有界,行間有圈點。版心上刻“杜律”,中刻卷數(shù)、詩歌類別人及篇名。卷前有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如翰《〈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序》、明崇禎十四年(1641)林云鳳《〈薛虞卿先生杜律七言集注〉序》、薛益《崇禎十年歲在丁丑仲秋之抄奉酬上虞徐使君見貽蘭絨湖續(xù)因得答寄郭河陽秋山行旅圖乞序余集注杜律歌》(下文簡稱“《乞序余集注杜律歌》”)、楊士奇《〈杜律虞注〉舊序》、白云漫史《少陵紀(jì)略》、《〈杜律心解〉題詞》、白云漫史《〈杜律虞注〉敘略》、明崇禎十四年(1641)薛益《跋》及《〈杜律心解〉凡例》。是刻吉林省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東洋文庫、關(guān)西大學(xué)圖書館皆有所藏。

關(guān)于此書的成書及刊刻,薛益在卷前《跋》中進行了詳細(xì)交代:“前庚辰歲始事,再庚辰歲告成,歲次一周中?!绲澏〕?1637)歲八月,伯鷹(即徐如翰)手書貽貺,且云方事刻集,索余所注杜詩。余應(yīng)以半,而其書中多凄慘之情,非復(fù)生平絕倒之素。且報門牙已落,讀之不覺動心,遂答一歌,藉手乞其玄晏。余亦以頑賴,誤藥幾殆,雖邀迦摩羅,幸諸事庋閣。今辛巳(1641)秋,海陽舊社兄程伯洋力任梓傳,林若撫社長又不惜自傷藻鑒。盛費青黃,以起溝斷,復(fù)出默居士《心解》舊聞,其相抵成,天機輻輳,癡管固然。乃贅跋其緣繇,聽從剞剛?cè)绱?。崇禎十四年歲在辛巳秋八月書于虛閣關(guān)中?!庇砂衔目芍旱谝?,薛益集注此書始于明萬歷庚辰(1580),至崇禎庚辰(1640)方釐正、增注完畢,歷時一甲子;第二,他在明崇禎十三年(1640)完成此書后,于崇禎十四年(1641)將書稿交由海陽程圣謨刻印,此即初刻本。第三,明崇禎十年(1637)秋八月,徐如翰來函索薛益“所注杜詩”,以便觀覽。薛氏收到手書后“遂答一歌”(即《乞序余集注杜律歌》),并“藉手乞其玄晏”,徐氏遂于明崇禎十一年(1638)贈《〈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序》。此點其序文也有說明:“今因為虞卿兄作《〈杜律集注〉敘》,遂附此數(shù)語于敘末,以補《唐書》之偶誤云。崇禎戊寅(1638)冬越虞友弟徐如翰敘?!彼?,是書卷前所附徐如翰序的寫作時間(崇禎十一年〔1638〕)早于該書的成書時間(崇禎十三年〔1640〕)。

2.日本慶安四年(1651)中村市兵衛(wèi)刻本

此書卷前有書牌,上刻“薛虞卿先生集注 杜工部七言律詩 金閶五云居梓行”;卷后亦附有牌記,上刻“慶安四辛卯年四月吉祥日中村市兵□板”。其版式與崇禎本一致,然去除了欄線和圈點,以及版心所刻卷數(shù)和篇名,并增刻了日文訓(xùn)讀符號;同時,將崇禎本的卷之一(69首)分為上之一(31首)和上之二(38首),卷之二(82首)分為下之一(40首)和下之二(42首)。據(jù)以上情況可知,日本刻本是據(jù)明崇禎十四年(1641)金閶五云居本增刻“訓(xùn)讀”而成。是刻美國哈佛大學(xué)燕京圖書館、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圖書館有藏。

