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2013年國務院大力推廣PPP模式以來,PPP在中國出現爆炸式增長。但由于PPP制度環(huán)境與體制尚不健全,加之金融機構習慣于“硬抵押”“強征信”基礎上的懶人投資,PPP項目普遍存在融資難、落地難的問題。本文主要從PPP項目融資問題入手,結合實際工作,進行粗淺的分析和探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PPP項目融資 融資難 破解措施
一、引言
一般而言,PPP項目上半場的重心是交易結構的設計,PPP項目下半場則主要是社會資本解決項目融資的問題,但PPP項目融資事關整個項目的成敗,社會資本應安排其“打滿全場”?,F階段PPP融資難,有多難,為什么難,如何破解?在PPP從推廣到規(guī)范的背景下,討論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二、PPP項目融資難的現狀
(一)從統(tǒng)計數據看
有報告稱,就全國PPP項目而言,按照四川完成融資PPP項目比例,融資到位率僅6.26%,遠遠低于簽約比例20.2%;融資到位的PPP項目投資額僅為1.02萬億元。
(二)從筆者接觸到的現行項目看
筆者接觸到的現行的幾個項目包括非常優(yōu)質的財政部第三批示范項目也或多或少的受到融資難問題的困擾。去年以來管理層出臺的約束性政策,約束了社會資本的項目融資行為,出現了政策頒布之前銀行能放貸,政策頒布之后銀行拒絕放貸的情況。
三、PPP項目融資難的原因
(一)PPP制度環(huán)境與體制的不健全
我國PPP模式在發(fā)展中不斷吸收總結,但截至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PPP制度框架和法規(guī)體系,盛傳的“PPP基本法”2018年也最終未見發(fā)布。PPP的法規(guī)多為部門和地方制定,缺乏國家層面的立法,法規(guī)層次較低,法律效力不高。相關部門規(guī)章、地方政府規(guī)章和地方性法規(guī)之間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不協調、不配套、相互沖突的問題。金融機構在解讀以上政策可能出現認識上的偏差或是過渡解讀,從而導致項目融資審批的遲延或是停滯。
(二)PPP項目的合規(guī)性要求
PPP項目融資的前提是PPP項目合規(guī)。PPP項目合規(guī)的標志是:PPP實施方案和兩論通過審批并已入財政部或發(fā)改委的PPP項目庫。這是金融機構對于政策風險的考量要求。銀行對PPP項目的法規(guī)政策研究較深,再加上銀行的風控要求,只有合法合規(guī)以及各項條件完善的PPP項目才能較易獲得銀行融資。
四、PPP項目融資難的破解措施
(一)出臺“PPP基本法”
加快推進PPP立法,已成為業(yè)內共識。PPP項目的順利實施,與配套政策是否健全密切相關,隨著PPP進一步發(fā)展,“政策真空”和“規(guī)則打架”的矛盾日益突出。可見PPP立法工作至關重要,是PPP模式推廣、發(fā)展、壯大的關鍵。PPP基本法出來后,社會資本方將更有法律保障。結合PPP融資困境,筆者建議PPP基本法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一是明確平等主體意識和契約精神意識。二是明確糾紛適用訴訟途徑保障社會資本合法守約權益。三是在“PPP基本法”的基礎上完善配套政策。
(二)規(guī)范PPP運作
規(guī)范的PPP項目通過依法招標、政府合法合規(guī)采購,并且通過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實施方案等文件的評審,在流程上做到了依法、合規(guī),對政府和社會資本方沒有法律風險。社會資本方在甄選合作伙伴時,更趨向于實力強、水平高、提前布局的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方也更愿意在做好商業(yè)保密的基礎上讓金融機構提前介入,從金融機構的角度和要求做好PPP項目融資的合規(guī)性,從而在項目合同簽訂前就把融資合規(guī)性的風險隔離了。
(三)品牌影響力和長期戰(zhàn)略規(guī)劃
第一,用好品牌影響力。當前PPP制度環(huán)境與體制尚不健全,土地、價格、融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亟待進一步完善,地方政府選取社會資本方是趨向于施工服務領域的大型央企。大型央企公司治理規(guī)范、風險控制嚴格、有豐富的施工經驗、有驕人的經營業(yè)績、更有長期耕耘積攢下來的深入人心的品牌。這些優(yōu)勢成為大型央企承攬工程、獲取項目的“底牌”,也是大型央企與金融機構進行項目融資談判的一張“王牌”。
第二,做好長期戰(zhàn)略規(guī)劃。在進行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遴選的時候應以一兩個PPP項目的融資為契機,重點關注金融機構契約精神的深淺、業(yè)務能力的強弱、辦事效率的高低等方面,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長期戰(zhàn)略合作的伙伴關系。一方面節(jié)約了后續(xù)PPP項目融資的談判成本;另一方面銀行也樂見其成,能夠獲得更多的優(yōu)質資源。一旦建立這種良性的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勢必在融資價格、綠色通道、規(guī)模效益等方面帶來極大的優(yōu)勢。
上述措施并不能全面解決PPP的融資困境,部分困境需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去解決。PPP作為2013年才推出的新生事物,作為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具有改變投融資模式、穩(wěn)定經濟增長、優(yōu)化經濟結構的意義,我們應該對PPP的未來充滿信心。
(作者單位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李衍貞(1981—),男,上海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PPP項目融資。]
參考文獻
[1] 張繼峰. PPP項目融金術:融資結構、模式與工具[M].法律出版社,2017.
[2] 丁前俊,吳鳴,梁雪,姚麗. PPP項目融資落地為何難?——從銀行PPP政策角度分析[DB/OL].龍元PPP,2017-10-17.
[3] 汪金敏.透視PPP融資真相,破解PPP融資難題——兼談PPP條例相關條款修改完善[DB/OL]. PPP頭條,2017-09-08.
[4] 信貸白話. PPP項目為什么融資難?看看銀行人怎么說[DB/OL]. PPP頭條,2017-09-18.
[5] 李開孟.要重視PPP融資的制度建設[DB/OL].中國PPP中心,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