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華 郭艷曉
摘 要 有效引導學生“得言”,教師除了需要站在“得言”的角度,深度解讀文本之外,還要在課堂中選擇恰切的“得言”策略,引領(lǐng)學生解密言語密碼,完成語言建構(gòu)。小學中段閱讀教學中的“得言”策略例舉如下:追問,指向語言表達;比較,讓言語秘妙清晰展現(xiàn);仿寫,有效遷移文本言語圖式;“變式”復述,鏈接語文和生活。其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綜合使用多種策略,才能促使“得言”目標有效達成。
關(guān)鍵詞 中年級閱讀教學;“得言”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119-01
“言意兼得”是閱讀教學的理想狀態(tài)。有效引導學生“得言”,教師除了需要站在“得言”的角度,深度解讀文本之外,還要在課堂中引領(lǐng)學生解密言語密碼,提高表達技能。筆者在此不避淺陋,就小學中段閱讀教學中的“得言”策略,略談一二。
一、追問,指向語言表達
指導學生“得言”,首先教師要有強烈的基于“得言”的指導意識,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悟基本情感的過程中,善抓契機,促使學生的思維從感悟文本“寫了什么”的層面抵達作者寫作秘妙的內(nèi)核。
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在學習第三段文字有關(guān)夏季景物的描寫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覺得哪些句子能夠表現(xiàn)小興安嶺夏季的美?”有孩子關(guān)注到了比喻句:“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我乘機追問:“形容陽光的量詞有很多,常見的有‘一道、‘一束等,而此處形容陽光的量詞是‘縷,這是為什么?”在這一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馬上領(lǐng)悟到此處量詞“縷”的使用,再次突出了小興安嶺森林的茂密,枝葉的茂盛。在不斷的追問中,學生逐步感悟到把一種事物比作另一種事物,兩者之間除了形狀、顏色盡量相似外,在質(zhì)地和光澤方面也要有足夠的相似,相似度越高,比喻的效果越好。
二、比較,讓言語秘妙清晰展現(xiàn)
統(tǒng)編教材中典范的文本范例對學生的語言智能發(fā)展具有引領(lǐng)作用,但由于中年級學生認知有限,很多時候需要教師通過刪減、替換等方法,這樣才能順利領(lǐng)悟作者用詞、組句、構(gòu)段的之處,體會文本情景中的語言獨有的表達效果。
如教學《帶刺的朋友》一課,我們就可以依據(jù)教材特點,組織學生兩次復述小刺猬偷棗的過程:第一次單純羅列動作,第二次描述動作時加上修飾性詞語,然后引導比較哪一次復述更生動,更能吸引聽眾。通過比較,學生即可感悟到:在小刺猬偷棗的一連串動作描寫中,修飾性詞語的準確使用可以有效再現(xiàn)畫面,使讀者身臨其境。
除了刪減字詞進行句子比較,我們還可以通過替換標點符號,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技巧。如《火燒云》一課,第三段中有這樣的句子:“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這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把“茄子紫”一詞前面的頓號替換成連接詞“和”然后通過朗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這樣的比較,讓文章的言語秘妙清晰展現(xiàn):火燒云瞬息萬變,必須用上與之相匹配的頓號,才能準確表達其顏色多、變化快的特征。
三、仿寫,有效遷移文本言語圖式
對中年級學生來說,表達時做到言之有序有不小的難度,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引領(lǐng)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中典型的言語圖式,然后利用多種媒介,喚起學生生活回憶,指導學生仿寫。
如教學《秋天的雨》一課,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是用“它把色給了”、“是給的”、“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這些句式來表現(xiàn)五彩繽紛的秋天之后,教師就可以相機利用圖片或視頻再現(xiàn)美妙的秋景,充分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在此基礎(chǔ)上,仿照文本中的句式,表達自己對秋天的觀察和感受。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教材中文本言語圖式的遷移,不僅可以針對整飭句式,精彩段落,還可以針對整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以順利建立三年級學生的篇章概念。
四、“變式”復述,鏈接語文和生活
在教學實踐中,除了常規(guī)形式的復述之外,我們還可以依據(jù)文本特點設(shè)計一些“變式”復述訓練。如:學完《美麗的小興安嶺》,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去旅游,并陳述理由。再如學完《掌聲》一課,要求學生以“英子”的身份來講述故事。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課,要求學生對文本語言進行重組,把蟋蟀“青頭”對“牛有四個胃”的認識這一心理活動前置,放到“青頭”鼓勵和指導“紅頭”避難的相關(guān)動作、語言之前,才能做到情節(jié)合理連貫。
以上“得言”策略的使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與發(fā)展。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指導學生“得言”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綜合使用多種策略,才能促使“得言”目標有效達成。同時,教師必須具備敏銳的語感,這樣,才能及時捕捉學生言語過程中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需要改進的地方,積極有效地進行引領(lǐng),從而使“語言的建構(gòu)與運用”這一語文核心素養(yǎng)重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