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亞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調(diào)查分析

2019-10-25 05:38楊福亮韓苗苗烏恩夫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9期
關鍵詞:調(diào)查分析留學生

楊福亮 韓苗苗 烏恩夫

摘要:中亞東干族是一個極富特色的海外華人移民群體,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文章對171名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進行調(diào)查,梳理中文名字來源,總結(jié)中文名字和母語名字的音義關系,歸納中文名字語義特征,分析中文名字用字情況以及留學生對中文名字的態(tài)度。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相關管理部門、教學人員和留學生本人都應給予足夠重視。

關鍵詞: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調(diào)查分析

doi:10.1608 3/j.cnki.16 71-15 80.2019.09.043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9)09-0177-06

一、引言

東干族是中亞地區(qū)的一個特殊民族,是清末中國西北地區(qū)同族移民的后裔,現(xiàn)主要定居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人口約為15萬(截至2016年底)。[1]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的實施,東干人在促進中國同中亞國家的溝通交流方面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東干族留學生選擇到中國學習漢語,成為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友好交流的使者。

在定居中亞的一百多年時間里,東干人既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括同族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積極適應當?shù)刂髁魑幕?,吸收了俄羅斯文化和突厥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具有明顯的多元文化融合特征。一個多世紀以來,東干族姓氏逐漸從漢姓漢名的形式過渡到了俄羅斯姓名形式,這一“演變是多種文化接觸的結(jié)果”[2],折射出東干族文化變遷的特點。可見,人名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符號標記,更是“富于文化意蘊的一種詞匯專名現(xiàn)象”[3],在文化深層上反映出“人類對于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調(diào)適”[4]。本文即以西北師范大學東干族留學生為例,對其中文名字(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東干族留學生沒有典型的中國式姓名(如“阿里”“甜心”等),所以本文用概括性更強、使用范圍更廣的“名字”來表示他們的名稱)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分析。

二、調(diào)查情況介紹

(一)調(diào)查對象

自2013年起,西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便依托掛靠其下的國僑辦華文教育基地,招收東干族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學院目前有東干族留學生近200名,為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東干族留學生教育基地。這些東干族留學生在該院接受4年的漢語國際本科教育,學習費用由中國政府全額支持。本文的調(diào)查對象即為該院四個年級的東干族留學生,共171人,其中男生139人,女生32人;從國家分布情況來看,哈薩克斯坦學生68人,吉爾吉斯斯坦學生90人,烏茲別克斯坦學生1 3人,調(diào)查對象按年級分布情況詳見表1。

(二)調(diào)查問卷

為了便于量化分析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我們在調(diào)取留學生中文名字,對部分學生進行訪談的同時,還設計了一份詳盡的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涉及留學生的基本信息、中文名字來源、中文名和母語名含義及二者的音義關系、對本人中文名字態(tài)度、本人改名情況、對中國姓名知識的了解情況、理想中文名字的選擇傾向、中文名字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是否繼續(xù)使用中文名字等問題。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73份,同收173份,有效問卷171份,有效率為98.8%。

三、調(diào)查結(jié)果及分析

本文以上述171份調(diào)查問卷為基礎,對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的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分析,現(xiàn)將調(diào)查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一)中文名字來源

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的來源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在171名被調(diào)查的學生中,52.6%的中文名字來自于留學生的老師,特別是留學生工作管理干部和班主任。大多數(shù)東干族留學生剛到中國時并沒有中文名字,為便于管理和教學,新生報到后不久即被要求提供中文名字,因此大多數(shù)留學生會首先尋求老師的幫助。由于絕大多數(shù)留學生漢語水平為零起點,與老師溝通存在障礙,所以相當一部分東干族留學生會借助電子詞典翻譯,自己給自己起中文名字,這是留學生中文名字來源的第二大渠道,所占比例為28.7%。留學生白己起的名字存在比較大的問題,比如名字過于簡單(如“太陽”)、不夠文雅(如“白狼”)、隨意性比較大(如“無所謂”)等。

由于東干族留學生在本校集中學習和居住,加之他們內(nèi)部團結(jié),“老鄉(xiāng)觀念”比較重,因此11.7%的東干族留學生在起中文名字時會求助于同鄉(xiāng)。此外,一部分留學生的家人學習過漢語,這些留學生在起中文名字時會請家人幫助,該情況所占比例為4.7%。最后,2.3%的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來自于語伴、宿舍管理員等渠道。

