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高效課堂的構建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組成內容,在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良好課堂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建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以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F本文就從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增加課堂提問活動的力度、利用多媒體教學等三個方面入手,就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了自身淺薄的看法,以為教學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知識之間的聯系比較密切,如果前面知識掌握的不夠扎實,很容易影響到小學生的后續(xù)學習過程,打擊他們數學學習的信心。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往往是最關鍵的,如果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但如果課堂枯燥無味,學生會對數學課程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設,以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逐步培養(yǎng)起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一、 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幅度提升,這往往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并將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提高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創(chuàng)設如下游戲情境:將提前準備好的5個可愛的小兔子耳朵戴在小學生頭上,然后進行小兔子找媽媽的游戲。由于小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致比較高漲,此時教師就可給出問題,一只小兔子有幾只耳朵呢?五只小兔子一共有多少只耳朵呢?小學生會通過數一數或者加法算式等形式給出答案,此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思考還有什么樣的計算方法呢?當小學生對乘法算式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后,教師可繼續(xù)組織他們思考5只小兔子一共有多少條腿呢?10只會有多少條腿?數量越大,小學生運用加法計算的難度也越大,小學生通過探究,能掌握乘法算式的基本意義,學習的意愿也將更加強烈。
當然除了游戲情境,教師還可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生活化情境等,這都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枯燥的課堂也會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促使小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以初步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降低學習的難度。
二、 注重課堂提問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學生因為害羞或者害怕等的心理,很少會主動和教師交流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就使得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得不到有效的課堂反饋。為此,隨著高效課堂的不斷構建,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遵循自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從而加大課堂提問的強度,促使小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學習《圓柱與圓錐》部分知識時,在學習本章內容之前,小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圓形等圖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而對于圓柱和圓錐來說,它們不再是簡單的平面圖形,而是以三維立體圖的形式存在的。這樣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除了要探究它們的表面積之外,還要求一下圖形的體積,為此教師就可借助提問的方式,深化小學生的理解,并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幾何想象力。即教師可先提問學生: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哪些圖形是圓柱形的、哪些圖形是圓錐形呢?這兩個圖形之間有什么聯系呢?在學生掌握了圖形的基本定義之后,教師再組織他們探究體積和表面積公式,尤其是對于圓柱來說,小學生能否自主制作一個圓柱體呢?通過動手操作,小學生會發(fā)現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其實就是一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而上下底面是兩個相等的圓形。此時教師可借助提問,幫助小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圓形和長方形等的面積和周長公式,然后鼓勵他們以小組的形式探究圓柱的體積和表面積,進而求出圓錐的體積。
總之,通過課堂提問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小學生的精神處于興奮狀態(tài),從而使他們在短時間內接受更多的知識,具備更多的數學基本技能。
三、 借助多媒體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多媒體中的聲音、動畫和視頻等,能調動小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啟發(fā),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更高。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善于借助多媒體組織各種學習活動,從而更好地為小學生服務。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學習《圖形的運動》部分知識時,該章節(jié)主要包括了軸對稱圖形以及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等,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多媒體展示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和通過平移及旋轉得來的其他圖形等,以使小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即平時我們看到的五瓣花,這五個花瓣是如何得來的呢?轉動的電風扇到底是平移后的圖形,還是旋轉后的圖形呢?在小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平移和旋轉知識之后,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然后鼓勵小學生找出其中的軸對稱圖形、平移圖形以及旋轉圖形等,并對找出圖形最多的小學生進行口頭表揚和物質獎勵,這能激發(fā)全體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總之,借助多媒體教學,能開闊小學生的視野,幫助小學生發(fā)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項系統(tǒng)而又復雜的工作,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并善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思路等,包括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提問、多媒體教學以及組織實踐活動等,從而促進高效動態(tài)課堂的形成,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小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以其真正愛上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汪燕.淺談如何增強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1):148-149.
[2]徐麗華.新課標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探索[J].名師在線,2019(1):25-26.
作者簡介:
林淑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鳳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