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緒義
劉邦豐西釋徒之謎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距離西北咸陽數(shù)千公里之外的楚國故地豐縣,發(fā)生了一起事件——一群本來要被送到酈山的役夫逃亡了。
押送這群役夫的是劉邦,當時他的身份是泗水亭長。役夫中途逃亡的原因不明,劉邦估計這一路上遠去西北,役夫也逃得差不多了,無法向朝廷交差,自己橫豎是死,于是干脆將他們?nèi)酷尫帕耸隆?/p>
同樣的故事發(fā)生在第二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一群戍卒趕赴漁陽,途中遇雨,耽擱了行程,他們估計到了漁陽必定誤期,按秦律當死,于是干脆撕開了亡秦的序幕。
但劉邦不一樣,他是亭長,這叫知法犯法。而且正處于47歲的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逃掉后,家人怎么辦?
奇怪的事情還有很多,譬如,陳勝、吳廣等人還有都尉押著,都尉本為郡尉,一個郡的軍事將官,地位僅次于將軍。劉邦卻并無朝廷護送兵力,難道他只是一個人?劉邦釋放役夫的地點也頗為奇怪——豐西澤,即豐邑(今江蘇豐縣縣城)的西邊,距離劉邦的老家沛縣充其量八十里,又是淮北平原,路途平坦,步行一天左右就可到達。劉邦押送役夫的任務(wù)是沛縣令交給他的,也就是說,這群役夫逃亡及后面的縱徒事件,發(fā)生在他們剛剛出發(fā)的第一天。
這些役夫的逃亡是怎么實現(xiàn)的?押送役夫算得上是當時一件大事,難道事先沒有任何防備和預案?劉邦也不是初次辦這類差事,此前他曾多次赴咸陽公干,應(yīng)該說,不至于犯這種低級錯誤。
要解開這個謎,不妨看看大宋宣和年間里的山東鄆城。劉邦在斬蛇起義之前在沛縣的故事,與后世的宋江頗有相似之處。兩相對照,水滸的作者似乎是按照劉邦的模子來寫的。
我們先來看看,劉邦反秦起義之前在故鄉(xiāng)豐沛的所作所為。作為大秦帝國最基層的領(lǐng)導(亭長),劉邦做了這些事:
一是廣交朋友。史書上寫他“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其實這是他的交友方式。因為出身農(nóng)家,又不好好干活,沒有家庭背景,也無政治資本,無疑交不到上層人物,只能交一些和他一樣的底層人物,“狎侮”,符合他們的身份。他不像宋江,常常出手大方,通過廣施銀子贏得好名聲,劉邦只能通過拉近關(guān)系、建立感情來交友。
作為亭長,劉邦的身份和宋江差不多,他的朋友主要是縣衙門里的官吏,以及這些人的朋友,比如沛縣令的相熟呂太公。這樣他才敢于不持一文而謊稱“賀錢萬”,“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這也反映出他和這些人混得很熟,大家也不在意。
劉邦結(jié)交的一些死黨,如沛縣主吏掾的豐邑同鄉(xiāng)蕭何,此人相當于吳用一類人物。在呂太公家的宴席上,蕭何敢當著眾人的面說:“劉季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么事。”有恨鐵不成鋼之意,說明他們關(guān)系不錯。史載,高祖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蕭何屢次利用自己縣吏的職權(quán)保護他。高祖擔任亭長時,蕭何又常相助于他。另有縣吏夏侯嬰,為保護劉邦被嚴刑拷打,坐牢歲余,有點類似于晁蓋晁天王。
除了同縣官吏外,劉邦還有一批玩得好的鄉(xiāng)野百姓,如與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盧綰,劉邦因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時,盧綰“常隨出入上下”;后來劉邦起兵于沛,盧綰又以賓客的身份相隨。樊噲,呂后的妹夫,劉邦的連襟,此人行事頗像李逵,只不過比李逵有頭腦。
即使劉邦出事后,與他過從的賓客仍然很多,《高祖本紀》稱劉邦: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這點和宋江非常相似。
但宋江當初并無造反之意,而劉邦卻不一樣,各種跡象表明,他結(jié)交朋友,豐西縱徒等都是有預謀的。否則,他也說不出“大丈夫當如此也”的話來。
二是組織“地下活動”。豐西縱徒之前一年,國內(nèi)發(fā)生了許多事,秦朝“賦斂重數(shù),百姓任罷,赭衣半道,群盜滿山”。在華陰,有人持璧在大道上攔住朝廷使者,獻上一句讖語:“今年祖龍死?!痹跂|郡,出現(xiàn)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石頭。
劉邦于距離豐縣縣城較遠的一個偏僻地方縱徒,顯然是為了避免豐、沛二縣遭受連坐。
事實上,劉邦豐西縱徒,不是他一手而為。知道此事的人不止呂后,因為事發(fā)后,官兵到處捉拿劉邦,劉邦躲在山洞中也不敢回家。沛縣縣令下令把呂雉母子押在大牢,蕭何從中周旋,放了呂雉母子去尋找劉邦。
