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
受傷了,落日要找一個地方
療傷。
云霞。群山。山谷。飛鳥。炊煙。
南方,那不識時務的風
落日是個盛大的儀式
說是療傷,其實是在
偷偷煉丹
這地方,叫作南丹
天峨的云
誰,哈了一口氣?
雨后。山那邊,是誰
趕來一群綿綿不絕的白綿羊
似乎有吃草的聲音,飛快地涌過來了
疑是置身遼闊大草原
我沒忘記女兒要的禮物
天峨的云
讓我摘兩朵帶回家
當哈達
穿越燕子洞
究竟是先有燕子,還是先有洞?
這是個復雜的哲學命題
穿越燕子洞。船上。我們恍如隔世
“燕子多時,像蝗蟲,成千上萬只?!?/p>
那一天,一只燕子也沒見飛來
迎接我們。
不過,船上確有一個叫燕子的姑娘
她看我時,臉騰地紅了
巴馬
油魚水中游,香豬滿坡跑,
火麻艷艷的開①
一條彎彎曲曲的還陽河,像一個傳說
流經(jīng)世代的大地
從空中俯拍,這是一個狂草的“命”字
到這隨便碰上一位八十老翁,
你可千萬別亂叫老爺爺
興許他會不高興。家里他還有
一百二十歲的爺爺和一百一的奶奶呢
黃土路的老家,是傳說中的
那道佛光。
喝尿,學狗爬②。引來取經(jīng)者無數(shù)
那天,我們也被長壽故事所吸引
車剛近縣城,卻發(fā)現(xiàn)一家正在辦喪事
男,39歲病逝,
一家老小正號啕大哭……
注①:油魚、香豬、火麻,都是中國長壽之鄉(xiāng)廣西巴馬縣的知名特產(chǎn)。
②:2013年8月11日《解放日報》報道,數(shù)萬病患者來到巴馬縣“,喝尿,學狗爬”,希望能夠延年益壽。
隱居
種瓜點豆,等秋收,播春風
穿著白褲子,越過那道坳
對著那個像桐雨的黑衣女,吹口哨
吹吹打打把她娶進門,
待她必溫和,如高粱紅了臉
聽她說銀鈴般,嬌媚的
桂西北口音
與她生一串娃兒,每餐喝四兩丹泉米酒
快樂賽神仙,管他皇帝老兒是誰呢
里湖鄉(xiāng)
合桌而坐
像白褲黑臉的里湖漢子那樣
喝發(fā)燒的高粱米酒
把油炸蚱蜢、蜂蛹嚼得嘎嘣響
偶爾在女同學面前開粗俗的玩笑
臉發(fā)燙
那天,和桐雨、陸輝艷
手持相機、手機
在市場內(nèi),狗仔隊一般
眼睛發(fā)綠
追逐席地而坐的瑤族女子
那天,我像極了游手好閑的惡少
眼睛發(fā)亮,
滿世界在尋找一名叫盤愛琴的
瑤族女子。
巴平村
少女在奔跑
陽光比她的臉更羞澀
她們都盯著那成片的,
驚心動魄的格?;?/p>
看得它們,那些嬌嫩的
花瓣們,一片片往下掉
琬琦在醞釀情詩和情緒
臉上是她父親往地里種下了希望的神色
明媚像陽光一樣
明媚著。
桐雨戴著粉禮帽,
黑發(fā)隨陽光,瀑布般瀉下
身上的連衣裙,在模仿格?;?/p>
她在花叢中鉆上鉆下,當模特
丹也在搔首弄姿
“再挨近花朵點,把它想象成你的初戀
對,第一次見你是啥模樣
略帶羞澀,回眸一笑”
南手執(zhí)長鏡頭
導演兼雜工
在發(fā)號施令
陸輝艷哲學家般靜觀這一切
她們,全都在我的焦距內(nèi)。
此刻,我就是巴平村一手遮天的地主老財
該不該問她們要點租金,全由我
克南丹
“要克南丹,曉得咩?”
見了男同學臉必先紅。女同學南和丹(注)
模仿著桂西北口音
一臉得意,似一陣風刮過來
似乎南丹就是她們的全部,
似乎她們就是南丹,又似乎
南丹就是專為她們而存在的
望著四眼深井似的碧泉
我對那還沒去過的南丹
突然充滿了向往
注:南———廣西第十二期青年文學講習所高研班女同學羅南;丹———廣西第十二期青年文學講習所高研班女同學袁丹。
龍灘水電站
龍灘水電站有灘
龍灘水電站有水
龍灘水電站有人
龍灘水電站有發(fā)電機組
龍灘水電站有電,源源不斷
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輸送完本地輸廣東
龍灘水電站肯定有龍。
那天我們在船上大呼一聲:
“龍灘,我來啦———”
霎時天地動容,風云際會
恍惚中,我看到
一道神光從天而降。
天上的天峨
雨聲墊高了夢境,抬高了思緒
將低洼處的天峨托至高原
云霧繚繞,大山躲起來了
依稀見著一點點大山的鼻尖,眉額
云海漂浮,霧氣升騰
天峨城是一只碩大的諾亞方舟
我們都飄起來了
天上的天峨呵。
雨停了
雨后的天峨,是一只圣潔的,渾身上下
一新如洗的天鵝
飄于移動的紅水河上空
仙霧繚繞中
一個孩子專注地捕捉著
那抹從云端,從山頂
劈下來的光。
天上的愛情
這霧,飄渺,輕盈
白茫茫中現(xiàn)青山的鼻子
像新娘子圣潔的婚紗
這山,飄浮著
水漲船高中聞鳥鳴,犬吠
花開的聲音。
一束圣光中,見村莊,炊煙,和美麗的仙子
我夢里曾經(jīng)的場景,在這呈現(xiàn)了
希望與一位說桂西話,
聲音似銀鈴,外貌似愛(注)的姑娘
在這隱居
終老一生
注:愛———廣西第十二期青年文學講習所高研班女同學孟愛堂。
紅水河大峽谷
在山頂。欣賞紅水河大峽谷
落日無力,掉進河中
我們看到一條渾身通紅,喝水的
巨蟒。
我聽到它喝水的聲音。
它那么渴
它的頭,身子,尾巴,久久地伸到水里。
不愿起來
直到通紅變?yōu)榻瘘S,淡黃,黛青色
直到月亮射著手電筒出來
紅水河不說話。冷靜地看著
遠處山頂。喧囂的我們
在歲月老人面前,哪里都是吃草的牛羊
大山在吃草,吃著,吃著
就吃出了裊裊白云,淼淼霧氣
啃著,啃著,便啃出了風來
啃出一道,等著我們,不見不散
悠長,悠長的
大峽谷。
責任編輯柳江子
作者簡介:曾昶,生于鄉(xiāng)村,混跡城市。有詩發(fā)于《星星》《詩刊》《北京文學》《十月》《揚子江》等刊。著有散文集《寂寞小河》、詩集《月光,窮人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