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運營的思考

2019-09-10 07:22劉哲宋婉莉周明
科學教育與博物館 2019年4期
關鍵詞:科學傳播新媒體

劉哲 宋婉莉 周明

摘要:近年來,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播與溝通的場所,逐漸由以藏品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中心。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建設正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重要途徑之一。運用教育學、傳播學的理論及方法,論述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特點,并選取國內省、市代表性場館的微信公眾號,分析其運營現狀。同時,以上海自然博物館為例,在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科學傳播 新媒體 微信運營

0 引言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博物館應當充分發(fā)揮連接作用,不斷探索新方法,吸引新公眾。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各大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重要傳播工具。微信具有方式靈活多元、易實現優(yōu)勢互補與信息共享、媒介用戶黏度較高、信息傳播信度較高等特點。

上海自然博物館自建成開放以來,就積極籌備微信公眾號,試圖建立公眾與博物館之間的平臺,滿足公眾多元化的需求。當前,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擁有60多萬粉絲,并屢次獲得“上海市十大科普微信公眾號(機構類)”的榮譽稱號。

1 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特點

1.1 傳播學視角下

大眾傳播是“專業(yè)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yè)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在傳播學理論中,社會遺產繼承與傳播(傳遞)一直被認為是大眾傳播的重要功能之一。美國傳播學家哈羅德·拉斯韋爾提出了大眾傳播的“5W模式”,即誰(who)、說了什么(say what)、通過何種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誰說(to whom),效果如何(with what effect),這五個不同的結構分別對應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效果分析。

相較于普通的大眾傳播者,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運用微信公眾號進行科學傳播具有以下特點:(1)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是傳播活動的主體,是整個傳播活動的起點,在傳播過程中負責搜集、整理、選擇、加工與傳播信息,這就要求博物館體現其公信力,凝聚一批覆蓋各學科領域的專家,準確地將科學內容傳遞給公眾。(2)微信公眾號所傳播的內容通常與場館自身存在關聯,應當結合其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資源向公眾進行傳播,在內容及表現形式上發(fā)揮博物館的功能。(3)微信公眾號作為傳播手段,具有及時性、互動性,公眾可通過微信平臺與博物館進行交流,甚至直接參與活動。(4)微信公眾號的受眾大部分是親子家庭,博物館必須全面掌握親子家庭的偏好情況,以提升傳播效果。

1.2 教育學視角下

建構主義理論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皮杰亞,后經杜威、維果斯基、布魯納、佩特等多位學者的努力,建構主義的理論體系終于得以形成。如圖1所示,陳衛(wèi)平在分析了建構主義學習后,提出四種類型的博物館。其中,建構主義類型的博物館是本文所倡導的博物館教育模式,即從陳列展覽中構建個人的知識。博物館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參觀者身上,運用多種學習方式供參觀者自主選擇,而不預先設定各種固定參觀訪問的程序,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使參觀者能夠將參觀的對象與原有的概念進行比較和聯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微信公眾號正是博物館教育實現“意義建構”過程中的組成部分。運用互聯網的平臺,為公眾提供智能化的服務,使得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進一步延伸。同時,重新建構公眾對博物館定義以及科學內容的認識。

2 國內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概況

目前,國內各大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如表1所示,我們選取部分代表性場館的微信公眾號,從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傳播效果等多維度進行比較分析。

(1)從傳播內容來看,基于場館內容衍生的原創(chuàng)科普較少。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本身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科學知識,但只有少數博物館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科學傳播。相對而言,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占比最高的是上海自然博物館,共681篇,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館,共127篇。由此看來,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在原創(chuàng)科普內容的生產上,尚且十分薄弱。

(2)從傳播形式來看,沒有結合場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當中有大量的常設展覽,可利用圖文、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傳播,但是在微信公眾號上卻非?!暗驼{”,幾乎看不到任何創(chuàng)新之處,多以純文本的形式呈現。

(3)從傳播效果來看,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即便是國家級、省級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其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也僅為2 000次,處于行業(yè)內中下水平,與知名的果殼、丁香園等科普公眾號無法相提并論。另外,微信公眾號的推送頻率較低,有一半是訂閱號,即每周或者更長時間集中推送一次信息,很有可能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

3 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實踐探索

如圖2所示,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分為“展覽電影”“互動分享”“參觀服務”三大板塊,旨在實現發(fā)布消息、傳播科學、提供服務等功能。