呂雉帶著孩子在崎嶇的山路上而行,忽然發(fā)現(xiàn)芒碭山上騰起一朵五色祥云,祥云如車蓋,又如云霓般忽而消失。呂雉快步上前,發(fā)現(xiàn)那朵五色祥云再一次升騰,她飛奔過去,發(fā)現(xiàn)有一山洞。順著洞口往里一看,終于找到藏匿于內(nèi)的劉邦。劉邦問呂雉:“你是如何找到這里來的?”呂雉道:“你無論走到哪里,上空總有五彩云氣,如同車蓋,自然一找一個準。”——史書的解釋是劉邦所處的地方總有云氣,這顯然是后人的神化,實際上恰恰說明他們事先有商量。
后來,蕭何、曹參鼓動縣令與劉邦聯(lián)手反秦,“乃令樊噲召劉季”。為什么指令樊噲去“召”,而不是“找”?也不是讓其他人去召?原因很簡單,因為樊噲“與高祖俱隱于芒碭山澤間”,蕭何、曹參至少也是知情人。結(jié)果,劉邦身邊早聚集了百多人。而且,“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等劉邦一到,他們“共殺沛令,開城門迎劉季……蕭、曹、樊噲等皆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湖陵、方與還守豐”,表明他們此前早就結(jié)成一個秘密地下組織,否則哪會如此配合默契,且力量不可小視。泗水郡監(jiān)御史率兵討伐,劉邦據(jù)豐邑防守,都能大破秦軍。后來劉邦不像他的老鄉(xiāng)項羽那樣,非得把“首都”放在離他老家宿遷不遠的徐州,也就是劉邦的家鄉(xiāng),劉邦不用擔心“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他在家鄉(xiāng)的名氣似乎比項羽在家鄉(xiāng)的名氣要大得多。因此,晚年的劉邦回故鄉(xiāng)時頗有感慨地說:“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表明,豐縣極有可能是他起義前從事非法組織秘密活動的大本營。
那么,司馬遷為什么不直書劉邦這段經(jīng)歷呢?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不想將劉邦描述成一個早有預謀的造反者,因為在司馬遷眼里,劉邦是“大圣”在《史記》中孔子是“至圣”)。
劉、項相爭贏在哪
就在陳勝、吳廣起事的當年,公元前209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召其好友項梁商量:你看大江以西紛紛舉兵反秦了,我們是否也要有所行動,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郡守決定讓項梁和另一個流亡在草澤中的桓楚一起統(tǒng)率軍隊。沒想到,項梁竟和侄子項羽謀殺了好友郡守,自己舉兵反秦。
這樣,項氏叔侄率八千江東子弟以不光彩的開篇加入了反秦洪流。
這段歷史一般不大為后人提起,其實,《項羽本紀》以此開篇,就為此后項羽戰(zhàn)敗不肯過江東埋下了伏筆??な匾环靡猓涣暇篂楹糜寻邓?,實在太冤。這與劉邦在沛縣起事之時,沛縣令反悔欲殺劉邦、蕭何等人,導致劉邦圍城,沛縣父老與子弟共殺沛縣令截然相反。這種事瞞不住人,勝利了證明你殺得對,可戰(zhàn)敗后,有何臉面回江東見父老鄉(xiāng)親?
七年多的時間,從反秦到楚漢相爭,項羽在短暫的歷史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引起后人無數(shù)的懷念和沉思,同為楚人的劉邦和項羽,一勝一敗,也成為一個歷史之謎。
劉邦勝在哪?項羽敗在哪?兩千多年來眾說紛紜。大家共同的傾向是相信劉邦所總結(jié)的那樣會用人,而項羽這邊人才流失極為嚴重,是導致他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此(張良、蕭何、韓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p>
得人則勝,失人則亡,毋庸諱言,這是楚漢相爭孰勝孰敗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
項羽并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比較而言,同為滅秦主力,項羽的崛起速度之快遠勝于劉邦,滅秦之后,實力更是遠超劉邦數(shù)倍,怎么能說項羽不會用人呢?可見,根本的原因并不在此,而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首先,贏在長遠戰(zhàn)略,敗在短視行為。從反秦動機上看,劉邦有統(tǒng)一天下之志,項羽只是出于復仇。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項羽好殺,這是最短視的做法,定陶一戰(zhàn)中,不聽原楚國令尹宋義勸告的項梁戰(zhàn)死。劉邦和宋義,成為楚懷王麾下兩支主力,項羽只是宋義手下一偏將。后來,項羽斬殺宋義,奪取軍政大權(quán)。項羽之殺宋義,與當初殺會稽郡守殷通如出一轍。宋義縱然有舉兵不進,想坐觀秦趙相爭之過,擅殺統(tǒng)帥,項羽之驕功急進如此,也因此喪失了西進咸陽的先機。
