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研
(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滁州239000)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全國逐步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目前,我國高?;旧闲纬闪恕罢鲗?、學校為主、社會參與”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救助格局,建立了以“獎、勤、助、貸、補、免”和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救助體系。但是,由于高職院校資助政策體系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社會關注度高,因此,梳理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救助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解決思路,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自2007年以來,國家就開始逐步建立健全貧困生救助體系,直至今日,在具體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2018年11月,教育部等六部門發(fā)布《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實現(xiàn)精準資助的前提,是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各地、各校要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作為加強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任務,切實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1]”可見,認定標準是做好貧困生救助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由于貧困生救助涉及到如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助學貨款(含生源地貨款)、勤工儉學、學費減免以及各類助學金等,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貧困生認定標準,就很難將國家的救助政策落實到位,也很難把工作做得讓學生滿意。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僅以“家庭年均收入低于當?shù)刈畹推骄罹€”為依據(jù),由于學生來自全省各地,乃至全國各地,各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一,僅以此顯得標準模糊;有的以當?shù)孛裾块T的縣鄉(xiāng)村三級貧困證明為依據(jù),眾所周知,這類證明存在隨意開具問題,已經難以真實反映學生家庭困難狀況;有的以智育成績或者綜合測評成績作為主要依據(jù),產生重“優(yōu)”不重“貧”的現(xiàn)象;還有的以班級貧困生認定小組通過會議投票方式認定,這需要學生本人申請,存在人為因素的可能依然性很大。
在高職院校貧困生救助過程中,還存在評審過程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實行的是“個人申請+班級評議+學院審核+學校批準”的貧困生救助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在個人申請環(huán)節(jié),存在有的貧困生因為盲目自尊,不愿申請;有貧困生覺得貧困生救助金額少,程序復雜,不想申請;有的貧困生社會閱歷少,沒有貧困證明,不敢申請;反而,也有個別非貧困生拿著不實的貧困證明主動申請,投機取巧。在班級評議環(huán)節(jié),通常是由班級輔導員、班干部、學生代表組成評審小組通過投票決定誰貧困,有的貧困生人緣好,就容易評上,而有些貧困生因為性格內向等因素,與人接觸少,在班級評議環(huán)節(jié)得票少,可能就評不上,相反極個別膽子大、會來事的非貧困生得票多,成為貧困生,得到了救助。在貧困生評審過程的班級評議環(huán)節(jié),絕大多數(shù)都是公平公開公正的,也存在有個別班級存在打招呼、做工作、拉關系等不正常等現(xiàn)象發(fā)生。雖然這是極少的現(xiàn)象,但影響惡劣,不僅傷了一些貧困生的心,而且助長以貧困為榮等歪風邪氣的盛行。眾所周知,在學院審核和學校批準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是履行程序,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推進個人申請環(huán)節(jié)的精準化、班級評議環(huán)節(jié)的科學化,以實現(xiàn)整個評審過程的規(guī)范化。
目前,高職院校已經基本建立起了以“政府主導、學校為主、社會參與”的貧困生救助模式和以“獎、勤、助、貸、補、免”等為主要內容的貧困生救助體系。救助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國家撥款、學生學費、社會捐助和助學貸款。救助項目主要有“獎”即在學校設立的各類獎學金,包含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及學校設立的各類獎學金等;“助”即國家和學校的助學金;“貸”即助學貸款,主要是通過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進行;“減”即學費減免;“補”即困難補助。從救助資金看,國家獎助學金名額少,社會捐助更少,主要還是靠學校收取學生的學費提成一部分用于貧困生救助;從救助項目看,國家級別的獎助學金,金額高,名額少,要求品學兼優(yōu),大多數(shù)貧困生是可望而不可及;學費減免和困難補助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情況,如建檔立卡的特困家庭學生、烈士子女、殘疾家庭子女、孤兒或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或遭受重大災害造成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無法滿足一般貧困生需求;從救助金額看,國家級獎助學金額度高,名額少,而一般性的困難補助金金額少,資金結構不合理,而且資助額度不均衡。