3.1 選題策劃

2016—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共發(fā)布1 095篇文章,大致可分為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和館內活動招募,同時兼顧了科學傳播與宣傳推廣功能,與最初設置的目標定位一致。如表2所示,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共有“博物上海”“漲知識”“看大片”“科學家日記”“熱點科普”“線上活動”六類。其中,“熱點科普”“博物上?!钡谋戎刈罡摺2浑y發(fā)現,選題策劃的思路出現了轉變,從館內逐漸拓展到館外,聚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

3.2 傳播效果

(1)閱讀量分析

閱讀量是體現微信傳播效果最直觀的一個指標,反映了微信公眾號的受關注程度。2016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為4 800次,其中1萬次以上閱讀量的文章占11%;2017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為6 000次,其中1萬次以上閱讀量的文章占24%;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為7 174次,其中1萬次以上閱讀量的文章占65%。由此可知,2016—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閱讀量逐年上升,尤其是1萬次以上閱讀量的文章數量明顯增長,說明在公眾當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2)轉發(fā)量分析

轉發(fā)操作是對信息進行二次傳播的重要手段,因此,轉發(fā)量是衡量微信傳播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2016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轉發(fā)量為150.3次,最高轉發(fā)量為848次(《聽說,自博館今天很空?》);2017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轉發(fā)量為217.2次,最高轉發(fā)量為2 891次(《國慶長假一定要來看的展覽,與銀河、極光和星空同框!》);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轉發(fā)量為309.7次,最高轉發(fā)量為9 693次(《你真的讀懂蛙兒子明信片中的含義了嗎?》)。由此可知,2016—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平均轉發(fā)量、最高轉發(fā)量呈逐年遞增趨勢。一般來說,轉發(fā)量與閱讀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轉發(fā)可使得閱讀量增加,這也是提升文章傳播效果的手段。此外,我們發(fā)現,最高轉發(fā)量的文章往往不是針對單一物種的介紹,而是具有故事性、情感性、實用性,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3.3 作者群體

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依托于高質量的文章輸出,作者群體的建設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持續(xù)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才能保證科普平臺迸發(fā)出源源不斷的活力。2016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共發(fā)表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80篇,占總文章數的21%,其中館內員工作品為52篇,占原創(chuàng)文章數的65%;2017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共發(fā)表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124篇,占總文章數的35.4%,其中館內員工作品為86篇,占原創(chuàng)文章數的69%;2018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共發(fā)表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75篇,占總文章數的34%,其中館內員工作品為49篇,占原創(chuàng)文章數的65%。由此可見,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作者群體以館內員工為主。

3.4 運營機制

(1)選題策劃機制

為緊跟公眾需求,除定期推出與場館相關的活動介紹外,我們會按照主題系列提前組織原創(chuàng)科普文章。每兩周召開一次選題策劃會,動員館內外的力量,開展頭腦風暴,對已有選題進行討論,并策劃新的選題。

(2)作者激勵機制

在作者群體的維護方面,我們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通過多種渠道致力于提升微信創(chuàng)作的熱情。例如,建立專家資源共享機制,邀請來自各行各業(yè)的精英,作為選題策劃會的顧問,這些對自然科學有著獨到見解的人士,也許就能成為新的作者群體。再如,打通館內各部門之間的屏障,為潛在的作者群體開展寫作培訓,根據個人的專業(yè)背景,有針對性地進行約稿。

(3)編輯、審核機制

微信編輯團隊采用“1+n”的模式,即由一位小編擔任主要負責人,統(tǒng)籌全流程,其他人員均作為“線人”,協助開展選題策劃和稿件編輯。務必做到“三審三?!保骸耙粚彙庇晌⑿判【庁撠?,對稿件進行初審,如涉及專業(yè)知識,則須交由專家審核,確保科學性;“二審”由科室領導負責,對稿件進行復審,側重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影響;“三審”由處室領導負責,針對稿件進行終審,在通讀的基礎上,對能否采用作出決定。與此同時,必須經過三次校對,消滅差錯后才能發(fā)布。

4 思考與建議

4.1 存在的問題

(1)作者群體不穩(wěn)定:由于在運營模式上受到一些限制,無論資金配置或是人員配置,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都普遍落后于市場環(huán)境中的科普公眾號,導致作者群體不穩(wěn)定,留不住長期供稿的資深作者。