(二)中文名字與母語名字音義關系

要探討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與母語名字之間的音義關系,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他們母語名字的特點。中亞東干族與我國的同族同根同源,他們一般也像中國同族人一樣,有乳名、同同名(經(jīng)名)和學名,我們在護照上見到的名字可以說是他們正式的學名,即本文中所指的“名字”?!霸缙跂|干人移居中亞時,其名字都是典型的‘中國式或‘同族式的”,一般為“姓+名”的模式。后來為了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他們“按俄羅斯人的習慣,除了有名、有姓外,還有父稱”[5]。例如,東干留學生Kharsan.Mubarek- Ayupovich,其中Kharsan是姓,Mubarek是名,Ayupovich是父稱(該結(jié)論來自于筆者對其訪談。此外,為方便起見,他們護照上的名字常常省略父稱)。

穆斯林家庭的嬰兒在出生后不久,家長常常會請阿訇舉行命名儀式,因此東干族留學生非常珍惜自己的經(jīng)名。由于經(jīng)名是母語名字的主要構成部分,因此他們也同樣非常重視母語名字。調(diào)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大部分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與母語名字存在一定的音義關系,具體情況詳見圖1。

從圖可見,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最常見類型是音近義異型,共有85個,占總數(shù)的49.7%。該類型指留學生的中文名字與母語名字在意義上沒有明顯聯(lián)系,但在發(fā)音方面比較相近。具體來說,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中文名字與母語的“姓”發(fā)音相似,共有34個,如Los syyev.Alisher的中文名字叫洛時雨;第二種是中文名字與母語的“名”發(fā)音相近,共有44個,如Makeev.Malik的中文名字叫馬力克;此外,有的中文名字在音譯時同時考慮了“姓”和“名”,如Manyev.Rasul的中文名字叫馬蘇禮,其中“馬”來自母語姓中的音節(jié)ma,“蘇禮”則來自母語名中的音節(jié)sul。音譯名字“方便留學生中文名發(fā)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適應中的陌生感”[6],因此,近一半的留學生在取中文名字時采用該類型。

36.3%學生的中文名字與母語名字在音義方面均無明顯聯(lián)系,其中部分中文名字是非常中國化的,例如有的留學生叫馬云(母語名字為Nussyrov.Rassul),還有的叫馬致遠、葉問、李小龍、郭靖、張杰、范冰冰等,這些名字都選白中國名人的名字,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也有一些中文名字隨意性很強,如山莓(母語名字為Kubakaeva.Bermet,該生喜歡吃山莓)、鯨魚(母語名字為Aliev.Eddi,該生喜歡鯨魚),此外還有“人帥”“獅子王”“甜心”等,這些名字都有必要進一步優(yōu)化提升。

東干族留學生在起中文名字時,還會采用意譯法,由此得到的名字屬于音異義近型,共有14個,占總數(shù)的8.2%。例如Imanbaeva.Bermet中的Bermet借白阿拉伯語,意為“珍珠”,因此該生的中文名字叫明珠。此外,Atabayeva.Roza的中文名字是玫瑰,同樣屬于該類型。

音近義近類型的名字數(shù)量是最少的,只有10個,這種類型的名字同時考慮了母語的發(fā)音和意義,然后選取貼切的漢字,難度非常大。例如安光華的母語名字是Maian.Anvar,Anvar的意思是“光輝”,發(fā)音和意義均與中文名字接近,因此該名起得很成功。總之,除了音異義異型以外,其他三種類型(共占63.7%)都反映出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與母語名字之間存在一定的音義關系。因此,在幫助留學生取中文名字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其母語名字音義方面的特點,這樣不僅能維系他們的母語情結(jié),還能幫助其早日融入目的語環(huán)境。

(三)中文名字含義分類

姓名的本質(zhì)是“一種為滿足社會交往需要而產(chǎn)生的符號”,然而在實際使用中,人們的名字還表達了一定的意義。當它“作為人的符號被使用時.這個符號的使用者(包括本人和他人)必然會聯(lián)想其意義,產(chǎn)生諸多相關的印象”[7]。因此,留學生取中文名字時,一定要首先考慮其內(nèi)涵。

