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怎么會“沒有什么事可記”呢

2019-09-10 07:22孫小冬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三毛篇文章題目

孫小冬

方清平是我喜愛的相聲演員,他的代表作《幸福童年》對小學習作教學的批評入木三分,值得每個語文老師反思。但相聲中有一句話不對:“(老師)還讓我們天天寫日記。那么點小孩兒,每天有什么事兒可記的呀?。ㄖ缓茫┖f八道呀!”——方清平這樣說情有可原,他畢竟不是專業(yè)教師,他畢竟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接受的小學教育。但幾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仍然有這樣的想法就不應(yīng)該了——這說明當下的習作教學在某些領(lǐng)域還沒有得到根本的突破,有些理念還沒有能深入人心,有些方法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

學生覺得“沒有什么事可記”,首先是因為有些事教師不允許他們“記”。臺灣作家三毛在散文《拾荒記》中就記錄了這樣一次作文經(jīng)歷:那次老師布置的題目是《我的志愿》,三毛寫的是長大了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為在她看來,“這種職業(yè),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地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fā)掘出來…… ”三毛的作文讓老師勃然大怒,在又罵又打(黑板擦打偏了,擊中了三毛身邊的同學)、兩次重寫的情況下,無可奈何的三毛只好用“我長大要做醫(yī)生,拯救天下萬民”的“志愿”過了老師這一關(guān)。

雖然課標一再強調(diào)習作就是寫“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自己想說的話”,但對內(nèi)容的苛求、對“意義”的“崇拜”,幾十年來依然如故,個中原因已有不少深刻的剖析,在此我不作贅述。我想說的是,當一個孩子無法輕松自然地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時候,當一個孩子無法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訴諸文字的時候,他們必然會感到拘束,必然會覺得習作“沒有什么事可記”。但可怕的還不止這些,最可怕的是,如果讓這些錯誤的習作經(jīng)驗占據(jù)了學生的大腦,他們就會認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不配作為習作的材料;他們還會以為習作題材就是那種“說來很好聽、寫來很漂亮但不和實際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的花言巧語”,而“這種花言巧語必須費很大的力氣去搜尋……搜尋未必就能得到,所以拿起筆寫不出什么來,許多次老寫不出什么來,就覺得作文真是一件討厭的事”(葉圣陶語)——也許我們的習作教學就是從對內(nèi)容的限制開始偏離正確軌道的。所以,引導學生自由地傾吐,不僅僅可以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也可以使作文從神秘的、特殊的事情變成尋常的、普通的事情,變成一件人人都可以完成的事情——對習作教學來說,這種認識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

在我看來,小學習作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對習作有興趣;就是打破各種條條框框消解學生對習作的“戒備”和“恐懼”,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地寫。因為只有學生不怕寫、喜歡寫,他們才有可能慢慢地“會寫”,一天天“寫好”。

學生覺得“沒有什么事可記”,跟教師對兒童的理解不夠深刻有很大的關(guān)系。小學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思維方式、邏輯表現(xiàn),有時候教師認為是錯誤的、不足的、無聊的,在孩子看來恰恰是正確的、合理的、有趣的。王棟生老師講過這樣一個例子:有個孩子在習作里說他的媽媽膽子特別小,他想做一條狗,保護媽媽。教師的批語是:“為什么要做狗呢?為什么不做一個人民警察呢?”在教師看來,這個學生不懂自尊,所以要啟發(fā)他、教育他。但這個孩子的理由是:“狗可以不用上班,一直陪在媽媽身邊?!苯處煹脑u價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很多孩子雖然才讀三年級、四年級,但就已經(jīng)會“察言觀色”了——他們會努力“滿足”教師的需要,盡量寫教師“喜歡”的事情,他們變成了一只鸚鵡,當他們是一只鸚鵡的時候當然會覺得“沒有什么事可記”。

兒童的“視界”和想法成人有時候很難理解,但作為專業(yè)教師,我們必須要學會理解。否則,學生感興趣的事,教師不明白;教師認為有意思的事,學生不能理解。如此,習作教學就不可能獲得好的效果。要理解學生,教師就必須擁有一雙善于傾聽的耳朵。一個善于傾聽的教師會自覺地矮下身段,以平視甚至仰視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這時他就會發(fā)現(xiàn)小學生不是缺乏某些品質(zhì)和知識的“幼稚成人”“缺陷成人”,而是一個個完整意義上的人,這樣他就會把學生作為一個鮮活的生命來接納。這時教師就不會高高在上、自以為是;而學生也會從種種束縛和顧忌中解放出來,獲得表達的自由以及由這種自由帶來的快樂。

一天放學后,我所在學校進行教師廣播操比賽,我們班的幾個“淘氣包”偷看了比賽并搞了個“即興評獎”,一個叫王喆的孩子在日記中寫道:

“最不認真獎:當仁不讓的由我們的孫老師獲得了!手臂伸不平,腳尖繃不直,表情不剛毅,目光不堅定……這些他批評我們大家的話,今天在他一個人身上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體現(xiàn),一套廣播操被他演繹成了一套太極拳,他不得此獎,何人能得?”

