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安
摘要:《敦煌情思》是著名旅美竹笛演奏家陳濤先生2005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具有西域音樂風格的笛子獨奏曲,本文試圖從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曲式結構以及演奏技巧上來對此竹笛獨奏曲進行剖析,并且通過演奏家演奏此作品的切身感受和對作品的評價以及筆者的演奏心得,來闡述這首作品的演奏藝術表現(xiàn),最終達到更好地欣賞、學習和演奏的效果。
關鍵詞:西域? ?曲式結構? ?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7-0014-03
最早在八千年前,我國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笛子,即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中國歷史進入元代以后,戲曲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而作為戲曲最主要的伴奏樂器——中國竹笛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普及,因其主要為北方的梆子戲和南方的昆曲伴奏,故而產(chǎn)生了“梆笛”和“曲笛“的傳統(tǒng)稱謂。在1953年的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匯演上,馮子存先生演奏了兩首經(jīng)他改編的竹笛作品《喜相逢》與《放風箏》,自此,竹笛表演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zhuǎn)變,第一次以獨奏的形式站上了歷史舞臺,在這一時期涌現(xiàn)出非常多的優(yōu)秀的笛子演奏家和笛子作品。改革開放以來,愈來愈多接受過西方音樂文化教育的作曲家為中國竹笛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為竹笛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的竹笛演奏家眼界更加開闊,想法也更加豐富,加之他們對竹笛這件樂器性能非常熟悉,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旋律性較強,雅俗共賞。
《敦煌情思》是一首具有西域風格的笛子獨奏曲,作曲創(chuàng)作簡潔大方,擁有鮮明的音樂風格和可聽性旋律,本文從作品介紹與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結構以及演奏技巧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作品介紹與創(chuàng)作背景
陳濤:著名旅美竹笛演奏家,作曲家,美國神州中樂團團長及創(chuàng)始人,曾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1993年移居美國。陳濤先生的演奏融匯了南派和北派竹笛風格的精華,氣息飽滿,音色圓潤醇厚,技藝嫻熟輝煌,音樂處理細膩大氣,演奏的代表曲目有《秋蝶戀花》《春到湘江》《秦川抒懷》等竹笛名曲。
《敦煌情思》最早由陳濤先生應美國新澤西州陳乃霓舞蹈團委約創(chuàng)作的一首獨舞音樂,2005年創(chuàng)作完成。起初創(chuàng)作的時候用的是一支C調(diào)笛子和大鼓演奏的音樂作為舞蹈伴奏音樂,后來陳濤先生編配成了一首笛子獨奏曲,而且有大鼓伴奏和樂隊伴奏兩個版本,在美國的第一次演出就取得了很大的反響。根據(jù)陳濤先生介紹,當初他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敦煌壁畫,該作品通過風格多樣的舞蹈性變化和酣暢淋漓的主題抒發(fā),既表現(xiàn)了柔婉細膩的西域風情,也刻畫了粗獷豪放的西部地域風貌,是一首具有典型西域音樂風格的竹笛獨奏曲。
二、《敦煌情思》的結構分析
(一)結構圖示
(二)具體結構分析
在結構布局方面,該作品傾向于傳統(tǒng)樂曲常用的“散、慢、中、快、散”的結構原則,屬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變奏曲式的思維。
1.自由的引子(1-10小節(jié)),因為是散板,所以有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需要演奏者在實際的演奏當中根據(jù)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和自己的理解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當然二度創(chuàng)作需要符合該曲的音樂風格和引子所需要表達的音樂氣氛,比如引子一開始第一個音的Mi上有一個裝飾音La,如譜例1所示:需要演奏的突強弱,伴隨強烈的腹震音拉長到Fa的主干音進行演奏,張力很大而且非常震感的音響效果加上富有西域風格的裝飾音把聽眾瞬間帶到西域那遙遠而神秘的國度。
2.抒情的慢板(11-40小節(jié)),此段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大鼓的引入,手掌面拍打的大鼓音色類似手鼓的感覺,朦朧而富有神秘色彩。緊接著竹笛演奏從弱起拍開始,音量盡可能的控制,C調(diào)大笛飄渺細膩的音色仿佛描寫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里,遠處朦朦朧朧有一支駱駝隊慢慢走來,此時竹笛的音量慢慢放開演奏慢板段落的第二個部分,駱駝隊走進并開始安營扎寨。
