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勤,張濟琛
秦始皇帝陵K9901出土角抵俑及銅鼎考——兼論戰(zhàn)國秦漢角抵百戲的演變
郝 勤1*,張濟琛2
(1.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2.西藏民族大學,陜西 咸陽 712082)
采用考古發(fā)現(xiàn)結合文獻資料調研、實證研究等方法,對秦始皇帝陵園K9901陪葬坑出土陶俑與銅鼎進行深入考證,認為這11件陶俑應為“角抵俑”而非原發(fā)掘報告所稱“百戲俑”,同坑中出土銅鼎應為秦角抵時“扛鼎”之鼎。同時就角抵的概念、來源、活動形態(tài)及其與“角抵戲”“百戲”的關系進行了梳理,指出秦始皇帝陵園K9901陪葬坑秦角抵俑與銅鼎的發(fā)現(xiàn)在中國古代體育史、摔跤史及舉重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與研究價值。
秦始皇帝陵;角抵;摔跤史;舉重史
秦始皇帝陵園K9901陪葬坑(以下簡稱“K9901”)發(fā)現(xiàn)于1999年3月。經發(fā)掘,坑中出土殘破陶俑11件,銅鼎一件。因K9901在秦陵園區(qū)地處偏僻,陶俑殘破嚴重,規(guī)模名氣難與其相鄰的秦兵馬俑坑相比,故少有人關注。關于這11件陶俑的性質,發(fā)掘簡報和隨后發(fā)表的研究報告均稱為“百戲俑”,由此亦為體育史學界所忽略。筆者經考查研究后認為,K9901陶俑實為角抵俑,出土之銅鼎為先秦“扛鼎”(舉重)之器具,因而在中國古代體育史、摔跤史和舉重史上具有重要研究意義與價值。
1999年3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秦陵村下陳組北、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南部發(fā)現(xiàn)一座陪葬坑遺址,編號為秦始皇帝陵園K9901陪葬坑。1999年5月由陜西省考古所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聯(lián)合進行局部試掘,在此陪葬坑內發(fā)現(xiàn)大量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陶俑殘塊,經整理屬于11件不同個體的陶俑殘塊。
根據發(fā)掘報告,K9901地處秦始皇帝陵園外城東南部,其平面呈“凸”字形,內設三條過洞,總面積近7 000 m2,為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筑。陪葬坑曾遭嚴重的焚毀和破壞。該陪葬坑發(fā)掘出陶俑共11件,出土時第1、2、3、4號陶俑原為面東站立,向東俯身倒塌;5、7、8、9號陶俑為面西站立,向東仰身倒塌;6、10、11號陶俑因殘損嚴重,原站立位置、面向和倒塌方向不明。同坑還出土銅鼎一件。
這11件陶俑出土時殘損嚴重,經考古工作者修復6件。其圖像僅公開3件,分別為1號俑、3號俑、5號俑?,F(xiàn)根據發(fā)掘報告及秦陵博物館展出情況描述如下:
1號俑(圖1):殘高152 cm,肩寬39 cm,缺頭,加上俑頭后原高應為1.8 m左右。該俑上身裸露挺拔,下身穿短裙,裙的上端由緊口條帶系結于腰后。俑身上原有彩繪顏色,但僅存殘跡。身體赤裸部分為粉紅色,短裙上有彩繪圖案花紋。此俑雙臂交疊于腹前,左手手掌平伸,拇指上挑成90°,左手扼住左腕。從形態(tài)上看,該俑身材勻稱,比例協(xié)調,腿部粗壯,顯得靈敏有力。該俑左上臂外側豎刻有“咸陽親”陶文?!跋剃枴睘榈孛坝H”為塑造此俑的人名。表明制作俑者來自咸陽市府制陶作坊或民間制陶作坊。“親”為秦始皇帝陵考古的首次發(fā)現(xiàn)。
2號俑:高178 cm,肩寬30 cm。俑上身裸露挺直,下身穿短裙,腦后綰圓形發(fā)髻。此俑左腿已殘失,右腳膝部向后折斷,小腿后弓,腳尖抵地,似金雞獨立。發(fā)掘報告認為,從其姿態(tài)手勢推測,2號陶俑似乎正在表演一種類似頂盤之類的“絕活”。
圖1 秦始皇陵K9901出土1號俑
Figure 1. NO.1 Figure from Funerarg Pit No.K9901 in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3號俑(圖2):俑通高181 cm,至肩高162 cm。俑體大健碩,體魄強壯,左臂下垂,右臂上舉。發(fā)掘者從其造型、動態(tài)及附近出土物分析,初步認為3號俑擬為角抵中扛鼎的形象。
圖2 秦始皇陵K9901出土3號俑
Figure 2. NO.3 Figure from Funerarg Pit No.K9901 in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4號俑:殘高135 cm,肩寬57 cm。左手手背向外,右手外翻成掌心向外,兩手作平握物狀,右側的腳踏上有“高”字刻畫陶文,應為塑造陶俑的陶工名。
5號俑(圖3):高172 cm,肩寬55 cm。此俑身材粗壯,體格健碩,上身赤裸,腹部突鼓,臀部后撅,兩臂下垂于腹前,左、右手手背向外平置于腹部,手中緊握裙前卷成半筒形方形前搭。
圖3 秦始皇陵K9901出土5號俑
