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青
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 新疆 喀什 844006
提要 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指的是說話者對個人行為或個人經歷會選擇使用非一手或間接傳信標記表達,出現(xiàn)言外之意。維吾爾語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主要表現(xiàn)為當?shù)谝蝗朔Q與間接感知、推斷和傳聞表達形式共現(xiàn)時用于表達說話人的某種無意識狀態(tài)。這一效應可以從認知上的延遲實現(xiàn)和概念距離兩個維度進行解釋。
傳信范疇(evidentiality)以表達信息來源和信息獲取途徑為核心功能,主要表明說話者陳述命題的證據(jù)。如果說話者陳述命題時有直接證據(jù)(如親眼目睹),會使用“直接”的語言形式表達;如果所陳述命題是基于間接證據(jù)(如傳聞或推斷),會使用“間接”的語言形式表達。在維吾爾語中也有表達傳信范疇的形式系列上的區(qū)分。例如:注本文語料來源于《阿爾泰語系語言情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類型學研究:分析性對比語料400句》(阿布都熱西提·亞庫提和張定京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文中例句下方的標識中,數(shù)字“1”、“2”、“3”分別表示第一、二、三人稱標記;“單”表示單數(shù),“復”表示復數(shù);“從屬”表示從屬性人稱;“狀態(tài)副詞化”表示使動詞轉變成表狀態(tài)的副詞的形式,其形式由在動詞詞干上附加詞尾“-p/ip/up/yp”構成;“名詞化”表示使動詞轉變成名詞的形式,“形容詞化”表示使動詞轉變成形容詞的形式;“直陳”表示“直接陳述式”,“間陳”表示間接陳述式;“過去”表示過去時,“非過去”表示非過去時。
那 人 法國-從格 來-直陳過去3
那 人 法國-從格 來-間陳過去3
P注符號說明:P指“所述命題”,EV指“信息來源”。=那個人從法國來。 (1a)EV=直接;(1b)EV=間接/傳聞
例(1)a和例(1)b的基本成分相同,區(qū)別僅在于句末詞尾或附加成分不同,由此導致句子的語義和功能發(fā)生變化,兩個句子分別表示直接得知的信息和間接得知的信息。
維吾爾語屬于阿爾泰語系,是典型的黏著語。在一些維吾爾語的文獻及語法著作中對傳信現(xiàn)象都有提及。如趙相如和朱志寧(1985:57)將“-0ptu”[注]上標符號零-0表示在該位置上根據(jù)元音和諧律可以出現(xiàn)-i、-u、-y,或者不出現(xiàn)任何元音(如果前面的詞干以元音結尾)。根據(jù)元音和諧律,-0ptu會出現(xiàn)四個變體形式:-ptu、-iptu、-uptu、-yptu。稱為“發(fā)覺過去時”;哈米提·鐵木爾(1987:269)指出維吾爾語的每一類陳述語氣都表達說話者一種特殊的信息獲取背景;力提甫·托乎提(2013)、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2013)等學者對傳信范疇(稱之為“傳據(jù)范疇”)有過專文闡述。
根據(jù)力提甫·托乎提(2013)的分類,維吾爾語表達傳信范疇的典型語法手段主要有構形標記(時態(tài)和語氣語綴,如“-0ptu”)和系動詞(時態(tài)和語氣的結合體,如“ik?n”等)。“-0ptu”是明確間接性過去時標記,同時承擔了時和間接傳信的功能,與直陳過去時標記“-Di”相對立,二者的區(qū)別不在于時的差異,而是直接與間接的區(qū)別?!癷k?n”跟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的結合,是對“-0ptu”傳信功能的分布型補充,所表示的傳信義與帶“-0ptu”的動詞謂語句表達的傳信義大致相同?!?0ptu”與“ik?n”都有表達傳聞、推斷和間接感知的傳信功能。
人稱(person)在語言學上是表示言談角色(說話人、聽話人和除此之外的其他對象等)的語法范疇(安娜·謝維爾斯卡 2008:1)。從跨語言的角度看,人稱范疇是個相當復雜的語法現(xiàn)象,常與其他語法范疇產生互動和相互影響,體現(xiàn)在傳信范疇上,二者關系更為密切。究其原因,傳信表達能夠反映說話者所述命題信息的來源,一個有力的類型學例證是傳信標記等虛語素可以作為人稱標記的語法來源(Aikhenvald 2004:237)。
