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舒萍
摘? 要:文章通過國內外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文獻綜述,以民間武術文化文獻分析為重點,得出結論:在傳統(tǒng)文化備受關注的今天,傳統(tǒng)體育項目起源、文化內涵、演變過程、開發(fā)途徑、傳承現狀及當代發(fā)展趨勢等研究內容,均對當前文化傳承具有借鑒意義。結合多學科視角的許多文獻具有傳統(tǒng)與時代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性。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有待形成合力,推進更深層次的社會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傳統(tǒng)體育文化? 民間武術? 傳承傳播? 文獻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a)-0207-03
隨著新媒介傳播時代的來臨,全球信息傳播與更新更為迅捷,保持文化的多元性與多樣性已受到各國重視。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有許多極富傳承價值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亟待保護發(fā)掘。從弘揚國家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出發(fā),中國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已成為文化研究熱點,得到了從所謂有的關注和認同。
1? 國外研究概述
世界范圍內,美、日、英等多國均有立法保護文化遺產資源,如美國的《考古資源保護法》等、日本的《文字·活字文化振興法》、英國的“國民信托”法令……法、意、美、加、日、韓等國也已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式保護工作。國外也早有大量論著揭示人類文明遺產對于當前經濟、文化、社會的重要意義。早在上個世紀,以《東方的遺產》為開篇的《世界文明史》(Will Durant)已對各時代、各國家錯綜復雜的文化現象進行了綜述。近十年,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研究表現出民族性、創(chuàng)新性、跨學科等特點。新媒介的發(fā)展和體育賽事的國際化促進了體育文化資源的傳播。在這一方面,基于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文獻更容易吸引國際關注。在體育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學者從媒介與文化、民族種族屬性的視角出發(fā),將體育媒介的價值和崛起比作當代最具權勢的文化力量[1]。
1.1 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文化內涵
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文化內涵研究,包括體育文化資源利用和國際化等內容,是研究體系中較為普遍的課題,如對拉丁美洲體育文化的探討(Bocketti Gregg,2017)(Sibaja Rwany,2016),對朝鮮體育文化全球化的探討(Merkel Udo,2012)等。Merkel Udo在探討朝鮮體育文化全球化進程的同時,闡述了其由頑強抵抗全球化到全盤接受全球化的反應過程和緣由。2016年,YILDIRIM Fontana探討了阿拔斯王朝時期體育文化對于社會關系、政治經濟的影響,通過現在的賽馬、射擊、摔跤、象棋等運動,闡述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當時生活中的意義。
1.2 對于民間傳統(tǒng)體育文化歷史演化過程的探討
美國棒球運動發(fā)展史及權力轉移論證(Elias Robert,2017);1889—1924年阿根廷羅西里奧射擊俱樂部的文化、歷史和民族社會關系的介紹(Roldán? Diego,2016);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及板球發(fā)展史的論述(Aguer Colin,2013)等等,從本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發(fā)展史的介紹,引出體育文化與社會發(fā)展各方面錯綜復雜的關系,這些文獻同時蘊含了體育國家形象等深層次含義,多角度體現了體育文化維持多樣性的意義。
1.3 關于傳統(tǒng)體育文化與當代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厄瓜多爾Chota山谷非洲裔社區(qū)足球運動被道德化、英雄化、神圣化的現象分析(Jijon Isabel,2017);通過英式柔道、擊劍,分析2012年奧運會、殘奧會對東道主國家基層體育參與的影響;探討澳大利亞斯普林特獨木舟運動,作為體育文化與國家特定政策環(huán)境的關系(Sotiriadou Popi,2014)等。此外,國外傳媒如美國Journal Star(2016)介紹了傳統(tǒng)體育項目(如caber toss)在愛爾蘭傳統(tǒng)節(jié)日Erin Feis上的應用;阿拉伯Khaleej Times(2015)和Arabia 2000(2013)介紹了阿聯酋傳統(tǒng)文化中獵鷹(馴服老鷹捕獵)、狩獵和馬術等運動史和發(fā)展戰(zhàn)略等,為相關研究開拓了思路。
2? 國內研究現狀綜述
近年來,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研究較為活躍。其中,武術文化作為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傳播學、體育學等多學科領域均具有鮮明特色和認同價值。相關論著多有獨到見解,如桂滇黔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資源調查與開發(fā)利用研究(陳煒,2017);以武術從業(yè)者口述實錄梳理新中國武術文化(戴國斌,2016);以達瓦孜為個案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路徑研究(劉洋,2015);清末民初中國武術文化發(fā)展研究(林小美,2012)等,豐富了研究素材。
