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藹葵
【摘要】看圖寫話,乃學生寫作之起點,低年級訓練之重點,亦為中高年級習作之基礎。如何指導學生看圖寫話?本文從“看、想、說、寫、評”五個方面闡述如何領著學生觀察、思考、口述、落筆、反思、評價,從標點到成段,從寫完到寫通,從寫好到寫美,攜學生以“我手寫我心”,一步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策略
一、二年級是寫話的開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目標明確提出:“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惫?,教師須在小學低年段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說寫的興趣、寫話的基本能力。寫話如“駛船”,“撐一篙是一篙”,不能“似驢,只在磨道里轉(zhuǎn)”,不得其道。如何做到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看一看,由粗到細
文學大師魯迅曾說:“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是觀察。”看圖寫話,先看后寫。寫話前,只有經(jīng)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方能對畫面有深刻的理解。低年級學生觀察能力較欠缺,見圖時,往往東張張、西望望,困惑不斷,不知如何下手,有時不置一詞。如何仔細地看,看得仔細,得其仿佛,顯得尤為重要。
(一)總觀全貌
向整體出發(fā),初步感知圖畫之主旨——誰在做什么?
(二)聚焦環(huán)境
1.定時——天氣如何?一般不外乎晴天、雨天、下雪天(冬天)。
如,具體的時間,可從圖上的提示加以判斷。一從景物,如有太陽,即為晴天;出現(xiàn)月亮,便為晚上;遍地積雪,則為冬日。二從人物衣著,如裙子、短褲、短袖,為夏;厚衣、手套、帽子,為冬。
2.定點
地點,即在哪里,“定位”一般不難,都是學生熟悉易辨的場所。
此時,由一開始的二素句:“誰在做什么?”變?yōu)樗乃鼐洹裁磿r間+誰+在哪兒+做什么,即何時何人何地做了何事,一開始就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丁有寬先生指出:“一年級著重練好一句四素完整句。從練好一句話開始,如誰干什么,誰是什么,誰怎么樣,什么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樣?!?筆者認為寫話起步之初,應遵循規(guī)律,讓學生練好“四素句”——由最開始的二素句“誰在做什么?”向四素句“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做什么?”過渡。這樣,畫面之意也就一一明晰。
以此,預設如下:
圖一:一天,小紅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在煮飯。
圖二:下雨了,小兔走在回家的路上。
圖三:雪停了,小朋友們都到屋外去玩耍。
3.定序
看圖,須按一定順序,寫下來才不致于一片混亂,景物的圖尤甚。觀察時,可按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先中間再兩邊,或先整體再局部的空間順序。如此,有所依存,方不雜亂。
二、想一想,由少到多
(一)問題清單,明確任務
看不細,寫不深。低年段的孩子觀察事物一般只見其樹,不見其林。通過問題清單,以問題為線索,給生以思考之任務,讓生開動腦筋,通過解決問題而把圖看細、看全、看深。在整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物思維。
根據(jù)“時動”原理,筆者認為,低年級寫話,可采取丁有寬先生在《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法》中提出的“一題一問一答”或“一題兩問兩次答”。
如看圖寫話《貓和老鼠》,以問題促思考:
問題清單:
問題1:誰在干什么?
一天,一只小老鼠在電腦旁邊玩,突然看見了一只貓。
問題2: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老鼠?
PPT出示:
害怕、驚恐、驚慌、大驚失色、不知所措、嚇得張大了嘴巴、渾身發(fā)抖……
問題3: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貓?