貧困生救助體系是一項民生工程,事關教育公平,事關黨和政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莊嚴承諾的兌現(xiàn)。建構適合新時代的高職院校貧困生救助體系,對于更好地落實黨和政府關于家庭困難學生的救助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精準資助”的概念來源于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中提出的“精準扶貧”的理念。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精準不僅是扶貧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資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準資助,就是要做到資助對象精準、資助標準精準、資金發(fā)放精準[2]”。陳寶生部長的論述給高職院校貧困生救助體系的構建既指明了前進方向,又提出了工作要求。貧困生精準認定就是為了下一步的精準資助。有學者認為,要運用大數(shù)據(jù)的方法,在校外,應“縱向建立國家、省級、縣級、高校四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數(shù)據(jù)信息平臺,橫向建立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與地方公安、銀行、扶貧、民政等多部門數(shù)據(jù)信息平臺”[3]。在高職院校園內,可以利用“智慧校園”系統(tǒng),了解學生日常消費情況、日常學習情況、日常表現(xiàn)情況等對貧困生進行精準認定。依據(jù)大數(shù)據(jù)和小數(shù)據(jù),對貧困生的類型進行區(qū)別分類,了解貧困生的實際需求和困難,根據(jù)需求,才能有針對性地設立資助項目,實施精準資助,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如對于心理內向的貧困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通過崗位歷練,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對于一些學習有困難的貧困生,在進行經濟資助的同時,可以通過為其提供學習幫助,走出學習困境;對于突出事件、家庭變故等導致的貧困生,可以在減免學費和其他資助的同時,加強心理援助,增強其心理素質,走出陰影。當然,也有些貧困生,家庭條件尚可,心理素質良好,渴望提升自己,可以為其提供一些社會實踐項目,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為今日后跨入工作崗位打牢扎實的基礎。
目前,高職院校貧困生救助,主要還是采取物質救助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獎學金、助學金、學費減免、困難補助等以現(xiàn)金方式支付給學生,有些時候如冬季寒冷時節(jié)發(fā)放一些棉被棉衣和生活用品,物質救助在高職院校貧困生救助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救助除勤工儉學外均為無償救助,這樣就使一些同學對物質救助產生依賴心理,甚至產生“等靠要”的思想,覺得自己貧困,“貧困有理”,“理所當然”應該得到國家、學校和社會的救助,沒有意識到國家建立貧困生救助體系是為了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沒有意識到自己享受到救助后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沒有認識到自己應該勤奮學習,感恩祖國,回報社會,結果是無償?shù)奈镔|救助培養(yǎng)了不少不懂感恩的人。這種無償資助模式,不利于貧困生自強自立精神的培養(yǎng)。[4]“可見物質救助僅僅解決了貧困學生的生活問題、經濟問題,但在學習問題、心理問題以及品質問題上,還需要加強。由于高職院校過去注重物質救助,忽視精神救助,注重無償救助,忽視有償救助,可能帶來的后果是貧困生的感恩之心缺乏,社會責任意識淡薄。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貧困生的就業(yè)壓力加大,如果這些貧困生在大學期間再沒有培養(yǎng)感恩意識、責任擔當,那么在未來的就業(yè)中將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因此,高職院校務必高度重視貧困生救助中的精神救助?!柏毨木戎ぷ骷扔薪洕戎匾氖蔷窬戎?,充分發(fā)揮其在育人上的作用[5]”。高職院校一定要明確,貧困生救助的目的在于育人,精神救助應該與物質救助相結合。作為負責學校貧困生救助工作的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及相關學生資助老師,一方面在做好物質救助的同時,鼓勵貧困生參與社會活動,開展感恩社會、回報祖國的系列活動,引導貧困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學校還要通過有償救助,讓學生積極參與有償活動的同時得到歷練。針對貧困生中個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學生救助部門和老師應該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密切聯(lián)系,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消除貧困生的消極心理問題,促進貧困生健康成長。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貧困生的成長發(fā)展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黨和政府教育公平政策的落實,因此,高校貧困生的救助問題,不僅是政府、學校的問題,而且是全社會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敖逃鐣戎傅氖菄?、社會團體或者個人為了保障適齡人口能夠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在不同階段,向貧困地區(qū)以及貧困學生提供物質及資金援助的一種社會救助。[6]”目前,政府、學校、社會三者合力救助模式正在形成,政府在加大撥款和投入,學校學費用于貧困生救助的比例在提高,社會捐款等也越來越多,學校的各類獎助學金也在增多,社會救助在高職院校貧困生救助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社會救助存在救助面如救助人數(shù)和救助度如救助額度方面的有限性,因此,堅持社會救助與自我救助相結合,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才能更加有效地解決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問題。“高校貧困生自我救助是指高校貧困生在現(xiàn)存外部救助體系的基礎上,通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對自己進行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救助,以求順利完成學業(yè)、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一種救助活動。[7]”從學校層面,應該加強貧困生的勵志教育和價值觀培養(yǎng),引導貧困生樹立自我救助的觀念,同時,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會,讓貧困生在得到歷練的同時又能得到救助;對于貧困生個人來說,在接受社會救助的同時,學習之余,積極主動尋求外部救助機會,通過勤工助學等形式,敢于并愿意進行自我救助,形成自我救助的意識,力爭學有所成。高職院校貧困生的救助問題,只有堅持社會救助與自我救助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自我救助和外部救助的良性互動,才能讓貧困生在救助中健康成長,并順利完成學業(yè)。