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小英
摘要:小學生活潑可愛、天真爛漫,喜歡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尤其是英語語言對于他們來說較為陌生,需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六年級英語教學中,應(yīng)運用多元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實效課堂,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關(guān)鍵詞:多元教學;小學英語;英語課堂教學;小學六年級
小學生往往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在學習中亦是如此。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應(yīng)突破應(yīng)試教育觀念的束縛,打破常規(guī)教學的局限性,要注重創(chuàng)新和改革。為此,教師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綜合多個方面的因素找準切入點,提升英語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在實效課堂上極力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
一、巧用值日匯報,提供交流機會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值日報告可以貫穿于整個教學流程,為每一位學生均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地暢所欲言。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巧妙應(yīng)用值日匯報,圍繞本課話題,讓學生以講述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前提,找到教學切入點,并給予他們恰當?shù)闹С峙c幫助。例如:在《Making breakfast》的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圍繞話題“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設(shè)計一個表格,引導他們結(jié)合實際情況談?wù)撁刻煸绮统允裁?,挖掘出鮮活的學習素材。接著教師要求值日生就“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登臺用英語向大家表達,讓他們從個人現(xiàn)實生活中,篩選和整理相應(yīng)的材料,使其在親身匯報中初步獲得感知。接著,圍繞學生們的不同報告,讓他們就“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為主題,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交流,使其從淺層的認知感悟上升至深度體驗。隨后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出示:eggs、orange、beef、milk、bread等食物的圖片,讓學生根據(jù)這些食物,進行擴充成句,幫助他們完善值日匯報,并將這些內(nèi)容進行深化、掌握,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教師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設(shè)置適當?shù)脑掝},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用英語進行表達,讓學生們在平等交流的氛圍中,輕松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
二、融入生活元素,促進學生探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消除學生心理上的畏難想法。教師要科學地將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引入課堂上,為學生帶來親切感和貼近感,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中,引領(lǐng)他們在多彩化、真實性的情境氛圍中大膽探索,從而激活他們的內(nèi)在動力與學習激情。例如:在《Did you have fun?》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Hello,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today?—I'm fine,thanks.And you?”這樣師生的相互問候,使學生輕松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氣氛。隨后,再利用basketball、walked、played、saw等單詞進行分組對話交流訓練,并注意頻率副詞could、bought、taught、each等單詞的正確用法,激起他們探知學習的主動性。
三、運用游戲化教學,展現(xiàn)英語魅力
小學生天生愛玩,活潑好動,對未知事物充滿著獵奇的心理,教師在設(shè)計游戲時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避免總是局限于單一游戲,比如在課堂上學習新單詞就是采用“開火車”“字母接力”這樣的游戲形式,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失去了積極性,并沒有起到積極的效果。所以為了讓課堂生動起來,教師要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合理分配時間,巧妙地創(chuàng)造出簡單好玩、適合學生的游戲,更重要的是讓游戲充滿趣味性。例如:在《Seasons》的教學過程中,本課需要學習有關(guān)四季的四個名詞winter,spring,summer, autumn和四季的不同特征以及put on,takeoff兩個動詞短語,教師可以提前準備相關(guān)的原版動畫片讓學生觀看,讓學生感受到地道的英語,這對學習英語很有益。之后進行小游戲,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教師指定一個新單詞為“炸彈”,領(lǐng)著學生讀單詞,若讀到“炸彈”,同學就不跟著讀,若有同學跟著老師讀,則視為“out”,并要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堅持到最后的人則是勝利者。這樣的游戲,既可以考驗學生的反應(yīng)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比賽的樂趣。
四、英語沙龍交流,構(gòu)建開放課堂
英語沙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口語練習活動,在這種沙龍里,學生們都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一般在室內(nèi)舉行,也可以在校園或公園中進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降低英語沙龍的標準,允許學生采用少量的漢語搭配交流,使他們通過同學間的交流獲得豐富積累,深化對知識的感知。在英語沙龍中,學生由聽講者轉(zhuǎn)變?yōu)閷嵺`者,他們在互動中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相互借鑒對方的優(yōu)點和長處,突出英語課堂的開放性、實踐性和實效性。例如:在《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的教學中,本單元談?wù)摰脑掝}是暑假出游計劃,教師先用多媒體設(shè)備呈現(xiàn)一些著名城市的圖片和視頻介紹,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想要在暑假去的地方,以及假期期間曾經(jīng)去過的旅游景點,借此順利導入新課話題。接著,教師以“Summer holiday plans”為主題,開展英語沙龍活動,組織學生運用英語口語自主討論和合作制定暑假出游計劃,同伴之間相互問答:Who/When/Where/How long/How/What will you go/do?I will…,使其發(fā)現(xiàn)更多有意義的語言表達素材,引導他們繼續(xù)操練一般將來時的疑問句用法。之后,再帶領(lǐng)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結(jié)合對文本的理解,不少學生就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紛紛提出個人觀點和意見,并應(yīng)用教材中的詞匯、短語和句式進行造句和設(shè)計對話。上述案例,在課堂上開展英語沙龍活動,可以突出英語教學的開放性與實踐性,讓學生產(chǎn)生豐富的靈感,學會英語語言運用技能,實現(xiàn)活學活用,使他們形成學以致用的思維意識。
5、借助實物教學,拉近英語與學生的距離
目前,大多數(shù)英語課堂呈現(xiàn)出這樣的場景:教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賣力的講課,學生坐在下面目光呆滯,甚至有些學生在打瞌睡。這一現(xiàn)象是在告訴我們要轉(zhuǎn)變教學方式,讓課堂“活”起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把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到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Buying gifts》教學中,如果僅僅就詞講詞,很難讓學生記憶深刻,這時英語教師就可以指著學生的課桌問:“What's this?”學生回答“It's a toy.”教師可以繼續(xù)問:“How much is it?”。通過這種與學生一問一答的方式,toy這個單詞就深深的刻在了學生的腦中。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保持學習的興趣與激情,通過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使每個孩子能主動熱情的學英語,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chǔ)知識,掌握基本的英語技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繼慧.構(gòu)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6(2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