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才
【摘 要】目的:分析白蛋白靜脈滴注復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效果。方法:研究時段:2018年03月開始至2018年12月終止,我院黃疸新生兒(n=68)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式分類:對照組(n=34,采用藍光照射治療),觀察組(n=34,采用對照組+白蛋白治療),對比膽紅素水平和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對照組患兒的血清間接膽紅素(IBIL)和總膽紅素(TBIL)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97.06%(33/34)VS 82.35%(28/34)] (P<0.05)。結論:新生兒黃疸采用白蛋白靜脈滴注聯(lián)合藍光照射治療效果顯著,改善了血清膽紅素水平,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受到臨床上的應用、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白蛋白靜脈滴注;藍光照射;膽紅素
【中圖分類號】R722.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1-0146-02
黃疸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新生兒疾病,指新生兒時期因機體內(nèi)膽紅素代謝異常,從而表現(xiàn)出皮膚和組織器官均呈黃色的癥狀[1]。該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膽紅素腦的發(fā)生,嚴重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威脅著新生兒的智力發(fā)育[2]。本次選取我科室68例黃疸新生兒,采用藍光照射或聯(lián)合白蛋白治療,觀察其效果,并做如下現(xiàn)匯。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與方法
納入本科室(2018年03月—2018年12月)接收的黃疸新生兒(n=68)展開研究,分為2組(治療方案),即每組34例樣本?!緦φ战M】:男(n=19)、女(n=15);日齡2—30d;體重:2200—3900g;【觀察組】:男(n=18)、女(n=16);日齡2—28d;體重:2100—3800g。對觀察組、對照組患兒基本資料進行比對,結果均呈現(xiàn)為(P>0.05)。我院倫理會已許可此次研究。
納入標準:①符合新生兒黃疸診斷標準的患者;②家長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訂相關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重要器官病變的患兒;②對藍光或者白蛋白過敏的患兒。
1.2方法
所有患兒進行水電解質(zhì)糾正、缺氧改善、營養(yǎng)支持、保暖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藍光照射,9h/天,連續(xù)治療3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上,進行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人血白蛋白 [深圳市衛(wèi)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60052,規(guī)格:5g(20%,25ml)/瓶],劑量lg/kg,連續(xù)治療3d。
1.3觀察指標
①統(tǒng)計2組患者的血清膽紅素水平(IBIL和TBIL);
②統(tǒng)計2組患者治療效果,臨床療效[3],顯效: 患者皮膚和小便泛黃等臨床癥狀明顯消失,TBIL在正常范圍內(nèi);有效: 患者臨床相關癥狀有所緩解,TBIL有所下降;無效:臨床相關癥狀未緩解,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為有效率與顯效率之和。
1.4統(tǒng)計學
SPSS22.0,血清指標用“-x±s”表示、并進行“t”檢驗;治療效果以“%”表示、并進行“x2”檢驗;2組有效資料,以P<0.05認定有統(tǒng)計差異。
2 結果
2.1血清膽紅素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膽紅素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均較之前有所下降,但觀察組比對照組下降更顯著(P<0.05) 。(詳情見表1)
2.2臨床治療效果情況
對照組患者經(jīng)過治療有效19例(55.88%)、有效9例(26.47%)、無效6例(17.65%)、總有效28例(82.35%);觀察組治療有效23例(67.65%)、有效10例(3.40%)、無效1例(2.94%)、總有效33例(97.06%);檢驗結果為(卡方=3.981、P=0.046)(P<0.05) 。
3 討論
近年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新生兒黃疸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且該疾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一旦膽紅素積累過度,就會導致一系列并發(fā)癥,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4]。
藍光照射可將新生兒體內(nèi)的未結合的膽紅素結構轉化成易水溶,然后隨著尿液及糞便排出。白蛋白能聯(lián)結患兒體內(nèi)未結合的膽紅素,形成親水性的結合膽紅素,通過膽汁排出體外,藍光照射和白蛋白在治療新生兒黃疸方面有著協(xié)同的作用,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該聯(lián)合治療法的新生兒黃疸治愈率可高達100%[5]。從文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治療后觀察組IBIL(115. 60±4. 88)μmol/L、TBIL(119. 68±7. 56)μ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 55±5. 08)和(149. 57±8. 17)μmol/L;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6%,對照組總有效率82.35%;組間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5)。
由上所述,白蛋白靜脈滴注結合藍光照射在新生兒黃疸中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蓉. 藍光照射結合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及護理配合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9, 13(10): 226-227.
[2] 尹歡, 程紅斌. 白蛋白靜脈滴注復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觀察[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2): 5745-5747.
[3] 張惠玲. 藍光照射聯(lián)合白蛋白靜脈滴注對新生兒黃疸的療效分析[J]. 大醫(yī)生, 2017, 2(10): 115-116.
[4] 羅柳, 周奕, 蕭穎莎. 藍光照射聯(lián)合白蛋白靜脈滴注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研究[J]. 華夏醫(yī)學, 2017, 30(04): 67-69.
[5] 凌敏, 凌莉, 鐘麗嫦. 白蛋白靜脈滴注與藍光照射聯(lián)用治療對新生兒黃疸患兒的臨床療效及其護理分析[J]. 抗感染藥學, 2016, 13(03): 67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