“傳信”既然表達信息來源,那么信息可以來自“我”(說話人),“你”(聽話人或聽眾),或者“他”(其他人)。通常來講,一手信息或非一手信息、親見或非親見往往反映說話者對事件的感知,也可能反映的是受話者或主要參與者的感知。假如說話者談論的是自己的個人經歷或直接經驗,一般不會選擇使用非一手傳信表達,因為個人經歷的事情自己怎么會不清楚呢?例如:
五 小時 睡覺-直陳過去-1單
我睡了五個小時。
五 小時 睡覺-間陳過去-1單
我僅睡了五個小時。
我 好 教師 直陳系詞-過去-1單
我曾是個好老師。
我 好 教師 間陳系詞-1單
我原來是個好老師。
理論上,說話者所述命題信息涉及說話人本人,應該是說話人的直接經驗,當命題主語為第一人稱時,這種個人的直接經歷和體驗一般使用表達“直接感知”的傳信形式,如例(2)a說話人對“我睡了五個小時”這一信息的獲取是有意識的,例(3)a表示“我是好老師”是說話人自己按照好老師的標準做出的判斷。然而維吾爾語的命題主語為第一人稱時也可以用間接傳信標記表達個人的經歷,如例(2)b和例(3)b使用表達非一手信息的間接傳信標記“-0ptu”和“ik?n”表達自我親身經歷的事情。例(2)b表示說話人對這一信息的獲取是無意識的,比如是說話人昏迷醒來后他人告知的這一信息;例(3)b表示“我是好老師”這一判斷并非來自說話人自己的判斷,而是他人告知的,超出了說話人的認可標準。
在維吾爾語的傳信表達中會出現(xiàn)違反常理的現(xiàn)象,即使用表達非一手信息的間接傳信標記表達個人的直接經歷和體驗。這種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跨語言普遍性,往往映射出一定的言外之意,Aikhenvald(2004:220)稱其為傳信表達的“第一人稱效應”。王義娜(2003)曾討論過人稱代詞與主觀性的關系,指出說話人對概念客體的感知距離越近,所表達的主觀性就越高,就越傾向于用第一人稱進行編碼,反之,則傾向于用遠指代詞第三人稱進行編碼。相對于第二、三人稱代詞,第一人稱的主觀性最高,在話語中充當言者的角色,便于表現(xiàn)對當前話題的情感、認識和態(tài)度等主觀感受。本文將從描寫的角度考察第一人稱與間接感知、推斷和傳聞傳信表達形式共現(xiàn)時所表現(xiàn)出的“第一人稱效應”,指出這一效應與說話人的某種無意識狀態(tài)有關,并從認知上的延遲實現(xiàn)和概念距離兩個維度對這一效應進行解釋。
這里“第一人稱效應”(first person effect)僅指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注]“第一人稱效應”又稱為“反第三人稱效應”(Davison 1996;禹衛(wèi)華2010),主要用于傳播學領域。語言學中的“第一人稱效應”還包括第一人稱認知插入語“I think”等的語法化問題。最早由Aikhenvald(2004:220)提出,他認為,當說話人談論自己的行為時,如果使用表達非一手信息的間接傳信標記,往往蘊涵說話人的某種言外之意,即說話人的行為可以被解釋為“非目的、非意愿,缺乏對發(fā)生事件的控制或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常常與“新信息、思想上無準備、驚奇”相互關聯(lián),與“有目的、有控制力、有意為之”處于對立狀態(tài), 這些言外之意就是所謂的“第一人稱效應”。
語言類型學的研究顯示,第一人稱與傳信范疇的關系密切,二者之間存在互動和制約關系。與其他人稱相比,第一人稱參與者和傳信標記共現(xiàn)時往往會受到更多的限制。通過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語言進行調查,Aikhenvald(2004:238)得出如下“傳信表達的第一人稱效應”的大致分布情況,見下頁表1[注]表1引自Aikhenvald(2004:238)。據(jù)Aikhenvald(2004:65),A、B、C、D分別表示不同類型的傳信系統(tǒng),A類主要包括二項信息源,如一手和非一手等;B類包括三項信息源,如直接或視覺、推斷、報道等;C類包括四項信息源,如視覺、非視覺、推斷、報道等;D類包括五項信息源,如視覺、非視覺、推斷、假定、報道等。。