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民
摘 要: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主要是針對黨的建設中出現的帶有根本性、基礎性問題提供良方。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著眼于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管控風險和推進“四大工程”,具有遵從黨的歷史經驗、聚焦當代問題和追求實現民族復興的典型特征。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邏輯,以系統(tǒng)性思維為方法論邏輯,以問題導向為出場邏輯,提出了堅守黨內政治傳統(tǒng)、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提高黨內政治威信、強化黨內政治作風和激發(fā)黨內政治活力的現實路徑,開創(chuàng)了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新局面。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活;治理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19)05-0015-06
勇于革新,從嚴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質。這就要求我們,要對新時代黨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做出理論回應和話語革新,并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落實從嚴治黨、黨要管黨。嚴肅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正是落實這一舉措的著眼點。習近平提出:“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盵1]兩個“首先”的強調表明,黨內政治生活是帶有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核心命題。因此,解決黨內政治生活的問題,需要創(chuàng)新黨內政治生活治理能力,提高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現代化水平。
一、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基本特征
1.承續(xù)傳統(tǒng):實施從嚴治黨、黨要管黨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優(yōu)勢。從嚴治黨、黨要管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必然選擇。恩格斯認為:“每一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形成現實基礎,每一歷史時期的由法的設施和政治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念形式所構成的全部上層建筑,歸根到底都應有這個基礎來說明?!盵2]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造成內無民主、外無獨立的困境。那時中國經濟形態(tài)多樣,階級構成復雜,敵人勢力較為強大,黨內凝聚力量不足。所以,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成立和成長的外部環(huán)境較為險惡,實施從嚴治黨,是保存黨的有限力量、宣傳革命火種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對大資產階級的蠱惑,小資產階級自發(fā)勢力的侵蝕,以及附著在這些階級成分上的官僚性、懦弱性、渙散性可能在無產階級身上復活,實施從嚴治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客觀要求。
從嚴治黨、黨要管黨歷來是中國共產黨的建黨方略。首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要從思想建黨與政治規(guī)矩上實施從嚴治黨。黨的一大就確立了黨員的政治規(guī)矩;二大專設紀律一章,條例細化;五大首提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組織原則??谷諔?zhàn)爭期間,開展整風運動,把黨的建設稱為“偉大工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提出 “兩個務必”,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其次,新中國成立后,加強從思想建黨和制度建設并重推進從嚴治黨。1957年,開展整風整黨運動,1985年《關于農村整黨工作部署的通知》,明確提出“從嚴治黨”;十四大把從嚴治黨寫入黨章。這一時期,黨通過了《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關于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檢察委員會的決議》,在黨的建設上提出了具體性規(guī)范要求;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重申了堅持黨內政治生活的12條準則,此后在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內議事和決策、強化監(jiān)督、推進反腐等方面作出重大部署。最后,在新時代,將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統(tǒng)籌起來全面從嚴治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高度,重申“兩個務必”,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跳出歷史周期律。習近平反復強調,作為黨員要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四個意識”,打鐵還要自身硬,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原則》,對全面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標、原則、任務和實踐路徑做了明確說明,標志著嚴肅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
2.管控風險:應對黨內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的現實需要。隨著世情、國情和黨情的不斷變化,我們黨面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更為復雜,執(zhí)政課題日益更新,執(zhí)政難題不斷涌現。
其一,理想信念危機必須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是一個政黨能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命脈,是一個民族自立、自信、自強的靈魂。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蛻變和變異。歷史上,蘇聯(lián)的例子就是很好的鏡子。習近平指出,“一個政黨的衰老,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盵1]這種警惕,意義深遠。當下,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逐漸弱化趨于多樣。例如,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甚囂塵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趨同論”又見端倪、“共產主義遙遙無期”論不絕于耳。這些情況,毛澤東在分析青年運動的問題時講到,“有些青年,僅僅在嘴上大講其信仰三民主義,或者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這是不算數的。你們看,希特勒不也講 ‘信仰社會主義嗎?”[3]可見,堅守理念信念,不是講什么,而是信什么、如何做的問題。守住共產主義信仰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不忘初心。
