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純
【摘要】 ?我國課程改革中顯著突出了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者們的關注點也不再只是學生的知識水平,漸漸過渡到各方各面,致力于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和回饋于整個社會。情感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信念、情緒以及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對于我國教育的發(fā)展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滲透分析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3-106-01
隨著時代發(fā)展的層層遞進,隨著文明進程的步步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化發(fā)展,促進社會呈健康狀態(tài)推進是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事業(yè)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之一。大部分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一個迅速發(fā)展的階段,需要教師正確有效的引導,將情感教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有利于順應學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
一、利用情感教育營造初中語文教學氛圍
情感教育是整個教育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學生自身情感調控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實現(xiàn)情感教育良好展開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初中語文課堂高質量運行的重要途徑。想要更好的利用情感教育營造初中語文教學氛圍主要離不開三個方面:首先,教師需要增強自身的情感素養(yǎng),教師不僅僅是初中語文教學的設計者,也是整個情感教育的引導者,以自身的能力去感染和帶動學生,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其次。教師需要與學生一起挖掘和深化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作用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之中,促使學生健康成長。最后,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將挖掘出來的情感因素與初中語文教學牢牢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文章的字、詞、句、語段乃至整篇文章,讓整個課堂建立起一致的情感基調,升華文章內容,烘托出濃厚的情感教育氛圍。例如,教師在講《散步》這一課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去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教師可讓學生感悟親情的溫馨來渲染整個課堂的氛圍。通過情感教育氛圍的建立,拉近學生、教師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感受一家人互敬互愛的和諧氣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利用共情的力量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利用情感教育創(chuàng)建初中語文教學情景
情景是語文教學中曼妙的、神奇的充滿吸引力的存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品之中的每一個聲律、每一個氣韻都是作者情感的縮影。對于初中生而言,大部分學生的心理都還處于一個尚未發(fā)展完全的狀態(tài),因此,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效率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揭開作品背后神秘的面紗,利用情感教育還原作品背后的真實情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認識作品,走進作者內心,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在講《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時,可以帶領學生從字詞出發(fā),一步一步去還原詩詞背后的情景。這首小令采用列錦的修辭手法,每一個名詞都含著獨一無二的韻味?!翱萏佟?、“老樹”、“昏鴉”,極盡荒涼與蒼茫,“古道”、“西風”、“瘦馬”,誰人能不斷了心腸。通過這樣的秋景,讓學生們更好的去體會詞人背后的孤獨、寂寥和傷痛,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這節(jié)課的記憶和印象,深化學生的情感領悟,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優(yōu)質展開。
三、利用情感教育改變初中語文教學主體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之中,采取的教學方式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被動的去記憶去吸收的方式,在這樣固定模式長期的限制之下,限制學生想象的空間,影響了初中語文課堂的發(fā)展。在情感教育這一基礎之上,教師需要以當下教育的理念為核心,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促進學生綜合化發(fā)展。例如,教師在講《春》這一課時,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春有關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展示內容可以是草、花樹、鳥兒、雨以及風箏等,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展示的內容發(fā)表自己的感悟,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加深贊美春天,歌頌勞動力與希望的情感體驗。
四、利用情感教育聯(lián)系初中語文教學實際
教育事業(y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讓學生更好的服務于整個社會,而語文這一學科更是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應用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作用并且推動學生終身性學習意識的發(fā)展。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之中,要關注和重視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開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更健康更持續(xù)的成長和發(fā)展。例如,教師在講《背影》這一課時,可以首先對這篇作品進行初步講解,幫助學生刻畫出八年前作者與其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時的場景,然后重點講述作者父親的背影,以此將一個深沉的慈父形象深深的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之中,加深學生對與本文中描述的父子之情和思念之情的情感領悟。然后衍生到學生本身,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就自己對“父親的背影”這一主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聯(lián)系學生實際,增強情感感悟,完成學生從語言積累、理解作品到實踐能力的提升與應用。
五、結束語
在新時代新形勢的教育背景之下,我國課程改革明確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將情感教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是渲染教學氛圍、構建教學情景,尊重學生主體以及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升課堂整體的效率和質量。致力于學生個體化的發(fā)展,致力于社會性情感品質的培養(yǎng),致力于增強學生的情感調控能力,是促進未來教育發(fā)展的重要任務和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梁佩茹.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滲透[J].中華少年,2017(36):70-71.
[2]孟利,趙宏祥.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滲透探討[J].課外語文,2016(8):67-67.
[3]唐鳳丹.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滲透探討[J].快樂閱讀,2016(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