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玲
[摘? ?要]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古代散文單元收錄了許多不同時期的名篇佳作,值得學生學習欣賞。但是,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文章重點論述了若要改變其嚴峻現(xiàn)狀,完成有效的古代散文教學,就需要教師把握教材與教學的聯(lián)系,在尊重古代散文選文編排特點的基礎上,探求五個不同類型的古代散文單元的教學思路,逐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綜合能力。
[關鍵詞]古代散文;單元特點;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16-0004-02
古代散文單元的選文編排較為合理,古代記敘散文、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古代議論性散文、古代人物傳記、古代抒情散文等依次編排在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五冊必修教材當中,每個古代散文單元都有鮮明的主題特色。這樣編排既注重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又尊重了文言文的發(fā)展歷程,五個古代散文單元環(huán)環(huán)相扣,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下面筆者將針對必修教材的五個古代散文單元,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一、古代記敘散文單元——提要鉤玄,理清敘事脈絡
必修1中的第二單元是古代記敘散文單元。本單元收錄了三篇古代敘事性的歷史散文:先秦時期的《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和西漢司馬遷所作的《鴻門宴》。
本單元的教學,“理清文章的敘事脈絡”是關鍵。因為這三篇文言文主要記敘的是古代著名的政治斗爭事件,敘事性強,只有把握好文中所敘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主要人物等,才能理清事件發(fā)展的脈絡。韓愈在《進學解》中提到:“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鉤其玄?!痹陂喿x敘事性古代散文時,使用“提要鉤玄”的閱讀方法有助于抓住關鍵詞句,更好地理清文章的敘事脈絡。在敘事性歷史散文中,作者描寫人物活動的主要意圖是為了突出事件,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為例,可以把“佚之狐言于鄭伯”“鄭伯勸服燭之武”“燭之武退秦師”“子犯請晉侯擊之”四段君臣晤對并列,作為《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重點,還可以引導學生抓住“辭”“許”“夜縋而出”“見秦伯”等詞,分析燭之武的一系列動作,進而理清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
學生通過“提要鉤玄”,不僅可以抓住關鍵詞句,把復雜的情節(jié)簡單化,還可以體會到不同歷史時期敘事名篇的敘事藝術,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發(fā)展記敘文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讓學生借鑒和學習古代的敘事手法,培養(yǎng)學生清晰的敘事邏輯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單元——知人論世,體會思想情感
必修2中的第三單元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單元,收錄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蘇軾的《赤壁賦》、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三篇古代散文?!短m亭集序》描繪了蘭亭清凈幽深的景致,不僅表達了王羲之和友人集會的樂趣,同時也抒發(fā)了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感嘆;《赤壁賦》中蘇軾描繪了泛舟游于赤壁的所見所感,將景、情、理三者巧妙結合,在變與不變的思辨中,超脫自我的心靈困境;《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辭職歸家后,以追憶的形式寫下的游記,它因事見理,夾敘夾議,道出了“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險遠”的至理名言。
這三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游覽時的所見所感,作者將個人的情感與志趣融入客觀的景物描寫中,就像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所言:“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矣。”這些飽滿的情感體驗與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本單元的教學側重點是教會學生“知人論世”,從而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不同時期的山水游記散文有不同的特點,“我國古代游記散文大致經過了魏晉誕生期、唐代成熟期、宋代高峰期、元明復興期和清代衰變期,教學中要根據山水游記散文各時期的不同特點進行品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迭,社會黑暗,很多文人學士厭惡仕途,逃避現(xiàn)實,志趣轉向廣闊的大自然,所以才有東晉的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釋然,蘭亭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熱鬧場景。而北宋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隨著文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更多的文人投入政治改革中,他們注重議論與說理,注重思辨精神。
本單元選編的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不是單純的觀光導游指南,它們所抒發(fā)的情感和表達的哲理與作者所處的時代及其個人經歷相關。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者的經歷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學常識,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體會到不同作品的獨特性,進而加深對作者思想的理解。
