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 要】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是學好英語的重要條件,快樂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隨著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氛圍中快樂學習英語的學習模式越來越受到廣泛認可。
【關鍵詞】小學英語;愉快學習;輕松活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088-01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育的主要任務。而游戲、簡筆畫等均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設計不同層次,不同要求,不同類型的游戲輔助教學,可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在娛樂中說
心理學家分析,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只能維持20分鐘左右,隨著教學節(jié)奏的漸進,學生的大腦肯定會出現(xiàn)疲勞,這時是我們開展游戲的好時機。所以每節(jié)課前的備課環(huán)節(jié)就尤為重要,其中又以教學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新知教學”為重。每次都應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fā)去研讀文本教材,盡可能采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和手勢等直觀教學手段及電教等媒體,使語言教學更加直觀、生動有趣。
如:做好每一節(jié)的PPT形式課件,在教學中,穿插諸如:石頭、剪刀、布,大小聲尋寶,Play Bomb! Whats missing?畫鼻子,擊鼓傳花等游戲,這樣就把原來枯燥無味的練習變得有趣,并將傳統(tǒng)、單一的詞匯練習與句型練習完整地結合在一起,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但是在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也需要牢記如下原則:
1.游戲的開展應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目標密切相關。
2.游戲應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開展游戲是為了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但也應在游戲中注意學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如:在幻燈機上顯示幾個抽象的圖形讓學生猜,T:What's this in English?
學生有的把圓形猜成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座鐘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書、一張照片、一幅地圖、一扇窗子等。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所學的詞語來表達。這樣的游戲?qū)W生最喜歡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3.游戲的啟發(fā)性還體現(xiàn)在教師對游戲難度的把握上,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在游戲中教師可以適當給他們提示,啟發(fā)并鼓勵他們在游戲中獲勝,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
4.游戲的開展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靈活性就是指在教學中要注意適時、適度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要注意課堂氣氛和課堂節(jié)奏的調(diào)整和把握,要靈活處理教材內(nèi)容與游戲之間的關系等等。
除了通過游戲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教師也應注重師生情感的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創(chuàng)設娛說的氛圍,以“耐心、恒心、愛心、細心”為學生鋪路,加油打氣,引導他們循序漸進的敞開心扉,自發(fā)自愿地開口表達英文。
二、在娛樂中讀
首先,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這時教師可以設計“勇攀高峰”等游戲強化認讀。把所學單詞羅列出來粘貼在山峰的不同位置,分A、B組學生進行認讀,讀對一個往上登一級。在相同時間內(nèi),看誰登的快。通過這種生動有趣的游戲,使原本枯燥的內(nèi)容變得易學、易認的知識。
比如第6冊Lesson 4 Scared,可以把這篇文章分成幾部分打印在不同紙上,每個學生閱讀一部分,同一小組的每個成員還應分工合作——邊講述邊表演給其他小組成員看,當然也需要養(yǎng)成認真傾聽其他成員發(fā)言的好習慣。最后看哪一小組又快又準口頭拼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種活動將閱讀能力和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將口頭表達自然地融入閱讀活動中,將無聲的閱讀和乏味的聽力變成聽、說、讀多項技能相輔相成的趣味活動,增強了教堂教學的效果。
其次,我們還可以其他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簡筆畫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與兒童的心態(tài)很接近,兒童對世間事物的天生夸張、取舍能力與漫畫的造型要求不謀而合。
把簡筆畫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的形式,對語言留下深刻的印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課堂上的那些“蘋果、梨、香蕉”等讓他們垂涎欲滴;課堂上的籃球、足球、風箏仿佛又把他們引到了運動場,個個“龍騰虎躍”,躍躍欲試。簡筆畫的引入給了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他們覺得好玩又有趣。有了“親身”的體驗后,便會有難忘的“經(jīng)歷”,知識就會記得牢固,從而對學習充滿了信心。
當然,實物教學也同樣不失為一種比較貼近生活的學習,譬如:
我在教學第六冊英語中Unit 4 Easter Lesson 7 中Make Easter eggs一環(huán)節(jié)時就創(chuàng)設了如下的情境:
T: OK. Now we are going to make the Easter eggs.
教師邊演示邊解說:
拿出煮蛋器,放入一個雞蛋,說道:“Cook the egg.”
再拿出事先已煮好的雞蛋,用鉛筆在其面上畫些式樣,說道:“Draw some patterns on the egg.”
隨后用彩筆為其著色,“Color the egg.” 緊接著拿出事先已做好的彩蛋展示。
T:Look,so beautiful. Now who can retell the steps、
請幾位程度比較好的學生起來,嘗試著說說;而后再請其上臺演示,切實將課堂的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師生互動,以加深印象。
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真實的環(huán)境,調(diào)動學習熱情,讓他們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更好的理解與接收老師所教授的新知識。這是當下新課標所提倡的讓學生能夠“化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的關鍵內(nèi)容,值得教師好好的揣摩、探索、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教與學的結合、聽與說的結合,同時應注意課堂與課外的結合以及注意結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立足文本,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給學生愉快的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鞏固操練,真正地樂學英語、喜學英語、活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