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德育教育起到動力、導向的作用。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德育教育滲透與培養(yǎng)格外重要。而高中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建設者。故此,本文針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展開研究,希望能加強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質量,進而有效推動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和內在道德品質的健康形成,從而更好地助力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隱性教育;師生交流;實踐活動
一、 重視隱性教育,減少傳統(tǒng)枯燥說教
重視隱性教育是一項提升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質量的途徑之一。立足班主任的視角下,優(yōu)化班級管理的隱性教育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和重視自身的言談舉止等。在高中班級管理活動中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氛圍除了表面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營造出和諧共生、積極向上、凝聚力強的心理氛圍。因此班主任在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中要彰顯本班的德育特色,如定期做黑板報、張貼名人畫像、名人格言等,這是通過環(huán)境的時刻默化的作用,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醒目的人生標語、時代先進模范,在這樣的氛圍中對德育工作的開展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此外,在日常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舉行,通過自我的人格魅力與師德修養(yǎng),來為學生塑造一個看得見、摸得到的榜樣,這不僅時刻起到示范引導教育作用,而且有助于班主任管理行為更加具備感染力和日常管理過程中教育指導更加具備說服力。
二、 加強師生交流,提高德育管理質量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同時,這一階段是高中生最容易發(fā)生叛逆心理的青春期。因此,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要建立在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交流上,只有切實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才能為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基良好的教育基礎。首先,根據學生家庭、成長的背景不同,其不同學生的性格都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為了保證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班主任必然要立足“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管理原則,如:部分學生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導致該類學生做事不會靈活變通,遇到問題容易鉆牛角尖,一切問題都在自我角度去看待。假設,班主任采取較于強硬的管理策略,那么在該類學生上不會起到任何教育成效,甚至還會引起該類學生心理更加敏感,使得問題更加嚴重化。所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必須以學生為教育本位,才能實現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利于班主任更好地捕捉到學生的真實情況,使得教育手段更加富有實際性和針對性。
其次,古人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日常班級管理的師生交流的德育引導過程中,班主任要重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德育引導。反之,傳統(tǒng)模板化、形式化的教育引導,只能讓學生了解道理的表象,并未真正知道道理背后代表的真正意義,這會非常容易產生高消耗、低成效的管理現象。所以在師生和諧交流的過程中和德育的教育引導中,多告訴學生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做,我們?yōu)槭裁床荒苣菢幼觯@樣不僅使得學生具象化理解班主任的用苦良心,也讓學生知道自己“不對”的后果性。只有如此,班主任才能有效引導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和推動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最后,對于糾正學生錯誤認知和疏導學生心理障礙的師生交流環(huán)節(jié),班主任應該對場所的選擇、談話的時間段、談話的方式要有所選擇,因為,這一類學生的心理非常敏感或者學生對外部世界存在一定抵觸、厭煩的心理。所以,班主任應該營造輕松的交流氛圍,盡可能選擇安靜的場所,這樣有助于雙方談話的順利開展;對于時間段的選擇不應該選擇課間、甚至屬于上課時間段,這一時間找學生談話會引起學生不必要的緊張。班主任大可以選擇放學后、放學的路上、假期中等等。對于談話的方式盡量以朋友交談的方式進行,這樣的考慮與選擇,能夠使得交談的教育成果最大化。
三、 組織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
實踐是檢驗德育實效性的唯一方式,因此,班主任應該積極落實德育工作的進程中,來組織實踐性德育活動,只有通過真實情感體驗學生才能把道德知識、德育觀念轉化為自己的道德認知,進而轉化為道德行為,從而達到內化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目的。所以,班主任需要積極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建實踐的平臺和機會。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愛心募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傳遞愛心與正能量;開展社會調查活動、走進社區(qū)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交際能力;開展主題班會活動、興趣小組活動、體育活動等,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同時,班主任要重視長效機制的教學作用,通過建立完善的監(jiān)督體系,來加強德育工作的督促和引導作用,以此來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
總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故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基于學生為教學本位,多元化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法,從而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此來推動學生內在道德品質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健康化形成。
參考文獻:
[1]崔潔.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187.
[2]安偉.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探析[J].學周刊,2016(32):17-18.
作者簡介:
黃天鍵,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