三、古代議論性散文單元——立論有道,培養(yǎng)嚴密的論證邏輯
必修3中的第三單元是古代議論性散文單元。先秦時期是一個言論相對自由的時代,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以儒家為首的各家學派都各立學說,所以諸子散文注重立論方法、論證邏輯的嚴密。本單元收錄的《寡人之于國也》《勸學》是先秦時期儒家的經典散文,這兩篇文章以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為喻,深入淺出,分別道出各國治亂興亡的規(guī)律與修身的重要性?!哆^秦論》與《師說》,分別是西漢賈誼、唐代韓愈這兩位政論家的重要著作,主要采用對比的論證方法來批判社會時弊,警醒世人。以韓愈的《師說》為例,韓愈通過三組對比,即“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為子擇師”與“己不從師”、“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的對比,來批判當時社會不重師道的錯誤態(tài)度與恥于從師的風氣。文章論證邏輯緊密周詳,情感飽滿強烈。
本單元的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鑒賞議論藝術的能力,如“單元導語”所言:“閱讀時要多琢磨文章立論的方法,注意其嚴密周詳的論證邏輯,以及由此產生的說服力量。同時還應當有點質疑問難的精神,大膽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從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議論能力?!备叨昙壍膶W生經過高一階段的歷練,褪去了初高中轉換時的彷徨與青澀,逐步適應了高中生活。即將步入成年階段的他們,理性思維更加成熟,對世界的認識更加深入。所以教師在教學必修3中的古代散文單元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立論能力及論證能力,結合“表達交流”的寫作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古人平實的論據、深入淺出的論證方法、情感飽滿的議論語氣,讓學生學會欣賞議論文,并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四、古代人物傳記單元——追慕先賢,學習敘事寫人的手法
必修4中的第四單元是古代人物傳記單元,這個單元所選的作品均為《史記》《漢書》等正史中的人物傳記。它們與敘事散文不同,它們敘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記人,通過描寫事件中的人物活動來刻畫人物的形象特征,展現(xiàn)古代先賢的優(yōu)秀品德與才干。
本單元的教學,主要讓學生鑒賞與學習敘事寫人的手法,正確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學習古代先賢的優(yōu)秀品質。如在“《〈蘇武傳〉教學簡案及評點》中,作者張宏峰把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都設計為“通過情節(jié)梳理 、細節(jié)描寫賞析、人物對比分析感受人物格性特征和人格魅力”。人物傳記是敘事、寫人的統(tǒng)一,但記敘事情發(fā)展的過程、人物的活動都是為了突出人物形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梳理情節(jié),把握作者所描寫的人物形象。
五、古代抒情散文單元——披文入情,品味文章的言真意切之美
必修5中的第二單元是古代抒情散文單元。劉勰曾在《文心雕龍·知音》里提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边@個文言文單元中的作品都有效結合了情感內容與語言形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把握言語與情感的關系,讓學生深入品味抒情散文的語言風格,體會其對情感表達產生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品味作品的語言及情感,很多教師都采用誦讀法這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因聲求義,通過不斷地誦讀來深入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以《陳情表》為例,《陳情表》是李密回絕晉武帝征召的一篇奏章,這篇奏章的言辭流露出臣子對帝王的恭敬。李密的祖母年邁,他不忍棄之不顧,所以從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層層推進,悉心說服武帝,避免作為蜀漢舊臣的他自矜名節(jié)、不與朝廷合作之嫌。教師在教學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可通過誦讀法,披文入情,引導學生品味文章恭敬謙卑、質樸感人的語言風格,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及其個人形象,才能明白“自古忠孝兩難全”的文化內涵。
總之,教師要根據每個古代散文單元的編排特點及意圖,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用教學實踐把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的特點落到實處,既要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追慕古代先賢的思想光輝,又要聯(lián)系每個學段的寫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 ?中國散文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 洪素娥.情景教學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3.
[3]? 李全才.談語文教學中誦讀法的作用[J].珠江教育論壇,2010(4):35-36.
[4]? 李媛媛. 品山水情意,悟作者性靈: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的教學策略[J].中學語文,2014(10):37-39.
[5]? 劉方方.幾種閱讀方式在文言文語感教學中的巧妙運用[J].文教資料,2006(27):100-101.
[6]? 劉倩.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選文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7]? 劉濤.應重視古代散文的教學:關于古代文學教學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60-62+78.
(責任編輯?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