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光麗
(西雙版納職業(yè)技術學院,云南 西雙版納 666100)
漢語已經(jīng)成為國際上通用的語言之一,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流行,現(xiàn)代漢語語音、語法規(guī)則較多,漢語量詞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且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其語法特征、語義特征、表達特征都是具有多向性的,對于國外留學生而言,其掌握的難度較大[1]。現(xiàn)代漢語課程是東南亞留學生的重要學習課程之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量詞錯用、語音不準、語法不當、寫作困難等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幫助其掌握正確的方法,是促進其學習的有效方式[2]?,F(xiàn)代漢語是作為東南亞留學生漢語學習的專業(yè)必修課,有必要分析課程教學現(xiàn)狀,以有效的策略應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其更快更好地學習現(xiàn)代漢語知識,提高其漢語水平。
一直以來,外國留學生現(xiàn)代漢語教學就是教育中的難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音調、詞語、短語、句子、語法的變化萬千,中國人想要完全掌握和理解都是相對困難的事,對于外國留學生而言,受自身母語、發(fā)音以及語法的影響,學習起來更為吃力。但現(xiàn)今漢語作為廣為流行的語言之一,是留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目前,我國為留學生已經(jīng)專門開設了現(xiàn)代漢語課程,在課程體系建設、師資力量方面較為全面,但對于國外的留學生而言,并沒有專門針對某一個國家的漢語教材,在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一般使用與中國學生同樣的教材,這無疑增加了現(xiàn)代漢語教學的難度[3]。國內的漢語教材,是中國漢語言文字的專業(yè)教材,其專業(yè)性較高,在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等方面理論性較強,基礎性較弱,如此東南亞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理解,因此感覺到學習極為困難。在缺乏教材的情況下,東南亞留學生感覺學習困難,語音、文字、詞匯、語法等方面的學習效率不高。在此情況下,教師應該嘗試從現(xiàn)代漢語教學的各個基礎部分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現(xiàn)代漢語的基礎,積累更多的技巧和知識點,為后續(xù)的學習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幫助。
語音部分是現(xiàn)代漢語的基礎部分,是認識漢字并準確發(fā)音的基礎要素,在教學中首先應該注重語音教學,幫助學生在語音方面打下基礎,在漢語聲、韻、調方面加強理論教學,務必讓學生記憶中國漢字拼音的字母、聲調等,為學生普通話的學習提供支持:
1、增強漢語拼音的教育力度:漢語拼音是識別漢語文字并且準確發(fā)音的基礎,東南亞留學生學習漢語的第一要素,就是掌握漢語拼音的讀法和用法。漢語拼音是用國際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節(jié)結構拼寫而成,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教學基礎,是學習漢語的重要輔助工具[4]。受母語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要求學生熟記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在此基礎上教會學生如何組拼,強調聲調、隔音符號以及音準,糾正學生錯誤的讀法和發(fā)音,并要求學生記憶相關的知識點。如此,通過漢語拼音基礎教學,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拼法、發(fā)聲、聲調、音準等,對較難模仿、容易混淆的“音”進行強化訓練,并通過網(wǎng)絡等渠道搜索相應的練習題庫,以大量練習的方式促進學生盡快掌握漢語拼音的使用方法,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基礎。
2、適當引入國際音標:東南亞留學生主要為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的學生,其從小在母語環(huán)境下長大,在教育中還要接受英語等其它國際通用語言的學習,在留學階段學習現(xiàn)代漢語,在語音部分的學習中通常容易混淆,這也是外國學生說漢語有很明顯“洋腔調”的原因之所在[5]。中國漢語拼音是由國際通用的拉丁字母所構成,例如“a”這一字母,在各國語言中有多種發(fā)音和表示,在語言發(fā)音中,其要表示了不同的音素,例如 [a]、[A]、[ɑ]等,在發(fā)音中,這一字母有多種變體讀音,包括[A]、[a]、[ɑ]、[ε]、[?]等,不同的讀音卻僅用一個字母來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混淆,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習慣性將其它語言中的讀音應用于現(xiàn)代漢語的學習中,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引入國際音標,嚴格按照國際音標的標準進行教學,以“一符一音”為原則,用固定的符號表示特定的音素,以漢語拼音為主、國際音標為輔展開教學,如此能夠快速帶領東南亞留學生入門。
