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法碩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推動下,素質發(fā)展變成了在新時代學生培養(yǎng)中的核心,體育教育也變成了素質發(fā)展和新時代教育中特別重要的一環(huán),那么針對特殊學生的體育教育活動,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論題,學生本身的條件有限制,體育活動的內容比較單一的情況下,學生完全無法參加。或者由于心理問題導致不愿意與大家一起參加集體的戶外活動。因此針對特殊學生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進行討論和研究,讓其能夠享受在體育課中充分的培養(yǎng),有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面對多樣化人生歷程的思考和應對方針,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幫助特殊學生培育健全人格,便于其以后走向社會的各種能力的運用。
由此可見,在特殊教育中,體育課堂的教學不可或缺,本文將從體育教學的理念,特殊學生的特點,心理三方面,綜合論述針對于特殊學生群體的人格培養(yǎng)以及體育教學策略。
關鍵詞:特殊學生;體育教學;健全人格培養(yǎng)
一、體育課堂中特殊學生情況概述
(一)特殊學生的界定
特殊學生,通常是指身體上有一定不便,四肢不健全,或者心理,智力發(fā)育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學生,又或者家庭比較貧困,單親家庭的孩子,例如手臂發(fā)育不健全,腿腳不便移動,或者智力上面發(fā)育不全,表現(xiàn)為弱智,低能,唐氏綜合征,以及家庭環(huán)境比較特殊孩子會呈現(xiàn)出自閉,自卑,內向等。這些學生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是主要的教學群體,特殊學生的體育課也成為了教師必須進行教育,讓其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
但是學生的肢體不健全,智力不健全,家庭貧困,單親家庭的孩子,人格卻是通過教育可以培養(yǎng)的,通常是指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待人接物的識別能力,包括自卑心理的消除,自信心理的培養(yǎng)和積極主動的人生態(tài)度都在人格范圍之內,因此作為可以同時培養(yǎng)學生手腦結合能力,運動能力和健全身心的體育課,要對所有的特殊學生進行關注。
(二)特殊學生的體育課堂問題提出
在大部分的體育課,無論是普通學校的特殊學生還是特殊學校中身體有一定殘疾,不方便活動的學生都會選擇請假,或者不合群的獨立行動。體育課對于這類學生并不能起到促進活動、鍛煉、培養(yǎng)其運動神經的作用,也逐漸在一次次請假中,特殊學生一般都會產生自卑、孤獨、不合群、無法進行團體合作的負面情緒,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人格培育會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三)體育教育課堂的理念
體育教學包括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肢體協(xié)調能力,以及學生對于各種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都非常的有幫助。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以及培養(yǎng)其百折不撓的積極品質,堅定的保持著建立良好的健康身體狀態(tài)的教育觀,把培養(yǎng)課程規(guī)定的體育課充足的利用起來,幫助孩子在體育課堂上,充分的享受運動的快樂,人格的自由發(fā)展,磨煉其堅定不移的品質,轉換觀念上的變化,同時要配合各類體育器材的使用,需要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支持。
二、新時代體育課堂概念的改變
實際體育課堂訓練和實踐的實際情況并不像體育教師想象的那樣理想。教師應該設法為學生提供在教學中獨立學習的機會,但他們不應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緒體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巧妙地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學會探索和分析,從小就教育他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談談感受,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課堂上的小主人。
同時,為了評估學生的心理素質,我們創(chuàng)建了兩個指標性名詞,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動手的能力。作為一類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新指標,我們需要體力、樂觀的精神。加強學校體育課程建設,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進和諧校園的和諧統(tǒng)一,可以讓學生愛上思考和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明禮儀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進一步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因此,體育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豐富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各種手段在教學中運用知識。