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shù),是檢驗學生對文本解讀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價值的問題能啟發(fā)學生深刻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提出新的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認知能力,促進閱讀技巧的發(fā)展,反之,也會造成不良的效果,影響較深的是,閱讀教學上的形式主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提問;提問藝術(shù)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研究的必要性
“語文課是一曲動聽的交響樂,提問則是這樂曲中最動人的旋律”。
二、課堂提問的新視角針對上述種種現(xiàn)象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在內(nèi)容、方式、對象和結(jié)果評價上都存在著種種的誤區(qū)。內(nèi)容上缺乏科學性、啟發(fā)性,不能正確引導學生,誘發(fā)積極思維;方式上,還達不到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積極有效的思維訓練;在提問對象上不是缺乏理解,很隨意,就是帶有一定的懲罰性,沒有達到提問的實際目的;最后在評價上不僅評價缺乏實質(zhì)上的內(nèi)容,還缺乏對學生的積極鼓勵,不能有效地起到反饋信息的作用。為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機制和教師駕馭課堂、教材的能力,下面談談在語文課堂教學提問中的一些新思維、新做法,以求“拋磚引玉”。
1.課堂提問重精
在語文課堂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在設(shè)計問題時,要“精”。蘇聯(lián)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yǎng)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高標準要求:課堂提問不僅要講求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shù)性。那么“精問”就指教師注重提問的科學性和藝術(shù)性的結(jié)合,精心設(shè)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fā)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zhàn)性,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范圍,提高思考層次。
2.課堂提問重度
教師設(shè)計課堂提問要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符合學生實際的認識水平和想象能力?!秾W記》中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課堂提問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層次中選擇最佳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的方式上要做到循序漸進的引導提問。
如何才能把握課堂提問這個度呢?“要把知識的果實放在讓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位置?!边@個比喻生動而準確地告訴我們:課堂提問既不能讓學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讓學生唾手可得,而應該讓學生跳一跳——開動大腦積極思考后獲得正確的結(jié)論。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勞動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悅,同時也會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課堂提問重情
課堂提問一般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多設(shè)計一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對不對”的判別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樣”的描述型、回答“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異同”的比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見”的創(chuàng)造型,其中第一種主要針對差生,第二三種主要針對中等生,第四五種主要針對優(yōu)等生。只有這樣,才能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壓力,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都能積極思考,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各有所獲。使他們都能形成“我能學好,我盟學得更好”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為了避免選擇問題對象時帶有懲罰性,應切實注意以下三點:教師須具備良好的情緒自控修養(yǎng),始終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向?qū)W生:關(guān)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努力營造課堂和諧的氛圍,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
4.課堂提問重效
有效提問指向的閱讀空間要大——激發(fā)自主閱讀,注重整體把握。有效提問指向的答案空間要大——關(guān)注多元反應,鼓勵獨特見解。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個體閱讀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會有不同,因此閱讀中的答案空間也應該是大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一旦打開了學生思維的空間,就會出現(xiàn)更新更好的答案??傊處煹奶釂栍休^大的包容空間,學生的思緒才會放射出個性的耀眼光彩。
5.課堂提問重評
教師評價時,首先要肯定學生回答得“對不對”通常教師都應復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學生回答代替教師應做的工作,其次要評“好不好”,通常教師都要做出標準的示范。最后無論是贊賞還是批評,都應“對事不對人”。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之后,就讓“坐下”并立即轉(zhuǎn)入另一項活動,有的甚至不“請”其坐,使學生處尷尬境地,坐立不安,學生到底回答得對不對,好不好,只有教師自己知道。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小結(jié)
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心臟。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也是探求真理、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起點。有了問題才能引起思維,才能進行探索。“一堂好課往往起源于一個好問題,一個優(yōu)秀學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是一個會提問的人?!痹谡Z文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技巧有助于積極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提問現(xiàn)狀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是可以消除的,只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精心設(shè)計出每一個問題,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活躍課堂氣氛,使師生間互動協(xié)作,達到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人們常說,“知道如何提問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學”。教學離不開提問,提問是小學教師教學活動的核心構(gòu)成部分,掌握了提問的方式就等于掌握了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權(quán)。在當代,課堂提問仍然魅力不減。
參考文獻
[1]王璐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華章,2010(27).
[2]張伶.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shù)[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S1).
[3]康計永.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shù)[J].學周刊,2016,31(36):216-217.
[4]徐政群.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shù)[J].語文天地,2014(2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