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晶
摘 ? ?要:提高主題課外閱讀有效性的途徑有很多,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文主題課外閱讀是提高課外閱讀實效的途徑之一。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可視化的工具,能讓學生在進行主題課外閱讀時解讀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脈絡,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以流溪小學中高年級為例,談談思維導圖在語文主題課外閱讀中的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主題課外閱讀;運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當重視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指出不僅要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海量閱讀,多讀好書,還明確規(guī)定了小學中高年級課外閱讀的總量。但在種類繁多的讀物中如何篩選有益的書籍進行閱讀,且能把課外閱讀所汲取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長久地保存在腦海當中呢?筆者認為,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文主題課外閱讀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途徑。
一、巧用思維導圖,激活主題課外閱讀
主題課外閱讀指的是依托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單元主題而開展的課外閱讀,如教師可根據(j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各單元主題整理出本學期要閱讀的課外閱讀篇目,這樣不但能實現(xiàn)課內外的銜接,而且能為學生在龐雜的課外讀物中提供一個導向,有目的地選擇同一主題的讀物,提高課外閱讀實效。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盡管我們已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參考書目,可要學生們在枯燥乏味的文字堆里保持閱讀的興趣并不是一件易事,更別提通過主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對文本的分析概括能力了。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將思維導圖合理地運用于主題課外閱讀之中,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1. 導圖引讀,確立閱讀主題
主題閱讀給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指明了方向。要想讓他們有計劃地進行閱讀,在開學初就要指導他們利用思維導圖,根據(jù)教材的單元主題整理出主題閱讀書單(見圖1),以便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
2. 導圖“導讀”,激發(fā)閱讀興趣
心理學認為,人在閱讀時,心理活動支配著閱讀活動,閱讀時的斷續(xù)、閱讀興趣的濃淡、閱讀理解的深淺、閱讀收獲的多少都與人閱讀時的心理活動有關。即如果孩子們是帶著愉悅的心情主動閱讀,那他在閱讀中吸收的知識將會更持久,更容易內化成自身的知識體系;反之,則會出現(xiàn)過目即忘的糟糕境遇。因此在確立主題閱讀篇目之后,就要設法激發(fā)他們主動閱讀的興趣,而思維導圖導讀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如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讀書的故事,教材的編排目的性也很強,從名人讀書故事到自己的讀書故事,從精讀課文的理解分析到口語交際的分享再到習作,都是圍繞“讀書”這一話題展開的。在教學中,筆者采取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式,先讓他們通過單元群文學習感知單元主題,再收集名人讀書故事進行口語交際,接著講述自己與書的故事,深化這一主題。
又如學生學習《曹禺讀書的故事》時,可以按照人物、事例、啟發(fā)、好詞四條分支繪制思維導圖;整理自己的課外書時,可以童話、小說、神話、科普等類別作為分支。
如此這般,根據(jù)單元主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一系列的閱讀活動,不僅可以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還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單元主題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并成為他們持久地堅持下去的動力。
二、活用思維導圖,助推主題課外閱讀
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要讓知識便于記憶,可將知識放進一個構造好的模式里,且運用這個模式有助于理解并掌握其他相類似的信息,并進行適當?shù)倪w移。筆者認為,思維導圖就是布魯納所說的“構造好的模式”,因為思維導圖有由中心主題向外發(fā)散的特點,有利于學生把課外知識進行重新整理、分析、歸納、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1. 活用導圖架構,統(tǒng)籌主題閱讀
要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就必須讓學生在開學初做好閱讀規(guī)劃。此時,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制作主題課外閱讀的規(guī)劃圖(見圖2)。
2. 展示交流導圖,助推主題閱讀
