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日本飛鳥白鳳半跏思惟像源流考①

2019-07-12 01:17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13
關鍵詞:百濟飛鳥菩薩

費 泳(南京藝術學院 美術學院,江蘇 南京210013)

在日本,飛鳥白鳳時代佛教造像的一個突出現象,就是其間涌現出許多半跏思惟像,這些造像大多已形成穩(wěn)定的樣式,并與朝鮮半島和中國的半跏思惟像一脈相承。飛鳥白鳳時期出現的諸多半跏思惟像,因缺乏像銘大多身份是不明確的,似唯有野中寺丙寅(666年)銘金銅半跏思惟像有銘文,證明該像為彌勒菩薩。在朝鮮半島,忠清北道中原鳳凰里摩崖刻有描繪彌勒上生、下生信仰的浮雕,其中的半跏思惟像可釋讀為彌勒上生在兜率天的菩薩形象(圖1),坐佛應是描述彌勒下生成佛的形象[1]。

中國半跏思惟像的發(fā)生時間,最早可追溯到3至4世紀長江流域佛飾銅鏡和魂瓶上的人物造型,如湖北鄂州五里墩出土的佛像夔鳳鏡[2]、湖南長沙出土的佛像夔鳳鏡[3]、浙江安吉梅溪出土的佛像夔鳳鏡(圖2)及安徽宣州向陽鄉(xiāng)出土的西晉魂瓶[4],這也是目前現存最早的一批半跏思惟像。但這些半跏思惟像的身份仍不能確定,在云岡第6窟出現了作半跏思惟的悉達多太子與愛馬作別的像例。除太子像外,半跏思惟像在中國與漢傳佛教文化圈內已形成了彌勒菩薩的系譜[5]。

圖1忠清北道中原鳳凰里摩崖半跏思惟像

圖2浙江安吉博物館藏銅鏡半跏思惟像

可以明確的是,中國出現交腳彌勒菩薩像應遲于半跏思惟像,如北涼石塔上七佛一菩薩中的交腳菩薩、云岡第17窟主尊、莫高窟第275窟主尊等,但交腳菩薩似未傳至朝鮮半島及日本。無論是半跏思惟像還是交腳菩薩像,最早均出自古印度,其中的半跏思惟像傳至中國后,被再傳至海東地區(qū)。彌勒造像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也見著文獻記載,《日本書紀》卷二十中有:敏達十三年(584)“秋九月,從百濟來鹿深臣有彌勒石像一軀”[6]。

現存飛鳥白鳳時期不同表現形式的半跏思惟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種造像在漢傳佛教文化圈內的傳播脈絡。

一、“三山冠”半跏思惟像

日本推古十一年(603)廣隆寺木質寶冠半跏思惟菩薩像(圖3),應是現存飛鳥時代較早的半跏思惟像作品,松原三郎以這尊半跏像的材質為朝鮮松,結合此像的容貌風格,推測其為百濟作品②松原三郎《飛鳥白鳳佛源流考》(二),《國華》932號(1971年)。另有觀點認為,傳說廣隆寺寶冠半跏思惟像和寶髻半跏思惟像都可能是新羅送來的,時新羅也在熱心引進南朝陳、隋唐佛教文化。參見吉村憐《試論飛鳥白鳳雕刻史》,《佛教藝術》227號(1996年)。。與之相似者,還有長崎二十六圣人紀念館藏傳為百濟約7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③該像被認為是半島三國時代百濟作品。參見《百濟·新羅の金銅仏》,大和文華館1982年,圖版8。八尋和泉《日本二十六圣人紀念館の銅造半跏思惟像につぃて》,《半跏思惟像の研究》,吉川弘文館1985年,第275-303頁。。

這類半跏思惟像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均無垂發(fā)和寶繒,且都戴有三面呈弧形凸起的三山低寶冠,上身裸,下身著裙,部分造像佩戴項飾、臂釧。菩薩造型線條洗練,結構簡潔賦有骨感。此菩薩寶冠與三面冠的根本差異體現在其寶冠有冠頂,而三面冠無冠頂,只有冠的正面和兩個側面,所以通常會露出未被罩住的頭頂或發(fā)髻。