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小部分音譯的中文名字無法體現(xiàn)文化內(nèi)涵,例如阿爾法(母語名字為Mus-sarov.Arafat)、穆巴拉克(母語名字為Kharsan.Mubarek)等,這樣的名字僅有13個。大部分音譯的中文名字帶有一定的含義,例如馬婷娜(母語名字為Jamalova.Madina)。我們對剩下的158個含有意義的中文名字進行了分類,具體情況詳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大多包含了取名者的美好期望,該類型的例子共有88個,占含有意義的名字總數(shù)的55.7%。這些美好期望包括志向高遠、幸??鞓?、博學智慧、磊落颯爽、英俊帥氣等,主要針對的是東干族男生。東干族女生的中文名字則基本上都與美麗可愛有關。這些名字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有助于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

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很多還與白然萬物有關,共有41個例子,占總數(shù)的25.9%。其中男生名字多涉及猛獸(如虎、狼、獅子等),女生名字則多與美好的植物有關(如玫瑰等)。自然景觀中的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等事物也常常出現(xiàn)在他們的名字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東干族留學生崇敬自然、熱愛自然的心理。

此外,受影視作品、綜藝節(jié)目、文學名著等影響,留學生知道了很多中國名人的姓名,他們對這些名人非常崇拜,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有所成就,因此借用了這些知名人物的名字。該類型的例子有21個,占總數(shù)的13.3%。當然也有少部分名字含義比較偏僻怪異,難以歸類,我們將其歸入“其他”類中,這樣的例子有8個,占總數(shù)的5.1%。

根據(jù)調(diào)查,73.1%的東干族留學生了解自己中文名字的含義,17.0%的留學生不確定是否了解,僅有9.9%的留學生明確表示不知道中文名字含義??梢?,絕大部分東干族留學生對自己的中文名字比較了解,這有助于他們感知中華文化,提高漢語學習效果。對于不了解中文名字含義的學生,任課老師要注意加強引導。

(四)中文名字用字情況

1.從“姓”來看

典型的中國式名字由前“姓”后“名”兩部分構成,關于“姓”的數(shù)量問題,專家們尚無一致意見。袁義達、杜若甫編著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是迄今為止收錄姓氏最多的書,全書共收錄古今各族的漢字姓氏11969個。[8]北宋錢氏所著的《百家姓》影響深遠,原收姓氏411個,張新斌(2004)的增廣注解本里共收錄了504個,包括444個單字姓氏和60個雙字姓氏[9]。本文即以該書所收姓氏為依據(jù),對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中的姓氏用字進行考察。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共有122個名字在形式上符合典型的中國式姓名(有的姓未被收錄在張新斌(2004)注解的《百家姓》中,如“黑”“朗”“洛”“綠”“麥”“瓦”“玉”等,這些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都有用作姓的義項。因此,嚴格說來,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中符合典型中國式姓名的例子大于122個),占總數(shù)的71.3%,其中涉及45個的姓氏用字,全部為單字姓氏,具體情況詳見表3。

由表3可見,“馬”姓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最多,為26次,這與國內(nèi)同族姓氏多用“馬”的特點一致?!巴逯小R姓這么多主要與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譯,特別是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名字的音譯有關。因為‘馬與‘穆諧音,中國歷史上許多著作中都將‘穆譯作‘馬”[10]。“穆”姓在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中出現(xiàn)次數(shù)也比較多,為4次。此外,針對阿拉伯穆斯林,中國史書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綠衣大食”的記載,“至今世界各國穆斯林仍崇尚這三色”[11],尤其是白色。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東干族留學生以“白”“黑”“綠”開頭的中文名字有11個,其中“白”出現(xiàn)8次。這說明,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姓氏帶有鮮明的伊斯蘭文化特色。

很多東干族留學生知道自己的祖姓,他們會在調(diào)查問卷中明確地寫出來。有些祖姓也能夠從留學生的母語名字中反映出來,例如王飛龍的母語名字為Vonshinian.Liadzheb,“von”與“王”發(fā)音相似。這再次說明,東干文化中仍然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部分內(nèi)容。

2.從“名”來看

我們?nèi)砸陨衔牡湫偷?22個中國式姓名(其中男性105個,女生17個)為調(diào)查對象,在此分析其“名”的使用情況。根據(jù)統(tǒng)計,男性的“名”共涉及漢字95個,其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漢字是“龍”,共出現(xiàn)13次,這說明東干族留學生對“龍”這種吉祥動物的喜愛,體現(xiàn)了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除此之外,“克”出現(xiàn)7次,這與母語名字音譯有關。出現(xiàn)5次的漢字是“小”,出現(xiàn)4次的漢字是“偉”“杰”“遠”“智”“明”,出現(xiàn)3次的漢字有“文”“德”“宇”“樂”“飛”“天”。

