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紅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能有效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增加語文知識的積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內(nèi)容。小學生由于語文基礎(chǔ)薄弱,思想認知能力有限,獨立開展閱讀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本文分析和探討了小學學困生語文? 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研究了有效的應(yīng)對措施,旨在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效率。
關(guān)鍵詞:學困生? ?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學習,很多學生都有畏難情緒,不喜歡開展語文閱讀,在教師和家長督促下進行閱讀也是人在心不在,閱讀效果不佳。這些現(xiàn)象具有普遍性,教師必須深入研究這些問題,積極探尋應(yīng)對措施。
一、小學學困生語文閱讀能力不足的原因
小學生由于閱讀興趣不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無法有效開展語文閱讀。語文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閱讀教學措施,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的能力。
二、提升小學學困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學困生語文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項單一枯燥的學習活動,學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悟閱讀的樂趣。深入閱讀需要興趣的引導(dǎo),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以不同的教學形式,廣泛導(dǎo)入具有極大吸引力的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困生開展語文閱讀的濃厚興趣。
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時,學困生是沒有興趣閱讀詩歌的,詩歌雖然文字比較少,但是蘊含的思想情感非常豐厚。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困生不能全面深入地把握詩歌蘊含的深厚情感,也就難以激發(fā)濃厚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從師生關(guān)系的情感方面入手,以學校生活故事為引入,通過講述學生身邊的師生故事,讓學生體會到師生間的深厚情感。有了思想情感的帶入,學困生就會激發(fā)良好的閱讀興趣,認真細致地開展閱讀,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
2.強化學困生開展語文閱讀的知識儲備
學困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是低于班級平均水平的,由于語文知識能力不足,導(dǎo)致他們無法有效開展語文閱讀,不能順利閱讀完學習內(nèi)容。這種閱讀障礙必然會導(dǎo)致學困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越發(fā)厭倦語文閱讀。因此,教師必須從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入手,豐富他們的語文基礎(chǔ)知識,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提升他們語文閱讀水平。如《夸父追日》這篇課文是中國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故事,出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這種文言文形式的課文對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來說,是非常抗拒閱讀的。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lǐng)學生學習課文的白話文版本,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然后組織學生分析課文中的字、詞、句,讓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3.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提升學困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學困生開展語文閱讀的最大障礙是理解,即使他們用心看了書,還是難以理解和把握書中的內(nèi)容,沒有收獲良好的閱讀效果。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閱讀內(nèi)容,促進學困生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4.運用信息技術(shù)豐富學困生的閱讀資源
學生只有廣泛拓展閱讀范圍,運用廣闊豐富的閱讀資源,才能全面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luò)上收集多形式、多內(nèi)容、多類型的閱讀資源,然后運用于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地接觸豐富的閱讀資源,提升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困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時,文章的內(nèi)容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大自然語言,山、河、湖都有獨特的語言,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通過視頻、圖片向?qū)W生展現(xiàn)豐富的大自然語言,從而豐富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內(nèi)容。
三、結(jié)語
學困生是教師需要重點關(guān)注的對象,他們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比較吃力,教師需要用博愛之心,從學習興趣上引導(dǎo),夯實學困生的語文基礎(chǔ),從而全面提升學困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韓雨.微課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19).
[2]曾紅梅.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