三山冠半跏思惟像在朝鮮半島三國時期亦不少見,如韓國私人(金東鉉)藏平壤平川里出土約6世紀后半葉高句麗金銅半跏思惟像①田村圓澄《半跏思惟像の諸問題》,《半跏思惟像の研究》,吉川弘文館1985年,第26頁?!度龂鴷r代佛教彫刻》,國立中央博物館1990年,第27頁。(國寶第118號)、慶州南五陵附近廢寺址出土約7世紀上半葉百濟半跏思惟像②關野貞《朝鮮の建筑と藝術》,巖波書店1941年,第507頁。該像現藏國立中央博物館(原稱德壽宮美術館),因其露出的微笑被視為“百濟的微笑”,因而被當作百濟的作品,參見王衛(wèi)明《中國南朝佛教雕刻基本樣式論稿》,《研究紀要》創(chuàng)刊號(1990年),第85-116頁。此外,菊竹淳一、吉田宏志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第10卷,小學館1998年,圖91說明中亦認為該像為百濟作品。(國寶第83號)(圖4)、慶州城干洞出土約7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7]110等。

圖3日本推古十一年(603)廣隆寺半跏思惟像

圖4慶州南五陵附近出土新羅半跏思惟像

如果僅從發(fā)生時間和風格變化來看,廣隆寺這一類型半跏思惟像在海東地區(qū)的傳播軌跡,或可認為是以高句麗為早,后傳至百濟形成“百濟的微笑”,再傳至新羅和日本。

針對廣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在中國源流的認識,松原三郎的觀點值得關注:“原本中國石制半跏思惟像的遺品是很多的,但如果排除僅有的幾尊像③原文注中指松原三郎《中國仏教彫刻史研究》(增訂本)圖版108中a、d、e幾尊像。,就只剩下河北定縣派的東魏北齊時代的大理石像了。每尊像都上身裸露,雖然作為中國佛像來說不乏親切穩(wěn)重之感,但和廣隆寺像相比,兩者只有上身裸露這種形式上的相似,不得不承認它遲鈍笨重的風格和廣隆寺像的瀟灑洗練相比還是有本質區(qū)別的?!斎灰矐紤]到大量生產的類型化的石像和優(yōu)秀作品之間的區(qū)別,但最重要的是,東魏末期北齊初造像的特點是向外凸出的。……有趣的是,河北派石像中個別優(yōu)秀作品的傳播,即我在別的文章中論證過的武平元年(570)僧詳造白玉思惟像(圖5),并沒有這個派系造像普遍存在的卑俗感,能夠從軀體的穩(wěn)重及豐碩這一側面看出進步和成熟。此像接近北齊末期,將其看作是廣隆寺像和德壽宮美術館藏像的源頭,從年代上來說稍微晚了些,只能作為參考資料,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有和這兩尊像一脈相通之處。問題是像這樣具有特色的造像為什么會出自大量類型化的河北派半跏思惟像呢?關于這一點正如我在別的文章中所論述的那樣,大概是由于和江南造像制造樣式之間的緊密關系?!盵8]

圖5北齊武平元年僧詳造半跏思惟像

松原先生探尋廣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在中國的源流,首先以菩薩上身裸這一特征,將北朝定州白石造像納入比較,但定州造像的豐碩與廣隆寺木質思惟像的骨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最后松原將源流的視線轉向了南朝。

定州思惟像相較于廣隆寺三山冠思惟像,顯然存在肥與瘦的風格差異,且在一些造像因素的細節(jié)上也有鮮明的不同,如定州思惟像多表現有沿兩肩外展下垂的帔帛、蕨芽形垂發(fā)或寶繒,這均是廣隆寺思惟像所沒有的。

圖6北齊天保四年(553)道常造半跏思惟像

在中國現存的半跏思惟像中,很難見到不表現垂發(fā)或寶繒的像例,但造型簡潔洗練注重骨感刻劃的思惟像,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如上海博物館藏北齊天保四年(553)比丘道常造思惟太子石像(圖6)和青州龍興寺北齊思惟菩薩像[9]。這兩件作品與廣隆寺三山冠思惟像風格類同,其相似性不僅反映在裸上身這一特點上,更重要的是注重骨感的刻劃上,雖然二像雙肩仍殘存圓餅形的肩上寶飾[10]、寶繒和垂發(fā)。

