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海艷,張敏敏,張志紅,吳 婕,奚廣軍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23)
腦梗死是一類病情極為兇險且病情轉歸不良的疾 病,由于腦組織因局部血管阻塞會影響局部大腦血供,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腦細胞凋亡的情況,部分患者需被收治到ICU中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以保證病情趨向穩(wěn)定[1]。由于腦梗死患者會出現(xiàn)部分軀體功能障礙的表現(xiàn),其中吞咽功能障礙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并發(fā)癥,對于恢復意識的患者,因無法完成正常攝食而需借助腸外營養(yǎng)的方式補充營養(yǎng),降低了其生活質量[2]。目前,為患者實施“生理-心理-社會”功能層面的一體化照護模式,已成為臨床關注的課題[3]。傳統(tǒng)的照護模式更多的是將關注的焦點聚集于患者生理癥狀上的管理,而忽視了其在精神心理層面以及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改善上有著強烈的內在訴求[4]。從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進行方法學的改良,使患者能享受到科學、嚴謹?shù)恼兆o模式,是保證患者病情康復及得到良好照護的基礎[5]。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模式倡導將有循證支持的干預措施集合在一起,從患者的精神心理、社會功能及生理功能層面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從而使患者享受到科學、合理的臨床診療照護[6]。本研究探討了腦梗死后鼻飼患者應用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腦梗死后鼻飼患者88例,以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44例為觀察組,以2015年10月—2016年9月的44例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平均年齡(61.2±4.6)歲;文化程度:大學10例,中學16例,小學18例;基礎疾?。禾悄虿?5例,高脂血癥12例,高血壓17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齡(61.5±4.8)歲;文化程度:大學11例,中學17例,小學16例;基礎疾病:糖尿病13例,高脂血癥14例,高血壓17例。納入標準:意識清醒;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各項生命體征正常;吞咽功能存在障礙,需借助腸外營養(yǎng)的方式保證營養(yǎng)供給;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 實施常規(guī)護理。責任護士采取紙質材料發(fā)放以及口頭健康宣教的方式,向患者介紹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及轉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內容。采取心理干預,減輕患者內心的焦灼狀態(tài),使其以從容、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根據(jù)患者的軀體癥狀,給予相應的癥狀管理;若患者出現(xiàn)病情進展或惡化等情況,護士應及時向醫(yī)師匯報,給予相應的藥物管理與治療護理干預。
1.2.2 觀察組護理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①成立干預小組團隊。責任護士作為首要發(fā)起人,負責干預流程制訂和落實。小組團隊包含5名成員,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士3名。每周定期組織1次培訓會議,由責任護士擔任主持人,借助PPT和紙質材料,介紹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落實要點及注意事項,幫助其構建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框架。每次培訓時長為1學時,培訓內容涉及理論培訓和技能培訓,共培訓10個學時。待完成培訓后,責任護士需要對所有組員開展考評,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均合格者,方可步入下一階段的具體干預。②負性情緒管理。護士應保證患者處于舒適且安靜的環(huán)境,借助多種心理學溝通技巧,如開放式提問、情感表達技術、共情技術和澄清技術等,從而逐步進入患者的內心世界,了解其當前的內在訴求,分析導致不良情緒的溯源事件,加以疏導,使其產生自我情感管理,有利于消極情緒的緩解,最終產生正面情緒傾向。當患者在表述情感的過程中,護士需注意與患者之間的眼神交流,理解其對當前病情狀況的恐懼、焦慮,以換位思考的立場,設身處地了解其心境的具體感知狀態(tài),再根據(jù)感知心得為患者提供疏導。該項干預時間控制在15 min,每日1次。③個性化認知宣教。首先,護士需評估患者的學歷層次及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出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對于認知水平較佳者,護士則主要以面對面口頭表述再輔以手繪動畫的方式,向患者講授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及轉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體系;患者在宣教過程中,表現(xiàn)出困頓時,護士應耐心地重復相應知識點,從而幫助其重新梳理重要內容,有利于其構建正確的理論認知。對于認知水平不佳者,護士則采取多媒體PPT的形式,向其展示疾病具體的相關知識點,在講授的過程中,更注意與患者之間的互動;如護士可在講授完一個知識點后,要求患者站起來復述具體的知識內容,對于患者講述有誤或存在遺漏的知識點,則需要進行重復,并讓患者進行內容的復述,從而使其對相關知識點進一步鞏固學習。④放松訓練。護士為幫助患者進一步得到情感和生理上的放松,應為其營造出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讓患者平躺于床上,由護士進行旁白口述,讓患者聚精會神地聆聽,并展開冥想。具體的內容涉及:你來到一片全新的大自然草原中,撫摸著翠綠的草地,感受著陽光照拂著大地,感受著微風對肌膚的吹拂,觀賞著駿馬在草地上飛馳……這里所有的景色與事物都讓你感到溫馨及寧靜,所以,你躺臥在草地上,用心去體會著這里的一切,享受著寧靜而又美好的當下。放松訓練的時間控制在20 min以內,每日1次。⑤吞咽能力練習。護士為患者安置好半臥位,在患者的側后背處放置一軟墊,使其頭部稍偏向于某一側。護士將白面包撕成小塊,送入患者的口腔中,并喂其少量的溫開水,通過湯勺的背側對其舌根處進行按揉的按壓,以刺激其產生有效的吞咽反應。如果患者表現(xiàn)出正性的吞咽功能后,那么護士則引導其作出吞咽口水的動作,共5次。待患者每成功做出1次吞咽動作后,護士就給出正面的鼓勵,如:“你完成得很正確,發(fā)現(xiàn)你的吞咽功能已經取得了明顯進步,請你堅持做下去”。若患者完成5次吞咽口水的動作后,護士指導患者緩慢地下咽一口溫開水,并做鼓腮的行為,多做幾個循環(huán),直到患者的腮部出現(xiàn)明顯的酸脹感,再將溫開水吐出。該項訓練時間共達20 min,每日1次。
1.3 觀察項目 ①通過微型營養(yǎng)評分對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及干預后第4周末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評估。如果得分高于24分,則說明個體的營養(yǎng)水平較佳;如果得分處于17~24分,則說明個體存在潛在營養(yǎng)不良的可能;如果得分小于17分,則說明個體營養(yǎng)不佳。②利用生存質量量表對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及干預后第4周末的生存質量進行比較。③通過SAS和SDS量表對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及干預后第4周末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比較。④通過洼田試驗評分對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進行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卡方檢驗。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 (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 (分
?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營養(yǎng)狀況 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 (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情況 (分
注:①與對照組干預前相比,P>0.05;②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P<0.05
?