Figure 3. NO.5 Figure from Funerarg Pit No.K9901 in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6號俑:頭部殘失通高152 cm。陶俑上身略向左傾,左臂呈上舉狀,右臂下垂,左腿前邁半步,兩腿呈“丁”字形站立。
除此6件俑外,其余陶俑因殘損嚴重未及修復,其具體形態(tài)尚不得而知。但根據考古報告,K9901坑11件陶俑均為男性,體格健壯,上身赤裸,有立有跪,應屬于同一個群體。
K9901陪葬坑與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銅車馬坑等陪葬坑、陪葬墓一樣,并未見諸于歷代文獻典籍。該陪葬坑處于秦始皇帝陵內外城之間,較兵馬俑坑更接近秦陵地宮,再結合其衣著形態(tài),發(fā)掘者判斷這些陪葬俑與秦始皇帝陵的關系較之秦兵馬俑陪葬坑更為密切,是以“百戲”藝人身份陪葬地下侍奉秦始皇的,故將這11件陶俑定名為“百戲俑”,將K9901陪葬坑定名為“百戲俑坑”?!肚厥蓟实哿陥@K9901試掘簡報》稱:“K9901新出土的這批陶俑,形態(tài)健碩瘦削不等,形態(tài)各異,風格、特點與秦兵馬俑截然不同,從現(xiàn)已修復的陶俑分析,這些陶俑可能是象征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的百戲俑(段清波 等,2001)”。其后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等,2000)亦主此說。自此后K9901陶俑被認定是“百戲俑”,K9901陪葬坑亦被命名為“百戲俑坑”。而在秦陵博物館正式展出的文字說明是:“可能是秦代宮廷娛樂生活中雜技、角力、舞蹈演員的象征?!?/p>
但是,K9901坑俑的命名者忽略了一個問題,即戰(zhàn)國至秦并無“百戲”這一稱呼?!鞍賾颉敝Q始于東漢,是東漢時期對各類雜耍表演活動的總稱。因此,命名秦始皇帝陵K9901俑為“百戲俑”顯然不準確。那么,這些俑應該稱為什么呢?
K9901地處秦始皇帝陵內外城之間,距離秦陵地宮位置較兵馬俑坑近,表明這些俑與秦宮廷關系應十分密切。與衣甲鮮明整齊的秦兵馬俑相比,K9901陶俑均上身腿腳赤裸僅著短裙,這一打扮十分特異。他們是秦宮中的奴仆嗎?回答是否定的。奴仆地位低下,決無資格陪葬秦始皇。他們是宮中的俳優(yōu)嗎?回答也是否定的。雖然《史記·李斯傳》將角抵與俳優(yōu)并提,但《荀子·正論》將俳優(yōu)與“侏儒狎徒”同列(王先謙,1988),再參考四川等地出土西漢說唱俑形象,可知秦漢俳優(yōu)是以說唱表演滑稽取樂為職業(yè),一般身材傴僂形象怪異,與K9901俑的形體氣質毫不相干。
那么,K9901陶俑的身份是什么呢?這些陶俑的身材體形肌肉骨骼比例高度仿真,應是以真人為模特來塑的模。他們均為青壯年男性,其身材雖有精瘦壯碩之分,但都身材高大,體格強健,勻稱挺拔、肌肉突隆、生氣勃勃。綜合有關考古文物與文獻典籍資料,K9901俑只可能是秦宮中一類特殊的群體,即以“角力”“角抵”為職業(yè)的力士形象。
在文獻典籍中,“角抵”之稱始見于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yōu)俳之觀”。東漢應劭注:“戰(zhàn)國之時,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夸視,而秦更名為角抵。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觸也”。東漢文穎注:“案:秦名此樂為角抵,兩兩相當,角力,角伎藝射御”。宋裴骃解:“觳抵即角抵也”。司馬遷為史官,見過大量漢以前的史料,他對秦二世“方作觳抵優(yōu)俳之觀”的記載應是準確的。班固《漢書·刑法志》亦稱:“春秋之后,滅弱吞小,并為戰(zhàn)國,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夸視。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禮沒于淫樂矣”。據此,“角抵”之稱實始于秦二世時,也就是秦始皇帝陵建成并下葬的時期。
據《史記》應劭注等,角抵的前身是戰(zhàn)國時期“以為戲樂,用相夸示”的“講武之禮”。而這種“講武之禮”源于兩周時期的“孟冬講武”?!抖Y記·月令》:“孟冬之時,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兩周時期的“孟冬講武”是在每年初冬之時由周天子親自主持的盛大隆重的周禮儀式活動與軍事會演,與“戲樂”無關。“孟冬講武”的主要內容分為“習射御”和“角力”兩類。春秋時期,周王朝統(tǒng)治力衰微,“孟冬講武”亦逐漸被棄。至戰(zhàn)國時,各國國君貴族為了“用相夸視,以為戲樂”,將原本位序嚴格,儀典赫然的周代“講武之禮”改造成為以“角”為特征的競技表演活動。