這兩件作品中有一件明確出自青州龍興寺,是否意味著廣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的中國源流在青州地區(qū)?如果考慮到青州佛教造像源自南朝[11],那么松原三郎將廣隆寺思惟像風格的本源指向南朝,這一思路的合理性也就增加了。問題是南方吳地的半跏思惟像是否真的在西晉之后就消失了,這還有待更多考古實物來澄清。

二、雙髻與單髻半跏思惟像

日本推古二十九年(621),中宮寺雙髻半跏思惟像(圖7)與推古三十一年(623)廣隆寺單髻半跏思惟像(圖8),二像發(fā)生時間相近,且形體表現也類似,如寬厚的肩胸部及自然收縮的腰部塑造,使造像身材顯得勻稱寫實。特別是在肩和胸部被處理的較為厚實,與廣隆寺三山冠半跏思惟像扁平狀形成鮮明對比。町田甲一:“到了7世紀中葉,日本出現了一種新的佛像造型?!髡哚娪昧藗让嬗^察的方法,即觀察表現對象的側面,懂得了物體的深度(即第三次元的空間價值)和平面的水平線、垂直線一樣,都是有著相同比例的,這樣佛像的軀體漸呈圓形?!薄爸估L格的佛像只重視從正面觀察表現對象,完全不從側面來進行觀察。”[12]町田認為,釆用了從側面觀察方法的飛鳥造像包括:法隆寺寶庫百濟觀音、法輪寺的虛空藏菩薩像、法隆寺的四天王像及廣隆寺和中宮寺的半跏思惟像。中宮寺和廣隆寺半跏思惟像的相似性除上述重要特征外,還有諸如上身裸、無寶冠等。但兩者仍存有區(qū)別,主要反映在發(fā)髻形式不同,即一為雙髻,一為單髻。中宮寺一類的半跏思惟像兩肩有垂發(fā),而廣隆寺一類多無披肩垂發(fā)。

圖7 日本推古二十九年(621)中宮寺半跏思惟像

圖8日本推古三十一年(623)廣隆寺半跏思惟像

與中宮寺雙髻半跏思惟像相類的像例,在日本還見于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那智山經冢出土約白鳳時代金銅半跏思惟像。此外,菩薩作雙髻的立像在飛鳥時代也有出現,如奈良興福院金銅菩薩像。菩薩作雙髻,不僅在飛鳥時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以中宮寺雙髻半跏思惟像為代表,在當時已呈現較為穩(wěn)定的樣式在流行。作雙髻的半跏思惟像在半島三國時期的造像中,較早見于韓國國立扶余博物館藏約6世紀鄭智遠銘造像的脅侍菩薩。

中國束雙髻的半跏思惟像,以南方吳地發(fā)生時間為早,在日本古墳出土3至4世紀出自吳地工匠之手的畫文帶佛獸鏡上有所體現[13]。菩薩作雙髻在南朝造像中仍在延續(xù),如成都商業(yè)街齊建武二年(495),釋法明造像中的脅侍菩薩、南京德基廣場出土金銅背屏式造像中的脅侍菩薩[14]。北朝出現菩薩作雙髻主要見于青州和麥積山等地。僅就菩薩作雙髻這一造像因素來看,應是由南朝建康和北方青州傳布至海東地區(qū)。因此,毛利久認為中宮寺菩薩像和法隆寺百濟觀音像為南朝系作品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15]。

廣隆寺單髻半跏思惟像亦無垂發(fā)及寶冠,頭部發(fā)髻高聳,裸露的上身飾臂釧和貼體帔帛。不戴寶冠的單髻半跏思惟像,還見于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約7世紀的金銅造像[7]114,該作品顯示,7世紀初的海東地區(qū),應該存在類似廣隆寺半跏像這么一種菩薩造像樣式。此外,大阪大圣勝軍寺白鳳時代的金銅菩薩思惟像也未飾寶冠,雖然此類風格與廣隆寺單髻半跏思惟像相去較遠,卻仍顯示有低緩的單髻。