2.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洼田試驗評分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洼田試驗評分(分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洼田試驗評分(分
?
3.1 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對腦梗死鼻飼患者的意義 對于意識處于清醒狀態(tài)的腦梗死鼻飼患者,其生活質量往往處于薄弱水平,因為個體的感知覺能體會到病情所帶來的軀體不適,再加上心理感受能力不佳所引發(fā)的情感低落,均會加重當前的病情狀態(tài)[7]。腦實質受損會引起相應支配的吞咽相關肌肉出現(xiàn)功能障礙,進而使患者出現(xiàn)吞咽困難的表現(xiàn)。良好的營養(yǎng)攝入狀態(tài),是保證病情康復的前提;而舒適的心理狀態(tài),亦是促使病情正性轉歸的保障[8]。由于腸外營養(yǎng)的輔助治療會引起胃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因此,幫助其恢復吞咽功能是醫(yī)護人員需應對的重要護理問題[9]。本研究中,通過實施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從患者的生理與心理訴求角度出發(fā),為其提供全方位的身心舒適度保證,進而促進病情的整體轉歸。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營養(yǎng)狀況(例)
3.2 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對患者開展負性情緒疏導與管理,能深入患者的內心世界,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信任。在交流過程中,護士充分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共情的交流手段讓患者溯源導致消極情緒的相關因素,并予以針對性的情緒管理,能達到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的目的[10]。伴隨著患者負性情緒的改善,能使其以較為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診療,這為病情的良性轉歸奠定了前提條件[11]。放松訓練能夠幫助患者松弛內心及生理層面的焦灼狀態(tài),因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多處于較為緊張的水平,讓其步入冥想狀態(tài),使其全面放松心境,將有助于改善其焦慮、抑郁情緒。放松訓練能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其將關注的焦點聚集于聯(lián)想的世界中,讓其在對美好事物的感受過程中,體會著生活的美好,進而激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使其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和疾?。?2]。
3.3 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機體營養(yǎng)狀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機體營養(yǎng)狀況,促進其生活質量提升。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的心理疏導能夠幫助其消除負性情緒,從而提升對醫(yī)護人員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加快機體好轉,對生活質量改善具有促進效果。而個性化認知宣教是健康教育中的優(yōu)質護理策略,即對患者個體化的認知水平進行分析與評估,從而實施針對性及個體化的干預引導。因為患者與護士之間本就存在認知層面的不對等性,而不同的患者個體亦存在理解或者教育水平的差異,故籠統(tǒng)或團體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將難以達到預期的干預效果[13]。在對患者認知水平進行評估后,實施個性化的教育,可幫助患者構建系統(tǒng)及理論化的認知框架,最終能促進病情的整體化預后或轉歸[14]。由于患者認知水平得到了改善,將能激起內在的自我效能,使其自覺踐行正確及科學的行為,尤其在院外的膳食管理、運動管理及用藥管理等內容上,均能做到自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并改善不良情緒[15]。
3.4 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洼田試驗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分析其原因主要為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個體化吞咽能力訓練,能強化肌肉的靈敏度,使其能逐步適應吞咽肌群的協(xié)調動作,進而逐步實現(xiàn)有效的吞咽反射行為。在實施具體的吞咽功能時,給予小碎塊面包,能刺激味蕾對食物的渴求,從而保證良性進食行為的順利推進[16]。為了保證口腔各肌群的強度與行為,使食物得到有效的推進,在實施康復進程中,應達到良好的進食水平與進食行為,最終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狀況[17]。
全方位身心舒適護理應用于腦梗死后鼻飼患者,對其吞咽功能的改善以及情感狀況的穩(wěn)定大有助益,且能增進機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有助于患者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