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玥
天津市職工醫(yī)院 (天津 300000)
塵肺是臨床常見且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一種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主要是指在職業(yè)活動過程中因長時間吸入煤塵等細小顆粒,導致肺組織發(fā)生彌漫性纖維化,造成患者肺通氣/換氣功能異常,血氧分壓(PaO2)及CO2排出量降低,可并發(fā)呼吸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采用雙水平氣道內(nèi)正壓通氣(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BiPAP)治療效果較為理想,與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相比,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費用較低,患者接受度高,有利于促進病情的轉(zhuǎn)歸[2]。本研究旨在分析塵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塵肺并發(fā)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是否采用呼吸機治療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54~79歲,平均(67.53±3.89)歲;病程1~12年,平均(6.58±1.42)年。試驗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3~78歲,平均(66.93±3.42)歲;病程1~11年,平均(6.21±1.3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符合《塵肺病診斷標準》中的診斷標準[3],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咳痰、胸痛等臨床癥狀,臨床資料完整患者;(2)無認知功能障礙,可正常溝通;(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血液性疾病、惡性腫瘤患者;(2)面部損傷、氣道分泌物過多、無法排痰患者;(3)上呼吸道堵塞患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即給予氨溴索30 mg進行靜脈滴注,1次/d;0.2 g多索茶堿靜脈滴注,1次/d等對癥治療,治療時間為8 d。
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實施BiPAP呼吸機(美國偉康醫(yī)療公司,型號:BiPAP Synchrony)輔助治療,并給予護理干預。(1)將單向呼氣活瓣閥、螺紋管、呼吸機與面罩進行連接,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調(diào)節(jié)松緊度,呼吸機運作時壓力設置為0.35~0.45 MPa,選擇S/T和自主呼吸支持模式(PSV)+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通氣模式,吸氣壓初始值為8 cmH2O,以患者耐受程度為宜,且氧飽和度>90%。正常情況下為12~16 cmH2O,最高≤20 cmH2O;PEEP設置為2~6 cmH2O,16~20次/min為備用呼吸頻率,供氧氧流量置為2~6 L/min。(2)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塵肺發(fā)病機制、BiPAP呼吸機治療的安全性、效果等,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同時鼓勵家屬與患者進行交流,給予精神支持。(3)呼吸道護理。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面罩,以提升通氣狀況及舒適度;及時清理口腔內(nèi)分泌物,指導其有效咳嗽、正確呼吸的方式等,并對其進行吸痰處理,促進痰液的有效排出,改善其通氣狀況;囑咐患者盡量減少吞咽動作,以緩解口干及腹脹。(4)體位護理?;颊呷“肱P位或坐位,頭部輕微后仰,保持頭、肩、頸部在一水平面上,確保呼吸道通暢;每隔2 h給予其翻身、按摩處理,促進血液循環(huán)。(5)胃脹氣護理。若患者出現(xiàn)上腹部飽滿,呼吸頻率變快,指導患者調(diào)整呼吸方式,合理調(diào)整氣道峰壓,預防胃腸脹氣發(fā)生。(6)濕化護理。將無菌蒸餾水作為濕化液,溫度設置為32~35℃,濕化器位于管道最低處,及時傾倒管道內(nèi)積水,且叮囑患者多飲水,飲水量≥1 500 ml/d,有效排出痰液,補充體內(nèi)丟失的水分。治療時間為8 d。
(1)血氣指標:治療前后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測定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酸堿度(pH)。(2)并發(fā)癥:記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胃脹氣、肺不張等發(fā)生情況。
試驗組治療后PaO2、pH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 P<0.05
組別 例數(shù) PaO2(mmHg) PaCO2(mmHg)pH對照組50 治療前 61.23±6.34 53.96±3.47 7.28±0.15 治療后 70.42±7.21 46.75±3.59 7.31±0.11試驗組 50 治療前 61.75±5.69 54.03±3.58 7.29±0.12 治療后 79.65±7.42a 36.87±2.42a 7.39±0.13 a
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塵肺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主要與工作環(huán)境、個體因素、健康狀況等相關,臨床常表現(xiàn)為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可導致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極易并發(fā)呼吸衰竭。相關報道顯示,每年塵肺中晚期患者中約有33.3%患者死于呼吸衰竭[4]。對塵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因其咳痰反射能力降低,大量分泌物無法排出,淤積于氣道內(nèi),導致患者血氧飽和度較低,引發(fā)低血氧癥,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5]。常規(guī)對癥治療雖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治療效果不甚理想。
BiPAP呼吸機輔助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可改善肺換氣及通氣功能,提高患者克服氣道阻力的能力,且在呼氣末維持一定壓力,可預防小氣道發(fā)生閉塞,降低呼氣時的阻力及呼吸肌作用,緩解呼吸肌疲勞,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6]?;颊咴诮邮苤委煹耐瑫r,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減少應激反應;對患者給予正確體位干預,可改善患者通氣狀況;選擇適宜面罩可避免發(fā)生面罩漏氣情況,調(diào)整面罩松緊度可減輕皮膚損傷,有利于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強患者呼吸道、胃脹氣及濕化方面的護理,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預后效果。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治療后PaO2、pH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塵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BiPAP呼吸機輔助治療,可優(yōu)化患者血氣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有利于預后。
綜上所述,BiPAP呼吸機輔助治療在塵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效果較為顯著,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加快患者康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