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昌
摘? 要:深度學習作為一種對學習本質的認識,主要表現(xiàn)在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深層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強化學生良好學習素養(yǎng)的形成,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本文主要針對深度學習模式,探討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旨在不斷強化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效果。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9-0138-01
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我國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其自身優(yōu)勢成為當前強化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有效載體。深度學習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者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導標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有效學習和接受能力的進步,從而將所學知識建立有效聯(lián)系,以達到高效的學習模式。
1.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1)小學語文自主學習中存在問題分析
自主學習作為我國素質教育落實推進中重要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在深度學習背景下努力轉變當前教學模式,擺脫語文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展其學習獨立性,強化語文學習的興趣。深度學習背景下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有效利用,能夠大大增強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配合教育者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自主學習的實踐應用不僅局限在課堂教學當中,還有利于學生在課下鞏固練習語文學習。語文作為我國國語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課下生活之余學會發(fā)現(xiàn)知識,并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
(2)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預習意識
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根深蒂固,使得學生認為語文教學活動的完成是憑借教師來完成的,自己本身只需要參與課堂語文學習,聽教師教授語文知識,深度學習背景下的這種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觀念是絕對錯誤的。由于小學生受到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其接受能力較弱,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無法激活學生潛在的語文學習興趣。并且我國當前語文教學目標設置較高,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很少具備自主學習意識,此外,由于語文教學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者普遍用考試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卻忽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會造成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相關抵觸情緒,甚至出現(xiàn)厭學心理。
(3)學生對語文知識不感興趣
由于小學語文教學仍處于初級階段,學生的探索認知能力尚不完全,部分語文教材中大量的篇幅敘述或脫離生活實際的知識很難對學生產(chǎn)生吸引力,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者只有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才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語文知識,以增強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2.深度學習背景下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的相關策略
(1)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當前深度學習背景下教師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強化其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此外教師需要通過相關教學手法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較強,對各種新鮮事物較為感興趣,在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后,學生會將被動轉化為主動,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來積極進行語文學習,從而在探索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預習意識
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大都存有認知水平和學習經(jīng)驗不足的情況,在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細心引導。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無論是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是相關語文技能的掌握,教師的教學引導始終發(fā)揮關鍵作用,小學生在學習總結和學習評價階段大都十分薄弱,其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相關重視,語文技能掌握也沒有達到一定訓練程度。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來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較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強化其語文知識的預習效果。例如,大多數(shù)學生的記憶高峰在早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早晨展開語文背誦;部分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較強,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展現(xiàn)自我。諸如此類的教學方式,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強化師生和諧關系
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和諧的,學生在遇到相關語文學習瓶頸時,應主動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也要為學生悉心解答相關問題。深度學習背景下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束縛,將應試教育觀念與素質教育觀念相互融合,不能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唯一標準。教師需要建立全面民主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學生作為語文教學的主體人物,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扮演著引路人的角色,要充分為學生答疑解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師生間的和諧關系,以最大化增強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勝林.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5):148-149
[2]徐美艷.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