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蘋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和市場的需求,需要冷鏈運輸的生鮮食品數量迅速增加。根據中國材料協會冷鏈委員會的預測,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總需求量將達到1.8億噸,比上年增加3300萬噸,同比增長22.1%。冷鏈物流市場規(guī)模達到了3035億元,比上年增長485億元,增幅達到了19個點。到2020年,市場規(guī)模將近4700億元。雖然我國冷鏈物流發(fā)展逐年上升,但發(fā)展水平與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都會影響生鮮食品的質量。本文分析了冷鏈物流的風險,提出了各種風險防范對策。
【關鍵詞】生鮮食品 冷鏈物流 風險防范
冷鏈物流主要是針對冷藏冷凍食品在生產、運輸、和銷售環(huán)。冷鏈物流的適用范圍包括:初級農產品、加工食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等,因此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更復雜,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對于防止冷鏈物流風險尤為重要。
1生鮮食品冷鏈物流風險分析
1.1生鮮食品冷鏈運作模式風險分析
生鮮食品冷鏈物流從收購到加工,直到銷售給最終客戶無法實現全過程的冷藏冷凍,這是制約我國冷鏈物流發(fā)展的最大因素。生鮮食品的運作模式主要是由農戶生產,再由收購商集中收購后賣給經銷商,再由經銷商批發(fā)給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在整個供應鏈運作模式中,果蔬的損耗率約達到25%~30%,每年差不多超過1億噸果蔬在配送過程損失。
1.2冷鏈物流配送服務提供商風險分析
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近年來發(fā)展較好,但第三方專業(yè)的冷鏈服務占比小,市場競爭混亂,冷鏈物流服務目前主要由購貨方自給自足。 據統計,2017年,中國100強冷鏈物流企業(yè)的總收入259.83億元,僅占全國冷鏈物流業(yè)總收入27.52%,市場較為分散。冷鏈物流主要由企業(yè)自己執(zhí)行。買方自提,不論是自建、租賃冷藏庫或是外包給第三方,冷鏈運輸成本都很高,導致部分生鮮品是常溫配送,在非冷鏈配送的環(huán)境下,生鮮品的質量和新鮮度得不到保障。
1.3冷鏈設備技術風險分析
冷鏈設備主要分為3類,包裝設備、運輸設備、儲存設備。目前,企業(yè)主要用的包裝設備是EPP盒,冰板,冰袋和錫箔紙。對于運輸設備則采用冷藏車、儲存設備主要是冷庫。冷鏈物流技術現主要采用RFID? 技術、GIS 、 GPS 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冷鏈設備數量仍然不足。截止2018年三季度,我國冷藏車保有量為164,200輛,為日本的45%左右,美國的32%左右。在技術方面,美、日等發(fā)達國家冷鏈物流技術發(fā)展較早,冷鏈技術已處于全球領先水平,我國冷鏈物流起步晚,在公路、鐵路等運輸中還無法做到等式聯運,用衛(wèi)星監(jiān)控在途生鮮品狀況的能力還有待提升。
1.4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guī)風險分析
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是保證冷鏈物流發(fā)展的基石,歐美發(fā)達國家有比較完善的冷鏈物流標準和規(guī)范,而我國還缺乏完善的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生鮮冷鏈物流的發(fā)展,由有生鮮市場自行發(fā)展而來,較為隨意,即每家冷鏈物流企業(yè)都有自己的標準,還未形成統一的規(guī)范。
2生鮮食品冷鏈物流風險控制舉措
2.1選擇合理的生鮮品冷鏈運作模式
對于規(guī)律較小或者散戶的生鮮品供給者,可以直接銷售到農貿市場或者小型的生鮮蔬果店,減少冷鏈運輸環(huán)節(jié)。而大型的生鮮品基地,則可以選擇直銷模式,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去掉經銷商,直接尋找大型的生鮮超市或者商超企業(yè)。配送主體可以是以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為主的自營模式,也可以是第三方專業(yè)的物流企業(yè)。集中配送,減少運輸成本。
2.2采用功能完善的冷鏈設備和技術
采用功能完善的冷鏈設備和技術,降低生鮮損耗,節(jié)約成本。比如引進HACCP,構建信息技術平臺,實現在冷鏈物流中定位和監(jiān)控車輛,與通信技術和信息導航技術結合起來,及時獲取物流信息。
2.3完善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
2018年據報道,中國材料協會冷鏈委員會申報“食品冷鏈物流溫度控制要求”等兩項國家標準,制定了四項標準,如“新鮮送貨上門標準”和 “冷藏儲能設施評估指標” 。由中國冷鏈物流專業(yè)委員會首次起草的“食品冷鏈衛(wèi)生規(guī)范”國家強制性標準,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參考文獻:
[1]2019-2023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yè)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國投資咨詢網www.ocn.com.cn? ?2018.6
[2]2018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yè)現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 中國產業(yè)信息網 www.chyxx.com? 2018.6
[3]胡瀅 基于綠色供應鏈的鮮蔬鮮果冷鏈物流效率分析 2015.8
[4]王巍 電商生鮮冷鏈物流設備供給問題的研究 2016.10
[5]王炳 冷鏈物流技術應用研究 2019.5
[6]胡建淼 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fā)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2017.5
[7]2018中國冷鏈物流回顧與2019展望 冷鏈行業(yè)http://sh.qihoo.com/pc/9082d7e8a84c4dbb9?cota=4&tj_url=so_rec&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