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 徐文彬
摘要:學習活動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單元教學目標得以落實的過程保障。基于單元知識結構的英語學習活動設計堅持“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把單元內容整體劃分到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課時中,既注重“單一課時內”活動內容與形式在語境中的統(tǒng)一,又兼顧“不同課時間”活動內容的拓展和難度的遞進,以及活動形式的多樣;既關注學生課內活動中的反饋,又關注學生課外活動后的反饋,從過程和結果兩個維度兼顧學生學習的即時效應和延遲效應,提高單元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單元知識結構小學英語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習活動的質量直接決定單元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趩卧R結構的英語學習活動設計堅持“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以實現(xiàn)單元目標為導向,把單元內容整體劃分到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課時中,既注重“單一課時內”活動內容與形式在語境中的統(tǒng)一,又兼顧“不同課時間”活動內容的拓展和難度的遞進,以及活動形式的多樣;既關注學生課內活動中的反饋,又關注學生課外活動后的反饋,從過程和結果兩個維度兼顧學生學習的即時效應和延遲效應,提高單元教學的有效性。
一、學習內容的整體劃分與課時分配
單元學習內容的整體劃分意味著對學習任務進行排序,排序有三個基本目的:一是分析本單元所學知識的獨特性質;二是分析學生語言學習的思維和心理過程,以便讓學生掌握不同語境下語言運用的特殊性;三是進行課時分配,使所教知識或教學過程在較大的知識體系中互相聯(lián)系,使學習更有意義。
(一)整體劃分
學習內容的整體劃分要考慮單元學習的整體性,同時兼顧實現(xiàn)單元目標的課時教學的必然性和現(xiàn)實性。實踐中,學習內容的劃分要基于學生語言學習心理特征,既要實現(xiàn)“單一課時內”語言學習的完整,又要兼顧“不同課時間”語言學習的延續(xù)和遞進,使語言學習符合從容易到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形象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特征。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以話題為線索構建單元內容,每單元由Story?time,Grammar?time,F(xiàn)un?time,Sound?time,Culture?time,Cartoon?time,Checkout?time,Ticking?time八個板塊組成。教學中,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和取舍,基于文本并合理轉化文本,在課時教學中既要考慮課時容量的有限,又要考慮課時內容的相對獨立。
以六年級下冊Unit?7?Summer?holiday?plans為例。本單元教學內容有兩個相對獨立的語篇,分別位于Story?time板塊和Cartoon?time板塊。兩篇都是口頭對話,前者談論暑期計劃,后者談論旅行計劃,目標語和話題內容有較多重合。目標語結構主要是will引導的一般將來時在肯定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等句型中的運用形式;話題涉及計劃的時間、地點、人物、方式等。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分別將本單元的Story?time和Grammar?time、Cartoon?time和Culture?time、Fun?time和Checkout?time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詳見表1、表2、表3),內容分別為plans?for?summer?holiday,Bobbys?plans,plans?for?your?summer?holiday;同時,將Sound?time提前,作為課前熱身,將Ticking?time延后,作為課后自評。如此,合理分配課時內容可以為我們安排課時順序提供實踐上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二)課時分配
課時分配和順序安排不是隨意的,必須以學生特定的語言學習過程和技能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基準,確立各個部分的先后次序。
從單元目標指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來看,課時分配及其先后順序應該遵循“語言輸入—語言加工—語言輸出”的過程,先重視口語輸入和輸出,后聚焦書面語輸入和輸出;先聚焦語言形式的訓練和模仿,后關注語言意義的實際表達和運用。具體而言,課時安排堅持“聽說領先”“以讀促寫”“綜合運用”,每課時重點突出。
在教學實踐中,單元教學任務可以分為四課時:第1課時,聽說課,聚焦聽力理解、口語表達,初步感知并建構本單元知識,整體理解有關暑假計劃的基本內容;第2課時,讀寫課,聚焦閱讀理解、書面寫作,完善并運用本單元知識;第3課時,活動課,創(chuàng)設語境,綜合運用本單元知識來表達;第4課時,單元檢測,查漏補缺,為下一單元的教學尋找起點。表4是對Unit?7的課型、課時內容與要求、語言學習一般認知過程的梳理。
二、課時內容的學習活動
完成單元內容的整體劃分和課時分配后,我們要結合課時內容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學生語言實踐過程和學習體驗,倡導活動教學。活動因此成為語言學習的主要組織方式。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成為單元教學目標落實的過程保障。有效的學習活動設計,既要有整體思路的宏觀設計,又要有活動類型的微觀設計。
(一)整體思路
在實踐操作層面,學習活動的開展應該從兩個層面展開:
第一,“課時內”聚焦活動內容和形式在語境中的統(tǒng)一,即本節(jié)課要“教會學生什么,以及如何教會”。實踐中要注意三點:(1)控制活動內容的難度,所學內容應該是學生能夠理解的;(2)多元整合語言技能,如聽說、讀寫、聽寫,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入和輸出能力、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3)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用情境,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活動要有具體語境,要有真實的任務,語境和任務的創(chuàng)設要基于學生實際生活。
第二,“課時間”聚焦活動內容的拓展和難度的遞進,以及形式的多樣。實踐中也要注意三點:(1)確保每節(jié)課都有新知識,從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鏈接到新知識的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2)活動難度應該具有遞進性,如從機械的語言形式訓練轉向語言的有意義運用,從語言理解轉向語言表達,從單項技能訓練轉向多項技能整合,要確?;顒幽軌虿粩嗟亟o學生帶來認知上的挑戰(zhàn),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而不是簡單的、重復的機械訓練;(3)活動形式要多樣和新穎,單調的學習活動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倦怠感,教師要設計多種活動形式,從簡單的模仿,如集體朗讀、分角色朗讀,到角色扮演,再到基于生活情境的語言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活動參與感。
