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攀升,所以對人才的培養(yǎng)我們要從小做起,及早地進行人才教育培養(yǎng)。在少年時期就要進行引導培養(yǎng),使學生從小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閱讀技能是學習語文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性技能,對于學生而言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所以本文將深入探究小學階段的閱讀培養(yǎng)對于教學過程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人才培養(yǎng)
一、 引言
小學時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基礎時期,也是提高能力、培養(yǎng)習慣的黃金時期。小學時期的學生能力沒有發(fā)展完全,各個方面都處在未經(jīng)開發(fā)的狀況之下。在這個時期,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不僅要引導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也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方方面面提高學生技能,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因為閱讀能力不僅在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具有決定性意義。
二、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概都在6~1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最容易性格不穩(wěn)定,而且還會出現(xiàn)各種因素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此時,教師不僅應當注重學生的人格能力培養(yǎng),還應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和養(yǎng)成。在童年時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理解能力尤為重要。因為小學時段的學生普遍年齡都比較小,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一旦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就容易產(chǎn)生教學質量下降,學生能力得不到正確的引導等問題。在小學時段,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身心和健康等各方面發(fā)展,并且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在物質文化極大豐富的現(xiàn)代,對于人的理解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應當從小學時期就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更大的機遇。
三、 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深遠影響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在小學時期就開始注重。因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大腦不斷被開發(fā),學習內容不斷提升難度,學生養(yǎng)成習慣的能力也在不斷下降。許多成年人表示,對于古詩詞,記得最清楚的基本都是小學時期剛剛接觸詩歌時,老師要求閱讀背誦的篇幅。所以在小學時期,應當不斷擴充學生的閱讀材料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此同時寫作能力也能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提高小學語文課本閱讀材料的趣味性,從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閱讀時,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對書本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有助于學生客觀看待世界,理解自身存在的意義,還能深化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推動人類精神文明的發(fā)展。
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閱讀能力的運用,因為在傳遞知識和文化的過程中都需要用文字來表達,所以在當今文字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出來。我們應當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熱愛閱讀,主動閱讀,并且理解運用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技巧和方法。
通過反復的閱讀能夠形成學生的運用和理解習慣,由于小學生受到年齡限制,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反復閱讀對學生更有利,加深對課本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配合作文練習,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優(yōu)美詞句的運用,加深記憶。
四、 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以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作為參考來講,在閱讀材料《廬山的云霧》中作者運用各種排比和比喻形象化地描述了千姿百態(tài)的廬山云霧。在教師導入課文時,可以先播放視頻,讓學生觀看,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筆觸來描繪美景,最后讓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不僅要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還要讓學生與自己的描繪做比較,摘抄優(yōu)美詞匯和自己喜歡的句子。不僅提高了學生自助性,還能使學生把自己學會的閱讀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為作文添色。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小學的閱讀材料設置中一般篇幅比較短,題目設置簡單,結構清晰,用詞簡練。在閱讀材料《最美的花束》選文里,以短篇現(xiàn)代詩歌的形式向學生傳遞了人種平等的思想,教育學生要尊重每一種膚色,每一種發(fā)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朗讀,繪聲繪色地朗讀,抑揚頓挫的聲調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加入了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在書信格式中一篇短篇詩歌《信》描述了各種有趣的小動物,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因為小學生對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各種小動物的圖片,來加深學生理解。初步教授寫信的格式方法。在閱讀之后可以要求學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寫一封信,讓課后作業(yè)更加生動。
在課本的理解過程中可以通過朗讀和摘抄等手段來增加學生自主性,在進行引導時,教師可以運用圖片和視頻等技術手段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增加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不斷提升閱讀的拓展內容,發(fā)揮閱讀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能力。
五、 結束語
由此看來,在小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尤為重要,這不僅需要學生自身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理解能力,還要要求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在入門期間就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書籍可以使人不斷地了解真實生活以外的風景,能夠為學生拓寬視野,打開新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高傳虎.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117.
[2]劉玉榮.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B版,2011(1):25.
[3]孫馨.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1):92,93.
[4]鄭麗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現(xiàn)代交際:下半月,2011(8):164.
作者簡介:
姚旺田,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翟家所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