17個女性名字共涉及漢字21個,其中出現(xiàn)次數(shù)多于一次的漢字是“麗”(5次)和“娜”(3次)。由上可見,漢字承載了獨特的文化意義,男女名字常用字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價值取向。東干族男性名字多與力量、智慧、事業(yè)、心志等有關,女性則多與美貌有關。

3.從名字長度來看

根據(jù)調(diào)查,在171個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中,四個字的僅有2個(穆罕默德、穆巴拉克),占總數(shù)的1.2%;三個字的有71個,占41.5%;兩個字的有98個,占57.3%。171個名字共使用漢字417個,平均每個名字長度為2.4個字。而根據(jù)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發(fā)布的姓名統(tǒng)計顯示,“全國漢族戶籍人口中兩字姓名的人數(shù)有1.6億多,占到全國漢族戶籍總?cè)丝诘?4.22%;三字姓名的戶籍人口有10億多,占到全國漢族總?cè)丝诘?5.61%”[12]。顯然,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長度偏短,這樣會導致大量重名現(xiàn)象。根據(jù)調(diào)查,“馬帥”“馬云”“云飛”等雙字姓名出現(xiàn)次數(shù)均超過兩次,這給學生本人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不便,同時也不利于學院留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我們認為,增加留學生中文名字長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重復的問題。

(五)東干族留學生中文名字態(tài)度分析

根據(jù)調(diào)查,東干族留學生普遍對自己的中文名字比較滿意,其中84.8%的留學生非常喜歡現(xiàn)在的中文名字,7.0%的留學生不確定是否喜歡,僅有8.2%的留學生明確表示不喜歡現(xiàn)在的中文名字。我們發(fā)現(xiàn),缺乏含義是東干族留學生不喜歡自己中文名字的主要原因,例如,“無所謂”在問卷中表示想將中文名字改為“高家明”,“山莓”想將名字改為“明珠”,“人帥”想將名字改為“張?zhí)烀鳌保@然,修改后的名字含義更好,也更加正式。此外,很多中文名字來源于母語名字音譯的留學生也想改名字,例如,“烏宇藍”(母語名字為Ulyurov.Islam)想將名字改為更加中國化的“劉豐”。調(diào)查顯示,起中文名字時,僅有9,4%的東干族留學生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好寫,27,5%的留學生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是好聽,63.1%的留學生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是含義好??梢?,中文名字是否具有好的含義是東干族留學生起名時非常注重的因素。

調(diào)查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東干族留學生平時跟朋友交流時會常常相互稱呼中文名字,這一比例為71.3%。不常使用中文名字的東干學生多為低年級留學生,他們漢語水平不高,平時交流主要用俄語,因此更傾向于叫對方的俄語名字。此外,對方的中文名字難讀難記也是限制他們使用中文名字的主要原因。在是否一直會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問題上,65.5%的東干族留學生認為中文名字是他們的第二個名字,會一直使用下去;4.7%的留學生表示不會繼續(xù)使用,主要原因是想修改中文名字;29.8%的學生不確定是否會繼續(xù)使用,因為他們不確定是否會留在中國,是否會與中國人打交道。

四、相關建議

從上文可以看出,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具有比較鮮明的特點,其中雖然不乏音義俱佳的例子,但也存在進一步完善優(yōu)化的空間,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留學生管理部門應重視取名工作,安排專人具體負責

絕大多數(shù)東干族留學生剛到中國時沒有中文名字,并且漢語水平為零起點,因此想讓他們當場或幾天之內(nèi)想好一個中文名字非常困難。倉促之下所取的中文名字常常缺乏內(nèi)涵,不夠正式。留學生管理部門對此要予以高度重視,在給留學生發(fā)錄取通知書時就要求他們提前想好中文名字,并附上相關建議。報到時,專門安排管理人員或班主任對其中文名字進行“審查”,目的在于查看這些名字是否存在重復或過于隨意化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相關人員要與留學生加強溝通,為其提供詳細的參考建議,而不是任其隨意起名,或者從網(wǎng)上隨便找出一些中文名字來使用。