海東地區(qū),半跏思惟菩薩不戴寶冠而作單髻在現存實物中較為罕見,而菩薩戴寶冠作單髻并不鮮見,不戴寶冠作單髻,即使在非思惟菩薩中也是不多見的。水野清一認為:“廣隆寺寶髻彌勒像,從其寶髻來看類似于白鳳時期的諸多菩薩像,因為高冠菩薩是沒有寶髻的,到了三面冠時期寶髻已經十分普及了。”[16]廣隆寺和中宮寺半跏思惟像呈現的單髻和雙髻及廣隆寺半跏菩薩的三山冠,應是日本飛鳥白鳳時代菩薩整體上由山形寶冠向三面冠轉變過程中涌現出的幾種冠髻表現形式。

朝鮮半島不戴寶冠作單髻的像例,如平南半原郡元五里寺址出土高句麗約6世紀泥制菩薩立像[7]12。日本如法輪寺飛鳥時代后期的傳虛空藏菩薩像[17]。

在中國,菩薩不戴寶冠束發(fā)髻,且無論是單髻或雙髻,均較早見于南方吳地,單髻如武昌蓮溪寺吳永安五年(262);校尉彭盧墓中銅飾片上的菩薩像[18],雙髻菩薩如三世紀前后吳地工匠所造的佛飾銅鏡,其中的立身脅侍身披帔帛,作雙髻。之后,菩薩束類似單髻的像例有藤井有鄰館藏十六國時期金銅菩薩立像[19]11、炳靈寺第169窟西秦建弘元年(420)菩薩立像等。南北朝時期也有束單髻的菩薩像例,青州地區(qū)由于一些菩薩發(fā)髻損毀嚴重,原應是單髻,如龍興寺址出土北魏永安二年(529)韓小華造彌勒像中的二脅侍菩薩及同址出土北魏脅侍菩薩[20]。此外,在河北定州城出土的一件約北魏晚期至東魏佛三尊造像中,兩身脅侍菩薩均束單髻[21]。海東地區(qū)菩薩作單髻或更應考慮其從南朝時由青州東傳的可能。

三、“三面冠”半跏思惟像

敷巾冠、圓筒形冠和三面冠這三種菩薩寶冠中,敷巾冠和圓筒形冠是在古印度貴霜時期就已出現,三面冠約在笈多時期才出現。這三類寶冠中,圓筒形冠和三面冠對漢傳佛教文化圈佛教造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似只有三面冠與半跏思惟像存在關聯(lián)。

三面冠,是卡戴于頭部正面和兩側面的寶冠,日本學者通常用以特指白鳳朝大量涌現的菩薩寶冠,由于三面冠中三個面的構成因素較為復雜,廣義上的三面冠有多種變化形式。

(一)窄肩細腰式

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即法隆寺獻納寶物第156號)(圖9)的年代認定,在日本學界觀點不一,主要有推古十四年(606)和天智五年(666)兩說①關于御物丙寅銘半跏思惟像的發(fā)生時間,認為是606年的學者有:小林剛(《御物金銅佛像》,1947年)、町田甲一(《關于鞍作部的出身與飛鳥時代止利式佛像的興亡》,1965年)、毛利久(《三國雕刻與飛鳥雕刻》,1978年)、吉村憐(《試論飛鳥白鳳雕刻史》,1996年)。認為是666年的有:藪田嘉一郎(《丙寅年高屋大夫造像記考釋》,1948年)、水野清一(《飛鳥白鳳佛的系譜》,1949年)、光晃(《關于大化前后的大夫》,1959年)、久野?。ā豆糯〗疸~佛》,1982年)。松原三郎在《四十八體佛》(1967年)一文中,認為該像發(fā)生在606年或666年均有可能,而在其隨后的文章《飛鳥白鳳佛和朝鮮三國時期的佛像》(1968年)及《飛鳥白鳳佛源流考》(一)(1971年)中趨同606年說。,其結論直接關系到對白鳳時代流行的三面冠菩薩在日本發(fā)生時間的認識,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對飛鳥時代造像樣式的解讀。

圖9 日本丙寅銘金銅半跏菩薩像

三面冠在日本的流行應是在白鳳時期。如果將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的年代定在推古十四年(606),那就意味著,三面冠在日本的發(fā)生時間將提前六十年,且飛鳥時期的造像樣式,在止利樣式之外又有新的增加。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的樣式在日本基本是孤例,特別是其窄肩和細腰等形體特征很難找到同類,將其視為飛鳥時代的造像,卻無法找到相關例證,問題是目前尚無將其排除在飛鳥造像之外的理由。