需要說明的是,杜詩在日本江戶時代已得到了廣泛的接受,而“直接導(dǎo)致杜詩大流行”的則是明人邵傅的《杜律集解》。此書自寬永年間至元祿年間(1624-1703)大約出現(xiàn)了20余種和刻本,然除寬永二十年(1643)刻本外,其余和刻本多在萬治二年(1659)以后。而薛益的《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刻于慶安四年(1651),是日本較早的杜詩和刻本。雖然此書并未如《杜律集解》一樣風(fēng)靡一時,但是它增刻了和訓(xùn)符號,迎合了一般階層的閱讀需求,在日本杜詩接受的進程中也起到了廣泛的推動作用。

(二)“薛益”考

二、《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的編次體例與評語來源

(一)編次體例考

(二)評語來源考

蜀主,劉備也。[1]先主恥關(guān)羽為吳所歿,親東征吳,為吳將陸遜破于秭歸。[2]棄船步道,歸魚復(fù)縣,改名永安。后卒于永安宮,今夔州府奉節(jié)縣諸葛亮受遺詔處。宮在縣東之南鄉(xiāng)峽,其間平地可二十余里,江山迥闊,峽中所無。公自注:山有臥龍寺,先主祠。殿今毀為寺,廟在宮東。[3]○此詩因夔有先主廟,武侯祠而作,[4]最見公尊昭烈之義。天子所寓曰幸,天子之殂曰崩,乘興之蓋曰翠華。尊昭烈為正統(tǒng),春秋之筆也。首稱蜀主,因舊號耳。后篇言漢祚,其帝蜀可見矣。永安既為寺,則當(dāng)時翠華,惟空山想象而已。所御玉殿,亦虛無緲漠于野寺之中。廟在寺旁,第三聯(lián)遂言廟祭之事。松杉而巢水鶴,[5]見民不忍伐,廟之古也。[6]伏臘而走村翁,祭之勤也。祭祀之勤,結(jié)以武侯祠祭,又見君臣際會之盛,至今人思慕之而不忘也。[7]

其中,○前注釋部分,[1][3]全部出自虞集本,[2]出自“邵寶本”?!鸷笤u點部分,[4][6]兩句出自“邵寶本”,[5][7]整體評語均來自虞集本。又如《曲江對雨》評語,○后評點部分,“此篇末云”一段來自虞集本,“又云”一段則來自“邵寶本”。其他如《恨別》《愁》《峽中覽物》《暮歸》《蜀相》等,集評情況亦相類似。

除以上兩家,謝杰本也是薛益本的采擷對象。如《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其一)一詩,關(guān)于“鹓行”一詞的注解,謝杰云:“朝班也?!短剖贰罚汉r羽鹓鷺?!毖σ鎰t云:“縉紳立朝,謂之鹓鷺行。唐《上官儀傳》:簉羽鹓鷺。”前句解釋雖源自“邵寶本”,然后句所引史料明顯參照了謝杰本。又如《詠懷古跡》(其三)評語,○前注釋“避文帝諱,改昭君曰明妃”一段內(nèi)容,及○后評點“此詩亦因荊有昭君村而專詠昭君也”云云均出自謝杰本。不過整體來看,薛益本中僅有少數(shù)評語源自謝杰本,絕大部分評語還是取自虞集本和“邵寶本”。

綜上所述,《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參考了謝杰本的編排次序,沿襲了邵寶本的評點體例;同時,直接或間接地采用了虞集本、“邵寶本”及謝杰本的評語,成為明代晚期一部獨特的集評本。

三、《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的集評特點

有別于傳統(tǒng)杜集列明諸家姓名的體例,《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熔裁諸家評語于一體,不標(biāo)前人姓名。不過,此書并非簡單地輯錄拼合,而是有多處增刪改動及考證辨析。