PPT出示:
胖乎乎、肉嘟嘟、生氣、兇巴巴、氣洶洶、兇狠、惡狠狠、不好惹、可怕、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張著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齒……
(二)合理想象,無中生有
看圖寫話,全憑眼力,更依想象,方能富富有余。老師所發(fā)之問,給學生以思維的支點,以此延展畫面,把畫面想開去,既要讀出畫面之意,又要想象出畫外之音。如,下圖中內(nèi)容是:一只老鼠看見了一只貓,以為這只貓要吃它。
通過上面的問題清單,生讀懂了畫面之意。此時,師繼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4:當小老鼠看見貓時,他是怎樣做的?(可用上“于是,他……”的句式)
問題5:發(fā)現(xiàn)貓沒有反應后,他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可用上“……心想:……”的句式)
問題6:結(jié)果怎么樣?(可用上“最后,……”的句式)
圖中內(nèi)容,平面而靜止,只見人物的動作、表情,而人物的語言、心理藏而不見。讓學生設身處地,化身畫中人物,以此想象,抓住細節(jié)判斷人物可能會說的話,心里會產(chǎn)生的活動,會采取的具體行動,從一個動作讀出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方能使圖中的人物鮮活立體起來,生亦落筆有物。
一開始,若難度較大,可加入“好詞大放送”,幫學生搭一下腳手架。如,好詞大放送:
天氣晴朗? 陽光明媚? 萬里無云
烏云密布? 雷聲大作? 傾盆大雨
慌慌張張? 不知所措? 急中生智
三、說一說,由此及彼
作文,實際上就是寫在紙上的話。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币虼?,要想把話寫好,得先把話說好??陬^表達能力是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是寫作的有力基礎。學生所言即所思,在說的過程中檢驗思維、修補思維漏洞,為接下來的寫理清思路。
誠然,低年段的孩子說話,有時迂磨、顛倒;有時雜帶語病。怎么辦?教學中,師可引導學生按照問題清單,一句加一句,再加一句,疊疊加加,連成一段完整的話,要求把話說通,有頭有尾,遵循一定的順序,條理清楚。其中,最有效的形式莫過于同桌互說或小組內(nèi)互說——讓全體同學參與其中,人人有話說,人人都得說,口頭完整表達正是書面有條理表達之基礎。
四、寫一寫,由虛到實
“說”是過渡,“寫”是歸宿。建立在說的基礎上,生各寫其所說,落筆成文,自然水到渠成。寫話伊始,一定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
(一)寫正確:每段開頭空兩格,標點占一格,標點不起行。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二)寫完整:每一句話都必須寫完整。
(三)寫具體:特別是二年級的學生。
如,學生作品《貓和老鼠》:
一天,小老鼠在電腦旁邊玩。突然,電腦里出現(xiàn)了一只貓。這只貓胖乎乎的,瞪著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露出尖尖的牙齒,好像要撲向小老鼠,把他吃掉。小老鼠嚇得渾身發(fā)抖,哭著說:“求求你!不要吃我,不要吃我!”小老鼠叫了一會兒,發(fā)現(xiàn)貓根本沒有來抓自己。于是,小老鼠心里想:“為什么這只貓不來抓我呢?” 最后,小老鼠發(fā)現(xiàn)這只貓嘴巴一直張著沒有合上,就走上去摸了摸這只貓。這時,他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只貓是只假貓。
五、評一評,由外到內(nèi)
(一)師評,樹信心
《語文課程標準》把第一學段的作文稱為“寫話”,其用心良苦不言而喻——用名字上的別稱,表達對“寫”這一要素的“不作過高要求”,旨在培育興趣。低年級的興趣培養(yǎng)至關重要。如何建立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1.激勵性的語言
