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
摘要:隨著社會與時代的進步,教育不應該僅限于學習成績與理論知識課。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成為一門必要的學習課程。本文主要討論了如何突破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困境,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時效性,并對此提出了相關的教育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困境突破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文件,該文件明確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較強,對外界充滿好奇,對外界環(huán)境沒有樹立正確的辨別觀念。在這種背景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能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在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導致教育的時效性較差。如何突破目前小學心理健康的困境,進行心理健康的有效教學是目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社會中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比較快,并且傳播途徑也比較多。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好的信息能進行傳播,一些不良信息也在傳播,并且傳播速度也很快。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接受新事物時會比較容易,他們會對一些從未見過的事物產(chǎn)生極火的興趣。小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分辨能力,可能會接收到一些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扭曲的心理。這樣一來,對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就會造成很火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講,能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學生健康獨立的個性。因此,小學課程中應當設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在今后更好地發(fā)展。
二、目前小學生存在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
日前,小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比較開放,接收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途徑越來越多。首先,家庭環(huán)境會對學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學生從一出生開始就與家庭息息相關,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在家庭環(huán)境中,家長的觀念、行為、思想、教育方式等都對學生的心理有較大的影響。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比較快, 工作也比較繁忙,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往往忽略了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這樣一來,學生有可能會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其次,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較大的影響。目前,家庭中的溺愛問題普遍存在。這種現(xiàn)象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攀比的心理,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再次就是學校對學生心理的影響。學校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些學校的教學方式不當,教師的教學思想有偏差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最后,學生自身的成長也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因素。目前小學生從小比較嬌慣,受到的關注比較多。這時,學生往往表現(xiàn)欲比較強,希望自己能突出,以此來吸引他人的注意。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可能會產(chǎn)生不當?shù)谋憩F(xiàn)心理,這對學生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影響。
三、目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困境
在當前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些因素制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目前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對成績也比較看重,因此,學生對考試科目比較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屬于素質教育,對成績沒有特殊要求。這時,有的學校就會對課程不重視,沒有詳細的課程計劃。這也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懈怠,不愿意花費時間來準備課程。這樣一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就像是一項任務,在教學中沒有實際的意義。教師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合理,課程對學生來說也毫無吸引力。學生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沒有對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個促進作用。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其效果自然就不明顯。
四、突破目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策略
1.樹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中進行教育
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是主要的傳播者和教育者。這時,教師的各項素質和行為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影響。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首先需要老師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專業(yè)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日?;顒樱绻l(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教育。
教師的日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要起到榜樣作用,運用良好的教學方式和習慣來進行教育工作。首先,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這樣才能給學生灌輸人人平等的理念。其次,教師應該講誠信,比如家長會上不夸大學生的錯誤,對一切實事求是,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可教師。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改變以往教育方式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重點,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以此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問題,并對其進行教育。此時,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師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關系,讓學生敞開心扉,愿意與老師交流。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更能真實地表達自己,從而有助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中的心理問題。比如在對成績下滑的學生進行單獨的心理輔導時,教師可以不直接切入正題,先與學生聊天,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再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聊天內容了解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然后根據(jù)問題進行專門的心理疏導。這種方式首先需要教師和學生先進行良好的溝通,有了溝通才能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
3.開展專項活動,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鮮活力
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通過一些具體的活動來進行。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成立專門的“談心社”“壓力釋放基地”等。“談心社”主要是為愿意主動交流的學生準備的,讓出現(xiàn)困擾的學生主動與教師和同學溝通,讓教師和同學幫助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幫助自己排憂解難。這樣一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在第一時間被發(fā)現(xiàn),并且可以通過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使學生盡快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正確地對待心理問題。“壓力釋放基地”主要是針對一些存在心理問題,但不愿意表達的學生準備的。在“基地”中,學生可以向教師傾訴自己的困擾,教師是唯一的傾聽者,其他學生不參與。這樣,教師還可以在較早時間里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特點,對學生進行比較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蛘哂懈硬辉敢獗磉_的學生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和教師說出自己的困擾,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等來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然后再逐步地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總結
對于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心理狀況,學校要對其引起重視。小學階段接受了正確的心理健康引導能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使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有一個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要求,也是促進學生發(fā)展各項素質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目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困境,這需要更多的專業(yè)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策略來突破困境,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關麗霞.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13(6).
[2]關劍輝.探析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成才之路,2010,12(3).
[3]胡正亞.心理健康研究與指導[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