角力、角抵之“角”何義?古“角”字本義為獸角,引申為身體抵觸。三國魏張揖《廣雅》:“角、抵,觸也”。王念孫《廣雅疏證》:“角、觸古音相近。獸角所以抵觸,故謂之角。凡言角者,皆有觸義”。是以知角、抵實為一詞,引申為比試、校試。《廣雅》:“角,試也”。高誘注《呂氏春秋·孟冬》:“角尤試也。”王力《同源字典》以為“角”“較”同源,古音皆為見母,韻部同在屋部,故雙聲旁轉。按引《呂氏春秋·孟冬》“肆射御角力”注“角猶試也”:“角,較也,竟也”??芍胖橇x,即今之比試、比賽、競技。由此推之,“角射”就是射箭比賽,其形式應類于周代射禮?!敖怯笔邱R車比賽。著名的“田忌賽馬”故事即生動反映了戰(zhàn)國時“角御”的場景;而“角力”,則是兩人之間的力量比試。
秦二世時為何將戰(zhàn)國娛樂化的“講武之禮”改造為角抵?《史記·李斯列傳》及東漢應劭文穎注都認為,秦二世是為了滿足其“淫樂”之需而在甘泉宮“方作觳抵優(yōu)俳之觀”。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兵考》則認為:“秦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縣兵器聚之咸陽,銷為鐘鐻,講武之禮,罷為角抵”。這是從另一角度來解釋秦角抵的產生,即秦統(tǒng)一六國后因天下罷兵而將具有軍訓性質的“講武之禮”演變?yōu)閵蕵繁硌莼慕堑?。案應以《史紀》及應劭文穎注為是?!爸v武之禮”兩周時原本具有軍訓和禮教性質,在戰(zhàn)國時期漸變?yōu)閷m廷貴族間的“戲樂”,其內容包括“角力”“角射”“角御”等。這些活動是在戶外場地和大規(guī)模田獵時進行的。而秦二世為了要在甘泉宮中“淫樂”,摒棄了戶外進行的“角射”與“角御”,而將可在室內進行的“角力”改造成為角抵。
角抵與角力的區(qū)別是什么?根據前引《史記·李斯傳》東漢應劭注,周代的“角力”是軍訓禮教性質的“四時講武”的項目之一。戰(zhàn)國時的“角力”則是諸侯貴族間“用相夸視”的“戲樂”活動之一。從《史紀》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所記載的田忌賽馬(角御)情形推測,戰(zhàn)國“角力”應與“角御”“角射”一樣,是一種參與性的競技活動。而秦角抵則只是秦宮中供觀賞的競技表演活動。因此,先秦角力與秦角抵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貴族間的“以為戲樂,用相夸視”的參與性競技活動,后者則是職業(yè)運動者間進行的觀賞性競技表演活動。前者是與“角射”“角卸”一起進行的戶外競技運動,后者則是單獨在室內進行的競技表演活動。而K9901那些身材健碩的陶俑,正是秦宮中以角抵表演為職業(yè)性的力士群體。
秦角抵至西漢時進一步演變?yōu)閮热莞迂S富的“角抵戲”。班固《漢書·武帝本紀》:“(元封)三年(前108年)春,作角抵戲,三百里內皆來觀”。文穎注:“秦名此樂為角抵,兩兩相當,角力,角伎藝射御。蓋雜技樂也。巴俞戲、魚龍曼延之屬也”?!鞍陀釕颉背鲎晕髂系貐^(qū)古巴人的“巴俞舞”,漢時演變成為一種剛猛的舞蹈表演。魚龍曼延(漫衍)是從西域傳入的大型動物幻術表演,山東、河南、陜西、四川等地出土的漢畫像石磚多見其圖像。從中可以看出,“角抵戲”與“角抵”雖一字之差,但內容與形式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秦角抵原本是以力量比試為特征的競技表演活動,但西漢時增加了“巴俞戲”“魚龍曼延”等表演節(jié)目,成為所謂“雜技樂”一類表演活動,其競技性逐漸為娛樂表演性所取代。同時,漢之“角抵戲”也不再像秦角抵一樣僅是宮廷專用,而是前引《漢書·武帝本紀》所說“三百里內皆來觀”的廣場公眾性觀賞活動。
秦角抵演變?yōu)槲鳚h“角抵戲”的主要原因是漢武時期隨著西域通道“鑿空”,西亞諸國乃至羅馬的雜技表演活動源源不斷傳入中原。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是時上(漢武帝)方數巡狩海上,乃悉從外國客,大都多人則過之,散財帛以賞賜,奪取具以饒給之,以覽示漢富厚焉。于是大觳抵,以奇戲諸怪物多聚觀焉……而觳抵奇戲歲增變,甚盛益興自此始”。正是漢武帝時開通的亞歐大陸間廣泛的文化和經濟交流,使“兩兩相當”進行競力表演的秦角抵演變發(fā)展成為“奇戲諸怪物多聚觀”的漢“角抵奇戲”,成為融合中西、雜揉各種雜技、戲劇、幻術和體育表演的綜合性活動。
下面再來看秦角抵、西漢“角抵戲”與“百戲”的關系?!鞍賾颉敝Q出現(xiàn)于東漢。其始見于范曄《后漢書·孝安帝紀》:“乙酉,罷魚龍曼延百戲”。從漢武時期至東漢,由于西域諸國及羅馬的各種表演藝術大量傳入中國,源于秦角抵的“角抵戲”之稱顯然已不足以表達概括如此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故出現(xiàn)了更準確更具涵蓋性的詞匯“百戲”。這些“百戲”包括不少類似體育表演的活動,如跳丸、擲劍、馬戲、迭案、倒立、履索、緣竿、戴竿、戲車、舞輪、轉石、沖狹、燕濯等。東漢百戲名目不僅在張衡《西京賦》等文獻中有較詳細記敘,而且山東、河南、陜西、江蘇、四川等地出土的漢畫像石磚圖像多見?!鞍賾颉币环Q的出現(xiàn),也反映出秦角抵被更加豐富的表演活動所取代。目前國內各地出土的數量巨大內容豐富的東漢畫像石磚材料中力士摔跤舉鼎圖像十分罕見。由此亦可見秦角抵已然淹沒在“百戲”之中而不顯。