表1中除了B1這一類型的傳信表達系統(tǒng)之外,[注]在藏緬語的羌語和安多藏語中,第一人稱和直接傳信的結合意味著偶發(fā)的不可控的行為,說話者僅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以安多藏語為例(引自邵明園2014:80): (i)i derma hak-ta-tha. 我:作格 盤子 打碎-助詞-直接 我不小心打碎了盤子。(不小心地) (ii) i derma hak-ta-zk. 我:作格 盤子 打碎-助詞-推斷 我不小心打碎了盤子。(不小心地) 據(jù)邵明園(2014:58),阿柔藏語的動詞沒有人稱一致關系,但人稱對傳信的反映同樣靈敏。當?shù)谝蝗朔Q與自主動詞搭配時,如果附加親知示證標記/tha/,則蘊含說話者對于當前所發(fā)生事件“不自覺、不自控”的語義,用于表達“吃驚”的意義;如果附加非親知示證標記/zk/,表達說話者對過去發(fā)生的事件“不自覺、不自控”的語義,說話時間才剛剛發(fā)現(xiàn),通過某些痕跡擬測。其他類型傳信表達都在非一手或非視覺或報道等間接信息獲取中呈現(xiàn)出“第一人稱效應”:無目的、非可控、非自主的行為或驚奇等言外之意。
表1 不同類型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效應
系統(tǒng)類型傳信語意義語言示例 A1非一手一手無目的、非可控、非自主的行為與上述相反Jarawara,YukaghirC1,D1非視覺視覺無目的、非可控、非自主的行為與上述相反Tariana,TucanoA2非一手無目的、非可控、非自主的行為AbkhazA3報道說話者不記得的行為新信息、驚奇否決Tucano,WintuPomo,LithuanianEstonian,NganasanB1直接(或視覺)偶發(fā)的非可控行為羌語,安多藏語A1,A2非一手說話者的信息對接受者是新的Archi,Meithei
表1所示第一人稱語境中一手信息和非一手信息所呈現(xiàn)出的對立具有一定的跨語言普遍性。Jarawara語中“有意識”、“思想上有準備”、“有控制的行為”與“無意識”、“思想上無準備”、“缺乏控制的行為”,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注]例(4)中IMM.P.FIRSTH.f和DECL.f分別是immediate past firsthand future tense inflection和declarative future tense inflection的縮寫形式。
(4)Jarawara語(引自Aikhenvald 2004:221)
a. o-hano-hara o-ke
1sg.S-be.drunk-IMM.P.FIRSTH.f 1sg-DECL.f
我喝醉了(有意的)。(一手)
b. o-hano-hani o-ke
1sg.S-be.drunk-IMM.P.NONFIRSTH.f 1sg-DECL.f
我喝醉了(不記得)。 (非一手)
例(4)a說話人故意喝醉,而且可以充分意識到,使用“hara”表達一手信息;例(4)b說話人醉酒醒來,對前一晚上所發(fā)生的事情毫無記憶,使用“hani”表達非一手信息。再例如:
(5)哈薩克語
五 小時 睡-一般過去時-1單人稱
我睡了五個小時(有意識、可控)。(一手)
五 小時 睡-后知過去時-1單人稱
我睡了五個小時(無意識、非可控)。(非一手)
例(5)a使用一般過去時表達一手信息,一般用于說話人的有意識狀態(tài),說話人清楚記得自己睡了五小時的場景;但如果說話人由于某種原因,對自己睡覺的行為缺乏控制,或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中,只是基于事后發(fā)覺行為的斷言或通過其他人的告知,則會像例(5)b那樣使用后知過去時表達非一手信息。
此外,第一人稱語境下的間接傳信還常伴隨有“驚異”的語義。例如哈薩克語、土庫曼語中的間接傳信在第一人稱語境中還可以表示說話人較意外地獲知與自己原先想象或期待很不一樣的信息,有“反預期”如例(6)或“未預期”如例(7)的言外之意。例如:
(6)哈薩克語
我 足夠的 高 否定 后知語助-1單人稱-傳聞
不說是我不夠高嘛。
(7)土庫曼語
看-條件1單 我 現(xiàn)在 變老-傳信過去1單 你 也 變老-傳信過去2單
我看,現(xiàn)在我老了,你也老了。