松原三郎在半島三國時期的作品中發(fā)現與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相似的作品,這就是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的一件約7世紀的金銅半跏思惟像(國寶第331號),該像從頭部遺留的插孔來看,原應配有三面冠[22],特別是這兩件作品在窄肩細腰上具有的相似性。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的樣式來自朝鮮半島已為許多學者接受,但對于半島的這件半跏像是出自新羅還是百濟,學術界觀點不一②該像出土地不詳,小林剛認為是古新羅作品(《御物金銅佛像》,1947年),水野清一也認為是古新羅作品(《飛鳥白鳳佛の系譜》,1949年),而松原三郎認為是百濟(《飛鳥白鳳佛源流考》(一),1971年)。。

進一步追溯來源,水野清一認為,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是以龍門樣式的造像為基礎發(fā)展而來[16]。松原三郎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在兼顧北朝因素的同時,強調了南朝的影響:“如果三國時代的該半跏思惟像參考中國北朝作為其樣式基準,大致是東魏初期的作品,制作年代約是公元570-580年左右。而且和上述插圖6的金銅像相同,與中國北朝佛像相通,纖細的身材和尖尖的瓜子臉,同時還能感受到北朝佛像中看不到的渾圓感和情緒性,這應該看做是和北朝造像完全不同的系譜,即南朝樣影響帶來的百濟特色?!盵23]文中的插圖6,即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的一軀半跏思惟金銅像(圖10),頭戴“一山冠”,松原認為是百濟作品,約六世紀末期百濟半跏思惟像盛行的產物。

圖10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半跏菩薩像

此外,三面冠在中國究竟形成于何時何地,仍需進一步明確,過去曾有觀點認為是入唐后才制造出來的,若如此,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定在606年就失去了來自中國方面影響的依據。小林剛認為,這種三面冠應在中國六朝時期就普遍被釆納,雖然他以云岡第3窟后室北壁主尊西側的脅侍菩薩作論據欠妥③小林剛《御物金銅佛像》一書中將第44圖,視為三面冠(文中稱“三面裝飾冠”)出現在中國北魏的例證,該圖為云岡第3窟后室北壁西側脅侍菩薩,為唐代初年作品,而非北魏作品。,但南北朝后期的造像中確能見到戴三面冠、高發(fā)髻的菩薩,北朝如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館藏北齊武平元年(570)石造觀音菩薩立像,南朝如陳太建元年(569)金銅觀音立像。入隋后三面冠延續(xù)發(fā)展④美國明尼法尼亞藝術中心藏隋開皇元年(581)石造像,參見金申《海外及港臺藏歷代佛像珍品紀年圖鑒》,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0頁。,至唐代更趨盛行。

(二) 童顏短軀式

日本野中寺丙寅銘金銅彌勒半跏像(圖11),像銘明確了其身份為彌勒,且造像時間在天智五年(666)應無疑議。若將該像與御物丙寅年銘半跏思惟像比較,會發(fā)現兩像在造像因素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如三面冠、高髻,上身裸,戴項飾、臂釧,下身著裙等。但二者風格又完全不同,前者身形細長,頭部體量適中,后者身形粗短,頭大,野中寺丙寅銘金銅彌勒半跏像已呈現白鳳的童顏短軀式。

圖11 日本野中寺丙寅銘金銅彌勒菩薩半跏像

圖12 大阪觀心寺金銅半跏像

現存許多與野中寺丙寅銘半跏像類似的白鳳時期的像例,如大阪觀心寺金銅菩薩(圖12)、大阪正木美術館藏銅造菩薩、福井正林庵銅造菩薩、奈良北村家金銅半跏思惟像、福岡市美術館藏金銅半跏思惟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法隆寺獻 納 寶 物 第 159、160、161、162、163、164號。其中 163、164號二像形態(tài)極為相似,且均作雙髻。需要指出的是,與野中寺丙寅銘半跏像類同的造像中,仍有未束發(fā)髻者,如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法隆寺獻納寶物第157號。這類本土化色彩很重的半跏菩薩造像,至天平時代仍在延續(xù)。

白鳳時代頭戴三面冠的半跏菩薩像,有一種存世數量甚少但身形體態(tài)較為勻稱的造像,如滋賀百濟寺約白鳳時代后期菩薩像[24]65,該像身材既沒有御物丙寅年銘半跏像那么修長,也不似野中寺丙寅銘半跏像那么頭大身短。

