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樹
(四川外國語大學 國際關(guān)系學院, 重慶 400031)
自從20世紀80年代萊考夫和約翰遜(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隱喻理論以來,國內(nèi)外很多學者相繼對概念隱喻的建構(gòu)和理解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討,而且用概念隱喻理論探討了“翻譯隱喻”與隱喻翻譯的過程以及隱喻翻譯的策略、方法與技巧。國外學者如霍爾奧森(Halverson)(1999) 首先追溯了術(shù)語“翻譯”(the translate concept)及其相關(guān)詞語的來源,然后使用萊考夫構(gòu)建的“框架”(frame)來區(qū)分該術(shù)語用法,最后探尋了該用法的發(fā)展歷程,推測其涉及的翻譯類型。斯卡夫內(nèi)爾(Sch?ffner, 2004, 2011, 2013)從認知的視角分別探討了隱喻與翻譯、隱喻翻譯與翻譯過程的關(guān)系以及隱喻翻譯的可能性等問題。國內(nèi)學者如陳道明(2002)、肖坤學(2005)、譚業(yè)升(2005)、譚載喜(2006,2012)、肖家燕 (2007a,2007b, 2010)、張廣林(2009)、王明樹(2015, 2017)等也試圖在概念隱喻的理論框架下,從宏觀或微觀層面探討“翻譯隱喻”、隱喻翻譯與翻譯之間的認知動態(tài)聯(lián)系,尋找隱喻翻譯的策略或方法。
但是,作為概念隱喻翻譯的譯者,應(yīng)該如何正確理解原語文本中概念隱喻的含義,如何翻譯概念隱喻,選取何種翻譯策略或方法,國內(nèi)外,特別是國內(nèi)對這些問題真正從概念隱喻的角度進行專門或系統(tǒng)性的研究者可謂鳳毛麟角。孫毅(2017: 86)通過對國外隱喻翻譯研究40年(1976—2015)的回顧與詳細的梳理,認為不少學者仍抱殘守缺,牢牢握著隱喻的修辭性、勸諫性和文學批評性不放,浮于語言表面考察語際對應(yīng),躑躅于隱喻是否可譯以期實現(xiàn)完全對等??v觀國內(nèi)期刊,特別是在非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有關(guān)隱喻翻譯的文章,雖然討論了隱喻的理解與翻譯問題,但大都是冠以概念隱喻理論的帽子,實質(zhì)上還是把隱喻視作一種修辭手段或修辭技巧,進而討論其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因此,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以概念隱喻為理論框架,探討概念隱喻理解的認知流程,區(qū)分“翻譯隱喻”與隱喻翻譯這兩個概念,然后以李白詩歌《靜夜思》的英譯為例,闡述概念隱喻視角下隱喻翻譯的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旨在為早日揭開漢語古詩中的概念隱喻及隱喻翻譯的神秘面紗,為概念隱喻翻譯研究建構(gòu)科學、統(tǒng)一、完整和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盡一點綿薄之力。
在概念隱喻翻譯過程中,譯者首先要正確理解原語文本中概念隱喻的含義。既然隱喻意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文化依存性,那么,譯者應(yīng)該如何正確理解原語文本中概念隱喻的含義?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們認為王文斌(2005,2006,2007)提出的“連接、沖洗、合流”的動態(tài)認知流程同樣適用于譯者對概念隱喻理解的認知過程,可以為譯者如何正確理解概念隱喻提供理論依據(jù)。該動態(tài)認知流程是王文斌對??颇釥柡吞丶{(Fauconnier & Turner)(1996, 1997, 1998)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進行的修正和完善,建構(gòu)了如圖1所示的“連接、沖洗、合流”的動態(tài)認知流程,旨在闡釋受喻者理解概念隱喻的認知過程。
圖1 受喻者理解隱喻的認知過程(王文斌,2006:38)