綜上所述,角抵產生于秦二世時,是秦宮中的一種觀賞性競技表演活動。西漢時秦角抵融合西域諸國雜技幻術演變成為內容豐富駁雜的角抵戲。至東漢時秦角抵淹沒于百戲之中難見蹤影。從發(fā)展脈絡而言,秦角抵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其上承先秦角力,下啟兩漢角抵戲與百戲,在中國古代體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
如上所述,K9901俑應是角抵俑而非百戲俑。那么秦角抵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綜合文獻典籍和K9901出土文物分析,秦角抵與戰(zhàn)國時期的“角力”一樣,應并非指某一個運動項目,而是一類以力量比試為特征的競技活動的總稱。而摔跤與“扛鼎”是秦角抵兩個主要項目。下面先對秦時摔跤進行分析。
摔跤是人類最原始的游戲之一。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發(fā)展,摔跤由原始游戲向競技、儀式及表演化方向發(fā)展,在世界各地各民族展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古巴比倫與古埃及五千年前的壁畫上就有摔跤圖案。著名的古希臘荷馬史詩曾生動描繪了特洛伊戰(zhàn)爭時期(前1193-1183)喪禮儀式中舉行摔跤比賽場景。公元前771年首屆古希臘奧運會將摔跤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此后摔跤運動在歐美各國傳承不衰,1896年成為首屆現(xiàn)代奧運會項目。
中國古代摔跤歷史悠久,各時期的名稱不一。與現(xiàn)代體育將競力性運動統(tǒng)歸于“重競技”項目一樣,先秦角力和秦角抵也是一類競力性運動的總稱,其具體項目主要包括摔跤與舉重等(從先秦及漢史料看,角抵還包括“斗獸”即力士與獅虎熊牛等大型野獸搏斗的表演活動)?,F(xiàn)代重競技項目的特點之一,是為了比賽公平要按運動者的體重而分為不同的級別參賽。古代摔跤有沒有按體重分級參賽,文獻典籍沒有記載。但從“田忌賽馬”的記載來看,戰(zhàn)國時的競技比賽已有較完善的分級制度,故不能排除戰(zhàn)國角力和秦角抵已經有分級比賽制度。
K9901俑的職業(yè)是什么?這些陶俑以真人為模特塑造,或身形高大,體格健碩,如3、5號俑;或身材均稱,靈活巧捷,如修復后的1、2、4、6號俑。他們最顯著的特征是上身和腿腳赤裸,身著短裙。秦宮中什么樣的職業(yè)群體會是這樣的穿著呢?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縣鳳凰山秦墓中出土了一把木篦,上有摔跤漆畫圖像(圖4),圖案中共3名男子,均赤裸上身,下著短裙,腰系長帶,與K9901俑穿著完全相同。木篦左邊兩人相向而撲,互扭抱摔,動作果決勇猛,場面緊張激烈,生動地再現(xiàn)了秦角抵摔跤比賽的場面。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木篦上摔跤者穿著打扮與K9901陶俑完全一樣,證明是秦宮中的職業(yè)摔跤手。無獨有偶,徐州博物館藏銅山洪樓西漢墓出土《七力士》畫像石有七位正在角力競技的力士,他們也是腿腳赤裸,下身著短裙(圖5)。這說明,上身腿腳赤裸身著短裙是秦漢“角抵士”“力士”的獨特穿著和形象,K9901俑的真實身份正是這樣的職業(yè)角抵者。
圖4 湖北江陵縣鳳凰山秦墓中出土摔跤漆木篦
Figure 4. A Wooden Double-edged Fine-toothed Comb with Wrestling Lacquer Pattern Unearthed from Qin Tomb in Fenghuang Mountain, Jiangling County, Hubei Province
圖5 徐州博物館藏銅山洪樓西漢墓出土《七力士》畫像石
Figure 5. Portrayal Stone Named Seven Man of Unusual Strength Unearthed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omb in Tong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Collected by Xuzhou Museum
秦角抵是如何進行摔跤比賽的?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木篦角抵圖除了2名摔跤者外,木篦中右邊站立男子尤其值得關注。這名男子和摔跤者一樣身著短裙,直身站立,雙手平指,正全神關注另2人比賽。從畫面中3人關系推斷,此人應是比賽的裁判,正在對比賽進行裁決。從體育史角度來看,裁判制度的出現(xiàn)是競技運動發(fā)展的重大事件,是區(qū)分自發(fā)性游戲與制度性競技的重要標志。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木篦角抵圖中裁判的出現(xiàn)表明,秦角抵已發(fā)展為古希臘競技那樣的制度化競技運動。證之以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館藏西漢《技擊表演》畫像石,上有2人衣著華麗手持環(huán)手刀相互搏擊,左邊1人手持盤似是給勝方獎品,右邊1人揚手作裁決狀(圖6)。此可證秦漢角抵已經發(fā)展為較為成熟的競技比賽。
