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園娥
摘 要 課堂因問題而精彩,問題是教與學的載體。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了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朗讀;成為;主要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0-0165-01
所謂“以讀為本”,就是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朗讀做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和內(nèi)容,具體地說,就是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得充分、讀得準確;讀得主動、讀得靈活;讀得深入。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以境誘讀、以讀引讀、以說帶讀、以練導讀、以評促讀的基本策略保證學生充分地讀,促進學生自主地讀,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一、朗讀是學生語言文字的內(nèi)化過程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某些不足之處:一是幾乎把朗讀做為唯一的一種教學形式;二是由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領會有偏差,忽視了教師“導”的作用;第三個傾向是在進行朗讀的同時,忽視了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理解。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浮在淺表、不夠深入;教師對學生朗讀中的不足之處不敢加以指導,怕出現(xiàn)“牽”的嫌疑;還有,對語言文字真正意義上的積累、內(nèi)化過程應該使學生感悟到文章的重點段、句、詞寫得好,如果缺少了這種品味和理解,這種“積累”也只能是表面和機械的了。因此,我們還有必要研究閱讀教學中的朗讀問題。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看來,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任何一個學生,要讀懂一篇課文,要提高閱讀能力,離開自身的閱讀實踐是辦不到的。因此,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必須以讀為基礎,并貫穿始終。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身的朗讀實踐活動,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儲存,在讀中表達,才能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在朗讀中提高學生語文閱讀水平
朗讀是既是感知的橋梁,可以強化學生思考又能激起美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形象,體味節(jié)奏韻味,領略風格特點,就能產(chǎn)生無窮美感。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使種種美的模式化為學生表達感情的模式,才會使課文的聲韻節(jié)奏與學生心理感知結構一致,主客協(xié)調,激發(fā)起讓人蕩氣回腸的審美體驗。朗讀還能促進情感的迸發(fā),可以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培養(yǎng)滲透在孩子們的所作所為,所見所聞之中。”朗讀和聽讀都能給孩子們帶來情感的愉悅,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朗讀可以培養(yǎng)語感,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讀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nèi)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教師要“導”,引導既包括教師的范讀、還包括朗讀技巧的暗示等,例如兩種讀法對比著“夸張”的讀,讓學生感悟哪一種讀法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讀時要求學生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保持協(xié)調一致,用“心”去讀;還要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每讀一篇都要有目的。閱讀教學應是以讀帶講,以讀促解,讓學生讀得深入,而不是只浮在淺表,“讀”應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和內(nèi)容。
課文中的重點段落中,有些詞語很準確,有些句子含義很深刻,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作用較大。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語、句段,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讀,注意朗讀能力的遷移。在讀懂的基礎上,再抓住時機,讓學生背誦,課堂上充滿民主和諧的氣氛,這樣的教學,對學生是一種促進和激勵。
三、在朗讀中儲備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育心理學》指出:在兒童的記憶倉庫中,豐富的語言材料的儲備,是理解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思維能力和智能活動水平的基礎。這個“儲備”的手段,就是背誦。不背誦是不會將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植入”記憶的倉庫,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的。
通過熟讀和背誦不僅可以強化語言,還可以幫助學生大量積累語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學理念,應減少一些對課文的分析講解,以引導學生多讀書為主旨,多背誦教材中的優(yōu)秀范文,使學生讀書的意識增強,對語言的積累加大,由少而多,聚沙成塔,為培育文化底蘊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完成閱讀積累的量、切實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僅僅靠課內(nèi)閱讀是不夠的,必須把課外閱讀指導納入到語文教學實踐當中。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大量閱讀是學生豐富語言積累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應該樹立新的閱讀教學觀,幫助學生增加文學修養(yǎng),提高文學素養(yǎng),在閱讀與寫作的實踐中學會學習。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課內(nèi)閱讀積累與課外閱讀積累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課內(nèi)閱讀積累向課外閱讀積累的有效遷移,使閱讀積累能夠不斷延伸、逐步增量,進而實現(xiàn)學生文化底蘊、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總之,語文教學應該充分利用文質兼美的課本,引領學生通過朗讀抓住內(nèi)容精彩之處、語言運用經(jīng)典之處,品讀語言文字。就是要讓學生直接參與感知語言的實踐,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從課文中的字、詞、句甚至標點符號的比較、揣摩、感悟、運用中得到人文的關懷,受到語言的感染,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