和其他語言一樣,哈薩克語的間接傳信標記“eken”與土庫曼語的間接傳信標記“-pdrn”與第一人稱共現(xiàn)時也呈現(xiàn)出“第一人稱效應”。那么,同屬于阿爾泰語系語言的維吾爾語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就值得關注。
根據(jù)我們對本研究涉及的相關語料的統(tǒng)計,維吾爾語中間接感知、推斷和傳聞類的表達在第三人稱語境中出現(xiàn)頻次較高(82%),而在第一和第二人稱語境中出現(xiàn)頻次較少(分別是9%、9%)。在第三人稱的語境中,“事件主體”和“說話者”的不同角色使得間接傳信標記的使用不難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人稱的語境中,“事件主體”和“說話者”是同一的,邏輯上應該出現(xiàn)表達一手信息的“直接感知”傳信表達形式,但從語料分析可見,即使說話人談論的是個人經歷,維吾爾語中也常會使用間接傳信標記。不同傳信表達類型中都會出現(xiàn)“第一人稱效應”。
3.1.1 間接感知和推斷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
間接感知和推斷傳信在第一人稱語境中常表現(xiàn)出如下不同的“第一人稱效應”,即蘊涵“主體無意為之”、“事態(tài)不可控制”、“結果出乎意料”等言外之意。
1)“主體無意為之”的言外之意。例如:
這 頭 疼-3從屬 話-復數(shù) 和 藥 喝-名詞化-賓格-語氣
unt-up ket-ipt-im?n ?m?s-mu.
忘記-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間陳過去-1單 不是-語氣
光顧著說些煩心的話,都忘了吃藥了。
誰-向格 喊-間陳過去-1單 說-疑問-2單人稱 正好 我們-屬格 班
負責人-1復從屬-向格 喊-間陳過去-1單 他 語氣 麥爾丹 擦鞋-進行體-疑問-2單
說-否定-形容詞化 助動詞-假設3 頭-1單從屬-賓格-語氣 抬-否定-非過去-間陳系詞-1單
你猜我沖誰吆喝了,正好是我們班主任。若不是開口說:“啊, 麥爾丹,你在擦鞋呀?”我甚
至不抬頭。
2)“事態(tài)缺乏控制”的言外之意。例如:
這時-位格 睡-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間陳過去-1單
這時我架不住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這 夜晚-3單從屬 我 舒服 入睡-間陳過去-1單
這一夜我睡得很香很沉。
3)“結果出乎意料”的言外之意。例如:
夜晚 醒-形容詞化-假設-1單 岔氣-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狀態(tài)副詞化 好
成為-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間陳過去-1單
一覺醒來,已到了晚上,岔氣的地方竟然全好了。
餓 肚子-向格 烤包子 吃-名詞化 位置-3 從屬-向格 看-狀態(tài)副詞化 站-狀態(tài)副詞化
一 耳光 吃-助動詞-直陳過去-1單 總算 耳光-賓格-語氣
白白地 吃-否定-形容詞化-間陳系詞-1單
原來餓著肚子是該吃烤包子的,誰知卻白白吃了個耳光。幸好這耳光沒有白吃。
3.1.2 傳聞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
傳聞傳信與第一人稱共現(xiàn)時也會發(fā)生一些“第一人稱效應”,主要表示說話人不記得自我的言行,或者因喝醉、生病失去意識,或者不記得過去發(fā)生的事情,不得不從他人報道中了解事情的真相。例如:
他 這 地方-位格 哥哥-3從屬-領屬格 一 圈 羊-向格 照管-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形容詞化-位格 1912年-3從屬 我 出生-形容詞化-間接系詞-1單
在那里,他給哥哥照管著一圈羊。1912年,我出生了。
這 次-附加成分 嚴重 發(fā)燒 原因 我 看-名詞化 和 聽-名詞化 能力-1單從屬-從格 完全
失去-狀態(tài)副詞化 新-強調 出生-形容詞化 嬰兒-形似格 成為-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間陳過去-1單