通過資源數據庫統(tǒng)一檢索“民間武術文化”,結果顯示,1998年1月至2018年9月間,1549項相關學術成果中,期刊論文1128篇、學位論文341篇、會議論文56篇、報紙報道23篇、專利1項(如表1)。
近年來,關于民間武術文化的學術研究視角和研究內容更為細致、深入。研究內容總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文化起源、走勢與技法研究。如:通過Citespace Ⅴ軟件對CNKI 數據庫中武術傳承核心期刊文獻的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潘炎,2017);動態(tài)與靜態(tài)、縱向與橫向的峨眉武術源流及文化(童國軍,2017);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巧斗力”為技術特征的“技擊之道”(楊建英,2017);安順地戲蘊含的戲曲、軍演合一的戲武文化(陳玉民,2017)等。武術文化是一種“技,藝,術”的文化[2],對于技法的研究極難躍然紙面。而具有社會歷史文化價值的一個視角是,通過人的行為、社會習慣、理論體系、核心內容的總結與梳理,探討民間武術文化的流派傳承與本源追溯,其優(yōu)勢是凸顯了武術文化的社會功能,不足之處是對于武術技法的傳承與傳播始終未能發(fā)揮實質性作用。
二是傳統(tǒng)項目開發(fā)利用研究。如:閻錫山國術館館傳武術旅游發(fā)展路徑(劉宇峰,2017);18周傣族武術操實驗教學對增強大學生體質的作用(羅振旺,2017);嵩山少林寺旅游業(yè)現狀(周杰,2016);河南武術文化旅游資源AHP層次分析(任天平,2015)等。此類研究極具創(chuàng)新性,多為跨學科理論的綜合運用與價值呈現,將民間武術文化的多層次內涵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為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傳承提供了科學性、實際性、可操作性的整體策略。
三是文化傳承現狀、傳承人研究。如:武術文化傳承機制變遷及當代武術文化“師徒傳承”形式向契約關系的轉化與融合(李鳳成,2017);侗族“抬官人”項目深描與挖掘(譚廣鑫等,2014);武鳴“三月三”散打擂臺賽發(fā)展現狀和壯家武術習俗(韋霞,2013);廣西玉林州佩民間武術文化梳理(高會軍,2012)等。如果將傳統(tǒng)項目的開發(fā)利用歸屬于橫向拓展方面,那么傳承現狀則應歸屬于縱向延伸方面。從社會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角度而言,人類享有深層次的整體性和同一性,同時也享有動態(tài)文化發(fā)展中的個性和自由[3]。武術作為具有典型意義的中國文化符號,其極富個性的傳承體系至今尚未完善,具有多層次廣泛性的研究價值。
四是結合“一帶一路”等國家政策的研究。如:民族文化認同視域下廣西與東盟龍獅運動發(fā)展研究(李俊果,2018);東盟民族體育文化的融合發(fā)展及其啟示(王浩等,2018);“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武術文化傳播的關系(解乒乒,2017);“一帶一路”中壯族傳統(tǒng)武術的“文化紐帶”作用——關于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系列研究之二(邵鈺淇,2016)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內容,包括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4]。這為獨特的民間武術文化傳承提供了機遇與挑戰(zhàn)。作為富有國際交流意義的一項內容,武術文化與國家政策相結合的傳播模式,將密切文化旅游、文化教育、商業(yè)往來等以文化內涵為基礎的務實合作關系,促進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深化和國家形象的國際傳播。
3? 結語
民間武術文化的研究具有多方面時代意義,眾多文獻理論完整,自成體系,將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內涵和價值加以解讀,具有廣泛的研究借鑒意義和社會應用價值。
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力量不斷推動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發(fā)展,以民間武術為代表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文化傳承,在信息的傳播與傳承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還需依靠多方面合力,形成有利于文化傳承的社會氛圍,才能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英)David Rowe,著.體育、文化與媒介:不羈的三位一體[M].呂鵬,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 郭玉峰,丁傳偉.我國武術文化研究現狀的文獻綜述[J].運動,2014(11):137-139.
[3] 陳煒,朱嵐?jié)?,文冬?桂滇黔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資源調查與開發(fā)利用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4] 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EB/OL].(2016-03-18).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0318/c1004-28208347.html.
[5] 陳師鞠,徐妙妙.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式保護進展研究[J].中國檔案,2016(6):74-75.
[6] Buedel Matt.Erin Feis now international in scope and flavor[N].Journal Star(Peoria, IL),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