圖6 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藏西漢《技擊表演》畫像石
Figure 6.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ighting Skills Show” Stone Collected by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Museum
秦漢角抵設立專職裁判說明當時中原競技體育發(fā)展水平遠遠高于周邊草原游牧民族。1955年陜西長安縣客省莊K140號秦墓出土一透雕摔跤銅牌(圖7),上有二人二馬,二人上身赤裸,下身著褲,散發(fā)披肩,相互抱腰摟腿,弓身發(fā)力。按此銅牌雖出土于秦墓,但器形圖像類北方鄂爾多斯青銅器。圖中人物卷發(fā)披散類似胡人。摔跤是草原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秦與西北草原民族有長期交往攻戰(zhàn)歷史。這一銅牌是秦與西北草原民族體育交往的見證。值得注意的是,與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木篦角抵圖相比,此摔跤銅牌并無裁判出現(xiàn)。這表明圖中的摔跤者是在進行一場即興的摔跤活動而非正式的比賽。
圖7 陜西長安縣客省莊秦墓出土透雕摔跤銅牌
Figure 7. The Bronze Medal of Wrestling Unearthed from Qin Tomb in Changan County, Shanxi Province
秦漢角抵表演場景是怎樣的?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收藏有西漢角抵樂伎俑一套(圖8),共7人,其中兩位男子上身赤裸,下著寬大長褲,身材高大,容貌獰厲、形態(tài)兇猛,雙手高揚,隨樂相向而舞,應是摔跤前的儀式活動,旁邊5人身材較小,正演奏古琴排簫陶塤等樂器。這套西漢角抵俑距秦不遠,可證秦角抵似是有音樂伴奏的儀式化活動。
K9901俑的身份是什么?是類似古羅馬角斗士的奴隸?是執(zhí)行摔跤表演任務的軍士?還是身份地位低下的俳優(yōu)?司馬遷《史記·秦本紀》:“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任鄙、烏獲、孟說等因力大善搏而“皆至大官”,說明他們的身份既非古羅馬角斗士那樣的戰(zhàn)俘奴隸,也非地位低下的“徘優(yōu)”之屬,而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士”。先秦社會等級分為士農工商。士包括文士與武士,他們以一技之長或奔走于列國之間成為官員謀士,或依附于權貴之家作為門人客卿。戰(zhàn)國時期各國國君貴族為招攬人才競相養(yǎng)士,其中包括以武勇見長的武士、劍士、力士、死士等。上面提到的任鄙、烏獲、孟說等都是秦武王為太子時所養(yǎng)之著名力士。秦二世在甘泉宮“方作觳抵優(yōu)俳之觀”,使“力士”的身份地位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不再是具有獨立人格和一定社會地位的“士”,而是與宮廷中“優(yōu)俳”并列的職業(yè)表演者。他們因力大善搏被選入豢養(yǎng)于秦宮之中,平昔進行系統(tǒng)而嚴格的摔跤舉鼎訓練,以備秦二世酒宴時召喚入宮表演助興。
圖8 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藏西漢角抵伎樂群俑
Figure 8. Western Han Dynasty Jiao-Di Figure Collected by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Museum
秦宮角抵表演團隊共多少人?K9901出土穿著相同陶俑共11件,似可證明這一團隊共11人。無獨有偶,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鄉(xiāng)牛羊村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座宮殿遺址。經研究辨識,考證為秦咸陽宮三號宮殿遺址。據考古報告,該遺址為一廊二殿,廊的方位為南北向,長32.4 m,寬5 m,共計9間。第5間墻面上發(fā)現(xiàn)有圖,畫面已殘,但還能看出11人,均身著寬袍大袖,胸部有一方框,中空。袖的顏色分別為深褐色、粉紅色、黑色、白色和綠色。這些人物有的側身,有的面向觀眾,有的背向觀眾,中間的6人好像戴獸面具。此畫下方還有兩長桿傾斜向上形成三角形,右邊上有1人正在向下走。這些圖像未見正式發(fā)表。據《秦都咸陽第三號宮殿建筑遺址發(fā)掘簡報》稱,考古人員根據其形態(tài)動作,判斷這是一幅角抵圖,圖中人物均為角抵士(劉慶柱,1980)。有趣的是,此壁畫上人數與K9901陪葬坑出土陶俑人數完全一樣,也是11人!這是否意味著這是同一個角抵士團隊?只是三號宮壁畫中11位力士尚未脫衣,似正要下場比賽,而K9901陪葬坑出土陶俑則正處于比賽狀態(tài)。顯然,角抵是秦宮重要表演項目,故K9901角抵俑和三號宮角抵壁畫得以陪葬地下侍奉秦始皇。