王文斌(2007:190)認為受喻者若想解讀A是B或A似B,受喻者就須借助自己的經(jīng)驗以及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而找尋A(輸入空間1)與B(輸入空間2)這兩個心理空間的相容性。若相容性這一條件得到滿足,受喻者對隱喻的解讀便會自我允準,否則,便會自我否定。在此過程中,受喻者須將A和B“連接”在一起。“連接”的最后成功與否取決于“沖洗”。在“沖洗”過程中,若受喻者經(jīng)過自我協(xié)商和自我核定,最后自我允準A和B在外在或內(nèi)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點具有共享的特征或特性, 那么“連接”就宣告成功,并導致A和B的“合流”,隱喻的解讀由此而完成,否則,“連接”就宣告失敗,A和B也因此而不能“合流”。換言之,受喻者就不能正確解讀施喻者所構(gòu)建的隱喻。王文斌在此所說的受喻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用來指理解原語文本中概念隱喻的譯者,幫助譯者正確理解原語文本中的概念隱喻。下面以“連接、沖洗、合流”的動態(tài)認知流程為理論依據(jù),以大家熟悉的概念隱喻“翻譯是橋梁”(TRANSLATION IS BRIDGE)為例,來探討譯者如何才能正確理解該概念隱喻的含義。
該概念隱喻 “翻譯是橋梁” 包含了兩個輸入空間:輸入空間1(“翻譯”)和輸入空間2(“橋梁”)。譯者要想真正理解該概念隱喻的含義,首先應(yīng)將輸入空間1(“翻譯”)和輸入空間2(“橋梁”)“連接”在一起,然后經(jīng)過“沖洗”,盡力找出“翻譯”和“橋梁”之間的相似性。如果它們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點具有共享的特征或特性,那么“連接”就宣告成功,并導致“翻譯”和“橋梁”的最終“合流”,隱喻的解讀由此而完成,否則,“連接”就宣告失敗,“翻譯”和“橋梁”也因此而不能“合流”。由此看來,譯者要想真正理解概念隱喻“翻譯是橋梁”的含義,關(guān)鍵是要找出輸入空間1(“翻譯”)和輸入空間2(“橋梁”)之間的相似性,否則就無法理解概念隱喻——“翻譯是橋梁”(TRANSLATION IS BRIDGE)。因此,在整個動態(tài)認知流程中,譯者要想正確解讀施喻者構(gòu)建的隱喻,還必須具備相關(guān)的世界知識、對社會常規(guī)的正確把握、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和記憶以及準確的判斷推理能力(王文斌, 2005:VI)。如果譯者具備了這些基本的認知能力,就可以找出輸入空間1和輸入空間2之間的相似性,最終完成輸入空間1和輸入空間2之間的“合流”,達到真正理解概念隱喻含義的目的。
簡言之,在“連接、沖洗、合流”的動態(tài)認知流程中,“連接”是基礎(chǔ)。對于譯者來講,該過程已經(jīng)存在,即原語文本中的概念隱喻已經(jīng)客觀存在,譯者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認知努力即可完成“連接”過程?!皼_洗”是關(guān)鍵。在該過程中,由于常規(guī)隱喻和新隱喻都有一個蘊含的連貫網(wǎng)絡(luò),隱喻通過其蘊含來突顯我們經(jīng)驗的某些方面并使之連貫(Lakoff & Johnson,1980:156)。因此,譯者需要付出較多的認知努力,比如百科知識、人生經(jīng)驗和判斷推理等,方可獲取輸入空間1和輸入空間2之間的相似性?!昂狭鳌笔悄康?,即譯者真正理解概念隱喻的含義。
就像區(qū)分文學翻譯與翻譯文學一樣,如果要探討“翻譯隱喻”與隱喻翻譯,首先應(yīng)區(qū)分“翻譯隱喻”與隱喻翻譯這兩個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概念。目前,在隱喻翻譯研究中,學界并沒有明確區(qū)分“翻譯隱喻”與隱喻翻譯,有時甚至混淆了這兩個概念。譚載喜(2006:3)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探討了翻譯比喻的定義。王明樹(2017:100)曾對“翻譯隱喻”有過界定,現(xiàn)把“翻譯隱喻”重新界定為“翻譯隱喻”應(yīng)該是跟翻譯有關(guān)的隱喻,用英語可解釋為metaphors on translation,其概念隱喻就是:TRANSLATION IS METAPHOR,它們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認知域,即“隱喻”是始發(fā)域,“翻譯”是目標域,那么“翻譯隱喻”就是譯者根據(jù)經(jīng)驗基礎(chǔ)從始發(fā)域(“隱喻”)向目標域(“翻譯”)系統(tǒng)地、部分地、不對稱地結(jié)構(gòu)映射。如上文提到的“翻譯是橋梁”(TRANSLATION IS BRIDGE)就是“翻譯是婚姻”“翻譯是繪畫”“翻譯是啟明星”等眾多“翻譯隱喻”中的一個概念隱喻。如果用公式來表示,“翻譯隱喻”可表示為:f: A→B。其中,f 表示對應(yīng)法則,即經(jīng)驗基礎(chǔ),集合A表示始發(fā)域(“隱喻”),集合B表示目標域(“翻譯”)。就“翻譯隱喻”而言,研究者應(yīng)從歷時與共時的角度,在概念隱喻理論的框架下,探討“翻譯隱喻”與譯者身份隱喻之間的認知理據(jù)以及“翻譯隱喻”與翻譯原則、翻譯策略、翻譯方法選取之間的認知機制以及內(nèi)在聯(lián)系。