在朝鮮半島,與野中寺丙寅銘半跏像頭部冠飾及姿態(tài)較為相似的像例,有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慶南梁山郡出土約7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7]56,此像一定程度上可輔助對同館藏國寶331號半跏菩薩像佚失三面冠的認識,并且明確了戴三面冠的半跏菩薩像由半島傳入日本的可能。但仍需看到,這種童顏短軀的表現方式與中國菩薩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①如隋開皇2年(582)半跏菩薩石像,參見松原三郎《飛鳥白鳳佛源流考》(三),《國華》933號(1971年),第9頁。。

(三)三面冠的變化樣式

另有幾款約6世紀末至7世紀初的半跏思惟像,一般被視為朝鮮半島的作品,是否傳入日本尚不能確定。寶冠也屬三面冠范疇,只是寶冠具體形制存在較大差異,而自成一格。如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金銅半跏思惟像(圖13),其寶冠三面各由一朵花構成的樣式在日本半跏菩薩像中尚未見到,但在日本較早的被認為是由半島傳入的菩薩立像中,可以見到這種樣式的寶冠,如宮城縣船形山神社菩薩立像(圖14),其寶冠又被形象地稱作“三花冠”[24]146,這種寶冠或可視作三珠冠的一種變化形式。

圖13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半跏思惟像局部

圖14 日本宮城縣船形山神社菩薩立像

三珠冠,是由嵌于寶冠正面和兩側面三個較大的圓珠形結構組成,其本質雖仍屬三面冠表現范疇,但形態(tài)上與三花冠更為相近,戴在頭上較三面冠更趨于平面化表現。三珠冠的來源可追溯至百濟約6世紀的金銅菩薩立像(圖15),進一步可追溯到中國北朝約5世紀末的莫高窟。在中國早期的炳靈寺169窟等隴右、河西地區(qū)石窟造像中尚未發(fā)現三珠冠,卻幾乎成為莫高窟壁畫中菩薩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南京德基廣場出土的背屏式造像中的主尊菩薩,也有頭戴三珠冠,說明三珠冠與雙髻一樣,在約6世紀上半葉,同為建康菩薩較為流行的冠髻樣式。北朝菩薩塑像同期也出現了形態(tài)與德基菩薩相似的三珠冠,如日本個人藏北魏永安三年(530)菩薩立像、東魏金銅菩薩立像[19]50-51。

圖15 國立扶余博物館藏百濟金銅菩薩立像

圖16 四川忠縣涂井出土三國撫琴陶俑

伴隨頭戴三花冠菩薩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頭戴三花冠的半跏思惟菩薩約在6至7世紀之交由半島傳入日本亦是可能的。值得關注的是,在四川忠縣三國時期崖墓出土的帶白毫相的陶俑中[25],可以見到數身在三髻上各笄花一朵的表現形式(圖16),外觀類似三花冠,這類較早出自南方并受到佛教文化影響的陶俑三花頭飾,與后來菩薩的三花冠在造型上有相似性,兩者應存在著某種傳承。

圖17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半跏像

此外,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金銅半跏思惟像(國寶第78號)(圖17),約造于6世紀,其寶冠獨具特色,三面冠上的圖案已應用了透雕工藝,并且類似造像在半島還有多例,說明是以一種穩(wěn)定形態(tài)在流傳,如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傳忠清南道公州寺址石塔內發(fā)現的百濟約7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韓國個人藏百濟約7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7]59、日本個人藏傳出自朝鮮半島的金銅半跏思惟像[26],在日本是否出現有類似國寶第78號的作品尚不明確。

四、“一山冠”半跏思惟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金銅半跏菩薩像(法隆寺獻納寶物158號)(圖18),該像頭戴正面隆起的山形寶冠,或稱作一山冠,無發(fā)髻或低髻,兩肩有蕨芽形垂發(fā),上身裸,無飾物,下身覆蓋身體部分的裙未表現衣襞,但敷于壇基的裙被裝飾了衣襞。這類半跏思惟像的山形寶冠與白鳳時期涌現的三面冠有相似之處,本質上均是三面卡于頭部且無冠頂,只是山形寶冠正面高聳突兀,不像白鳳時代涌現的三面冠在寶冠的三面各有一葉狀物。另外,頭戴山形寶冠的菩薩多不束發(fā)髻,或發(fā)髻被表現得低緩含蓄,而戴三面冠的菩薩,發(fā)髻通常聳立凸顯。

