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
內容摘要:愁情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較難形諸筆墨,因為它是一種抽象的、高級的感情活動,看不見,摸不著。但優(yōu)秀的詩人調動頭腦中的生活積累,借助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賦予愁許許多多具體可感的形象,不但把愁寫活了,而且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很多寫“愁”的名句,成為永遠的藝術經(jīng)典。
關鍵詞:愁情 古詩詞 比喻 藝術美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币苍S有了人,也便有了“愁”。愁情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而愁思郁結于胸,難免發(fā)諸于詩。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這樣的詩句:“心之憂矣,我歌且謠。”(《魏風·園有桃》)陸游《讀唐人愁詩戲作》說:“清愁自是詩中料,向使無愁可得詩?!闭J為詩中寫愁是天經(jīng)地義。古詩詞的確有很多是寫愁的,而且“愁”的種類齊全,什么“鄉(xiāng)愁”“離愁”“春愁”“旅愁”“客愁”“閑愁”“邊愁”,不一而足。中國古典詩歌寫愁的手法多多,比喻是最常見也是最有表現(xiàn)力的一種。
愁緒難寫,因為愁是一種抽象的、高級的感情活動,看不見,摸不著,“剪不斷,理還亂”。但詩人調動頭腦中的生活積累,借助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賦予愁許許多多具體可感的形象,把愁寫“活”了。一個“愁”字,詩人們巧妙設喻,詠出了多少名句,翻出了多少華章!
一.以山喻愁
且看一例:
春山萬里共行色,
客愁濃似春山碧。
——沈端節(jié)《菩薩蠻》
萬里春山,綿延不絕;座座春山,春綠勃勃。而這不盡的綠色正如詩人心頭揮之不去的客愁,無窮無盡。詩句以春山濃濃的碧色比喻濃濃的客愁,側重于愁的“濃”。下面一句側重于愁如山“高”:
有時愁思不可掇,
崢嶸腹中失和氣。
——蘇舜欽《對酒》
腹中的愁思正如那崢嶸峻拔的高山,橫亙在詩人的心中,讓他心思難平,郁郁寡歡。同樣是以山喻愁,由于詩人的構思角度不同,詩句也便各呈異彩。
二.以水喻愁
水是世上最靈動的存在,小溪與大河不同,池壩與湖泊不同,大海與汪洋不同,浪花與波瀾不同,漣漪與狂濤不同。不同的水有不同的“意”,也有不同的“味”,詩人們根據(jù)詩意的需要,將它們納于自己的筆下,創(chuàng)造了令人神往的藝術之美。以水喻愁,十分常見,大致分三種。
第一種情況是:以水的連綿不斷比喻愁的連綿不斷。如:
花紅易衰似郎意,
水流無限是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
便作春江都是淚,
流不盡,許多愁。
——秦觀《江城子》
以上四例,都是喻愁的佳品,各有千秋,各顯其妙,形象而生動,深切而雋永,實在難分伯仲,雖然李煜的句子似乎更為著名。以筆者淺見,劉詞最為深婉動人,因為“水流無限是儂愁”七個字表達了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六個字的意思,又用“花紅易衰似郎意”交待了愁思的來由,而這句話又是另一個令人稱奇的精彩比喻。
第二種情況是:以水的深廣無盡比喻愁的深廣無盡。如:
請量東海水,
看取淺深愁。
——李群玉《雨夜呈長官》
春去也,
落紅萬點愁如海。
——秦觀《千秋歲》
這兩句均以海水的深廣喻愁,李詩以“請量東海水”這個無法完成的“動作”,來寫愁多而無法測其淺深,而秦詞由于“春去也”和“落紅萬點”的時、景鋪墊,“愁如?!钡耐瞥鼍惋@得自然真切,動人心弦。
第三種情況是:以水波的陣陣泛起比喻愁緒的陣陣泛起。如:
春慵恰似春塘水,
一片縠紋愁。
——范成大《眼兒媚》
人繞湘皋月墜時,
斜橫花樹小,浸愁漪。
——姜夔《小重山令》
這種像縠紋和漣漪一樣的愁,大概就是古詩詞中常說的“輕愁”了,雖然不重,卻也惱人,別有滋味。
