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jīng)濟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除了需要向?qū)W生進行知識內(nèi)容傳授之外,還要對其思維能力展開培養(yǎng)。促使其能夠自主投入到知識探究的活動之中,以此使得自身綜合水平得到提高。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針對其中的細節(jié)方面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并列舉部分案例予以說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思維能力;目標;特點;培養(yǎng)
引言:對于初中教育而言,語文課程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為此,教師便需要對早期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將自身引導性作用全部發(fā)揮出來,以此使得學生的思維水平有所提升,進而為未來的學習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基于教學目標制定培養(yǎng)計劃
為了保證語文教學能夠順利進行,教師理應合理制定教學目標、計劃和標準,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有著足夠的標準性。一般來說,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因此,教師便需要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滲透進來,以此提升教學活動的整體質(zhì)量[1] 。
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除了需要完成基礎知識講解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予以培養(yǎng),促使其能夠在完成教材閱讀之后,可以自主完成信息提取。之后再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效果,對于信息內(nèi)容進行轉(zhuǎn)換,從而能夠自主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如此一來,學生們對于課文本身的理解效果將會得到增強,自身情感也能滲透其中。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還需要對課堂進行有效控制,以此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對于當前的教學活動進行認真反思,改進其中的不足,確保能力培養(yǎng)工作和預期目標實現(xiàn)全面整合。
例如,在進行課文《春》講解的時候,教師便需要嘗試對學生自身的聯(lián)想能力進行激發(fā)。在原文之中,有一句話是:“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教師便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對這一景象展開想象,以此思考作者的用詞特點,尤其是其中的“鉆”字,是否可以通過其它漢字對其進行替換。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理應盡可能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們自主展開溝通和交流。針對同一問題,不同學生由于知識基礎存在差異,而且所站的角度也完全不一樣,應對此的意見也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在完成交流后,學生們對于問題的理解將會變得更為深刻,同時自身思維能力以及口語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鍛煉。之后,教師再以《春》為標題,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理解,描寫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象,如此便能使得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二、基于教學特點傳授思維方法
(一)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
針對一個事物本身,以此聯(lián)想到其他事物,這一思維模式便能稱作是即聯(lián)想。對于人類來說,想象是一項基本能力,基于現(xiàn)有的知識,對其進行充分理解,并在腦海之中進行多次加工,從而實現(xiàn)進一步創(chuàng)造。通過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可以使得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在初中語文教材之中,有著大量經(jīng)典的文章,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帶來了諸多幫助[2] 。
例如,在進行課文《背影》學習的時候,文中花了大量篇幅對于父親的動作進行了詳細描寫。在講解到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便可以對學生展開引導,并做好情境的創(chuàng)設工作,同時還可以嘗試對情境進一步模擬,從而能夠自主完成信息的分析工作。如此一來,學生們獲得的情感體驗自然會變得更為深刻,對文章本身的理解也將更為全面。
(二)通過觀察的方式進行培養(yǎng)
對于學生來說,觀察同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為了提升學生們的觀察水平,教師可以嘗試采取對比觀察或者順序觀察的方式,從而能夠更好地觀察其中的內(nèi)容。對于初中語文教材來說,里面許多文章都能對學生的觀察能力予以培養(yǎng)。
例如,在進行課文《昆明的雨》教學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嘗試為學生們推薦經(jīng)典文章《西安的雨》,以此讓學生們對二者展開全面對比。通過觀察和閱讀,了解作者在描寫冬天景色的時候,實際所站角度存在的差異,同時在情感層面表達存有的區(qū)別。通過對比之后,學生們對于冬景的描寫將會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同時使得自身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3] 。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理應轉(zhuǎn)變自身固有的思想,除了需要向?qū)W生們進行基礎知識灌輸之外,還要盡可能對其思維能力展開有效培養(yǎng)。在課堂之中,為其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促使其能夠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此一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便會得到提高,無需教師指出,便會自主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同時思維水平也將達到更高水平,逐步完成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心群.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新課程(中),2015(1):101-101.
[2] 李雪芬;.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2015(12):00036-00037.
[3] 謝迎春.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8(6):270-270.
(作者單位:山西文水城鎮(zhèn)第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