例如,教材的安排應反映健康,樂趣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身心,精神方面的改善。一個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喜歡運動,增強自尊和自信。此外,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能力。并為學生營造協(xié)作學習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競爭力的機會。
(一)針對于特殊學生體育課堂形式上的多樣化
對于特殊學校的特殊學生來講,可能相對于普通學校的學生更具有平常心,不會多出逃避的想法,更多是由于自己身體上的不方便,而導致的自己無法參加體育課活動,負荷體育課的基本體育種類的遺憾,這時,作為體育課教師,應當多開展不同的體育活動,針對學生的特殊情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加,并且融入到集體中去。
多使用激勵和鼓舞的手段,來和學生交流。賞識與激勵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上進。特殊學生也不例外,對于特殊學生來說,他們的進步需要教師的激勵,只有多種激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效果。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關注這些特殊學生,更多地觀察他們,并在他們身上找到一些亮點。并及時在學生面前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建立自信。
使用理解的方式去和學生溝通,要理解和寬容他們。我們必須了解不同特殊學生的行為和行為;理解他們的煩惱和痛苦;理解他們的想法和觀點;理解他們的無奈;理解他們的愛好和喜愛。不要把學生的標準像大人一樣,特殊的學生是孩子,給他們自己的思維空間和行動空間。
(二)體育課堂理念的升級
體育課堂不再是簡單的帶著可以運動的孩子多參加運動了,更多的幫助特殊學生在生活中樹立自信,保持樂觀并與他人溝通。迎難而上,鍛煉出比常人更堅定的意志力,同時要根據(jù)體育教學的課頻,結合班級孩子情況,設置合理的頻次。合理的運動訓練,有助于孩子可以利用自身條件培養(yǎng)靈活的運動能力。因此針對于特殊群體的學生,我們一定要將學生對于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興趣放在第一位,把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一項體育項目的本領重點培養(yǎng),也要結合他獨立生活的態(tài)度和習慣對其進行引導,讓學生的運動精神和娛樂性能夠得到享受,并且有更高的體育目標。
三、培養(yǎng)特殊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體育比賽的選擇比賽的選擇應與教學計劃保持一致,并且必須有計劃和目的地。內容的選擇應考慮不同質量的提高,教科書的內容應多樣化。
(1)選擇一般身體發(fā)育的游戲作為準備活動(例如“拉網(wǎng)魚”等)。
(2)選擇與基本教科書一起用作輔助練習的游戲(例如“即將繼續(xù)運行”等)。
(3)選擇一種教學和訓練方法的游戲,以完成某些教學和訓練任務(例如一些限制性練習,糾正張開的腳,以及選擇一個狹窄的跑道游戲;消除運動員中過度緊張的情緒,選擇轉移和誘導練習的游戲等)。
(4)選擇一款能夠最大限度提高運動員大腦皮層興奮度的游戲,并專注于教學和訓練。
(5)選擇一種放松游戲,讓學生在情緒上進行調整或恢復身體。選擇游戲不僅要更好地完成教學和訓練任務,還要考慮通過游戲對體育的興趣,培養(yǎng)球員的意志品質,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玩游戲時,考慮玩家的年齡,性別,體能和訓練水平,注意參與游戲的玩家數(shù)量,場地設備和游戲時間長度。組織方法應盡可能簡單,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取得更好的結果。
身體有殘疾的學生,可以通過一些平衡能力訓練,上肢單獨訓練,下肢單獨訓練來配合。可以采用積木搭建,多米諾骨牌,室內體育活動,教學器械簡單,規(guī)則簡單,手不健全的孩子可以擔任指揮者和布局者的角色,腿腳不方便的孩子可以完全在地面進行搭建工作,包括腦力不健全的孩子也可以參與,培養(yǎng)孩子的大局觀,團結的理念,也能豐富想象力,找準間距,手腦靈活的配合能力。
如果是性格比較自卑孤僻的學生,可以采用單人運動轉化為多人運動的方式,讓孩子逐漸適應游戲規(guī)則,產生熟悉感,再去嘗試小團體兩人接觸,三人接觸,多人接觸的體育運動,先培養(yǎng)其熟悉感,安全感以及成就感,再逐漸滲透合作互助的理念,加強人際交流,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品質。
參考文獻:
[1]羅非,張建新,鄭希耕,周明潔.健康心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1 (06).
[2]李麗麗.試論學校體育與人格培養(yǎng)[J].企業(yè)研究,2011 (04).
[3]梁建平,龍家勇,常金棟,曾理,梁瀟.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人格結構研究[J].體育科學,2010 (12).
[4]姚九峰.體育教學中實現(xiàn)人格教育滲透的調查報告[J].科技信息,201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