我知道,王喆這樣寫不是在貶低我、嘲諷我,他只是把我當成了一個可以無話不說的朋友,非常誠實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而已。第二天,我在班上展示了這篇日記,并講了一個笑話:

“一天,水蛇爸爸教水蛇寶寶游泳,他非常不滿意水蛇寶寶的動作,訓斥道:‘你怎么老是扭來扭去的,好好看我的示范!’于是水蛇爸爸下水賣力地游了起來。水蛇寶寶發(fā)現(xiàn)他扭得更厲害,笑得差點暈了過去。

我,就是水蛇爸爸!”

聽完笑話,孩子們樂得前俯后仰,笑聲中,他們沒有了擔憂,感受到了平等,我們一起走進了一種開放的、多元的、具有無限包容性的奇妙地帶。

學生覺得“沒有什么事可記”,還因為沒有掌握“切割”的方法。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過程的,既然有過程,就意味著它既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又可以進行無窮的切割,而切割出來的任何一段,無論多短,都是事情,都是習作的內(nèi)容。學會用“切割”的眼光看生活,學生就不會把目光僅僅鎖定在那些偶爾發(fā)生的“大事”上,就會發(fā)現(xiàn)無數(shù)的事,就會有寫不完的事情。這時他們就不會為無事可寫而煩惱,只會為選擇寫哪件事而犯愁。在這里再跟大家分享南京曉莊學院蘇支超教授舉的一個例子:今天上了六節(jié)課”,如此一句話,就把一天的生活寫完了。但如果學會了切割,你就會發(fā)現(xiàn),哪怕是一節(jié)課,也包含著許多事情。比如,老師還沒到上課時間就來到了教室,他把作文本往課代表桌上一放,說:“發(fā)下去!”這就是一件事,就可以寫篇文章,題目可以叫《發(fā)下去》。從課代表接過作文本,到發(fā)完最后一本,又是一件事,還可以寫篇文章,題目可以叫《發(fā)作文本》。你拿到作文本打開一看,居然得了一個優(yōu),你很想跟你的同桌分享你的快樂,于是就和你的同桌聊了起來,這又是一件事,你又可以寫篇文章,題目叫《分享》。上課了,老師問了什么問題,讓誰站起來回答,怎么回答的,最后老師說了什么,這又是另外一件事,又可以寫篇文章,題目可以叫《提問》。老師提的問題很難,幾個成績不錯的同學都沒有回答出來,而你能夠回答,你心里非常希望老師能叫你回答,尤其是在全班學習最好的同學沒有回答出來之后,但老師終究沒有請你,這又是一件事,又可以寫篇文章,題目可以叫《遺憾》。上課期間,不知道誰放了個屁,你的同桌悄悄地對你說:“危險!有化學武器,大規(guī)模殺傷武器!”這又是一件事,你又可以寫篇文章,題目可以叫《“化學武器”》……

我經(jīng)常把這個例子說給我的學生聽,說給家長聽,最后,我總要來個“總結(ji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發(fā)生事情,如果大家能用切割的眼光看待生活,一天該有多少事情啊!只要隨便從中拿出一個,用通順的語句,清清楚楚、原原本本、有頭有尾地記述下來,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嗎?怎么會沒有什么可記呢?”

解放兒童,理解兒童,教給他們合適的方法,他們就不會覺得“沒有什么事可記”。當學生不再為“寫什么”犯難的時候,我們的習作教學就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大山。

(作者單位:江蘇昆山市花橋中心小學校)

責任編輯 郭艷紅

猜你喜歡
三毛篇文章題目
我與《三毛流浪記》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遠方
追根求源
空間的維度(從一維多十維)
你的情緒夠穩(wěn)定嗎
娓娓道來的真誠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見
團圓篇
三毛流浪記
遵化市| 资阳市| 枣强县| 玉屏| 乌苏市| 尼木县| 萨嘎县| 扬州市| 万州区| 梨树县| 乌苏市| 平山县| 定陶县| 龙陵县| 花莲市| 凌海市| 胶州市| 江油市| 定陶县| 新野县| 湛江市| 新津县| 祁阳县| 修武县| 穆棱市| 昭苏县| 蒲江县| 额济纳旗| 泸水县| 广河县| 长顺县| 长岭县| 谢通门县| 怀宁县| 五指山市| 中阳县| 长武县| 班玛县| 聂荣县| 武定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