這一場高燒已經讓我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我又像新生嬰兒般蒙昧了。
例(14)是作者小時候的回憶,由于年齡小不記得當時發(fā)生的事情,在表述時使用表達傳聞功能的間接傳信標記“ik?n”表達;例(15)也是說話人的一段回憶,說話人表述信息“jeiltuul-n bowqt?k bolup qptim?n(我又像新生嬰兒般蒙昧了)”時使用了傳聞標記“-0ptu”,表達說話人因生病失去意識,從而從他人那兒了解到的個人情況。
從以上維吾爾語傳信表達中“第一人稱效應”的具體表現(xiàn)來看,“第一人稱效應”主要發(fā)生在說話人處于沒有注意、暈倒、喝醉、睡覺、暫時失憶等無意識狀態(tài)中。在這些語境下,維吾爾語常會選擇使用間接傳信標記“-0ptu”和“ik?n”。例如:
語氣 還 這樣 事-語氣 有-語氣 百靈鳥 吃驚-狀態(tài)副詞化
喊叫-助動詞-直陳過去3 我 糊涂 知道-否定 助動詞-間陳過去-1單-語氣
“哎呦,還有這樣的事嗎?!”百靈鳥吃驚得叫了起來,“我還糊里糊涂地!”。
妻子-1單從屬-語氣 傷感 麥西來普-位格 相識-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形容詞化
一 老 姑娘 跳-形容詞化 舞-3從屬 和 傳腰帶 游戲-3從屬-位格
唱-形容詞化 民間歌謠-復數(shù)-3從屬-向格 看-狀態(tài)副詞化 喜歡-間陳過去-間陳系詞-1單人稱
而我那老婆呢?是在一次麥西萊普上相識的老姑娘??纯此奈璧负吐犃怂膶Τ蛺?/p>
上了她。
此外,“夢境”中發(fā)生的事情對于說話人而言一般都是無意識的。維吾爾語表達夢境時會投射于非視覺傳信,這也會呈現(xiàn)出一定的“第一人稱效應”。例如:
我 烏魯木齊-向格 去-直陳過去-1單
我去烏魯木齊了。
晚上 夢-1單從屬-位格 烏魯木齊-向格 去-間陳過去-轉述系詞-1單
看-假設-1單 烏魯木齊 完全 變-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間陳過去-轉述系詞
晚上我做夢去烏魯木齊了,一看,烏魯木齊完全變樣了。
我 媽媽-1單從屬-賓格 看-直陳過去-1單
我看見媽媽了。
晚上 夢-1單從屬-位格 媽媽-1單從屬-賓格 看-間陳過去-1單
夜里我夢見了媽媽。
例(18)a使用直陳過去時標記“-di-”表達“我去烏魯木齊了”是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情形;而例(18)b中“yrymi? beriptud?km?n(我去烏魯木齊了)”使用的是間接傳信標記,唯一的解釋是在夢境中。同樣,例(19)a使用“-di-”表達“我看見媽媽了”是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情形;而例(19)b發(fā)生在夢境中,所以使用間接傳信“pamni kryptim?n(我看見媽媽了)”。這一情形在其他語言中也有類似的表現(xiàn)。例如:
(20)烏孜別克語
一 晚上 夢 看見-后知過去-1單 夢-1單從屬-位格 你 我們-領格 家-1復從屬-向格
來-過去時-傳聞語助-2單 倆-1復領屬 我-領屬格 床-1單從屬-位格 睡覺-過去時-傳聞語助-1復
我做了一夜的夢,夢見你來到我家,我們倆睡在我的床上。
可見,非一手傳信在第一人稱語境中除了與說話人的無意識、非可控狀態(tài)有關外,還普遍出現(xiàn)于夢境中,這一現(xiàn)象具有類型學共性。 因此,一手信息或直接信息在第一人稱語境中可以表示有目的的行為,意味著說話人很清楚個人行為或對自我行為是可控的,有目的而為之。這與視覺傳信或直接傳信的認知擴展,即包含確信度和承擔對話語真實性是一致的。
以上我們介紹了傳信表達中“第一人稱效應”的跨語言普遍性和維吾爾語中的具體表現(xiàn),我們發(fā)現(xiàn)維吾爾語傳信表達中的“第一人稱效應”與說話人的無意識狀態(tài)密切相關。問題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第一人稱效應”?我們認為,認知語言學中的“延遲實現(xiàn)”(deferred realization)[注]“延遲實現(xiàn)”這一術語來自Aikhenvald(2004:209),即說話人就他們以某種方式觀察到的結果給出事后的解釋或說話人事先見證但僅在后來認識到的基礎上的事后推斷。和“概念距離”原則可提供一些解釋的理據(jù)。