隱喻翻譯主要指如何“翻譯隱喻”的問題,用英語可解釋為translation of metaphors。在概念隱喻理論框架下,隱喻翻譯既指傳統(tǒng)修辭學意義上的隱喻,也指作為概念化的認知工具的隱喻,即概念隱喻。在隱喻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既要作為原語文本中概念隱喻的受喻者去理解概念隱喻的含義,又要作為目標語文本中的施喻者和受喻者,遵循適當?shù)姆g原則與翻譯策略,選取合適的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去表達原語文本中的概念隱喻,盡可能忠實地把原語文本中的概念隱喻的含義傳遞給目的語讀者。
目前學界已就跨語言隱喻的文化對應(yīng)性展開了論述,但并未將兩種文化間對應(yīng)的程度予以深刻而細致的考究,更未就每種程度匹配以相應(yīng)的翻譯策略、方法和技巧(孫毅,2017: 86)。因此,我們在概念隱喻理論框架下,以李白詩歌《靜夜思》七種英譯文為例,探討譯者如何理解漢語古詩中的概念隱喻及其翻譯策略、翻譯方法、翻譯技巧的選取問題。
首先,譯者要想準確把原詩中的概念隱喻傳遞給目標語讀者,就應(yīng)先正確分析原詩中的概念隱喻,然后用前文提到的“連接、沖洗、合流”的動態(tài)認知流程去理解原詩中的概念隱喻。萊考夫和特納(Layoff & Turner, 1989) 在《超越冷靜的思考》(MoreThanCoolReason)一書中專門探討了概念隱喻視角下詩歌隱喻及詩歌隱喻的主題。他們認為,對詩歌隱喻的解讀應(yīng)該是全面的、立體的,這是因為詩歌的意象隱喻和常規(guī)隱喻相互映射、疊加、結(jié)合而構(gòu)成一個立體的、隱喻的結(jié)構(gòu)或意義空間, 整體上形成一個源域,再投射到一個目標域上,形成詩歌的概念隱喻,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思想(肖家燕,2007a:240)。 下面我們來分析李白詩歌《靜夜思》中的概念隱喻。李白詩歌《靜夜思》原詩為: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從傳統(tǒng)修辭角度來看,詩歌《靜夜思》中除了第二句“疑是地上霜”把“月光”比作“霜”以外,其他三句都沒有明顯的隱喻修辭技巧,但是從概念隱喻的角度進行分析,從詩歌的標題開始,詩中的每一句都與概念隱喻有關(guān)。萊考夫和約翰遜(1980)把概念隱喻分為了三類,即結(jié)構(gòu)隱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和本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原詩標題“靜夜思”就是一個本體隱喻,即“思念是夜晚”(MISS IS NIGHT),因為人在晚上比較孤獨、寂寞,容易產(chǎn)生思念之情。原詩第一句“床前明月光” ,是一本體隱喻“月光是光”(MOONLIGHT IS LIGHT),原詩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也是一本體隱喻“月光是霜”(MOONLIGHT IS FROST),原詩第三句“舉頭望明月”,是一個方位隱喻“快樂是上”(HAPPY IS UP),原詩第四句“低頭思故鄉(xiāng)”既有方位隱喻“痛苦是下”(SAD IS DOWN),也有結(jié)構(gòu)隱喻“思念是病”(MISS IS SICKNESS),而且是鄉(xiāng)思之病,即結(jié)構(gòu)隱喻“思念是鄉(xiāng)思病”(MISS IS HOMESICKNESS)。在此,詩人李白使用了一個連貫的隱喻蘊含來突出其鄉(xiāng)思之?。核寄钍且环N病、思念是一種痛、思念是一種藥、思念是一種苦……簡言之,詩人李白在其千古絕唱《靜夜思》中以“月亮”為意象,以“思念是月亮”(MISS IS MOON) 、“思念是病”(MISS IS SICKNESS)為詩歌隱喻,通過使用結(jié)構(gòu)隱喻、方位隱喻與本體隱喻抒發(fā)了詩人的鄉(xiāng)思之情這一詩歌主題。
其次,在討論概念隱喻的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之前,有必要再說明一點:目前學界仍有人混淆了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這三個概念。熊兵(2014:82-88)在《中國翻譯》第三期曾專門撰文指出了這一問題,并進行了詳細區(qū)分,最后概括為兩種翻譯策略、八種翻譯方法、五種翻譯技巧。兩種翻譯策略是異化與歸化,在每種翻譯策略下有四種翻譯方法。異化策略下的方法包括零翻譯、音譯、逐詞翻譯、直譯。歸化策略下的方法包括意譯、仿譯、創(chuàng)譯、改譯。五種翻譯技巧是增譯、減譯、分譯、合譯、轉(zhuǎn)換。