教學中教師要搭建平臺,讓學生展示通過交流制作的思維導圖。交流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如同桌間的、小組內的、滾雪球式的等;當然,必不可少的是全班性的交流。交流的內容也是有要求的,因為在思維導圖中呈現(xiàn)的都是關鍵詞,比較簡潔,也便于學生記憶,所以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思維導圖框架出發(fā)。例如在交流名人讀書故事的時候,筆者就是讓學生根據(jù)繪制的思維導圖,按照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發(fā)展順序,用上一定的關聯(lián)詞把圖上呈現(xiàn)的關鍵詞串起來復述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力及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也因此種方式有趣,不需要死記硬背,所以學生的閱讀興趣空前高漲,主題課外閱讀的質量也快速提高。
三、運用思維導圖,深化主題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學生無論是閱讀單篇文章,還是閱讀整本書,至少要經(jīng)歷“初讀、再讀、三讀”三個階段,才能真正讀透文本,而在這三個階段當中,對應的閱讀方法分別是“略讀、精讀、跳讀”,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必須邊讀邊記,才能真正掌握。傳統(tǒng)的線性讀書筆記雖然能讓學生記住課外閱讀所獲取的信息,可這種記憶并不持久。如果運用思維導圖來整理讀書筆記,那么他們的閱讀記憶會更為長久,且畫思維導圖是需要提取關鍵詞的,這就訓練了學生快速準確地提取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并需要配以圖文來梳理出清晰的脈絡。繪制思維導圖,能讓學生與作者近距離對話,解讀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的結構,他們的分析、概括、歸納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1. 憑借導圖,初讀感知
學生初次拿到主題課外閱讀書籍時,筆者會讓他們先從封面、內容簡介、目錄、封底、感興趣的內容等方面去初步感知整本書的內容,然后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把大腦獲取的信息可視化,使學生對將要細讀的內容有宏觀的了解,為以后的精讀做好鋪墊。
2. 借助導圖,精讀感悟
在整體感知之后,就要展開第二輪的精讀。這時,可以從人物、事件、感悟三方面來繪制三張不同的思維導圖。下面以《稻草人》一文為例,談談筆者是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精讀的。
1. 梳理人物,感知性格特征
這一張思維導圖以“《稻草人》中的人物”為主題詞,童話中出現(xiàn)的人物分別列為一個一級分支,第二級分支是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三級分支是凸顯人物性格的關鍵事件(見圖3)。
這張思維導圖其實就是《稻草人》的人物全景圖,通過這張圖,學生不僅能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概貌,且對童話中所出現(xiàn)的人物的性格及經(jīng)歷有了清晰的了解??梢哉f這張圖再現(xiàn)了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
2. 關注事件,體會人物內心
這一張思維導圖是上一張的延伸,中心主題詞是“《稻草人》中的事件”。在學生完成《稻草人》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的梳理之后,采取精讀的方法,讓學生依據(jù)每一件事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特別是“稻草人”的心理變化歷程,深刻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見圖4)。
通過這張思維導圖,學生關注到了人物所經(jīng)歷的事件,并對事件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提取了關鍵詞,進而體會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凸顯了人物的身份、性格特點,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3. 感悟分享,升華閱讀情感
通過這張思維導圖(見圖5)的繪制,學生再次與書中人物產(chǎn)生情感碰撞,與作者進行深度對話,知道了“稻草人”富有同情心,能替別人著想,想極力幫助別人,但又由于不能動彈而無能為力,可以說是一個悲劇。但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生活中要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要懂得給予別人關愛等道理。
總而言之,在閱讀《稻草人》時,學生在四次繪制思維導圖(見圖6)的過程中,與作者進行了深度對話。故事以“稻草人”的倒下結束,可見作者內心的無奈、面對現(xiàn)實的無能為力,這樣的情感透過這篇童話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學生的年紀雖小,但他們幼小的心靈也早已被“稻草人”的行為所感動,也為“稻草人”的無能為力而感到憤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的方式能提升主題課外閱讀的效果,使學生的閱讀質量得到保證,閱讀能力也快速提升。
綜上所述,學生在進行主題課外閱讀時,借助思維導圖,可以更加深入地解讀文本,理解文章主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閱讀的過程,就是在與作品人物乃至作者深度對話的過程。這時,學生不再是機械地閱讀,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享受閱讀的快樂,從而提高了主題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憲華.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閱讀——主題閱讀研究的實踐與思考[J].人民教育,2013(Z2).
[3]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4]邊會艷.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D].河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研究課題“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語文主題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研究”的成果,課題編號:2018YQJK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