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獨立學院《應用寫作》實踐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其設計中,要以科學依據(jù)為前提,把理論知識、課堂教學與學生實踐結合起來,形成良性的教學互動過程。在實施過程中要遵循《應用寫作》的課程特征,完善和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的形式,使實踐教學成為提高《應用寫作》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 獨立學院 應用寫作 實踐教學 設計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應用寫作》是獨立學院普遍開設的一門課程,但課程效果普遍不大理想。究其原因其主要是因為《應用寫作》課程內容枯燥,程式性太強,兼之教學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所以使學生學習過程死板,課堂氣氛沉悶。為了改變《應用寫作》教學效果欠佳的現(xiàn)狀,就必須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必須重視《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1《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
《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尊重《應用寫作》課程的性質。眾所周知,應用文是在社會實踐中產(chǎn)生、使用和發(fā)展的文體,是用來處理社會實踐中各種具體事務的,“應用性”是其本質特征的集中反映。因此,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與相關的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應用寫作》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從學生的現(xiàn)實需要出發(fā),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學有所用,這樣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學生未來的工作與發(fā)展服務。因此,尊重《應用寫作》課程的應用性,是《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在方案設計過程中,要通過反復斟酌、商議、討論、分析,以學生需求及實踐為依據(jù),在最初的學習階段,可以設計與實施公文寫作、求職信寫作、書評報告寫作和調查報告寫作四類。
公文寫作是提高學生運用公務文書能力的必要訓練,公文是學生學習、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文種。在寫作實踐中可以通過對學生所在學院的相應事由進行實踐操作,并結合經(jīng)典案例加以評析。求職信是學生走向社會的重要文種,可以通過模擬學生的求職需求,以企事業(yè)單位的招聘為平臺來設計。書評報告寫作是學生畢業(yè)論文撰寫的基礎性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素養(yǎng),規(guī)范學生的學術論文。而調查報告寫作需要通過運用一定的調查方法,深入研究調查對象及調查內容,所以,對學生掌握較為復雜的寫作技能具有較大的幫助。
在尊重《應用寫作》課程應用性的基礎上,《應用寫作》實踐教學要分析學生的現(xiàn)狀,重視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目前,許多獨立學院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令人相當擔憂:部分學生不會寫請假條、申請書,相關行政部門和教學系部的老師甚至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輕視應用寫作教學的態(tài)度。而學生們自己也感到困惑,很多《應用寫作》知識為什么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但卻一寫就錯。究其原因,這一方面是由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寫作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際技能的訓練,理論講得多,實際練得少,理論脫離實際,學生只能“紙上談兵”。另一方面是因為課時、學分的限制,使得授課教師沒辦法給學生提供太多的教學實踐活動。事實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很容易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得出這樣一個等式:應用寫作能力 =寫作內容的相關知識 + 思維能力 + 表達能力。 獨立學院《應用寫作》基礎理論知識應當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而寫作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目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各種能力是在不斷的操作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寫作能力作為一種比較復雜的心智技能,更應該如此。所以,在獨立學院《應用寫作》實踐教學設計中,應當摒棄《應用寫作》課程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課或理論研究課的觀念,要將理論指導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應用寫作的實踐能力??傊?,抓住實踐訓練這一關鍵點,并在教學中予以體現(xiàn),是《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設計的初衷與出發(fā)點。
在強化《應用寫作》應用性與實踐性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兩個原則:
第一是適度原則。學生對于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的接納程度都有一個極限,過多過濫的實踐教學活動會讓學會形成逆反心理,他們就會應付式地完成布置的任務,效果只能適得其反。因此,應當挑選出有代表性并且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文種進行教學實踐活動,才能使教學實踐活動達到預期的目標。
第二是必需原則?!稇脤懽鳌穼嵺`教學設計應當遵循必需原則,就是要充分考慮對學生學習、工作的幫助,要選取對學生有實際價值的文種來進行實踐訓練。以調查報告為例,從學生的需求角度來考慮,調查報告是學生未來發(fā)展、工作必須運用的文種之一;不僅如此,調查報告的撰寫,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選擇調查報告這類文種能強化《應用寫作》的應用性,能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到《應用寫作》的教學實踐活動中。
2《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