如前所述,傳信表達中“第一人稱效應”往往表現(xiàn)為說話人有對“主體無意為之”,或對“事件不可控”,或對“結果出乎意料”等言外之意。而這些均屬于說話人在說話時間(T2)對事件發(fā)生時間(T1)之后的一種“恍然大悟”,這種事后的“覺悟”反映的是認知上的“延遲實現(xiàn)”,下面例(21)中的“忘了擺餐布”和例(22)中的“太餓吃了些”都是說話人在事件發(fā)生時間(T1)之后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因事后發(fā)覺而產生意想不到的言外之意。例如:
話 后置詞 成為-狀態(tài)副詞化 各 位-復數(shù)-3從屬-向格 餐布 拿-狀態(tài)副詞化
出來-名詞化-賓格-語氣 忘記-間陳過去-1單
光顧著說話都忘了給各位擺餐布了。
怎樣 傻瓜 旅客 扔-狀態(tài)副詞化 助動詞-直陳過去-語氣 三-四 羊-領屬格
尾巴-3從屬 間陳系詞 餓-形容詞化-名詞化-1單從屬-從格 吃-助動詞-間陳過去-1單
不知是哪個笨蛋掉下的,有三四只羊尾巴呢,我因為太餓也就吃了些。
例(21)和例(22)中的“第一人稱效應”還揭示了說話人為了擺脫責任,特意通過使用間接傳信來傳達認知上的“延遲實現(xiàn)”。這種意象如圖1所示:
圖1 “延遲實現(xiàn)”示意圖
“延遲實現(xiàn)”是非一手傳信的一個顯著的語義特征,意味著全部信息是事后獲得的,無論說話人是否看到。在有第一人稱參與者的語境中,非一手傳信可能意味著缺乏控制或減輕對錯誤行為的任何責任。
“延遲實現(xiàn)”實際反映的是事件發(fā)生時間(T1)和說話人意識到這一事實的說話時間(T2)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這種時間上的實際距離與認知上的“概念距離”之間具有一定的象似性。Slobin & Aksu-Ko?(1982)強調在說話人和所報道的事件間有一個距離,這個距離引起的事實是“無思想準備”、“出乎意料”。非一手傳信通常含有概念距離的色彩。假如說話人僅僅選擇描述事件的狀態(tài),通常會使用非一手傳信,就好像他們沒有直接見證(即使事實上他們是直接見證者),使聽者明白他們與整個事件關系不大。說話者使用它們,目的在于將自己從事件隔開,逃避責任。例如:
我 又 他們 賭博-進行體-形容詞化 屋-屬格 門-3從屬 旁-3從屬-向格 來-狀態(tài)副詞化
門縫-3從屬-從格 看-直陳過去-1單 燈臺-范圍格 燈葫蘆-領屬格 搖曳-狀態(tài)副詞化 出-形容詞化
光-3從屬-位格 車夫-復數(shù) 還 馬 車 和 人-領屬格 雇-向格
給-形容詞化 貨-復數(shù)-3從屬-賓格 忘記-狀態(tài)副詞化 甚至 自己-3從屬-領屬格 肚子-3從屬-領屬格
餓-名詞化-3從屬-賓格-語氣 感覺-否定 全部 精力-3從屬 后置詞
賭博-名詞化-向格 投入-間陳過去3
我再次來到他們賭博的屋門旁,從門縫往里瞅,只見在燈臺上的燈葫蘆昏暗搖曳的光影下,車
夫們似乎已忘掉了馬、車和人家托運的貨物,甚至感覺不到肚子的饑餓,仍在全神貫注地賭著。
傳信范疇既然標記信息來源,那么命題所言證據(jù)的來源就可以來自“我”,也可以來自“你”和“他”。說話者對個人經歷或個人行為應該是清楚的,也是可控的,維吾爾語中一般會選擇一手或視覺傳信表達直接得知的信息??墒?,在一些情況下,說話者對個人行為或個人經歷會選擇使用非一手或間接傳信表達,出現(xiàn)“第一人稱效應”,即在間接推斷傳信中出現(xiàn)“主體無意為之”、“事態(tài)不可控”、“結果出乎意料”等言外之意,在傳聞報道傳信中出現(xiàn)“不記得或失去意識”等言外之意。這一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于說話人的無意識狀態(tài)或夢境中,其產生動因與“延遲實現(xiàn)”和“概念距離”有關。傳信表達的“第一人稱效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就啟發(fā)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語言中人稱范疇問題。例如,通過不同傳信表達與“人稱”選擇的互動關系去思考有沒有可能將傳信表達看作一種隱含的人稱標記,等等,都值得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