首先,薛益較為充分地剪裁、糅合前人評語,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字句進行相應(yīng)地改動調(diào)整,使熔裁后的評語前后銜接,條分理析。以上文所引《詠懷古跡五首》(其四)評語為例,○前注釋部分,首句“蜀先主,劉備”取自虞集本,次句“先主恥關(guān)羽為吳所歿,親東征吳,為吳將陸遜破于秭歸”取自“邵寶本”,其后的“棄船步道,歸魚復(fù)縣”云云一段內(nèi)容又出自虞集本?!吧蹖毐尽钡摹皭u”“親”二字,既點出先主伐吳的心理動機,又引發(fā)文中的遺恨之情。薛益應(yīng)是認(rèn)同其獨特的評點角度及釋義所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張力,因此在輯錄中穿插了邵寶評語。至于○后評點部分,首句“此詩因夔有先主廟,武侯祠而作”取自“邵寶本”,交代寫作緣起;次句“最見公尊昭烈之義”取自虞集本,闡釋詩歌主旨;其后評語“天子所寓曰幸”云云一段內(nèi)容雖源自虞集本,然中間又穿插了源自“邵寶本”的“見民不忍伐”一段,以見時人嘆惋、追念之心。綜合觀之,整段文字釋義清楚、緊湊,詩意串講簡練明晰,不僅揭示了后人對先主、武侯的懷思之情,且回應(yīng)了上文“恥”“親”二字??梢?,薛益在擷取評語時有其審美旨趣和情感導(dǎo)向。

又如《曲江對雨》的評語,“苑墻,芙蓉苑墻也。云覆苑墻,雨意不絕也”一段中,前句出自虞集本,后句出自“邵寶本”。整合之后的評語不僅釋“苑墻”之義,且串講“城上春云覆苑墻”之詩意,脈絡(luò)清晰,語勢流暢。至于“翠帶”“新軍”“別殿”的釋義,則分別來自“邵寶本”和虞集本,薛益剪去蕪雜,依次展開演繹,布局工整緊湊,詮釋謹(jǐn)密周詳。而○后評點部分,“此篇末云何時”一段內(nèi)容出自虞集本,“又云”一段內(nèi)容則出自“邵寶本”,兩段評語從不同角度詮釋杜甫題寫《曲江對雨》的緣由和主旨。薛益并輯兩家觀點,顯然是有意截取不同意見,以起互相啟發(fā)之意。總而言之,薛益整合之后的評語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條理清楚,展現(xiàn)了集評家總輯辭藻的能力和眼光。

四、結(jié)論

圖一 明崇禎十四年(1641)刻本

圖二 日本慶安四年(1651)中村市兵衛(wèi)刻本

注釋:

①鄭慶篤等:《杜集書目提要》,齊魯書社1986年版,第113頁。

③葉綺蓮:《杜工部集關(guān)系書存佚考》(下),《書目季刊》第5卷第2期,1970年。

⑥(明)徐如翰:《〈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序》,《杜工部七言律詩分類集注》,明崇禎十四年(1641)刻本。

⑦[日]靜永健著,陳翀譯:《近世日本〈杜甫詩集〉閱讀史考》,《中國文論》(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10頁。

⑧參見汪欣欣《邵傅〈杜律集解〉考論》,待刊。

⑨(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七,《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猜你喜歡
杜工部刻本評語
聽松榭步韻杜工部《宿江邊閣》
鄭之珍《勸善記》明清刻本流變再論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3:24
《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注釋論藪
流沙河語錄及諸家評語
讀杜工部集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論
山西發(fā)現(xiàn)北宋刻本《崇寧藏》
丹青少年(2017年4期)2017-02-06 03:08:48
西夏刻本中小裝飾的類別及流變
西夏學(xué)(2016年2期)2016-10-26 02:22:02
怎樣為作文寫評語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6
作文評語探討
施甸县| 公主岭市| 克东县| 利川市| 云梦县| 平潭县| 日喀则市| 郯城县| 镇沅| 马龙县| 白玉县| 葵青区| 康平县| 会同县| 福海县| 鸡泽县| 社会| 子洲县| 陕西省| 乐至县| 焦作市| 神池县| 青川县| 全椒县| 屏东市| 永顺县| 二连浩特市| 清新县| 高邑县| 鲁山县| 东乌| 鄢陵县| 增城市| 织金县| 安新县| 灌南县| 庆元县| 如东县| 巩留县| 苗栗市|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