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 要:作為音樂教師從觀察全國音樂教學觀摩課入手,學習課堂所呈音現的多樣形式,也從課堂中出現的多種現象發(fā)現突出的問題,即音樂課堂教學教師缺乏對樂素養(yǎng)和音樂技能培養(yǎng)的普遍現象。筆者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即教師教學狀態(tài)和表演狀態(tài)劃分不清晰;錯誤的教學示范,誤導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教師缺乏對音樂課程標準與學情的分析。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和理論觀點,提出解決方法,提倡“觀念先行”,倡導教師深入研究音樂課程標準,遵循音樂教育規(guī)律,注重課堂中教與學的辯證關系研究。
關鍵詞:音樂核心素養(yǎng);音樂常態(tài)課;教與學
人的音樂發(fā)展是基于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是培養(yǎng)音樂審美的能力以及音樂表演和相應的音樂文化。它培養(yǎng)的是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綜合能力,目標內容與音樂課程目標有著直接的聯系。要學習音樂并且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形成對音樂的感知、欣賞、表現與創(chuàng)造能力,這些都是音樂的基本素養(yǎng)。而這些音樂基本素養(yǎng)是由音樂課程實現的,是從小學一直到高中的每一節(jié)音樂常態(tài)課來實現的。按照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日積月累地培養(yǎng),形成的音樂能力,從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品格與能力、促進全民整體素質提升的作用,并且這些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完成的。
剛剛在東莞落幕的全國第八屆中小學音樂教學觀摩課,是一場中小音樂教學盛宴,是對教師音樂專業(yè)基本功、教學智慧的檢閱與考驗。因為這次的全國觀摩課展示,采用提前一周抽課題的形式,所以呈現的音樂課堂更貼近目前全國中小學音樂常態(tài)課,音樂課堂里呈現出來的問題也是目前中國音樂教學的現狀的縮影。是觀察中小學音樂課堂現狀的窗口?;乜催@次21節(jié)中學觀摩課,筆者對音樂課堂進行深入研究發(fā)現:
一、音樂課堂呈現各種美
(一)課堂關注音樂主體,注意挖掘音樂要素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真正的審美教育不能忽視音樂本體的教學。無論是教學目標制定,以及教學內容的選擇都不脫離音樂本體,都有挖掘音樂要素展開教學。沒有音樂要素的音樂課堂將缺乏音樂性、實效性。這次的音樂課堂類型多樣,有歌唱教學、欣賞教學等多種類型的音樂課型。大多數音樂課堂都能注重音樂要素挖掘,真正做到關注音樂主體:歌唱教學《櫻花》,教師挖掘日本都節(jié)調式音階,用按鈴、木琴等樂器始終把骨干音34671貫穿整堂課,教師從導課開始就要求學生跟著按鈴演唱這幾個音、歌唱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巧妙地設計讓學生用這幾個音為歌曲伴奏,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式教學,真正掌握這首日本歌曲的特點;欣賞教學《非洲鼓樂》,教師課堂設計活潑且妙趣橫生,突出非洲鼓樂節(jié)奏、聲部豐富特點,課堂教學始終圍繞音樂要素:非洲節(jié)奏模仿、多聲部節(jié)奏創(chuàng)編等音樂活動讓學生體驗、感知非洲豐富的鼓樂。
(二)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高
只有一個專業(yè)素養(yǎng)高的教師才有能力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呈現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與知識性,這樣的課堂才是注重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參加這樣的全國展示課的教師,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推薦出來的優(yōu)秀教師,他們在課堂上都呈現出高超的專業(yè)素養(yǎng),或一流的唱功、一流的樂器演奏水平、高水準多媒體制作能力等。民歌教學《醇厚的中原韻》教師展現專業(yè)的歌唱能力,在教學中的范唱得到學生高度評價:“專業(yè)氣息撲面而來“;欣賞教學《非洲鼓樂》,教師在導入部分呈現的中國鼓演奏《絳洲鼓樂》專業(yè)且富有熱情,不僅很好地做了導入,更展現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高水平專業(yè)技能;音樂欣賞教學《肖邦》,教師在課堂中演奏的鋼琴曲堪稱演奏水準。這些專業(yè)素養(yǎng)的呈現無疑為音樂課堂教學提升了高度。
縱觀這次音樂教學實況,從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較往屆得到很大提高。
二、存在突出問題
較往屆音樂教學展示,這次全國音樂教學呈現出更加成熟的音樂課堂,教師更多關注音樂本體,挖掘音樂要素,但同時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在教學中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音樂技能的培養(yǎng)關注度不夠。更缺乏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關系的梳理。
(一)教學狀態(tài)和表演狀態(tài)劃分不清晰。每次全國音樂教學課展示,都存在這樣地共性問題:教師為了體現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學設計中特別多的安排自己專業(yè)特長展示,但往往喧賓奪主,適得其反,流露出明顯的表演痕跡:歌唱教學《長江之歌》,教師具有較高的歌唱能力,所以教學設計中把所有關于音樂聆聽部分,都安排自己范唱,學生就像音樂會的觀眾默默地欣賞,學生對教師的歌唱也沒有給予回應。包括教唱歌曲環(huán)節(jié),全體學生的音量也敵不過教師的音量,學生就放棄參與歌唱,整個課堂忽略了學生主體,學生沒有參與音樂活動的課堂呈現。學生沒有參與音樂體驗的課堂,學生的音樂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
(二)錯誤的教學示范,誤導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醇厚的中原韻》在教學中范唱歌曲《孟姜女》,這是一首民族歌曲,用民族唱法演唱或者播放錄音都能為教學增益,讓學生感受醇厚的民歌韻味,但教師卻用純正的美聲唱法演唱這樣一首民族歌曲,混淆了學生對民歌的理解,給學生錯誤的引導,影響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
