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健 習敏慎
摘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及全民素質的提升,兒童閱讀需求與閱讀數(shù)量呈現(xiàn)不斷增長的趨勢,兒童書籍的種類也是逐年遞增。但迄今為止,市場上針對視障兒童的專類書籍還十分鮮見,致使這部分人群無法享受書籍閱讀的便利。本課題通過對現(xiàn)有視障兒童閱讀書籍時存在的具體問題的分析,研究并設計一款適合視障兒童的創(chuàng)新型書籍,將無障礙思想融入書籍領域中。
關鍵詞:視障兒童;互動體驗;書籍設計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傳播信息、共享知識、保存文化的手段越來越多樣,但書籍仍是促進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主要途徑,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然而對于視障兒童而言,任何依賴于視覺系統(tǒng)的信息傳播方式都是難以實現(xiàn)的。目前,現(xiàn)有的專類書籍大多著重于知識的輸入,難度大且功能單一,忽略了視障兒童對于書籍娛樂層面的體驗與心理感受。所以,本文針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視障兒童的特點設計適合其使用的書籍。[1]
一、調研方式與需求分析
為掌握視障兒童的行為特征和具體的生活需求,課題組決定將調研計劃設置在廣州市的希望小學、社會福利院及盲人學校,對5-10歲的視障兒童進行實驗與評估,對其家長、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首先,通過對提出的需求指標進行聚類分析后,得出視障兒童書籍設計需求的從多到少的8個需求指標(如圖1);其次,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高年級的學生較傾向于書籍中科普實物圖形,低年級的學生較傾向于書籍中的趣味性認知游戲,且年級越高對書籍中的娛樂需求越低,(如圖2)可見增加書籍設計中的趣味性、提高互動性是提高視障兒童閱讀興趣的主要方式。[2]
二、設計要點
基于視障兒童書籍設計的特殊需求,在充分結合調研結果的指導下,針對視障兒童書籍設計將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安全性第一原則。視障兒童書籍應采用更高的安全生產(chǎn)標準,避免使用尖銳的材料制作圖案,減少誤傷;(2)交互體驗性原則。根據(jù)視障兒童因生理缺陷而缺少交往行為的現(xiàn)實問題,在書籍中多增加一些互動體驗的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改善視障兒童的自我封閉的性格特點,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與探索欲望;(3)多樣性原則。形式多樣化一方面可以滿足不同性格特點的視障兒童的需求,另一方面,形式的多樣所帶來的趣味性也是吸引視障兒童積極體驗的原因之一。市面上常見的盲文書籍,通常是通過觸摸的方式感知識別,并逐步學習掌握,而視障兒童的書籍可通過音效、材質、外觀、味道等多方面的途徑,來增強其交互性,引發(fā)學習興趣;(4)簡潔精確性原則。盡量將繁復的文字信息轉化為特征性強的圖形信息,并確保圖形無歧義,且便于辨認。
三、方案
方案一 ?半盲兒童書籍《ABC》
半盲兒童的書籍設計還是以視覺效果為主,采用鮮明的顏色作為背景色,并使用撞色來增強視覺沖擊。在圖案的后面設置3mm深的磁性凹槽,正面是彩印雙銅紙,用軟磁鐵壓制成一張5mm的小卡片,利用背后凹槽可輔助兒童根據(jù)凹槽走向進行圖案吸附。(如圖3)
方案二 ?全盲兒童書籍《數(shù)字詩歌》
全盲兒童的書籍設計以觸摸圖形為主,寓教于樂,邊玩邊學。本設計以七巧板為主要元素,圖案邊緣做成立體框,框內按照劃分區(qū)域可增加提升觸感的小物件,如動物羽毛;背景色采用中性顏色,避免過灰過亮;圖形精選動物特征,避免復雜化。(如圖4)
四、小結
關注社會弱勢群體,一直是科技發(fā)展的重點之一,亦是設計關注的社會熱點。本課題以調研和實驗為基礎,總結和梳理了視障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閱讀障礙特征,并針對其特征設計出符合其需求的書籍方案若干,希望能為帶動更多的有志之士關注這一領域。
參考文獻:
[1]曾姍.書籍設計五感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3.
[2]楊璐.中國盲童觸摸認知圖形書的設計研發(fā)探索[J].裝飾,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