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小英
敘事類文本主要以敘事功能為主的文學作品,如講故事、講述過去發(fā)生的事等。在敘事類文本教學中,要注意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要素的挖掘與呈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敘事內(nèi)容,把握敘事方式,體會敘事意涵,增強學生的敘事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中,敘事類文本有歷史故事、童話、寓言等。面對敘事類文本教學,如何定位?如何明確教學策略?現(xiàn)就此進行探討。
一、梳理文脈,把握情節(jié)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敘事類文本往往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jié)。如有的夸張、有的離奇、有的曲折。這些情節(jié)故事是構(gòu)成敘事性文本的基本要素。一篇文本,吸引讀者是其魅力之處。在閱讀敘事性文本時,了解故事的緣由和經(jīng)過是基本要求。如果讀了一篇文本,不知道講了什么故事,就等于沒有閱讀。在教學時,教師要把握敘事性文本的情節(jié)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掌握文本的敘事結(jié)構(gòu)。通常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梳理文脈的基本方法,也是敘事性文本教學的目標之一。文本的寫作脈絡,也稱為課文的行文線索或結(jié)構(gòu)。以敘事類文本為例,講述了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等關鍵點。學生在進行文本閱讀時,要能夠厘清文章脈絡,了解故事表達順序,對整體文本進行“鳥瞰與俯視”。
如在學習“船長”一文時,先通讀文本,讓學生了解該文的基本內(nèi)容,認識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很顯然,該文的起因為“客輪遇難”,經(jīng)過為“指揮救援”,結(jié)果是“以身殉職”。再對該文進行細分,可以梳理幾個場景,如“指揮撤退”“果斷決策”“營救水手”。最后,通過對文本的串聯(lián),讓學生全面認識事件的前因后果,鍛煉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與概括能力。
二、抓住關鍵點,感受人物形象
在敘事性文本中,人物往往是關鍵點。通常,敘事少不了對人的描寫,人物是敘事的重點。分析敘事性文本,教師要讓學生挖掘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形象。如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語言等關鍵點的描寫,往往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活、可感。閱讀敘事性文本,學生要善于從這些人物細節(jié)描寫中,去構(gòu)設人物形象,知微見著。
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中,該文作為小說文體,但在人物形象刻畫上呈現(xiàn)出鮮明特色。對洪教頭的形象,有“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寥寥數(shù)語,就將洪教頭的粗魯、傲慢進行了生動地刻畫。在語言描寫上,“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更刻畫了洪教頭充滿霸氣的自大性格;在動作描寫上,“林沖把棒一橫,還了個‘拔草尋蛇的招式。洪教頭跳起來大喊:‘來!來!來!舉起棒劈頭打來,林沖往后一退,洪教頭一棒落空,他一個踉蹌,還沒站穩(wěn)腳跟,就又提起棒。林沖看到他腳步已亂,便掄起棒一掃,那棒直掃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頭措手不及,‘撲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遠?!边@一系列的武打動作,將洪教頭的心急氣盛、不堪一擊的丑態(tài)描寫得淋漓盡致。同樣,對林沖“一橫”“一退”“一掃”幾個動作的描寫,將武功高強、氣定神閑的林沖形象躍然紙上??梢?,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挖掘,特別是結(jié)合一些細節(jié)刻畫,來品讀和感受文本的人物特色,領會作品的藝術魅力。敘事性文本在細節(jié)刻畫上,有時著墨不多,但卻意蘊深刻。
三、品味語言文字,體悟情感旨趣
在敘事性文本中,情感也是重點。閱讀敘事性文本,要能夠把握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品味語言的情思。通常,語言文字是寄托情思的重要載體,而情思又是文本的靈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敘事性文本多體現(xiàn)濃郁的情感色彩。要么說理,要么寄情。如愛國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精神、實干精神、奉獻精神等。在閱讀敘事性文本時,教師要引領學生透過文字,挖掘和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旨趣,能夠與作者、與文字進行思想交流、情感碰撞。
在學習《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文時,先讓學生默讀文本,了解該文的主要內(nèi)容。接著再讀文本,感受彭德懷與大黑騾子之間的情感,查找相關詞句,體會其情誼。然后,通過對“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深情地望著”“緩緩地摘下軍帽”等詞句的交流,讓學生從中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深厚情感,大黑騾子顯然已經(jīng)成為彭德懷的好伙伴、好戰(zhàn)友。同時,既然彭德懷深愛自己的大黑騾子,卻為什么要宰殺它?話鋒一轉(zhuǎn),從關鍵詞的梳理中,來洞察彭德懷關愛戰(zhàn)士,勝過關愛大黑騾子。最后,從文中的“不耐煩”“怒吼”“發(fā)火”幾個詞句中,來反襯彭德懷的“矛盾”心理,讓學生反思彭德懷為什么會“不耐煩”?為什么要“怒吼”?為什么要“發(fā)火”?從而展現(xiàn)彭德懷的內(nèi)心世界,既有剛毅,又有柔情。
四、突出場景描寫,領悟文本意境
敘事性文本在寫作中多有場景描寫,而場景又是構(gòu)成故事情境、渲染人物情感、揭示人物性格,反映故事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對場景的描寫,教師要引領學生去品味、咀嚼場景內(nèi)容,提高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在學習《愛之鏈》時,文章一開頭就是場景描寫。通過學生自讀,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對于該段場景描寫,作者為什么要搭建凄涼的情景氛圍?通過梳理,在對該段場景進行描寫時,反襯出喬依窮困潦倒、失業(yè)落魄的心情;同樣,又通過后面的故事,反襯喬依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由此而來,在凄涼的情景下,惡劣的天氣,喬依仍然能夠幫助老婦人,來反襯“愛”的溫暖,將人與人之間的愛與凄冷的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照。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切物語皆心語”。對于敘事性文本中的場景描寫,看似閑筆,實則意蘊深遠。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敘事性文本時,要抓住場景描寫,挖掘場景中的“風物”語言,從中來觸摸作者的寫作意趣,增進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共鳴。
五、關注語言智慧,學習寫法表達
語言是構(gòu)成敘事的基礎,在敘事性文本教學中,引領學生體會語言智慧,從文本中學習表情達意的方法,從注重語言內(nèi)容的理解,走向?qū)φZ言寫法的掌握,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不同敘事類文本,在語言形式及表達上有所不同。如倒敘、順敘、插敘、平敘等;在修辭上有排比、比喻、擬人、對比等;在段落結(jié)構(gòu)上有總分、并列等;在寫作手法上有動靜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敘議結(jié)合、托物言志等。
在學習《水》一文中,對“勺水沖涼”的描寫,我們從一勺水帶給作者的情感體驗入手,抓住“傾注”這一“矛盾點”,原本表示水多時用“傾注”,但在“一勺水”時為什么要用“傾注”?還有,“像一條小溪流”是一種什么感覺?作者的夸張表達手法意義為何?還有,在“每一個部位”“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每一寸肌膚”等詞匯的思考中,作者的匠心是什么?這些精彩的詞語,體現(xiàn)了怎樣的寫作意趣。缺水是苦的,但全文未寫一個苦字,反而從“雨中洗澡之樂”“勺水沖涼舒服”中,反襯“以樂寫苦”的用意。
總之,敘事性文本教學,通過對敘事內(nèi)容、方式、意義的挖掘,引領學生從文脈、關鍵詞句、情感、寫法等方面來領悟文本主旨,發(fā)展語言智慧。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