三.以草喻愁。古人擁抱自然,與草相親,也因之觸發(fā)靈感,妙喻紛出
如:
又覺春愁似草生,
何人種在情田里。
——秦韜玉《獨坐吟》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清平樂》
愁思如芳草,
去程不斷生。
——李敬《清明泊瓜州阻雨》
三個喻例每句都有一個“生”字,它們抓住了春草生機勃勃、無可遏止的生長勢態(tài),從而也寫出了詩人心中揮之不去或去之又來的難以排遣的愁情,感人至深。這些詩句不但設喻對象相同,而且取喻角度也相同,都是以春回大地時迅速蒙生的春草來比喻日漸增長,日趨濃烈的愁情的。同時借景寄思,以樂景反襯愁懷:萬草爭榮的美好景象都難以化解詩人的愁情,可見愁懷郁結之深切。
四.以柳喻愁
中國有折柳送別的傳統(tǒng),自然柳也最易觸動人們的愁思。但有著奇妙想象的詩人們還要再進一步,以柳喻愁,讓柳承擔雙重的使命,信手拈來,即成妙喻。如:
人言柳葉似愁眉,
更有愁腸似柳絲。
——白居易《楊柳枝詞》
詩人以常見的柳葉比喻愁眉來鋪墊,又創(chuàng)造性地用細長而柔弱的柳絲來比喻愁腸,聯(lián)想到“愁腸寸斷”這個成語,我們會覺得這個比喻既形象又合理,令人叫絕。又如:
客愁看柳色,
日日逐春深。
——溫庭筠《客愁》
把悠悠的鄉(xiāng)愁比喻成春天一日深似一日的柳色,富有動態(tài),比喻傳神,有濃郁的詩情畫意。
另外,求新若渴的詩人甚至連“柳絮”都不“放過”,來成就詩意的佳構。且看下面以柳絮喻愁的例子。
楚暗柳何窮,
別愁紛如絮。
——杜牧《題安州浮云寺》
撩亂春愁如柳絮,
悠悠夢里無尋處。
——馮延巳《蝶戀花》
兩首詩都以紛亂飄飛的柳絲作喻體。柳絮紛亂既是引人愁思的景象,又是詩人愁緒紛飛的心境的逼真寫照,十分貼切動人,簡直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細想又是那么合理,那么有味。
五.以雨喻愁
雨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具有典型的“中國味兒”。雨的柔和、細密、綿長,雨的清涼、朦朧、迷離,天然地具有濃郁的詩意和情感韻味,有時讓人悠然神往,有時讓人悵然若失。李清照的名篇《聲聲慢》中寫道:“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雖非比喻,但卻說明,秋雨引愁情,愁人遇雨分外愁。請看下例: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晏殊《浣溪沙》
這里,詞人把愁緒比喻成飄飄灑灑,綿綿無盡的細細雨絲,十分有味。值得注意的是,晏殊一反常態(tài),以具體的事物作本體,反以抽象的事物作喻體,不說愁似雨,而說雨似愁,出奇制勝。又如:
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青玉案》
此喻極佳。賀鑄接連選用江南暮春時節(jié)三種代表性的景物作比,景象迷蒙,色調灰暗,即景抒情,情景交融。這既是對前人詠愁手法的借用,更是一種匠心獨運的創(chuàng)造。賀鑄因此有了“賀梅子”的雅號。賀鑄的這種比喻叫做“博喻”。采用恰當?shù)牟┯?,可以更加淋漓盡致地傳情達意。
山、水、草、柳、雨是古詩詞中用得較多的喻體,但詩歌是創(chuàng)新的藝術,詩人們總是在開發(fā)新的詩歌領地,也在孜孜不倦地尋找新的意象和新的情感寄托。古詩詞中還用另外一些事物來比愁,可以舉幾個例子。
我當二十不如意,
一心愁謝如枯蘭。
——李賀《開愁詩》
楊柳絲絲尋輕柔,
煙縷織成愁。
——王雱《眼兒媚》
愁似鰥魚知夜永,
懶同蝴蝶為春忙。
——張先《和蘇詩》
在這些句子中,李賀以凋謝的枯蘭喻愁,在寫愁的同時又含著身世之悲,王雱以煙縷暗喻揮之不去的愁情,張先以知夜長的鰥魚喻孤獨難熬的愁心,都想象大膽,新穎別致,讀者諸君自可細味。
愁緒萬千,妙喻可傳。一個“愁”字,讓我們走進了五彩繽紛的詩歌世界。我國古典詩歌充滿了景物的美、意象的美、想象的美,也充滿了修辭的美、發(fā)現(xiàn)的美、創(chuàng)造的美。我們在詩意的小船上“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寺子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