其二,“四大考驗”形勢依然嚴峻。從改革開放到黨的十九大以來,雖然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是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4],體現了我國整體上從“未發(fā)展時期”向“發(fā)展起來時期”轉變,人也從“生存需要”問題轉向“發(fā)展需要”和“發(fā)展能力”[5]問題。具體表現在: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破解“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迷局,需要進行生產創(chuàng)新;規(guī)避地區(qū)、城鄉(xiāng)、行業(yè)收入差距,需要由“共享”走向“共富”;規(guī)范和應對不同時期、不同群體的矛盾和利益訴求,需要從“國家主導”走向“國家治理”;解決世界經濟低迷、地域沖突、民粹主義影響、全球化陡增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需要提供中國方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鄧小平曾指出:“我國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fā)展時少?!盵6]現在問題是矛盾多了,而且也更尖銳了。對此,習近平指出:“我們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盵7]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和憂患意識,也是對國內外自我審視和面臨的風險評估。
其三,黨內政治生活非正?;瘍A向明顯。黨內政治生活運行的好壞是檢驗一個政黨能否保持政治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的平臺。習近平講到,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實踐中,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總體是好的,但一個時期以來,也出現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8]43,這些問題就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非正?;从常饕憩F為黨內政治生活的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庸俗化的核心是無原則、無黨性,表現為政治學習表面化、同志關系虛假化、實踐中庸化;隨意化的核心是無規(guī)矩、無法治,體現為家長制作風,一言堂,熱衷于“私人領域”和“圈子文化”;平淡化的核心是無信念、無情操,表現為理想信念動搖,道德情操缺失,以個人利益評得失,服務宗旨淡化,組織紀律渙散,意志力薄弱,缺乏號召力和進取精神。
3.凝心聚力: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的必然要求?!八膫€偉大”為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廓清了歷史方位和時代任務。與此對應,黨內政治生活治理成為實現“四個偉大”的核心力量和勝利保障。
首先,“進行偉大斗爭”展現了戰(zhàn)斗品質。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矛盾無處不在,只要有矛盾,斗爭就不可避免。在不同的時代斗爭又具有歷史性和階段性,呈現出不同的特殊樣態(tài)。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有新矛盾,新矛盾推動新征程,新征程破解新矛盾。黨就要時刻保持一貫的戰(zhàn)斗品質,克服黨內政治生活在思想、組織、作風方面的問題,在焦點問題和短板問題上進行不懈斗爭,拒斥形式主義、懶散作風、權力腐敗;就要用好偉大斗爭這個“總抓手”,增強黨內“四自”能力,在艱難險阻面前,以斗爭的精神狀態(tài)書寫時代篇章。
其次,“建設偉大工程”提供了歷史坐標。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新情況、新任務、新挑戰(zhàn)不斷涌現。黨要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需要用新理念、新范疇和新舉措優(yōu)化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在建設偉大工程的使命下,我們注重了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優(yōu)先性、基礎性和全面性,以問題為導向,嚴格黨內政治規(guī)范,增強角色意識和憂患意識,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為實現偉大工程凝心聚力。
再次,“推進偉大事業(yè)”彰顯了時代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我們黨的理論來源和實踐基礎,也是我們黨的根本價值指向和存在依據。它與中國共產黨融合發(fā)展,相生相長;與人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休戚與共。因此,要積極推進黨內政治生活,就要培養(yǎng)推進偉大事業(yè)的“旗手”。第一,培養(yǎng)黨員干部的時代感,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第二,黨內政治生活治理成效要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評價標準,激發(fā)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最后,“實現偉大夢想”昭示了美好藍圖。偉大夢想是走向民族復興的最大公約數,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總牽引”,是構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總依托。這就昭示了進行黨內政治生活治理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做出回應。立足當前,貫徹未來,我們清醒認識到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動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向縱深發(fā)展,才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最強大的政治保證。
二、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內在邏輯
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是新時代從嚴治黨工程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有著嚴密的邏輯進路和時代特色。
1.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學說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是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理論邏輯。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史,實質上是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中國化和時代化的歷史。馬克思、恩格斯作為無產階級建黨學說的開創(chuàng)者、實踐者,以科學社會主義為基礎,在批判錯誤思潮的斗爭中確立了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基本內核,表現為鮮明的階級性、科學的理論性和民主性。中國共產黨從建立初,就旗幟鮮明地表明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以辯證法為認識方法,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原則,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實現黨員平等、公正選舉。