劉邦以“仁”獲得了楚懷王的支持,得到了出兵咸陽的機會,善待秦王子嬰和降將,從而也贏得了三秦父老的好感。然后打出“與天下共利”的旗號,贏得了其他諸侯的支持。可見,其志在平定天下,而不是復仇。這一點,項羽謀臣范增看得很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痹掚m很玄乎,但劉邦的所作所為確實有王者風范。
項羽進咸陽后,不僅殺了秦王子嬰,而且以欺詐的手段坑殺了二十萬秦之降卒,屠咸陽,燒宮室,將三秦大地得罪得最為徹底,導致他不敢在咸陽這一形勝之地立足,當他被人點醒: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之后,已悔之晚矣——這都是缺乏政治遠見的結(jié)果。
項羽的目的始終都是復仇,亡秦后,結(jié)果達到了,所以他自封為“西楚霸王”,心滿意足。他的目的不是天下共主,而是作為六國之一的楚王。
其次,從心態(tài)上來看,劉邦沒有亡秦必楚的道德包袱,項羽卻背負著沉重的道德包袱。他以亡秦義軍首領(lǐng)自居,成功地平定三秦后,他不得不裝出仁義之舉,大肆分封各路義軍首領(lǐng)為王,自己卻放棄故秦,退回到故楚。
可以說,故楚名將之后,這一名號始終是項羽的一大道德包袱。正是基于此,迫使他必須以復仇為使命。他之所以回到徐州,以彭城為都城,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秦始皇二十三年時,秦將王翦滅楚,虜獲楚王之后,項羽的先祖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在淮南一帶繼續(xù)反抗秦兵。直到秦始皇二十四年,項燕死于此地。淮南是項羽的祖居地,他的心里只有這個道德包袱。
垓下一戰(zhàn),項羽寧死也不肯過江東,并非他擔心將戰(zhàn)火引入江東,給江東父老帶來滅頂之災,而是因為一連串殺戮、戰(zhàn)敗使他內(nèi)心的道德形象已經(jīng)崩塌,喪失了自信。正是他的所作所為,將他逼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早在他“別姬”的那一刻起,就作好了不過江的打算,否則怎么可能、又何必讓心愛的虞姬白白送掉性命?
再次,劉邦看到了秦制的好處,并很好地利用了秦制的優(yōu)點,成功地得以壯大;項羽卻倒退到戰(zhàn)國模式,分封諸侯,是其最大的敗筆,不僅放棄了中原之王、天下之主的地位,將自己變成諸侯,而且很快就重蹈了六國的覆轍,掉入了自己挖下的坑里。
學者李開元說,秦始皇徹底地廢除封建實行完全的郡縣制,既是急政,也是致亂之政。這個政策,不但超越了時代,加劇了帝國內(nèi)秦本土和六國舊地之間的緊張,而且破壞了秦國奉行多年、行之有效的“親賢并用”(親族和賢人并用)的傳統(tǒng),將穩(wěn)定國政的基本力量——秦國貴族驅(qū)逐出政治舞臺,種下了內(nèi)部崩潰的禍根。這個政策,李斯要負很大的責任,他是政策的提出者、鼓吹者和執(zhí)行者,是毀滅秦帝國的禍首之一。
這一說法,顯然無視郡縣制的好處??たh制是適合時代需要的先進制度,既不是急政,更不是致亂之源。秦和六國的矛盾并非封建和郡縣之間的緊張,當時七國都渴望一統(tǒng),結(jié)束戰(zhàn)亂,即使秦國不統(tǒng)一,也可能會由楚國或齊國來統(tǒng)一。之后必然舍棄封建,走更先進的郡縣制。李斯提出“滅諸侯,成帝業(yè),為天下一統(tǒng)”的“大一統(tǒng)”思想,是符合時代趨勢的,正是基于這一趨勢,西漢初“公羊?qū)W派”就正式出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的思想。它并非一個地域統(tǒng)一的理念,而是指國家政治的整齊劃一、思想上經(jīng)濟上的中央集權(quán)。事實上,山東反秦風起云涌時,秦本土內(nèi)部并沒有崩潰,即使帝國高層李斯和趙高致亂,將秦二世扶上帝王寶座,也不影響其統(tǒng)治根基。假如秦二世不那么昏庸,憑借關(guān)中險要也足夠平定山東叛亂。
劉邦是從秦朝體制中走出來的,他意識到了秦制的好處,進入咸陽后,只是以“約法三章”廢除了秦法中繁瑣的酷刑,保留了秦制。如果秦制真的有問題,劉邦入關(guān)中后,首先應(yīng)當改變或者廢除秦制。相反,劉邦完全采納了秦朝的軍功爵制等舊有制度,對將領(lǐng)立功都有具體數(shù)字登記。
所謂的“親賢并用”,并不如李開元所說的那樣行之有效,相反,很容易導致親族和賢人之間的矛盾與傾軋,后世的歷史早就證明了這一點。西漢前期廢掉異姓王,改立同姓王,其結(jié)果是導致“七國之亂”。最后不得已還是采取強干弱枝之法,才消除隱患。西漢后期,后黨專政,也證明親賢不兩立。秦國的成功恰恰就在于賢人治國,以法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