此外,留學生管理部門要創(chuàng)造條件,為留學生改名提供便利。根據(jù)調(diào)查,17.5%的東干族留學生有修改中文名字的想法,但他們基本上都不知道是否可以改,具體如何去申請。因此,希望留學生管理部門和學校教務部門能為留學生改名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過于隨意化和缺乏內(nèi)涵的名字不僅會影響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人和學校形象,不利于中華文化傳播。我們認為,留學生取名不是例行公事的管理活動,需要相關部門予以重視。

(二)留學生本人要認真思考中文名字,克服取名弊端

東干族留學生在中國要接受四年的本科教育,他們的中文名字除了互相稱說外,還用于各種證件和檔案。好聽又好記的中文名字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他們?nèi)谌肽康恼Z環(huán)境,提高漢語學習效率。但是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高達51.5%的東干族留學生否認擁有一個合適的中文名字具有重要作用??梢?,許多東干族留學生并未充分認識到中文名字的重要性,認為它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將來的工作沒有什么影響。

受此觀念影響,很多東干族留學生取中文名字時為了標新立異,并沒有認真思考中文名字,由此產(chǎn)生了許多弊端,例如名字過于隨意化、缺乏文化內(nèi)涵、音譯化問題過于突出、存在重名現(xiàn)象等。我們希望留學生能更加重視中文名字,在取中文名字時查閱相關中國姓名文化,或者尋求漢語老師的幫助,從而克服取名弊端,最終獲得一個語音順暢、涵義豐富的典型中國式姓名。

(三)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加中國姓名文化內(nèi)容,加強中外姓名文化對比

由于東干族留學生教材中涉及中國姓名文化的內(nèi)容少,不夠集中,因此授課老師可以采取多種途徑向留學生傳授中國姓名文化。除了通過專門講座課堂講授外,還應利用各種渠道引導留學生了解白己中文名字的內(nèi)涵。同時,將中國姓名文化(包括同族姓名文化)與留學生母語名字文化進行跨文化對比,從而為留學生取名提供參考建議,促進中國姓名文化的傳播。

總之,東干族留學生的中文名字非常重要,相關管理部門和學生本人都應予以重視。留學生的授課老師也應積極努力,增加自己的中國姓名文化知識儲備,同時也要了解學生母語名字文化內(nèi)涵,在平時的語言教學中貫穿姓名文化的內(nèi)容,最終使他們都擁有一個響亮的中文名字。

五、結(jié)語

中亞東干族是一個極富特色的海外華人移民群體,具有強烈的鄉(xiāng)情觀念和尋根意識,保留了大量中華傳統(tǒng)文化。姓名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能夠折射出不同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透過東干族留學生的名字,我們能夠看到他們與中華民族存在一定的血脈聯(lián)系。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扎實推進,全球華人進一步掀起“尋根問祖”熱潮,我們衷心希望這一血緣關系能夠通過中文名字這一紐帶延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wǎng).走近東干人:東干人口15萬主要分布于楚河兩岸[ EB/OL].[ 2016- 11- 08]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 6/11 - 08/8056669.shtml.

[2]海峰中亞東干族姓氏演變探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01).

[3]蘇新春文化語言學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4]納日碧力戈姓名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5]丁宏.東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6]毛力群,蔡麗虹.留學生中文名用字調(diào)查——以浙江師范大學留學生為例[J].語言文字應用,2015 (04).

[7]何曉明.姓名與中圍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袁義達,杜若甫.中華姓氏大辭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凡例

[9](宋)佚名著,張新斌注解.百家姓[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10]馬啟成,高占福,丁宏.回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1]大河網(wǎng).漢族姓名最長限6個字[EB/OL].[2007-12-13]http://newpaper.dahe.cn/j rab/html/2 007-12/1 3/content_1 643 9.htm.

[12]楊華,楊啟辰.回族文化新論[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調(diào)查分析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勤奮的民族
勤奮的民族
構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讓學生樂于參與,讓課堂更加精彩
大學生網(wǎng)絡參政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北京外國留學生的規(guī)模與結(jié)構
洛隆县| 漠河县| 田东县| 名山县| 金湖县| 扎囊县| 乌拉特后旗| 开远市| 新蔡县| 定西市| 六安市| 云浮市| 五峰| 南开区| 邯郸县| 义乌市| 嘉鱼县| 西林县| 红桥区| 汽车| 城口县| 红安县| 兴化市| 化隆| 宾阳县| 夏津县| 全南县| 彭州市| 五台县| 蓬莱市| 禄劝| 文登市| 邢台县| 卫辉市| 东光县| 资溪县| 泸西县| 和硕县| 子长县| 阿勒泰市|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