3.活潑小快板(41-61小節(jié)),此段落大量運用了跳斷連的點線吐音,以及“顫、疊、贈、打”等技巧,輕巧歡快的吐音加上竹笛演奏常用的波音技巧,情緒活潑靈動,仿佛大家圍坐在篝火邊上,吃美食喝美酒,跳著西域風格的舞蹈,其樂融融。此段通過音高低八度的不同來做一個句子上的對比,再增加小二度音程以及小附點節(jié)奏的運用,增強了該曲的西域音樂風格和音樂的舞蹈性特點,活潑歡快。
4.熱烈的快板(62-153小節(jié)),此段落為全曲的快板,較之前的小快板更加激烈些,猶如一群人喝酒盡興時的狂歡,整段使用了很多竹笛的快速雙吐以及三吐技巧,而且大量運用了能夠體現(xiàn)出西域音樂風格的節(jié)奏型,比如附點節(jié)奏、切分音節(jié)奏以及弱起節(jié)奏等,這些技巧和節(jié)奏的運用使音樂更有律動性和表現(xiàn)力。
5.接下來是一段華彩(154-186),由群舞轉(zhuǎn)變?yōu)橐粋€美麗少女的獨舞,要更自由的處理,越是音符多的地方越需要演奏緊湊,越是音符時值較長的地方越需要拉開一些,使音樂更有骨架感。演奏此段對手指和氣息要求較高,裝飾音要極華麗,富有彈性。
6.最后一段是極板段落(187-212小節(jié)),此段為一連串高音區(qū)演奏的吐音,該段音響和情緒熱烈,速度極快,把全曲推向高潮。
三、《敦煌情思》的演奏技巧分析
余音繞梁三日而不知肉味,演奏的最高境界是讓聽眾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傳遞情感準確無誤,描繪景色活靈活現(xiàn),如果把曲風韻律比作是“曲魂”那么演奏技巧就是這個魂的載體,以下將從演奏技巧方面分析這首作品。
(一)氣息的控制
竹笛屬于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眾所周知,吹管樂器最重要的技術就是氣息的控制,氣息控制的好壞將會嚴重影響竹笛演奏的音準,音色以及曲子的音樂表現(xiàn)力,它是竹笛演奏的根本所在。本曲作為一首西域風格的作品,引子、慢板以及華彩部分對于氣息和音色的控制很難,比如引子開始的第一個音是帶有倚音的一個突強弱的演奏,需要我們口腔打開,風門放大,然后瞬間縮小,然后伴隨著氣震音慢慢漸強拉開,給觀眾一種很震撼的感覺。就這一句就要求我們有極強的氣息控制,強奏時注意音準不能高,而突強后的瞬間弱很容易導致音準偏低,這時我們需要調(diào)整我們的風門大小、氣流速度以及吹奏的角度進行彌補。緊接著引子的第二句氣息要求更長,氣量要求更足,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氣息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然后在這句的演奏中進行合理分配,不要演奏到句子中后段需要我們音量加大、情緒和表現(xiàn)力推上去的時候,出現(xiàn)沒有氣息的尷尬。作品中類似引子這兩句的演奏還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敘述。要想解決演奏曲子中的氣息問題,作為竹笛演奏者一定要加強氣息基本功的訓練,比如長音訓練、超高音訓練、強弱音控制等方面的訓練,從根本上解決氣息控制方面的問題。
(二)細膩華麗的裝飾技巧運用
竹笛方面的演奏技巧有很多,最常用演奏技巧就是南派風格“顫、疊、贈、震、打”和北派風格技巧“剁、吐、花、滑”,還有竹笛演奏常用的倚音、歷音、波音等技巧。該作品運用的演奏技巧幾乎包涵了南派風格的所有裝飾技巧以及北派技巧中的滑音和吐音等技巧,加上復倚音和波音的靈活運用,使該作品的音樂表現(xiàn)更加華麗,這些技巧幾乎都是手指類技巧,要求手指速度快、獨立性強并且富有彈性。在每天基本功訓練中一定要練習指運方面的練習,把這些技巧單獨一個個的練習熟練,形成手指機能的自動記憶,這樣在演奏這首作品時才可以靈活的“加花”,尤其有一個裝飾音需要特別注意,即全曲特別多的La都有個復倚音,如下:
這個裝飾音要求速度很快,手指極富有彈性,需要專門加強訓練。
(三)跳斷連的點線吐音的嫻熟掌控
跳斷連的點線吐音在這首竹笛作品里運用得特別多,吐音技巧一般有輕吐、單吐、雙吐和三吐四種方式,而從演奏出來的效果可分為以下四種:跳吐、斷吐、連吐和碎吐。這四種吐音所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是不相同的,其中碎吐在此作品中沒有運用,先不作介紹,而斷吐和跳吐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情緒比較跳躍歡快,連吐則為了更連貫演奏出清晰的旋律音符。作品的第三部分的小快板段落片段,幾乎所有的音都運用了跳吐和斷吐演奏技法,表現(xiàn)了熱烈、跳躍的歡樂氣氛,形象鮮明,情緒熱烈,如譜例2。
此曲音樂旋律方面的點和線的不同也需要吐音的合理運用。在此曲中前三種吐音的運用讓我們在詮釋音樂時可“按圖索驥”了解并掌握作曲家對句法及音樂語匯的組合規(guī)律,從而更貼切地詮釋音樂。
四、結語
作為一名演奏者,在演奏一首作品之前對該作品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領會到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為自己進一步二度創(chuàng)作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從而對作品進行更精彩的演繹。希望通過本文對這首樂曲的分析,能為學習者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更好地演奏這首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蕭舒文.20世紀中國笛樂[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方光耀.竹笛、氣色、氣韻之自然審美[J].器樂,2010,(03).
[3]張維良.竹笛藝術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
[4]王鶴.中國傳統(tǒng)笛子演奏技法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