(三)教師缺乏對音樂課程標準與學情的分析。歌唱教學《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在教學中簡單地學唱了歌曲后,就引導學生用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展開各種朗誦,齊誦、領誦等,教師沒有把握音樂教材,分析音樂課程標準,也沒有對執(zhí)教的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沒有關注音樂本體進行音樂教學,儼然把一節(jié)音樂課上成一節(jié)語文課,更別談音樂素養(yǎng)與技能的培養(yǎng)。
三、反思原因
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樣的,綜合來看:缺乏對音樂課堂“教與學”關系研究。
教學中是以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辨證統一關系。教師明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驗音樂活動,參與音樂表現與音樂創(chuàng)造。這樣的“教與學”的實施才能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方可以實現學生音樂素養(yǎng)和技能的提高。這次有些音樂課堂,執(zhí)教者過多地關注教學手段研究,而沒有關注學生主體,沒有關注給學生學習留白,多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重視給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沒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比重,應該給學生多點實踐,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地能力。講音樂本體的時候,大多數是老師主導性的提出,由于缺乏音樂實踐活動設計,很少有學生在音樂表現實踐中去發(fā)現、生成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大膽嘗試屬于自己的藝術表現,才會在音樂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技能。理清“教與學”的關系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音樂教學的必要工作。
四、解決方法
結合以上的原因分析,基于對地區(qū)中小學音樂課堂銜接的研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現狀:
1.改變觀念
教學理念是通過教學行為體現的,只有真正理解新課標的精神,并把它準確體現到每一個具體的單元內容中、知識點和技能要求中,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教師的行為也會隨之變化,音樂課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學科。關注課程標準的研究,不同學段不同課程標準,不同的學段不同的教學方法,做有規(guī)律的音樂教育。
2.研究學型
首先,根據學生認知水平與教學大綱要求,需要劃分音樂課堂教學的不同學段:一二年級音樂教學“激發(fā)興趣,感知體驗”,以唱游課為側重點、三四五年級音樂教學以“提高學生技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表演”為主、六七年級音樂教學則以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評價”為教學重點、八九年級音樂教學是“藝術鑒賞,理解感悟”作為教學側重點。
其次,就要研究如何“學”。過多的考慮課堂中的形式、教學手段,把教學搞得熱熱鬧鬧,而沒有考慮學生在這節(jié)課里到底學會了什么?掌握了哪些音樂技能?特別是公開課更多的注重課堂上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或者課堂的表現形式,沒有考慮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輔相成的。最重要是研究學生的學,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參與音樂活動、參與音樂表現與創(chuàng)造活動,在這過程中體驗、感悟、感知音樂。形成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技能。
3.有效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有效音樂教學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投入音樂課堂學習,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表現力的有效課堂。從被動學習到學生在做(音樂游戲)中學、在用(音樂知識)中學、玩(音樂活動)中學以及樂(快樂)中學。形成一套具有特色、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導入重激趣—聆聽重感知—體驗重趣味—拓展重創(chuàng)造—評價重有效。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實施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愿望走進音樂;有效聆聽才能讓學生對音樂形成感知,教師設計問題、選擇聆聽方式,以及聆聽次數等設計才能有的放矢,真正感知音樂;從感知達到認知音樂知識的過程是音樂課的重中之重,設計有趣、豐富、有效的體驗活動:音樂游戲、音樂活動讓學生在用中學、玩中學以及樂中學;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鞏固音樂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合作中實踐、創(chuàng)造音樂,讓課堂氣氛更活躍,更具樂趣;教師評價注重準確,不能為了鼓勵學生而沒有標準,要體現客觀且不失鼓勵。
中國音樂教育之路是在中華文化土壤中靠實踐者堅定地朝著正確的方向自信地走下去的。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要有避免音樂教育方向偏離的免疫力,在三維目標的指導下準確前進。怎樣才是正確的方向?不崇洋、不跟風、崇尚音樂教育的規(guī)律才是正確的音樂教育方向。而要做好這一些,我們必須要充滿智慧,滿懷愛心。作為愛美之師,我們既要做教學的武林高手,更要做學生的心靈捕手;既要展現自己的風采,更有成全學生的期盼;既要讓自己享受教學,更要讓學生享受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