秦漢角抵相承有何發(fā)展?前引江蘇徐州銅山洪樓村西漢墓出土《七力士》畫像石再現(xiàn)了西漢時一場驚心動魄的“錦標賽”,圖中2人抱著鹿和酒作為獎品,另5位力士則分別展示舞刀、舉鼎、搏虎、拔樹、扛牛等技藝,場面緊張而激烈。這些力士均上身穿袍,下著短裙,穿著與K9901俑相似。這表明,至少西漢時角抵已包括諸多以力量比試為特征的競技表演項目。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館藏之西漢《技擊表演》畫像石上有三組人物,其中兩組人物身穿華麗羽服,頭戴翅帽,手持環(huán)首刀、長矛、勾鑲等兵器進行“兩兩相當”的技擊表演,表明西漢角抵還包括了武藝表演內容(圖6)。
K9901除出土11件角抵俑外,同坑還出土銅鼎一件(圖9)??脊艌蟾娣治稣J為該鼎為秦末之亂被守陵人藏于該坑。而筆者認為,此鼎必與11件角抵俑有直接關系。它應是先秦史料提到的“扛鼎之士”所舉之鼎,是秦宮角抵士“扛鼎”比賽所用之鼎。從體育史角度看,這不僅是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先秦“扛鼎”之鼎,而且也是迄今為止可以確定的中國最早的古代體育專用器材。另外,此鼎出現(xiàn)在K9901還證明,秦角抵與先秦角力一樣,是包括摔跤與扛鼎等項目在內的力量性競技比賽的總稱。
圖9 秦始皇陵K9901出土銅鼎
Figure 9. Bronze Tripod from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根據考古發(fā)掘報告,K9901出土銅鼎通高59.5 cm,重212 kg??脊殴ぷ髡吒鶕摱Φ谋馇蛐涡沃萍胺笨d而清新的交錯蟠螭等特征,分析此鼎應是戰(zhàn)國中期作品,其風格與同期三晉及周鼎比較接近,因而推測可能是秦攻滅三晉和周時擄掠的戰(zhàn)利品。發(fā)掘報告指出,K9901出土的銅鼎氣勢磅礴恢宏,造型精美厚重,紋飾構圖飽滿,線條流暢纖細,當為國之宗廟重器。這是目前在秦陵發(fā)現(xiàn)的體積、重量最大的一件銅器,也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鼎(段清波 等,2001)。
此鼎為何出現(xiàn)在K9901陪葬坑?這一問題使發(fā)掘者十分困惑。他們根據《荀子·禮論》及《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等資料,認為先秦貴族等級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用鼎制度十分嚴格,不可能是原置放K9901的物件。發(fā)掘者順此思路推論:這件銅鼎可能是秦末戰(zhàn)亂期間,守陵人為避免銅鼎遺失而特意從寢殿搬運并埋藏在這里的(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等,2000)。
但該銅鼎真的是守陵人因戰(zhàn)亂藏于K9901嗎?筆者認為決非如此。銅鼎置放于K9901必有重大原因。它與同坑11件角抵俑必有密切而直接關系,并透露出先秦至漢代角抵運動的諸多信息。
第一,雖然兩周春秋時期貴族用鼎制度十分嚴格,但據《左傳·宣公三年》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曾發(fā)生楚莊王“問鼎”事件,周鼎之神圣威儀已然動搖。戰(zhàn)國中后期尤其至秦帝國時,包括用鼎制度在內的周代禮制早已蕩然無存。鼎這一原本象征王權的禮器在戰(zhàn)國時已夫去原有的神圣意義。秦武王時的任鄙、烏獲、孟說等“力士”已將舉鼎作為其眩技較力的專用器械。因此,K9901之鼎與兩周用鼎制度無關。
第二,先秦墓葬出土銅鼎一般成套,并伴隨大量其他青銅禮器。類似K9901單獨出土1件銅鼎的秦漢墓葬可謂絕無僅有。因此,這只銅鼎如果是秦宮作為祭祀所用的禮器,不太可能單獨置于K9901陪葬坑。再考慮到整個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僅K9901出土了1件鼎,因此只有將此鼎與11件角抵俑聯(lián)系起來考查才能合理解釋其功用與放置原因??脊艌蟾嫠^守陵人避禍藏鼎說亦不合邏輯,如秦末亂世之際守陵人真要藏匿重要禮器,理應先搬運埋藏較輕的青銅禮器(如尊卣斝罍簋壺觚之類),而不可能只去搬動1件最重的銅鼎,況且要搬動也不可能只有1件。
第三,角抵之稱雖出現(xiàn)于秦二世時,但戰(zhàn)國時期“扛鼎”“舉鼎”卻是風行于各國的競技活動。《吳子·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將,必有能者”(歐陽軾,1991)。說明“扛鼎”是戰(zhàn)國時期優(yōu)秀士兵的體能與力量指標。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載秦武王“有力好戲……王與孟說舉鼎,絕臏”,說明舉鼎是秦宮中流行的競技活動;《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表明“扛鼎”“舉鼎”是當時孔武有力的象征與標志。K9901僅修復了6件陶俑,其中5號俑體型威猛,臂膊粗壯,背闊腰圓,肚腹鼓隆,雙手絞一帶狀物,與文獻典籍中所說“扛鼎之士”形象十分吻合。