其實,要區(qū)分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這三個概念,還可從詞的范疇來區(qū)分。翻譯策略屬于上位范疇的詞匯,翻譯方法屬于基本層次的詞匯,翻譯技巧屬于下位范疇的詞匯。在區(qū)分了易混淆的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這三個概念之后,我們再來考察許淵沖①、屠笛和屠岸②、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弗萊徹(W.J.B. Fletcher)、洛威爾(Amy Lowell)、小畑薰良(S. Obata)、拜納(Witter Bynner)③這八位譯者在其英譯文中,分別選取了何種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以便與原詩《靜夜思》中的概念隱喻相對應(yīng)。李白《靜夜思》原詩標題和七種英譯文如表1、表2所示。
表1 《靜夜思》標題英譯對照
從表1可知,對于標題“靜夜思”的翻譯,除了弗萊徹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意譯的翻譯方法把標題譯為“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外,其余七位譯者都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和直譯的翻譯方法,再現(xiàn)了原詩標題的結(jié)構(gòu)隱喻,即“思念是夜晚”(MISS IS NIGHT)、“思念是病”(MISS IS SICKNESS),而屠笛、屠岸把標題譯為 “Homesickness in a Silent Night”,直接與原詩標題的結(jié)構(gòu)隱喻“思念是鄉(xiāng)思病”(MISS IS HOMESICKNESS)對應(yīng)。
表2 《靜夜思》原詩與英譯對照
從表2可知,對于原詩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的翻譯,許淵沖等八位譯者分別使用“a pool of light”“the silver moonbeams”“moonbeams”“the Moon”“the moonlight”“the moonlight”“a gleam”來翻譯“明月光”,他們都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和直譯的翻譯方法,很好地再現(xiàn)了其本體隱喻“月光是光”(MOONLIGHT IS LIGHT)。許淵沖等八位譯者都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和直譯的翻譯方法,把原詩第二句“疑是地上霜”譯為“frost”,直接體現(xiàn)了該句的本體隱喻“月光是霜”(MOONLIGHT IS FROST)。如前所述,原詩第三句 “舉頭望明月”,是一個方位隱喻“快樂是上”,許淵沖等八位譯者分別使用“l(fā)ooking up”“raising my head”“raise my head”“with lifted eyes”“l(fā)ift up my head”“raised my head”“l(fā)ifting my head”來翻譯“舉頭”(向上),其實他們都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和直譯的翻譯方法來與該句中的方位隱喻“快樂是上”(HAPPY IS UP)進行對應(yīng)。對于原詩第四句“低頭思故鄉(xiāng)”的翻譯,屠笛、屠岸與弗萊徹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和意譯的翻譯方法,分別譯為“Withdrawing my eyes 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和“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雖然他們沒有使用異化翻譯策略、直譯的翻譯方法,但還是體現(xiàn)了“思念是回憶”(MISS IS MEMORY)這一概念隱喻。許淵沖、翟理斯、洛威爾、小畑薰良、拜納五位譯者把原詩第四句“低頭思故鄉(xiāng)”分別譯為:“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I drop my head, and think of the home of old days”“ I bowed my head and thought of my far-off home”“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從譯文來看,他們都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和直譯的翻譯方法,忠實地再現(xiàn)了該句中的方位隱喻“痛苦是下”(SAD IS DOWN)和結(jié)構(gòu)隱喻“思念是鄉(xiāng)思病”(MISS IS HOMESICKNESS)。