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娟
【摘要】立足學生的視角進行課堂教學,是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自主的個體,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而是應該具體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認知水平以及興趣特點等,這樣組織的教學才能更加高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學生視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以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是教師在上面苦口婆心地講解,而學生在下面目瞪口呆,這樣的教學顯然是沒有效果的。要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就要首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組織教學,讓學生真正投入到文本探究中,在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主動思考,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獲得深刻的感悟,引領語文課堂走向精彩,走向高效。
一、整合內容,適應學習需求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材當然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但是在教材的使用上,我們也是可以出新的。編者在安排教材內容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的編寫意圖的,每一個單元都有相應的主題,而且選定的篇目也是適合學生需要的內容。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認知水平安排教學內容甚至進行組合講解,讓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例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要引領學生體會親情的可貴,同時讓學生學會寫人記事一類文章的寫作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教師并沒有局限于這樣的一篇文章,而是將前面一個單元中的胡適的《我的母親》放在一起講解,同時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探究:“同學們,這兩篇文章,一篇寫的是父子親情,一篇寫的是自己的母親,那么請大家仔細閱讀文章,分析一下這兩篇文章在內容、情感表達以及寫作手法上有什么異同點?對于你的作文有什么啟發(fā)?”這樣的問題為學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也切合初中生自主探究的需要,給學生留出展示自己的空間,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教師將類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教學,也就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整理,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幫助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理解。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編寫的單元,而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重組,這樣有效地將“教材”變?yōu)椤皩W材”,使學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也更具廣度,有利于學生的深度解讀,深刻體驗文本內涵。
二、自由對話,發(fā)揮主體作用
語文課堂面對的對象是所有的學生,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組織課堂活動,也要注意從學生的主體意識出發(fā),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自由對話。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結合自己的生活獲得屬于自己的獨特感受,從而實現學生創(chuàng)新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教學魯迅先生文章的時候要緊扣要領,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進行教學,多引導學生品味經典,體味內涵。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從文本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學習,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呢?”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走進文本,精讀課文,然后抓住文本內容,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和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有的學生抓住文本中描繪的作者在百草園玩耍的內容,談自己的童年生活。學生這樣表述:“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秘密花園,在我小時候,村莊外面的一處空房子就是我的秘密花園,我可以在里面捉蟋蟀,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蓖ㄟ^這樣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到文本中滲透的作者在百草園中的歡樂時光。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自由對話,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而且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讓語文課堂更高效。
三、靈活方式,促進主動探索
不管是哪個階段的教學,我們都應該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興趣指向以及認知特點。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組織教學時,仍然不能忽略學生自主性的調動,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文本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這樣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春》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采用了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文本的情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這樣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我們要學習一篇非常美的文章,那就是朱自清的名篇——《春》,但是,我們不著急走進朱自清筆下的春,老師想先走進大家眼中的春天。春天是深受大家喜歡的,那么,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你為什么喜歡春天?你能夠以怎樣的形式來表現春天呢?”這樣的問題設計給了學生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真實展示自己的見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后,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學生用畫筆將自己眼中的春天描繪出來,還有的學生將春天寫成了一首詩歌,等等。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走進這篇經典散文,讓學生深刻感受春之美、散文之美。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了學生自我展示的空間,這樣的教學設計更符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也能夠讓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所長進行展示,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同時讓學生對文本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多樣化的知識,這樣的教學自然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