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長紅 于志遠
摘 要:在連接體問題中關聯(lián)速度是我們經常討論的問題。但是已知速度的表達式,怎么求出加速度呢?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加速度來進行求解:比如根據(jù)受力,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或者已知速度表達式,對速度進行求導、已知位移表達式,對位移求二階導...... 本文就是以一道題為例,用多種方式求解加速度,通過多媒體軟件的應用,可以畫出任意函數(shù)表達式的圖像,方便理解物理量的極值。
關鍵詞:運動的分解 關聯(lián)速度 幾何畫板 求導
一、從一道題中看求解加速度的多種思路
(一)題目:
為了將一尊雕像搬運到半坡的平臺上的C處,牽引車通過定滑輪用鋼絲繩來牽引雕像運動。在搬運過程的某段時間內,牽引車向右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雕像受到的摩擦阻力不計,則
A.雕像的速度越來越大
B.雕像的速度越來越小
C.鋼絲繩的拉力越來越大
D.鋼絲繩的拉力越來越小
在這道題目中,根據(jù)運動的分解,很容易判斷出雕像的速度 在增大。把雕像的速度 分解成沿繩方向的速度 和垂直于繩的速度 ,其中沿繩方向的速度 與牽引車的速度 v相等,是不變的。假設繩與斜面的夾角為θ,雕像的速度等于 ,θ越大,cosθ越小, 越大。A選項正確。 但是加速度的變化則不好判斷,所以不能簡單地說速度增大,繩的拉力就增大。那么如何判斷拉力或者雕像的加速度如何變化呢?
(二)方法1:
第一種方法可以直接定性分析:當θ由0增加到90°,根據(jù)表達式 ,速度 在θ角變化的過程中逐漸趨近于無窮。而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一定是個有限的值,在有限的位移要將速度增大到無窮大,加速度應該逐漸增大。所以C選項正確。但是這種方式解釋起來顯然沒有說服力,我們都知道雕像速度具體的表達式,也很想得到雕像的加速度的表達式。
(三)方法2:
第二種方法是把運動分解為垂直于繩的運動和平行于繩的運動。平行于繩的運動與牽引車相同,即勻速直線運動;而垂直于繩方向的運動則是可以分為無數(shù)個小段,每一小段都可以看成是勻速圓周運動的一部分,而圓心就是定滑輪,半徑就是繩長。這是高中物理非常常見的微元思想,在圓周運動這一章中常用于分析變速圓周運動。設α是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雕像垂直于繩的速度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繩的拉力T與重力垂直于斜面分力 二者的合力充當向心力,即 。α在減小,重力的分力 在增大,垂直的速度 在增大,繩長L在減小,那么需要的向心力增大,所以繩的拉力 增大。所以C選項正確。
(四)方法3:
第三種是將雕像沿斜面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寫出來。對這個式子求一階導數(shù),即得出沿繩方向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再求二階導數(shù),得出加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式。然后用幾何畫板畫出此關系式的圖像,看圖像的變化情況。
設初始狀態(tài)雕像和定滑輪之間的距離是L,定滑輪和斜面的的距離是h,牽引車的速度是v,雕像初始位置為坐標原點,運動的時間t。則雕像沿斜面的位移 ,雕像沿斜面的速度 ,雕像的加速度 ,其中 是位移s的一階導, 是位移s的二階導。整個過程滿足 ,即 。
一階導:
二階導:
根據(jù)
所以時間t變大時, 變大,即a變大。
上式的 ,在幾何畫板中將速度v設定為1m/s,h設定為1m。而初始的L值分別設定為10m、15m、25m、35m甚至更大,都可以看到 在逐漸增大,存在最大值。
這樣雕像沿斜面的加速度a的變化情況就一目了然了,再將雕像受到的繩的拉力和重力往沿斜面方向分解,沿斜面的合力F=Tcosα-mgsinβ,加速度 ,α逐漸變大,cosα逐漸減小,重力的分力mgsinβ不變,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又在逐漸變大,所以繩的拉力逐漸變大。所以C選項正確。
二、多媒體對教和學的助力
在上題中想要得出加速度的變化規(guī)律,除了會對沿斜面的位移對時間求二階導數(shù)以外,最重要的是得到導數(shù)表達式,還要能夠看出它的極值??墒沁@種復雜的表達式,極值根本不容易判斷,這時我們借助了幾何畫板的畫函數(shù)圖像功能。其實幾何畫板功能十分強大,除了能夠畫圖,還能夠畫動態(tài)圖像、度量角度、長度、面積等。類似的超級畫板、Excel、matlab等等都有很強大的畫圖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功能。有了這些軟件的助力,教學中我們可以處理目前數(shù)學水平解決不了的物理難題,還可以縮短做圖時間。
比如以前我就用Excel的散點圖功能處理數(shù)據(jù),在驗證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我們通過控制變量得到了加速度和力成正比,但是當研究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時,就遇到了一些難題。我們發(fā)現(xiàn)加速度和質量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我們需要進一步尋找二者之間的關系,比如接著探究是否是反比關系?或者加速度與質量的平方成正比?與質量的二次方根成正比?我們從反比開始入手,這時我們用Excel中求倒數(shù)的計算功能快速得到實驗數(shù)據(jù)的導數(shù),然后用加速度和質量的倒數(shù)這兩組數(shù)據(jù)作散點圖。圖像中明顯看到加速度與質量的倒數(shù)成正比,也就證明了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再比如在電磁學中,3D打印技術讓得到任何形狀的電場線和磁感線變成可能,我們可以勾畫出任意場源的電場或者磁場。這讓看不見、摸不著的場形象化、具體化,甚至學生使用3D打印筆在課堂上就可以現(xiàn)場制作某些場源的電場線或者磁感線,讓探究式學習落到實處。
教和學中都需要多媒體的幫助,期待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更期待更多的科技與教學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