第四,秦二世為什么要在甘泉宮中“始作角抵”,讓力士表演舉鼎?這一方面固然是為了滿足秦二世自己“淫樂”之需,但另方面,舉鼎亦有炫耀力量震懾心理的作用。我們可以想象,在甘泉宮舉行的盛大宴會上,當K9901坑5號俑那樣偉岸雄壯的秦力士出現(xiàn)在各方使節(jié)來賓面前,奮力舉起常人難以撼動的大鼎時,其場面是何等刺激而震撼!舉鼎之士不僅顯示了自身天神般的神力,更向使節(jié)來賓們炫耀展示了秦帝國不可一世的威力與霸氣。據考古報告,K9901銅鼎出土于陪葬坑棚木層之上,高于陶俑置放地點。這可能就是因銅鼎在人們心目中仍是神圣之物,故在K9901被放置于一個高于地面的臺基之上。
第五,據考古報告,K9901銅鼎重212 kg。這一重量是人力能夠舉起的嗎?這是判斷銅鼎用途的一個關鍵性依據。對此我們可以參照現(xiàn)代舉重運動記錄。目前奧運會男子舉重最高紀錄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伊朗選手侯賽因·拉扎扎德創(chuàng)造的。他以抓舉210 kg、挺舉262.5 kg、總成績472.5 kg奪得金牌,并同時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舉重最高紀錄。目前世界舉重最高紀錄是2015年11月29日美國休斯敦世界舉重錦標賽上俄羅斯舉重運動員洛夫切夫創(chuàng)造的。他以挺舉264 kg打破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紀錄,并獲得男子105 kg以上級金牌。據此至少在理論上,212 kg重的銅鼎是人力可以舉起來的。由此我們根據現(xiàn)代舉重運動紀錄還可以推斷,首先,能夠舉起K9901銅鼎的一定是體重105 kg以上的重量級力士。其次,力士舉起這件大鼎不僅需要自身驚人的力量,還必須掌握類似現(xiàn)代舉重運動的挺舉技術。再次,舉鼎力士必須受過長期而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與舉鼎訓練。否則不但不能舉起大鼎,還可能出現(xiàn)類似秦武王的傷亡事故。
第六,K9901角抵士是如何“扛鼎”“舉鼎”的?《史記·項羽本紀》集解韋昭注“力能扛鼎”:“扛,舉也”。說明“扛”“舉”本義相同,“扛鼎”就是“舉鼎”。但角抵者是雙手舉鼎過頭嗎?徐州銅山洪樓西漢墓出土《七力士》畫像石有一上身穿袍下身著裙與K9901俑類似的力士正奮力舉鼎過頭,可證秦角抵“扛鼎”必是雙手舉鼎過頭才算完成動作。應該指出的是,K9901出土3號俑右手上舉,左手下垂,發(fā)掘簡報認為可能是在舉鼎,此說不確。力士單手舉起大鼎是不可能的,且3號俑的身體姿態(tài)和手臂動作亦不類舉鼎。K9901銅鼎重達212 kg,不要說單手,就是雙手舉鼎也必須是天資過人且訓練有素的重量級選手才能完成。
第七,既然我們認定K9901銅鼎是“扛鼎”“舉鼎”之鼎,那么就可能會有人提出,古人為什么一定要用鼎作為舉重器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推論:一是鼎在戰(zhàn)國秦漢時代是現(xiàn)成的重器,容易獲得,如K9901銅鼎據考古人員考證認為可能是秦軍攻占三晉或周時劫掠之戰(zhàn)利品。二是周鼎的制作大小重量是有定制標準的,這無意給“扛鼎”“舉鼎”提供了現(xiàn)成的器材重量標準。三是鼎有兩耳相對便于抓舉,在古代沒有杠鈴等專用舉重器材情況下,沒有比鼎更合適的舉重器材。四是鼎在兩周春秋是王權的象征,至戰(zhàn)國時仍在人們心理中被視為神物。秦力士能當眾將一般人難以撼動的青銅大鼎高高舉起,無疑有著英雄神話般的象征意義,對來到秦宮朝拜的各方賓客會產生強大的心理刺激和震懾作用。
第八,K9901銅鼎與角抵俑同坑出土說明什么?在先秦文獻典籍史料上,“角力”與“角抵”具體是什么運動語焉不詳。但接合目前所見考古材料則大至可窺其端倪。前引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木篦摔跤者服飾與K9901俑相同,可證明秦角抵包括摔跤。而K9901同坑出土舉鼎所用之鼎,則說明秦角抵至少包括摔跤與舉鼎兩個項目。綜合來看,先秦所謂“角力”和秦角抵都不是確定指某一項運動,而是一類以“力士”為主角,以顯示超人力量為特征的運動項目的總稱,這有點類似現(xiàn)代將舉重、摔跤、柔道、拳擊等項目歸于“重競技”一樣。徐州銅山洪樓西漢墓出土《七力士》畫像石中的力士與K9901角抵俑及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木篦摔跤者穿著扮相幾乎一樣,都是腿腳赤裸,腰著短裙,顯示這是職業(yè)角抵者的特有形象。但其競技項目包括了舞刀、舉鼎、搏虎、拔樹、扛牛等(江蘇省文物局,2009)。山東、河南、江蘇等地出土漢畫像石多有力士斗牛、斗熊、搏虎等斗獸畫面。這似可說明秦漢角抵是包括古代摔跤、舉重、斗獸一類競力型運動的總稱。
