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一種了解他人與寬慰自己的方式,也是知識增長的途徑,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需要豐富的情感體驗,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顯示自己的才能。而寫作是一種表達的體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jié)合,可以促使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小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共同提高呢?在此基礎(chǔ)上,本文分析了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問題,探討了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整合。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作文;課堂教學
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在于聽、說、讀、寫,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在這些語文素養(yǎng)中,閱讀和寫作是我們?nèi)粘I钪斜夭豢缮俚膬煞N能力。實際上,二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促成的。即使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這兩種能力也是相互依賴的,它們能夠改變?nèi)说木C合素養(yǎng),反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一、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問題
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強調(diào)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既是主體,也是課堂的中心。然而,新課程理念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與新課程理念完全背離了,導致學生學得辛苦,教師教得也累,就更別提閱讀、寫作教學的情感教育。同時,“填鴨式”和“全室灌水”教學方法仍是語文課堂普遍教學狀態(tài)。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可以短時間內(nèi)達到教學目的,但長期下來,效率反而得不到提高,還會下降。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已被完全消磨,學生在巨大的壓力下被動地閱讀,這不僅讓閱讀失真,還會讓學生討厭閱讀。除此之外,教師不注重閱讀技巧、習慣、內(nèi)容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閱讀鑒賞力不高,閱讀的教育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也就是說,學生讀無價值的教材千萬篇,不如一篇好文章。
二、 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融合
(一) 閱讀促進寫作提高寫作能力
閱讀是打開小學生思維的一種方式,也是開闊小學生的知識新領(lǐng)域的關(guān)鍵。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小學生了解課本外的故事、習俗、事物,豐富學生的想象。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與作者思維交流,感受作者寫作時情感,給予情感體驗的多樣化,感受作者的心理想法,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自身的情操,慢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例如,在學習詩人白居易的《暮河吟》之后,學生可以清楚地領(lǐng)略到日落到新月初的獨特風光,并深刻體會到由短短的詞句所創(chuàng)造的寧靜和諧的心情?;趯@首詩的深刻理解,學生可以把它應(yīng)用到類似的情況(河上的日落或湖上的賞月)。通過這種運用,小學生不僅能夠深刻地領(lǐng)略詩歌的趣味,還能夠使自己豐富的情感生動地表露出來,有效地提高自己寫作作品的質(zhì)量。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二) 以實踐活動提升小學生綜合能力
為了遵循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促進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和學習,新形勢下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尤其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樂于運用教學。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熱情,使他們在積極主動地探索小學生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提高閱讀、分析和寫作表達能力。例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時,首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差異,分為“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學習小組,閱讀課文的不同角色。其次,朗讀前,組織學生對文章背景、結(jié)構(gòu)、框架進行討論,明確語句的情感色彩及表達語氣。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小女孩三次點亮蠟燭的心理分析,分析出“驚喜——渴望——滿足”等情感表達。最后,高年級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時,無異于對文章中心意義復(fù)習一遍,明白小女孩在面對人們冷漠的態(tài)度時,還能尋找心中的美好的精神。這時,教師布置寫作任務(wù),如“你想跟小女孩說的話”,學生會真實表達出心中的情感,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 從閱讀方法中積累寫作材料
這里提到的閱讀方法不是指特定的閱讀技巧,而是指簡單的閱讀方法。閱讀方法是深入的:朗讀、泛讀、速讀、精讀、注釋,甚至背誦。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為寫作積累素材。閱讀的目的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理解、深入分析,進而轉(zhuǎn)化為學生對自身生活和社會的理解。因此,在閱讀技能教學中,教師應(yīng)注意寫作的滲透。朗讀、泛讀、速讀、精讀都通過培養(yǎng)讀者的語速來加深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的印象和理解,對文章內(nèi)容的感知和理解將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語境,從而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當學生和作者有相同的情感體驗時,他們無疑會為未來的寫作積累情感體驗素材。然而,注釋和背誦直接為學生將來的寫作積累了有用的語言材料。作文是作者情感體驗的書面表達,優(yōu)秀的作文在于情感與文字的高度吻合。許多學生有豐富的情感,但由于缺乏語言積累,他們不善于表達自己。由此,背誦和注釋中積累的詞匯和句子可以為學生在寫作中儲存大量的語言,這對學生的寫作非常有幫助。教師甚至可以即興讓學生練習作文片段中積累的單詞或句子,這不僅與閱讀和寫作緊密相連,而且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有更深刻的體驗。而且,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同時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yīng)進一步發(fā)展這種能力。
三、 結(jié)語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基礎(chǔ)。只有在這個階段打好基礎(chǔ),才能使他們未來的學習道路一路無阻。因此,作為小學高年級學生語言學習的“向?qū)А保Z文教師必須把語言學習與生活實踐結(jié)合起來,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機會,使他們在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朱鳳梅.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中促進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1(4):123-124.
[2]廖梅花.如何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架設(shè)閱讀與寫作的橋梁[J].考試周刊,2017,5(6):46-46.
[3]鮑紅松.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融合與促進分析[J].課外語文,2017,14(9):132-132.
[4]趙樹梅.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4(3):13-13.
[5]闞海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淺探[J].新課程:上,2016,7(8):334-335.
作者簡介:
康建華,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大橫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