《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要擬定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實踐教學活動的目標,按步驟有秩序地開展。在實施過程中,要配合《應用寫作》課程的進度來進行,可以分班分批次實踐,也可召集學生共同參與。如采用模塊化教學時,可以把《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當成每個模塊教學的成果來檢驗,為調動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將每次實踐教學都轉變?yōu)橐淮螌懽鞅荣悾瑥亩纬蓱脤懽鞔筚惖囊幌到y(tǒng)比賽活動——公文寫作比賽、求職信寫作比賽、調查報告寫作比賽及書評寫作比賽等。而這些比賽既有個人參與的,也有小組合作才能完成的;既有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考核,又有創(chuàng)新性、獨特性成果的測試;既包含了寫作成果的形成,又促進了學生寫作素養(yǎng)與寫作能力的提升。在每個比賽活動中設置一、二、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若干名,用以表彰在《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并通過平時成績加分來進行獎勵。
就具體操作而言,《應用寫作》實踐活動的實施,主要分成三大部分來進行:首先要確定每一模塊實踐教學的負責老師,由負責老師協(xié)調安排實踐活動的開展。負責老師對自己負責模塊的實踐教學具有很強的自主權。教研室主任或所在系、部主任要盡量提供相應條件和支持,確保負責老師實踐活動主導權的實現(xiàn)。由于每個任課老師幾乎都要負責七大知識模塊的實踐教學活動,要參與討論、商議、合作,因此,大家一般會自覺地配合負責老師完成實踐教學活動的任務,以期自己負責的模塊也能得到大家的幫助。由此可見,確定實踐教學任務的責任老師,并在這一基礎上形成《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機制,是《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實施的必要前提和條件。
其次是完善、創(chuàng)新《應用寫作》的實踐教學形式。如果實踐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那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完善、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形式也是《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在公文寫作比賽中,可以采用集中考核的方式,體現(xiàn)出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也要求學生必須對公務文書知識有一定的積累。2012年7月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制訂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正式實施,新的規(guī)范化標準對學生舊有傳統(tǒng)與觀念形成了新的挑戰(zhàn)。在考核結束后,負責老師要根據(jù)評委會或指導老師的建議,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形成小結性課件,向學生反饋。在調查報告寫作比賽中,要采用指導老師與學生小組點對點指導的實踐教學模式,讓指導老師參與學生調查報告形成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手把手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教學活動中,這會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更具有實際幫助。求職信寫作比賽則采用創(chuàng)新的模擬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們既充當面試官又充當面試者,在雙重角色的轉換過程中去體會求職信寫作的重要性,走出求職信寫作的誤區(qū)。而作為指導老師,則可以邀請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或人力資源的專業(yè)老師參與指導,使學生獲得的感受和印象更為深刻,而指導老師的點評也會更符合實際工作的情境需要。
最后,《應用寫作》的實踐教學活動要做好反饋和存檔?!稇脤懽鳌穼嵺`教學活動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要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為課程改革做貢獻,就一定要做好反饋和存檔。反饋的層面包括向部門領導、教務處等主管教學單位,也要向學生反饋在《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中的相關情況,如目的、意義、過程、結果、問題、經(jīng)驗等,使學生在《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中有圓滿的收獲。而存檔則包含著對任課老師辛勤工作的肯定,是以后教學工作開展的寶貴經(jīng)驗與財富。存檔的材料包括活動組織情況、開展情況、優(yōu)秀或典型的案例、總結材料等,這些材料要通過電子版(含圖片)與紙質版分別存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將這些材料放到學習資源庫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使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進行分享。這個存檔過程本身也是《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反思的過程,它不僅可以豐富任課教師的備課與授課素材,而且可以促進任課教師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3結論
《應用寫作》實踐教學活動有三點值得反思:第一是《應用寫作》理論知識必須將重心放在應用性上,才能引導學生在學以致用的教學實踐中內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從根本上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局面,優(yōu)化教學效果。第二是《應用寫作》教學實踐活動的形式要因“文”而異,敢于創(chuàng)新。每一文種都有其特點、應用場景及寫作規(guī)律,《應用寫作》教學實踐活動要通過對文種的深度解讀來進行形式創(chuàng)新、組織創(chuàng)新,并契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第三是《應用寫作》教學實踐活動要密切聯(lián)系師生,把學生學習需要與教師專業(yè)成長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構建良性的師生互動,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總之,《應用寫作》教學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是一個系統(tǒng)的教學工程。要將老師、學生及課程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就必須激發(fā)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參與熱情,把實踐教學活動變成一種新的教學形式,使之能成為促進教學相長和促使課程變革的動力。
作者簡介:郭貴星(1978-),漢族,男,碩士,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基礎部講師,主要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和應用寫作教學。
參考文獻
[1] 程芳.應用型本科院?!柏斀?jīng)應用寫作”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08):83-85.
[2] 馮汝常,劉利鳳.教學病理學視角下的應用寫作困境與變革探索[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07):169-172.
[3] 王劭,巫曼雪.信息化背景下的應用寫作教學思考[J].應用寫作,2018(0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