由此可知,譯者在翻譯原詩中的概念隱喻時,主要用了異化和歸化兩種翻譯策略以及直譯與意譯兩種翻譯方法。就翻譯技巧而言,譯者主要采用了增譯、減譯等翻譯技巧。因此,許淵沖等八位譯者在翻譯時都使用了轉(zhuǎn)換這一技巧,在英語譯文中增添了主語“I”以符合英語句子“法治”的句法規(guī)則和英語讀者的閱讀期望。除了使用增譯這一翻譯技巧之外,譯者還使用了轉(zhuǎn)換翻譯技巧。例如,在原詩第一句的翻譯中,許淵沖和拜納沒有直接使用“moon”一詞來翻譯原詩中的“月”,但在其翻譯中分別使用“a pool of light”“so bright a gleam”,實現(xiàn)了與原詩句概念隱喻“月亮是光”的對應(yīng)。
從以上分析可知,在翻譯詩歌中的概念隱喻時,譯者應(yīng)該先分析原詩中的概念隱喻,然后根據(jù)“連接、沖洗、合流”的動態(tài)認知流,準確理解原詩中的概念隱喻的真正含義。比如原詩中譯者對于“月亮”這一意象的翻譯,在漢語中,“月亮”常與思念相連,他們,特別是外國譯者,都沒有把月亮譯成太陽或星星,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之上,有著相似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體驗。其實,英語中“moon”作動詞與 over somebody連用時,也有“思念”之意,即“moon over sb. (常用于口語),意為spend one’s time dreaming thinking about sb. one loves,如夢如癡地想念所愛的人”(見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商務(wù)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955頁)。也就是說,當原語詩歌中的概念隱喻結(jié)構(gòu)與目的語詩歌中的概念隱喻結(jié)構(gòu)一致時,譯者應(yīng)采取異化的翻譯策略和直譯的翻譯方法,并采用增譯、減譯、分譯、合譯、轉(zhuǎn)換等相應(yīng)的翻譯技巧,在目的語中再現(xiàn)原語詩歌中的概念隱喻,旨在保留原語詩歌中的原汁原味及語言、文化的異質(zhì)特征,豐富目的語的語言與文化。否則,譯者可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意譯的翻譯方法,并采用增譯、減譯、分譯、合譯、轉(zhuǎn)換等翻譯技巧,盡量把原語詩歌中的概念隱喻的含義傳遞給目的語讀者,這是因為“隱喻、轉(zhuǎn)喻和意象都是以經(jīng)驗為基礎(chǔ)的”(文旭,2018:106)。
本文以概念隱喻理論為框架,探討了概念隱喻翻譯過程中,譯者正確理解概念隱喻的動態(tài)認知流程——“連接、沖洗、合流”,區(qū)分了“翻譯隱喻”與隱喻翻譯這兩個概念。然后以李白詩歌《靜夜思》的七種英譯為例,闡述了概念隱喻視角下隱喻翻譯應(yīng)遵循的翻譯策略、采取的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因此,在概念隱喻翻譯過程中,譯者不管采取何種翻譯策略、翻譯方法與翻譯技巧,都應(yīng)盡量把原語詩歌中的概念隱喻傳遞給目的語讀者??傊?,要揭開隱喻翻譯的神秘面紗,還需在關(guān)注國外動態(tài)、引進新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同時,應(yīng)該特別注意漢語隱喻轉(zhuǎn)喻的系統(tǒng)性,研究中國文化中概念隱喻的特點以及對中國人思維習慣和方式的影響等(束定芳, 2017: 79),為漢語古典詩歌中的隱喻翻譯找到切實可行的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盡一點綿薄之力。
注釋
①許淵沖的譯文選自許淵沖譯《唐宋詩一百五十首》,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1995年,第53頁。
②屠笛、屠岸的譯文選自吳鈞陶編《唐詩三百首:漢英對照》,湖南出版社出版,1997年,第250頁。
③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弗萊徹(W.J.B. Fletcher)、洛威爾(Amy Lowell)、小畑薰良(S. Obata)、拜納(Witter Bynner)的譯文選自呂叔湘著《中詩英譯比錄》,中華書局出版,2002年,第 136-1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