列寧根據俄國的具體情況,把馬克思、恩格斯建黨理論在俄國實踐化和具體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就嚴格黨員質量、遵守黨內紀律、強化黨內監(jiān)督、鏟除官僚主義等一系列范疇賦予了新內涵與新表達。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遵循馬克思、恩格斯建黨理論,按照列寧的建黨原則成長起來。在長達90多年的實踐歷程中,在時代問題的解答中,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黨的建設理論。
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新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矛盾多樣、問題疊加、隱患集聚。新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此,要以新理論破解新矛盾,解決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實質而言,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黨內實際相結合的必然邏輯。
2.系統(tǒng)論是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方法論邏輯。系統(tǒng)性思維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內核。恩格斯認為:“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即認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盵9]從過程論的視角來看,在分析事物時,既要從聯(lián)系、發(fā)展和辯證的立場來看待,也要培育系統(tǒng)性思維能力,注重集合體的整體性、開放性、關聯(lián)性、動態(tài)性。在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問題上,就要注重全局、分清層次;創(chuàng)新改革、協(xié)同推進;把握節(jié)奏、張弛有度。
系統(tǒng)性思維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構建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頂層設計的方法論基礎。習近平運用系統(tǒng)性思維方法,從世界各國政黨發(fā)展狀況的比較視域,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視域,從黨的建設頂層設計的戰(zhàn)略視域進行科學規(guī)劃、整體布局、系統(tǒng)安排,探求黨內政治生活內部各組成要素的關聯(lián)性、耦合性和有序性,充分展示了作為執(zhí)政黨在自身建設上的大局觀。諸如,習近平講到,“政治生態(tài)和自然生態(tài)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8]33可見,做好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就要統(tǒng)籌各個方面的工作。
系統(tǒng)性思維是現代政黨治理的必然要求。治理不同于統(tǒng)治和管理,統(tǒng)治和管理偏重單線性的指令和指示,而治理注重多元、互動、開放和參與。聚焦黨內政治生活治理,我們黨注重黨內領導干部、基層黨組織、普通黨員和黨外人士的多元參與,發(fā)揮各自主體參與能力;完善黨內民主、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會,保證治理的互動性;優(yōu)化用人體制,培養(yǎng)優(yōu)秀干部,增強黨內的開放性。
3.問題導向是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出場邏輯。馬克思主義的生成和發(fā)展是以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問題出場的。從出場語境上看,其一,資本主義時代撲朔迷離變化背后的動因是什么?其二,陷入經濟、政治、社會發(fā)展危機的資本主義究竟走向何方?關于這兩個問題,德國古典哲學家、古典經濟學家、空想社會主義者運用各自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論解釋,但又無法給予徹底解決。馬克思正在繼承和批判德國古典哲學、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的學說下解決時代問題。另外,馬克思也是在面對具體問題中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諸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追溯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歷程時提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fā)表意見的難事”[10]這個苦惱的疑問做出理論解釋,并由此開啟了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探討。
“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盵11]需要總是要滿足一定的短缺和解決特定問題而生成,并推動實踐的發(fā)展和矛盾的解決,進而又在更高層次上形成和解答新矛盾。隨著我國進入時代發(fā)展的換擋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各種新舊矛盾疊加,問題繁多。恰如習近平講到的,在新時代,“要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盵12]強烈的問題導向貫穿于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正是對重大問題的科學把握,才能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治國必先治黨,黨內政治生活治理就是針對核心問題提供的解決方案。新時代我們著眼于黨自身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從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的反思出發(fā),深刻認識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出場語境上看,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定位,秉承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清醒認識到黨在新時代所要承擔的歷史責任和黨內政治生態(tài)出現的不協(xié)調狀況。諸如,黨內思想多元化、組織紀律渙散化、利益矛盾復雜化和生活形式化嚴重地削弱了黨的領導力和凝聚力;從出場樣態(tài)上,注重問題的全面性和具體性,從嚴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無禁區(qū),解決問題無死角;從出場層級上,既關注了全局問題和核心問題,也滲透著微觀問題和細節(jié)問題。
三、新時代黨內政治生活治理的實現路徑
毛澤東認為,我們不僅僅要掌握規(guī)律,“而在于拿了這種對于客觀規(guī)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13]。實現路徑正是邏輯通達實踐的科學方式。
1.堅守黨的政治傳統(tǒng):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思想建黨是軟約束,注重從思想上建黨是中國共產黨在特殊環(huán)境下,依靠馬克思主義,解決黨內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制度治黨是硬規(guī)則,制度治黨主要源于黨從執(zhí)政以來,基于對歷史經驗的反思和對現實問題的探求,推動自身建設的又一項新舉措。正如鄧小平指出的,“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盵14]通過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黨章為基礎、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重大論斷,這是從黨的歷史和現實的新高度,對當代馬克思主義黨內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新境界。在效果上二者講求內外結合,相互貫通。思想建黨解決理想信念問題,制度治黨在于規(guī)則實施,思想引領制度設計,制度提供思想踐行。在方式上講求剛柔并濟,相得益彰。思想講求溝通、說教、引導、協(xié)調,以理服人;制度講求規(guī)則、紀律、約束、強制,以制化人。在功能上講求高低呼應,協(xié)調發(fā)展。通過思想教育,進一步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堅決抵制“軟骨病”、清除“兩面人”;制度治黨主抓紀律和規(guī)矩,標注底線和紅線,落實效果。
