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華 解靜
摘 要: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培養(yǎng)高中生的深層閱讀能力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對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為核心,圍繞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深層閱讀能力展開詳細的討論。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能力;障礙分析;有效對策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高中生不僅要對詞匯結構、文章主題和細節(jié)有所了解,還應有深層次的理解。因此,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從作者的寫作、觀點以及情感態(tài)度上加以解釋,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深刻地體驗文本的內(nèi)涵,從而發(fā)展其閱讀素養(yǎng)。
一、當前高中生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分析
(一)語言方面的障礙,包括詞匯和語法知識障礙
首先是詞匯障礙,包括詞匯量和詞匯含義的理解。詞匯量積累不足是限制高中生閱讀速度的主要原因。學生常常會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因為陌生單詞而導致閱讀不能順利地進行,進而影響其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高中生的語法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在遇到長難句時不能理清句子的成分,遇到各種從句、倒裝句和強調句等特殊句式時,也不知道從何處下手。語法障礙對學生理解閱讀文本也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語法規(guī)則,即遣詞造句和詞形變化。如果語法學得不夠扎實,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整篇閱讀材料的理解,進而限制其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非語言方面的障礙,包括文化背景、閱讀技巧和策略障礙
在背景方面,相關研究表明,在閱讀者的文化背景知識與文章的信息相互融合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文本分析的過程中,才能深入地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很多高中生在閱讀過程中都缺乏與之對應的知識來驗證文字信息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比如,不了解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及黑人運動的斗爭史,就無法理解由“公交車事件”引發(fā)的黑人罷工和游行事件,以及為什么馬丁·路德·金會進行I Have a Dream的演講。再就是閱讀技巧和策略方面的障礙。閱讀不單單是為了認識某個單詞,理解某個句子結構,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閱讀材料的主旨,能根據(jù)上下文正確地猜測出某個詞的含義,理解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而這些都是高中生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做到或做得不好的。
二、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語深層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對策
(一)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強烈動機
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可知,學習動機和學習者的成績呈正相關,動機越強,成績越好。影響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動機主要有興趣、需要和閱讀價值。首先,要不斷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興趣是產(chǎn)生強烈閱讀動機的催化劑,只有讓學生自己對學習內(nèi)容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還會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其次,閱讀教學除了要滿足學生對詞匯、語法學習的需求,還要滿足其對語篇的需要,還有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需要,這樣在考試時能夠靈活應對,不至于白白丟失分數(shù)。最后,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閱讀的價值。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只有當學生認識到閱讀學習的價值后,他們才會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閱讀。所以,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認識到閱讀的價值,激發(fā)其強烈的閱讀欲望。
(二)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
能否正確、合理地歸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后面的學習行為。很多高中生抵抗挫折和失敗的能力較弱,常常在一次的考試失敗中就否定自己,甚至產(chǎn)生自卑感,嚴重制約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歸因。教師在平常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留心觀察,找到學生的歸因傾向,如學生習慣消極歸因,這些歸因有哪些是穩(wěn)定的,哪些是內(nèi)部的,哪些是可控的,等等。另外,對經(jīng)常將閱讀考試失敗歸因于能力不行的學生,教師應告知他們是自己的努力不夠,閱讀方法不正確或準備不充分,并通過引導他們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其自信。對于總將閱讀成績好歸因于自己聰明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設置一些閱讀障礙,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成功。對于那些經(jīng)常落后且有自卑感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其將失敗的原因引向外部,如難度大,最大限度地幫助其緩解心理壓力。
(三)明確閱讀目標,理清文章脈絡
培養(yǎng)高中生深層次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需要教師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深入挖掘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比如,教學“Friendship”一課的閱讀部分時,筆者首先將本課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使其明確本課學習的大方向:To develop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learn to use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such as guessing,key sentences,skimming and so on;To 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and to tell true friends from false friends.之后,讓學生自讀課文,歸納主旨,體會文中的情感。在他們對課文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再進行深入的問題研究就會更加順利了。
(四)指導閱讀技巧,創(chuàng)設趣味閱讀情境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進一步理清教和學的關系,把課堂“還給學生”,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閱讀情境,讓高中生切實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比如,講“Traveling abroad”一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Rivers Of Babylon,歌詞反映了猶太人被趕離家鄉(xiāng),流落巴比倫河畔的心境,學生陶醉于音樂中。之后,再從課文主題出發(fā),對文章的內(nèi)涵展開深入的討論,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方法,糾正其錯誤的閱讀習慣,增強其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然后再從課文內(nèi)容上升到人文層面。
總而言之,高中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存在語言和非語言性障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格外重視培養(yǎng)其技能,上述四種方法只是冰山一角,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還需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以幫助廣大高中生獲得實實在在的閱讀能力。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