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鳳 卜慶軍
摘 ?要:氧化還原反應始終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因此,許多教育界的學者著眼于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進行思考和研究。文章淺論了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策略,強調重視教學過程,突出重點、難點;借助實驗,引入新課,逐層解剖,追尋本質,將知識學習和生產(chǎn)實踐應用結合;借助家庭生活小實驗,將化學原理直觀化和可感知等方面探討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氧化還原反應部分知識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氧化還原反應;課堂開展
新課改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教會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化學教師僅是傳統(tǒng)課程實施者。顯然,單純地追求考試分數(shù)的提高,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一、嚴密設計實驗,引導學習新課
教師在開始課堂教學之前,務必要對課堂的實驗方法進行嚴密的設計,以此來體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質量。通過對實驗教學方法的設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理論結合實際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此,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驗內(nèi)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課堂教學的整體氛圍更加濃烈。同時,這對于提高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有較大的幫助作用和顯示意義。
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氧化反應是什么,以及還原反應又是什么。通過該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對舊知識做一個回顧與分析,這對于學生的后期學習有較大的幫助與引導作用。在此,教師可以針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做一個反應實驗的設計模型。如,Zn和CuSO4。利用該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后期的實驗學習過程中對其模式做出一個相應的了解,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明白,如何才能更加節(jié)約實驗成本的來設計實驗,如何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實驗對于環(huán)境的污染等問題。教師在對其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將之進行全面的記錄與觀察,如:教師可以先在點滴板上放置0.8ml-lmol/L的硫酸銅溶液,以及0.1g的鋅粉末,然后讓學生觀察兩者的化學反應是什么樣的。為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教師可以將該實驗內(nèi)容與如何設計銅鋅原電池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與講解。利用該方法,可以讓學生在一個非常直觀的角度下了解到電子轉移才是氧化還原的根本性質。
二、分層細致剖析,探索問題本源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以及對于該知識點的實驗水平,教師還可以重點體現(xiàn)分層教學的模式對學生做出相應的培養(yǎng)與幫助,同時借助該方法與學生一起探索實驗的根源,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源。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化學認知水平以及自主探索能力具有較大的作用和意義。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上文中的實驗研究結果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教學引導。而且可以讓小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對其作出一個全新的分析與判斷。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Zn+CuSO4=Cu+ZnSO4”的具體反映效果進行互動交流與討論。同時,教師需要重點明確,在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判斷不同元素中的不同變化方式,以及思考在什么樣的元素中發(fā)生改變的可能性會更高,具體改變的方法是怎樣的。由此,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變化元素的化合價進行表示與分析,以此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利用方程式對其進行體現(xiàn)。隨后,教師在通過“C+2CuO=2Cu+CO2”這一反應現(xiàn)象讓學生對其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學生會結合以上的內(nèi)容對其作出相應的歸類思考。在思考得出的結論中,教師可以看到學生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全面分析與論證。
三、采用方法遷移,做好歸納總結
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遷移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通過該方法能夠讓學生將個人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多個空間和領域中,而且還能有效地帶動其他理科文化課的水平和學習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在此,教師務必要對學生做出深度的培養(yǎng),并且要幫助學生來總結和歸納所學的知識,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林林總總。
例如:教師在教學結尾的時候,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構建方式對學生展示所學課程的整體架構,其中要重點體現(xiàn)出所學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疑惑。通過該方法,能夠讓學生將自己之前所學的內(nèi)容做一個全面的分析,而且會親眼看到自己所學內(nèi)容的進度與其中存在的問題。這對于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高效益的初中化學教學系統(tǒng)是一個耗散的結構,學生學習過程和教師教的過程是辯證統(tǒng)一的。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學是教的出發(fā)點也是歸宿點。研究、引導、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更好地內(nèi)化和發(fā)展。學生是通過教學過程中自主的學習過程獲得發(fā)展的。教師以生為本,共同互進,在師生這個開放體系中由混亂逐漸走向有序,而課堂教學評價正是這個體系中的橋梁和紐帶。
參考文獻:
[1]沙菲菲. 高一化學必修1中“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現(xiàn)狀調查與教學策略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7.
[2]謝倩. 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發(fā)展及其階段性教材內(nèi)容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