2.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依靠基層黨員和抓好關鍵少數相協(xié)調。黨內政治生態(tài)是黨內制度、文化、生活等各要素的綜合展現,影響著黨員主體的價值取向和活動方式??傮w來看,黨內政治生態(tài)整體良好,但是也呈現出一些不良問題;在治理效果上,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正從“起勢”到“定勢”,從“優(yōu)勢”到“勝勢”轉換,一些深層問題和矛盾尚未根本解決。實踐表明,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中起“榜樣”效應。一方面“關鍵少數”中的部分人是貪污腐敗、破壞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主要源頭。諸如“一把手”的權力膨脹、“一言堂”的用人指令、“一支筆”的政策決策等。另一方面,“關鍵少數”作為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主要領導者、推動者和建設者,通過其表率和示范效應,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環(huán)境。與此同時,每一個基層黨員都是一個治理行為體,在政治定力、意識歸屬、責任擔當、規(guī)則紀律、監(jiān)督制約等方面恪盡職守、同頻共振,為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優(yōu)化打好堅實基礎。依靠基層黨員和抓好“關鍵少數”要做到協(xié)商交流、相互監(jiān)督,以實現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清新純正。
3.提高黨的政治威信:維護黨章黨規(guī)和維護中央權威相一致。在列寧看來,威信可以分為“道義威信”和“權力威信”。道義威信主要從指導思想、為民宗旨和奮斗理想獲得人們群眾的支持。權力威信是執(zhí)政黨從非執(zhí)政黨轉換而進行的“思想威信轉變?yōu)闄嗔ν拧钡脑捳Z轉變,從思想領導轉向權力領導。但是在對權力威信的重視中,也包含了對道義威信的鞏固。新時代,我們黨要構建權力威信,增強黨的領導力。維護黨章黨規(guī)和維護中央權威就是提升權力威信的核心議題。黨章和黨規(guī)是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思想宗旨和行為規(guī)范,也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資本主義政黨和國內其它民主政黨的顯著標志;維護中央權威是擁護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體現,是破解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必然遵循。維護黨章黨規(guī)就要知信仰、講規(guī)矩,使黨員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維護中央權威就要講政治、顧原則、識大體,培養(yǎng)看齊意識,保持戰(zhàn)略定力,踐行一致原則。
4.強化黨的政治作風:嚴明黨內紀律和加強黨內監(jiān)督相呼應。“作風問題從根本上是黨性問題”,而“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8]154-155。要厘清公、私的界限,履行公、私事務,就要依法設定權力界限。嚴明黨內紀律以明晰權力邊界、加強黨內監(jiān)督以警示權力使用規(guī)范成為強化黨內政治作風的核心抓手。嚴明黨內紀律,就是確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完善黨內法規(guī)。政治紀律是基礎,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組織紀律是準則,是黨內政治生活基本組織原則。黨內法規(guī)是基本前提,是黨內政治生活運行的依據。加強黨內監(jiān)督主要是通過檢查、揭露、督促等方式以保證在紀律范圍內行事。通過完善監(jiān)督制度,做好監(jiān)督體系頂層設計,明晰監(jiān)督主體責任,增強制度的實用性,優(yōu)化黨內監(jiān)督制度的協(xié)調性;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思維創(chuàng)新和制度創(chuàng)新,解決體制機制漏洞,組建國家、省、市、縣監(jiān)督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增強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效果,保證各級紀委監(jiān)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與此同時,履行監(jiān)督,是緊扣紀律要求,做到心中有紀,行為有范,強化黨內作風建設。
5.激發(fā)黨內政治活力:發(fā)揚黨內民主和完善選人用人機制相促進。激發(fā)黨內政治活力是黨內生活治理的有效路徑,為制止“迎風草”、破除“不作為”、鏟除“逆淘汰”提供良方。黨內民主是黨內政治生活狀況好壞的“裁判尺”,也是保持黨內政治活力健康發(fā)展的渠道。激發(fā)黨內政治活力,關鍵在人,選人用人機制是保障黨內政治活力長青的屏障。優(yōu)化黨內民主,要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要健全黨內體制機制建設,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尊重黨代會的地位和權力,嚴格程序規(guī)定,落實任期制,踐行提案制;要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激發(fā)活力,又要充分發(fā)揚集中,彰顯效率,實現每個黨員不做 “旁觀者”,都是參與者和建設者。完善選人用人機制,秉承理想信念堅定是第一政治要求,堅持原則、清正廉潔是基本素質;勤政務實、精益求精是核心內容。堅持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在培養(yǎng)上,一重自身努力,二看組織培養(yǎng),三視管理方式。個人努力是決定因素,勤學好思,自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實踐;組織培養(yǎng)是關鍵,要遵從干部成才規(guī)律,以歷史、辯證的態(tài)度進行審視和考核,注重發(fā)展又看基礎,注重顯績又看潛績;管理方式是保障,要以嚴標準、嚴措施、嚴紀律加以約束,使得干部恪守黨的政治紀律,言行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3]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6.
[4]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5] 韓慶祥.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的時代背景[N].人民日報,2016-06-01.
[6] 鄧小平年譜(下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1364.
[7] 習近平.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8.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12]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5/c1001-23559327html,2013-11-15.
[13]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1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責任編輯:閆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