K9901出土11件陶俑應稱為角抵俑,而非原發(fā)掘報告所稱“百戲俑”。同理,K9901應稱為“角抵俑陪葬坑”而非“百戲俑陪葬坑”。同坑出土之銅鼎是秦宮角抵士“扛鼎”“舉鼎”即舉重表演所用器械。K9901角抵俑與銅鼎同坑出土,說明秦角抵至少包括了摔跤與舉重(扛鼎、舉鼎)兩大力量性項目。“角抵”創(chuàng)于秦二世,其上承“用相夸視,以為戲樂”的戰(zhàn)國“講武之禮”,下開西漢之“角抵戲”及東漢之“百戲”之先。秦始皇陵K9901坑出土之角抵俑和銅鼎是研究秦角抵以及中國古代摔跤史、舉重史的重要見證物與文物資料。
段清波,郭寶發(fā),張穎嵐,等,2001.秦始皇陵園K9901試掘簡報[J]. 考古,(1):59-73.
國家體委體育文史委員會,1990.中國古代體育史[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江蘇省文物局,2009.徐州漢畫像藝術博物館文物展覽[EB/OL]. http:// hhxs.xz.gov.cn/hhxs/.
劉慶柱,1980.秦都咸陽第三號宮殿建筑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34-41.
歐陽軾,1991.武經七書:中國古代兵法經典[M].???三環(huán)出版社.
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16.陜西省志·文物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2000.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M].北京:科學出版社.
王先謙,1988.荀子集解·正論十八[M].北京:中華書局:165.
袁仲一,2002.秦始皇帝陵園考古與發(fā)現(xiàn)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張廣達,1986.唐代的中外文化匯聚和晚清的中西文化沖突[J].中國社會科學,(3):37-51.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Jiao-Di Opera Figure and Bronze Tripod from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the Evolution of Jiao-Di and Chinese Acrobatic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Qin/Han Dynasty
HAO Qin1*,ZHANG Jichen2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and sports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Jiao-Di Opera Figure and Bronze Tripod from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Funerary Pit No. K9901). There are 11 pottery figurines in this pit should belong to Jiao-Di figures. They do not belong to Chinese acrobatics figures. There is a bronze tripod from this pit. The bronze tripod should be a tripod, which used in Qin dynasty’s Jiao-Di activity.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origin, activity form of Jiao-Dai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o Dai and China acrobatics are sorted out.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Jiao-Di figure and bronze tripod from K9901 pit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 in sports history, wresting history and lifting weights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2018-05-09;
2019-05-2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15ZDB145)
郝勤(195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史與文化傳播, E-mail: 1193562224@qq.com。
G812.9
A
1000-677X(2019)06-0028-08
10.16469/j.css.2019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