整體而言,教師要基于自己對所教內容與學生的理解,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以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特定的語言學習和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有意義地體驗學習內容,使所學內容能適當?shù)剡\用到新的語境,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二)活動類型
我們以為,英語學習活動類型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理解類活動。這類活動以感知、注意、獲取、梳理、概括、整合單元內語篇內容為主,側重語言知識的習得。例如,教師圍繞本單元話題summer?holiday(暑假)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暑假的知識和經(jīng)驗,鋪墊必要的語言項目和背景知識,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完成搜集、梳理、概括、整合文本信息的任務,感知并理解語篇所表達的意義,建立信息間的關聯(lián),建構本單元有關計劃的知識。
第二,應用類活動。這類活動建立在理解活動基礎上,以描述、解釋、分析、判斷、內化、應用本單元知識為主,側重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用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單元話題及單元知識結構開展描述、解釋、分析等語言交際活動。如,請學生根據(jù)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制訂暑期計劃,或者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學會詢問同伴的假期計劃。通過這些課堂語言實踐,逐步內化和鞏固本單元知識,促進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第三,拓展類活動。這類活動以推理、判斷、評價、想象、創(chuàng)造等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為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制訂各種不同的計劃,如周末計劃、學習計劃等,幫助學生認識到制訂計劃的重要性;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如:“Tomorrow?is?Sunday.?You?will?go?to?the?park?by?bike?with?your?friend.?But?the?weather?forecast?says?that?it?will?rain?tomorrow.?What?will?you?do?”引導學生認識到計劃制訂不等于計劃實施,學會多角度分析和評價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單元學習活動設計是一個整體,不管是“課時內”還是“課時間”的活動,教師都要充分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恰當?shù)那榫持袑W會學習英語、運用英語。
三、課時內容的學習反饋
學習反饋是教師了解活動效果的重要途徑,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課內反饋(feedback?in?teaching),二是課外反饋(feedback?after?teaching)。前者聚焦活動的即時效應,后者聚焦活動的延遲效應。課時內容的學習反饋應該注重課內反饋和課外反饋相結合。
(一)課內反饋
課內反饋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提問、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等方式收集有關學生學習狀況的即時信息,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整和改進教學活動。課內反饋具有即時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活動參與的積極程度,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從反饋目的來看,課內反饋重在“當堂理解”,考查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記憶、理解、掌握和運用情況;從反饋內容來看,課內反饋真實、具體,有針對性;從反饋性質來看,課內反饋以正面的、積極的反饋為主,重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以本單元為例,教師結合具體的情境,如即將到來的周末(this?weekend),提問學生:“Where?will?you?go?this?weekend??What?will?you?do?this?weekend?”幫助他們理解一般將來時的形式與意義。同時,通過學生的課堂回答,在真實的語言交際過程中,更加準確地判斷學生是否能準確、得體地運用一般將來時完成語言交際任務。
(二)課外反饋
課外反饋是教師通過課后作業(yè)和單元檢測等方式來了解和掌握學生對本單元或本課時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具有延遲性。這種反饋形式要求教師設計有效的家庭作業(yè)和單元檢測題目,注重作業(yè)和單元檢測的質量,確保作業(yè)內容和單元檢測內容與本單元目標一致,能夠涵蓋本單元教學重難點。從語言學習的漸進性來看,教師的課外反饋在內容和形式上要盡量兼顧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讓所有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或單元檢測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以本單元為例,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圖進行寫作——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本學期的暑期學習計劃。寫作是最能反映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技能之一,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活動。但寫作的批改不像客觀題那樣快捷,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這類作業(yè)的反饋,教師可以使用常用的批改符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寫作情況,如☆表示贊同,△表示錯誤,○表示需要改進。當然,教師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習慣靈活調整批改符號。另外,教師也要運用鼓勵性評語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整體性反饋。通過點和面的寫作反饋,既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勵,也能讓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樹立學習的信心。
基于單元知識結構的英語學習活動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學會“用英語做事情”。教師需要設計內容豐富、貼近學生生活、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和合文化精神:差異教學評價”(批準號:2015SJB116)和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重點資助項目“教師評價知識默會維度研究”?(編號:Ba/2015/01/01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美〕洛林·W.安德森,等.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分類學視野下的學與教及其測評(完整版)[M].蔣小平,張琴美,羅晶晶,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教學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