激勵性的語言,給予學生的是表揚、肯定,有助于樹立其自信,激發(fā)其興趣,達到以評促優(yōu)的效果。如,“全寫對了,沒有一個錯別字,多棒?。 薄靶∽髡叩南胂罅烧尕S富??!我看到了小兔子拔蘿卜的整個艱辛過程?!薄皩懙每烧嬗腥?!一只調(diào)皮的小貓仿佛就在我眼前?!薄扒纹さ恼Z言,準確的動詞,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小老鼠就這樣被小作者搬到了紙上”……畫顆心,給顆星,圈個笑臉,送個大拇指,蓋個小印章,都是與學生的交流。評語不在乎長短,但鼓勵如帆,傳遞給學生的是助其“直濟滄?!钡挠職狻6窃谝淮未涡判牡募映窒?,學生喜聞成功之果的芬芳,創(chuàng)作的熱情之火也才能不滅。
2.鼓動性的展示
每次寫話后,學生的作品,都會被一一展示到教室后墻的展示欄上。低年段的孩子喜歡表現(xiàn)自己??粗约旱拇笞鞅徽蔑@于眾,公諸于室,學生也是滿滿的自豪感。經(jīng)全班“大眾評委”點評后,得分最高的前15位,將由老師為其頒發(fā)獲獎證書。以此,讓學生得到老師、同學們更多的認可。學生所不知的是,學生中有幾位寫得極為不佳的,如只寫了一兩句不通順的話,錯別字居多,為避免打擊他們的信心,老師早已偷偷地另開小灶,加以輔導,粘貼于墻的是他們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
(二)生評,找亮點
同桌是如何看待你的寫話的?你又如何審閱別人的寫話?實踐中發(fā)現(xiàn),低年段孩子對同伴的看法甚是有興致。
1.小組里展示
全班分成七大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有編號,1號給2號看,2號給3號看,3號給4號看……以此類推。如此操作,以小伙伴互相借閱讀的方式,一來欣賞了別人的作品,二來在欣賞的同時也理清了“如何寫才為好”的思路,互看互學,博采眾長。如果覺得自己寫得特別好,可以自薦在小組里念一念。
2.小伙伴評價
每個小組的成員,須找自己事先已配好的小伙伴,互換作品,寫下自己的評語,給出星級(最高為五顆星)。評語字數(shù)不限。這又成為學生的第二次實力創(chuàng)作。
(三)自評,挖不足
看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評價,你對自己的寫話是如何評價的?讓學生反躬自省,從“寫正確、寫完整、寫具體”三個方面進行反思。生先在小組里進行口頭自評,繼而寫于作品下方,進行書面自評,如同注水入瓶,漸漸知其深淺,以便日后揚長避短。從師到生,再回歸自我,實際上就是一次審美的旅行。在評價中,欣賞、鑒別、評判美丑,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六、效益與結(jié)論
筆者執(zhí)教低年級時,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一開始時常有無米下鍋之感。學生圖畫入目,很是茫然,不喜寫話,如墾生荒。吐個一詞半句,味同嚼蠟。但摸清思路,習得理論,付諸實踐,慢慢地也嘗到了甜頭。從一開始上課的節(jié)奏慢、課的含金量不高、一步一步地分解訓練,到最后學生熟悉模式、習得方法、反躬自省、形成習慣,師亦喜出望外。學生的看圖寫話不再是空白,也非一句話簡單即了。日積月累,如栽一簇花,于某天收獲一齊悄然綻放之喜悅,教人一驚。當然,并非所有的同學都能妙筆生花,但大多能做到言之成文、言之有物。
總的來說,看圖寫話,寫作之起點,從“看、想、說、寫、評”五個方面領著學生觀察、思考、口述、落筆、反思、評價,從標點到成段,從寫完到寫通,從寫好到寫美,讓學生在平日的真槍實戰(zhàn)中慢慢豐富,共同提高,一步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還是頗見成效。此過程,恰如蠶蟲之蛻變,雖時長,雖艱難,卻大有裨益,為生所用。打下習作的底子,深入細致,相寫甚歡,優(yōu)哉游哉,先生之澤方能遠矣。
參考文獻:
[1]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法 [J].廣東教育出版社,1985-11-1.
[2]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訓練題12則[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dNQJEFpscUCyhVDfSJnMxmRyjtxZusFtYLDMA8_6US7R_5jC93jZUBVn7CCBwALw8REY9jR7Df3K8VFpCXcpxH2TWij1dABsm2UDRHw3gO
[3]黃美華.激勵性評價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