圖18 法隆寺獻納寶物158號半跏像

就法隆寺獻納寶物158號菩薩像的樣式來源,小林剛認為:“從該像纖瘦的基本形態(tài)來看,其樣式系統(tǒng)也就不言自明了,如前所述,我國幾乎找不到類似作品。從寶冠裝飾和基座前面衣裳的衣紋,及頭后部到背部幾乎沒有任何雕刻的藝術構思來看,都說明該像應該是朝鮮新羅一帶的作品?!薄捌渲谱髂甏鷳撌俏覈乒盘旎视顣r期(593-628年)之前?!雹傩×謩偂队锝疸~佛像》,國立博物館1947年,第93-94頁。文中小林剛還就一些造像細節(jié)闡述法隆寺獻納158號作品不是日本制造的理由:“現在吉祥座下面的反花以及底座框架部分已遺失了,但從其底座結構方面來看,我國幾乎沒有類似作品,而且新羅傳播而來的太秦廣隆寺彌勒菩薩像以及這些地方遺留下來的幾尊作品都可以當做是這一結論的佐證,所以相關資料可以推測該像不是我國制作的作品?!彼扒逡坏挠^點與小林剛基本一致,他同時認為此像消瘦的樣式與御物丙寅銘像(法隆寺獻納寶物第156號)一樣,均源自龍門樣式[16]。松原三郎認為,該像異常纖細的身材正是百濟造像的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6世紀末期的580年左右[23]。

法隆寺獻納寶物第158號的半跏思惟像,被視為發(fā)生時間較早的作品,小林剛和松原三郎推定該像的發(fā)生時間,已接近《日本書紀》記載的敏達十三年(584)鹿深臣從百濟帶來彌勒石像的時間,或可理解為是文獻記載中較早傳入日本的彌勒菩薩像。

與此像相似的造像,在日本還有長野觀松院金銅半跏思惟像[27],菩薩飾有低矮的雙髻,被視為約6至7世紀由半島傳來②久野健《古代小金銅佛》,小學館1982年,第142-151頁?!栋贊ば铝_の金銅仏》,大和文華館1982年,第38頁。。在朝鮮半島,如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約6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國立中央博物館藏約7世紀金銅半跏思惟像、韓國個人藏三國時代金銅半跏思惟像,類似的造像還見于忠清南道瑞山郡云山約6世紀初的摩崖三尊像中主尊左側脅侍[28]。

圖19國立清州博物館藏新羅半跏像

除了以上半跏思惟像的種類,還有一些綜合形態(tài)的半跏思惟像,如國立清州博物館藏慶北安東玉洞出土金銅半跏思惟像(圖19),為新羅約7世紀作品[7]107,其寶冠形態(tài)界于韓國私人(金東鉉)藏高句麗金銅半跏思惟像(國寶第118號)、法隆寺獻納寶物158號及國寶第78號造像之間,但又與這些造像不同,與國寶第118號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一為三面冠、一為圓周形有頂寶冠,與法隆寺獻納寶物158號的不同在于寶冠正面不及后者那樣高聳,與國寶第78號的差異主要反映在冠上花紋刻飾雖然較深,但未穿透?,F尚未發(fā)現與該像完全類同的例子,這或許是一件尚處于過渡階段還未定型的造像,其具體產生時間,還有待更多資料的發(fā)現。

飛鳥、白鳳時代半跏思惟像與朝鮮半島、中國相關像例分類列表

半跏思惟像在日本飛鳥白鳳時期的樣式呈現是多樣的,這種多樣性在7世紀初已得到很大程度的顯現,亦如久野健所認為的,止利式以外的佛像很早就從朝鮮半島和中國傳入日本[29]。

猜你喜歡
百濟飛鳥菩薩
淺析唐羅聯(lián)軍對百濟的征討
百濟滅亡的原因
飛鳥與少年
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
百濟起源略考
飛鳥
島與飛鳥
飛鳥
韓國“百濟文化”中的草鞋
風華絕代的大唐音樂劇:菩薩蠻與破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