(2)亮點與特色不明顯:對于自然科學類博物館而言,類似的展品每家都有,可各家不一定都能講好各家的故事。同理,微信公眾號也陷入了“千號一面”的困境。

(3)難以及時解答熱點問題:由于專職供稿人員的匱乏,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對當下熱點的反應相對較慢。同時,同類型微信公眾號多如牛毛,造成分流嚴重,讀者流失在所難免。

4.2 解決的對策

(1)加強傳播主體的隊伍建設

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作為博物館發(fā)揮功能的媒介,承載著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重要使命,這就對傳播內容的權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應當與多部門實行聯動,凝聚一批科普作者及研究人員,充分挖掘館內外的作者群體。一方面,學習各學科領域的基礎內容,確保編輯與作者的溝通能夠高效進行,為二者建立長期合作打好基礎;另一方面,總結科普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制作普適性的模板以幫助作者更好地完成創(chuàng)作。

(2)重視傳播媒介的個性化

明確功能定位,適當調整欄目的設置。比如,賦予一定的人設,不僅有利于保持整體風格的統(tǒng)一,而且可與業(yè)內的其他媒體進行區(qū)分。上海自然博物館立足自身藏品特色,推出了關于館藏的系列文章,并配合品牌活動“綠螺講堂”,推出了相應的活動回顧。此外,與同行業(yè)公眾號進行互動,也不失為一個擴大影響力的措施。

(3)重視傳播受眾的反饋

利用問卷調查、大數據監(jiān)測等手段,全面掌握公眾的需求,并將研究結果應用到微信公眾號的改進上。優(yōu)化功能,增加衍生品購買等服務,方面觀眾使用。同時,豐富形式,借助手造、折紙、涂繪等活動,讓觀眾在指導下參與進來。

5 結論

新媒體的發(fā)展,不僅是技術的飛躍,也讓人們對傳播有了新的認知。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開展科學傳播工作始終無法脫離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無法忽略的重要途徑。從傳播學視角來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在主體、信息、渠道、對象、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教育學視角來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承擔著建構博物館學習的任務,應當充分發(fā)揮互聯網的獨特優(yōu)勢,擴大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外延。未來,我們一方面要摸索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共同制作高質量的科普內容,另一方面要通過簡單直白的標題及新鮮有趣的表達形式,使科普內容更容易被公眾所接受。

參考文獻

[1]孫靜,湯書昆.新媒體環(huán)境下“微信”科學傳播模式探析[J].科普研究,2016(5):10-16.

[2]陳衛(wèi)平.建構主義與博物館教育[J].中國博物館,2003(2):23-28.

[3]安娜·路易莎·桑切斯·勞斯.博物館網站與社交媒體:參與性、可持續(xù)性、信任及多元化[M].劉哲,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17.

[4]蔡雨坤.新媒體科學傳播特色研究:基于6個科學類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分析[J].科普研究,2017(5):50-57.

[5]周榮庭,韓飛飛,王國燕.科學成果的微信傳播現狀及影響力研究——以10個科學類微信公眾號為例[J].科普研究,2016(1):33-40.

[6]王惠玲.微信時代博物館公共教育與文化服務[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5(2):16-20.

[7]金瑞國.數字博物館的傳播學研究[J].文博,2010(4):94-96.

[8]張文娟.博物館APP中游戲元素與教育學、傳播學的結合[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2):52-57.

[9]李君.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博物館學習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14(5):123-128.

[10]張皓然.從傳播學角度分析微信的傳播模式[J].新聞傳播,2014(6):65.

猜你喜歡
科學傳播新媒體
科學傳播視域下轉基因議題的媒介呈現研究
自媒體時代的科學記者:從“翻譯”到“連接”
大學的科學傳播:瓶頸與路徑初探
大學的科學傳播:職責與優(yōu)勢
基于傳播學五要素分析“互聯網+科技館”發(fā)展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jié)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huán)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堆龙德庆县| 广平县| 巴马| 武山县| 格尔木市| 大理市| 浦城县| 城市| 新郑市| 福贡县| 余姚市| 天等县| 涿鹿县| 招远市| 德昌县| 广西| 隆德县| 克什克腾旗| 渝中区| 嘉禾县| 团风县| 鹤山市| 津市市| 瑞金市| 扶余县| 皋兰县| 凤台县| 会理县| 永年县| 宣恩县| 庄浪县| 阿巴嘎旗| 岫岩| 厦门市| 临洮县| 太谷县| 彭泽县| 四川省| 筠连县| 义马市|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