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深遠持久的影響,因此如何完善教學風格以幫助高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教師必須深思的。本文通過分析了當代高中生的學習現狀,指出了高中生在學習習慣上的問題,并且總結出教學風格在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習慣方面的重要作用,目的就是為了幫助高中生養(yǎng)成更高效、更自主的學習習慣,以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為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教學風格;高中教師;學習習慣
一、 引言
隨著國家素質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教師以往的教學風格已經難以適應高中的教學現狀,并且當代高中生在學習習慣方面仍舊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高中教師首先應客觀分析高中生學習現狀,進而總結在教學風格、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盡可能的克服教學風格的消極影響,從而引導高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高中生的學習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 課前預習的意識薄弱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十分適用于高中階段的教育,由于學生們普遍面臨著課程安排緊張、學習任務重且壓力大的情況,因此課前預習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據調查顯示,高中生能做到課前預習的僅占高中學生總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大多數同學對于課前預習的意識仍十分薄弱。并且由于受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較大,當代高中生從小學開始就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體現了高中生對當天的課程安排沒有計劃性的預習,導致了課前預習的效果差且執(zhí)行力低,堅持一到兩天就很快放棄,預習的學習習慣難以養(yǎng)成。另一方面體現在課中教師授課時速度一旦加快就很難跟上老師的思路,使得整節(jié)課的效率十分低下,并且經常出現上課去廁所等外出現象。
(二) 課堂表現差,精力不集中
在高中學習中,課堂的45分鐘是最為重要的。因為高中的課程特點主要以課上教師授課,課下做題鞏固為主,若課堂的聽課效果差,精力不集中,課下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就很難理解,導致總體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在課堂上,高中生往往因授課內容復雜且難懂而注意力不集中,出現上課走神開小差的現象,難以跟上老師的授課速度,并且,大多數高中生都存在不會學習、不敢對授課內容進行質疑的現象,只是一味的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使高中生在學習中出現的疑問或者難以理解授課內容被耽擱,學習主動性差,不會思考問題。這種一味只顧接受教師的授課知識的方式在表面看起來有一定的學習效果,但一變換題型就很難接受,應用能力差,這種現象直接反映出高中生的聽課效果。
(三) 課后復習的主動性差
著名的教育學家孔子曾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笨梢娬n后復習對于學習的影響之大。并且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表明,只有對剛學習的知識反復復習,反復練習,過了遺忘較快的那段時間,后期對于知識的遺忘速度就會大大減慢,就能夠高效出色的掌握住新知識,并且能夠很好的運用知識。但大多數都高中生并沒有養(yǎng)成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課后復習的主動性差,甚至當天學習的內容在課后都得不到及時的鞏固和應用,出現抄襲作業(yè)甚至不做作業(yè)的現象。
(四) 教師的授課風格單一
高中生的學習效果差不僅僅是因為學生的因素,還有一大部分是由于教師,教師的教學風格對于高中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直接掛鉤的。教師的授課風格單一且無趣,使得授課內容很難讓同學們所理解,一味的趕課程、講課速度快、課后對作業(yè)的批改情況不走心等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對于高中生的學習情況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 教師教學風格的有效改善措施
(一) 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風格,推動教學風格多樣化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習來說,讓高中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授課內容,熟練運用知識是教師授課的主要目的,因此要想使高中生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課堂,就必須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風格,推動教學風格的多樣化。教師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通過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并且要懂得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搖學號的方式點名提問,以調動全體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集中程度,改變單一授課的教學風格。并且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習和借鑒學習效率高的重點班教師的授課風格來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改變,以促進教學風格的多樣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保證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二) 明確教學任務,適時調整教學速度
大多數高中生因難以跟上教師的授課速度而導致對于課堂的理解能力差,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趕進度的教學風格,在明確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適時的調整教學速度。教師可以通過統籌一整個學期的教學任務,根據高中生對于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習題課、隨堂小測試等課程來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來調整授課速度、改變教學風格。
(三)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復習、自主預習
針對高中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自主性差的現狀,教師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時間對上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的提問,來檢測學生課前預習和復習的效果,并且針對沒有回答上問題的同學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例如下節(jié)課繼續(xù)提問、課后罰抄等手段,強制要求學生自主復習、自主預習,在潛移默化中改變高中生課前預習的意識薄弱以及課后復習的自主性差的問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 結束語
本文通過分析了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重點針對教師的教學風格對于高中生學習習慣的影響提出了三點具體措施,以幫助教師的教學風格多樣化、趣味化,盡可能的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高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高中生懂學習、會學習,并且在此基礎之上,高中教師還需對于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太大的問題做出相應的措施,以避免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而出現的心理問題。綜上所述,高中教師的教學風格對于高中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所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持久的,是需要每位教師的重點關注和為之努力的。
參考文獻:
[1]李曉麗.高學生學習習慣的調查[J].西南大學學報,2016.
[2]范文.高中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實踐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7.
[3]彭文曉.教學風格[J].襄樊學院學報,2017(9):61-65.
作者簡介:
劉彬宇,重慶市,重慶市云陽高級中學校2019級20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