3、多素材導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教授學生基礎的發(fā)音知識,要適當導入課外素材,讓東南亞留學生能夠在多種情境中感受不同的漢語發(fā)音。在教學中利用視頻、音頻等輔助素材,將標準普通話版的素材導入,讓學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場景如:吃飯、購物、學習所產(chǎn)生的簡單對話,多聽、多學、多記憶、多感受,才能將標準的語音發(fā)音牢記在心里,在各個不同的環(huán)境中,感受不同漢語詞匯的語音韻律,對學生的發(fā)音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現(xiàn)代漢語教學中,拼音是語言發(fā)音的基礎,而漢字則是書寫漢語的符號,是識別漢語語言的重要標志。在正確發(fā)音的基礎上,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拼讀漢字、拼寫漢字,更要記憶漢字的形態(tài),掌握漢字的寫法以及漢字獨立所表達的意思,與不同漢字組合形成的詞語所表達的意思,與不同詞語、短語、關聯(lián)詞、符號等所構成的句子所表達的意思等知識。由于認錯字而發(fā)錯音是東南亞留學生在學習中常犯的錯誤,由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對漢字字形的識別能力,讓學生能夠準確的認字。
1、文字游戲:將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高、字形又較為接近的漢字搜集起來,以圖片、拼圖等方式將部首拆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文字游戲,例如“你拼我猜”、“你寫我猜”、“你讀我寫”、“你寫我讀”等多種游戲方式,讓學生在漢字的辨析過程中記憶,學會讀、學會寫、學會認,通過不斷的練習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漢語詞的結構教學:文字是漢語學習的基礎,而詞匯則是漢語表意、組成語句的重要要素。詞匯學習是東南亞學生學習的難點,由于初始基礎現(xiàn)代漢語,就如同中國的小學生,而且是不會說中國話的小學生,既要記憶讀法、拼法,認知形近字,還要理解不同漢字組合在一起詞匯的意思,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記憶量和理解難度。在教學中,大量的練習是掌握知識的自家方法,除了讓學生記憶詞匯的意思以及用法之外,教師可以添加漢語網(wǎng)絡的新詞、熱詞,學生母語中的新詞、熱詞,讓學生相互翻譯,在理解中記憶。對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詞匯,可以結合圖片、實物、視頻等展開教學,讓學生聯(lián)想記憶,通過對實物或者圖片的識別和理解,記憶相應的詞匯所表達的意思。
3、加強語法教學:語法是將詞匯、短語、文字等組合為語言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加強特殊句式的教學,例如“把”字句、“被”字句、雙賓句、存現(xiàn)句、兼語句等等,讓留學生熟練掌握這些特色句式,并且能夠應用這些句式,那么對于普通語句的理解經(jīng)更為簡單。
現(xiàn)代漢語課程教學中,除了漢語拼音、漢字、詞匯、語法等教育內容,閱讀和寫作也是留學生學習的難點[6]。閱讀和寫作都是現(xiàn)代漢語的綜合表達內容,是對語言、文字、詞匯、語法等的一種綜合考核內容。閱讀能夠讓留學生語言連貫、發(fā)音標準,掌握不同語句的音調以及所要表達的意思,寫作是學生運用各類基礎知識,組合各類基礎知識的重要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漢字、詞匯的記憶和理解,并且掌握詞匯在各類語境中的用法。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導入趣味性的教學素材,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從最簡單的閱讀和寫作展開教學,才能促進學生深入了解中國漢語文化。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推薦簡單的閱讀素材,讓學生以漢語寫一些小故事以及自身的心得體會等,將自身所經(jīng)歷的有趣事件以簡單的漢語語句描述出來,養(yǎng)成每日寫日記記錄生活的習慣。通過這些方式,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積累更多的漢語知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利用漢語互動,提升學習效率。
現(xiàn)代漢語是東南亞留學生學習的基本課程之一,在實際學習中由于文化、母語的差異,學生表示對現(xiàn)代漢語的學習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漢語基礎,區(qū)別于中國本土學生展開教學,注重學生語音、文字、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面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教會學生更多的技巧和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能夠逐漸入門現(xiàn)代漢語,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前中國現(xiàn)代漢語發(fā)展迅速,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升學生對漢語學習的重視度,分享中國燦爛輝煌的傳統(tǒng)文化,結合中國的歷史人文、文化風俗等展開教學,讓東南亞留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接受漢語,并自主、積極的展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